金庸十五部作品中,第一高手是誰?越王勾踐用八個字給出答案

2020-12-23 懶漢武俠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在金庸先生最初設定裡,天下第一高手非中原人士,而是天竺國的達摩祖師,畢竟當時達摩老祖是一個大IP,金庸先生為了出名,必須得借達摩祖師來提升作品的吸引力,於是乎在連載版作品中,天下武學總綱《九陰真經》、天下武學奇書《九陽真經》的創始人,都是達摩。

後來金老先生的作品席捲全球,知名度太高了,而小說當中卻有一個極大的弊端,什麼弊端?中土武學源於天竺(即達摩祖師),這可不好,這容易引起人們的誤會,所以他提筆一改,將《九陰真經》創始人改為了黃裳,《九陽真經》的創始人改為了鬥酒僧,如此一來,方能顯示中華武學之博大精深,才能滿足讀者心中「中原武學遠勝西域武學」的想法。所以達摩祖師被削弱了,金庸全書第一高手不再是他,那麼金庸十五部作品第一高手究竟是誰呢?

放眼金庸全書,武功卓絕之人不在少數,北宋年間隱居少林寺的掃地老僧算一個,這位老頭武功奇高,三尺護體真氣便令他「成神」;此外後世的華山五絕、楊過、郭靖、周伯通、張三丰、風清揚、東方不敗等,也都是金庸筆下了不起的大能,在這麼多高手中,誰才有資格成為金庸小說第一高手呢?

其實早在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已經說出了答案,歷史記載,越王勾踐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當世莫勝越女之劍。」短短八個字,卻道破了金庸小說最強人物的身份,她便是越女阿青。有些朋友可能會有疑惑:為何這短短八個字能夠作為鑑定金庸第一高手的標準呢?這裡涉及到金庸小說一個重要理論:武學退化論

何為「武學退化論」?《鹿鼎記》中洪安通幾乎可算天下第一高手,但各位朋友都知道,此人武功遠不及《倚天屠龍記》裡的俞蓮舟;《笑傲江湖》中東方不敗武功蓋世,但論到真實表現,也不如《天龍八部》時期的蕭峰、虛竹等人,更別提二人之上還有掃地僧存在。這便是「武學退化論」,隨著時代的進步,高手越來越少,江湖武學境界便因此而一落千丈,所以在金庸筆下,《鹿鼎記》武學境界比不上《笑傲江湖》,《笑傲江湖》比不上「射鵰」三部曲,「射鵰」三部曲又比不上《天龍八部》,而《天龍八部》則不及《越女劍》。

為何這麼說?從三場戰鬥描寫即可看出,第一場是阿青對陣兩千越國甲士、劍士:驀地裡宮門外響起了一陣吆喝聲,跟著嗆啷啷、嗆啷啷響聲不絕,那是兵刃落地之聲。這聲音從宮門外直響進來,便如一條極長的長蛇,飛快地遊來,長廊上也響起了兵刃落地的聲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阻擋不了阿青。

金庸塑造阿青時,走的是玄幻路子,所以兩千甲士、劍士對她來說猶如蝦兵蟹將。隨著時代的發展,江湖武學逐漸沒落,到了《天龍八部》時代,蕭峰的表現就遠遠不如阿青了:蕭峰在地下幾個打滾,溜到了一名軍官的坐騎之下,展開小巧綿軟功夫,隨即從這匹馬腹底下鑽到那一匹馬之下,一個打滾,又鑽到另一匹馬底下。眾官兵無法放箭,紛紛以長矛來刺。但蕭峰東一鑽,西一滾,儘是在馬肚子底下做功夫。

緊接著到了《神鵰俠侶》時代,江湖第一流高手的表現也比不上蕭峰:周伯通、黃藥師等掌風到處,敵兵矛斷戟折、死傷枕藉。但蒙古兵剽悍力戰,復又恃眾,竟不稍卻。 周伯通笑道:「黃老邪,咱們三條老命,瞧來今日要斷送在這裡了,只是你怎生想個法兒,把這四個小女娃兒救了出去。」

一代不如一代,這便是「武學退化論」,越王勾踐讚嘆「當世莫勝越女之劍」,可見阿青乃是《越女劍》時代天下第一高手,《越女劍》境界遠勝後世任何一部作品,高境界時代的天下第一自然勝過了低境界時代的天下第一,可見段思平、慕容龍城、達摩祖師、獨孤求敗、掃地僧、張三丰等,均非阿青之敵,金庸武俠第一高手非阿青莫屬。

相關焦點

  • 用十五句話來概括金庸十五部小說,原來每部小說表達的是這個意思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是金庸先生為其平生所著十五部武俠小說題的對聯,雖然不算工整,但是卻成為武俠世界流傳最廣最膾炙人口的一句話。金庸先生平生著作了十五部武俠小說,每部小說都有一個核心的主題。
  • 金庸筆下武功前三,第一高手一出手,讓金庸從此無書可寫!
    看武俠電影人物武功高低一直都是觀眾爭議的話題,那麼金庸和古龍作者筆下的武功到底哪種最厲害?這個問題在一百個喜歡武俠的觀眾心中有一百種答案,那麼今天就照劇本分析一下到底誰厲害。雖然獨孤求敗並沒有在金庸筆下親自出過手,但是楊過卻在與獨孤求敗相伴的雕調教下自創了黯然銷魂掌。楊過這裡自然是體現不了獨孤九劍的厲害,但是卻能從金庸另一部作品《笑傲江湖》中的令狐衝身上看出獨孤九劍的厲害之處,一個沒有內力的令狐衝在隔代相傳而不是孤獨求敗親傳的情況下,都能在屬於令狐衝的江湖中形成三足鼎立格局,這樣的武功排在金庸古龍兩大作家筆下第三確實不是虛名。
  • 越王勾踐背後的女人——雅魚!
    電視劇中的雅魚顯然懂得這個道理,因此她是一個合格的王后。她是中國古代女性的代表,知書達理,溫柔賢淑,深明大義的女人。在勾踐被廢的時候,只有她沒有拋棄他.在勾踐在吳國為奴的時候,她依舊守護在他的身旁。雅魚是越王勾踐的妻子,她的一生跟著勾踐顛沛流離,受盡了屈辱,但是她以自己博大的胸懷包容了所有的苦難,在這苦難之上孕育出了勾踐日後的王圖霸業,可以說雅魚的存在是勾踐能夠支撐著一直堅持的重要原因。
  • 金庸小說中他承認的武林第一高手,其師父到底是誰?
    在他的小說中塑造了很多武林高手,他們或為身法玄妙,或為掌握武功絕學,各門派的武功更是讓大家眼花繚亂,但是金庸一直描述他們又何獨特,多麼厲害,但是被禁用承認的武功天下第一的人卻是只有一個人,他就是王重陽。
  • 為何說大俠郭靖,才是金庸的射鵰三部曲中的第一高手?
    當然了,金庸大俠的水平雖高,但是這十四部作品中畢竟還是有高低上下之分的,諸如《鴛鴦刀》,《白馬嘯西風》等相對就要差些,至於哪一部最高就見仁見智了,但是有一套系列作品中每一部的呼聲都甚高——就是傳說中的「射鵰三部曲」。
  • 春秋戰國歷史——越王勾踐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說說越王勾踐這些事,大家一起看看!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因為打敗了楚國,成為了南方的霸主。而吳國和附近的越國(都城在今浙江紹興)卻素來一直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國的國王勾踐就即位了。吳王趁著越國剛遭喪事,就去發兵攻打越國。吳越兩國也在樵李(今浙江嘉興西南),發生了場大戰。
  • 張無忌唯一後人,曾製造一個奇遇,成就金庸第一高手,書裡有暗示
    所謂「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試問金庸筆下哪一位主角武功最強?有些人可能認為楊過武功最高,此人自創的「黯然銷魂掌」乃是一門武功奇功,能夠與心意相通,當年襄陽城外楊過就因為「黯然銷魂掌」的覺醒,連發五招,從而打敗蒙古第一高手——金輪法王!
  • 金庸筆下此人連張無忌都打不過,卻被選為金庸第一高手,很奇怪!
    所謂「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讀過金庸武俠小說的朋友都知道,在其小說裡面有一個規律:主角往往都不是天下第一高手!比如在《天龍八部》一書中,蕭峰、虛竹、段譽三人的武功很高了吧?然而據金庸先生所講,這三人依然不是掃地僧的對手!再如《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的實力很強了吧?然而根據書中所寫,他依然打不過武當祖師爺張三丰,正因如此,在金庸才出現了許多神秘的世外高手!
  • 越王勾踐:我的劍千年不腐,削鐵如泥,是天下第一劍
    (也有說16張、18張的)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上古神器」?!考古專家仔細研究這把「神劍」後,發現它重875克,長55.6釐米,劍身鑲嵌了藍色玻璃和綠松石,燈光下晶瑩透亮,非常美觀。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在劍身的一側,有八個古文字清晰可見。據專家考證,翻譯成現代文是「越王勾踐自作用劍」。越王勾踐?
  • 英雄與美女,越王勾踐用西施麻痺吳王夫差,一代霸主吳國終成空
    英雄難過美人關,這不假,恩恩怨怨糾纏了幾千年誰也說不清,這就像「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不過是你情我願的事情罷了。英雄煮酒,美女舞劍,像極了愛情。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送給霸主吳王夫差一位名叫西施的美女,三者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 越王勾踐滅吳,結果楚國獲得的利益最多?
    用他的這五種過人之處去欺凌別人,而幹不仁的事,那麼誰又能夠寬容他呢?如果真的立智瑤為繼承人,智氏家族必然滅亡。」智宣子不聽。智果於是到太史那裡要求和智氏分族,改姓為輔氏。等到韓趙魏三家滅亡智氏時,只有輔果一支保全下來。
  • 越王勾踐為什麼要殺範蠡與文種?爛牌好牌,會打都是「好牌」!
    越王勾踐,提到他,第一印象「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堪稱歷史人物第一勵志典範!然而,他卻因滅吳興越後,立刻對兩位曾經輔佐他圖謀大業,日夜不計勞苦跟隨鞍前馬後的肱骨重臣範蠡與文種,大起殺心。好在範蠡識趣洞察人性,跑得快了點倖免於難,而優柔寡斷,甚至說壓根就沒有多大危機意識的文種,卻並不那麼幸運,直接作了勾踐殺戮功臣的「練手菜」。
  • 金庸先生筆下,各省第一武功高手分別是誰?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構造了一個精彩紛呈的武俠世界。而且,金庸先生小說中,涉及的地理範圍極廣,幾乎包含了中國所有的地區。那麼,在金庸先生筆下,每個省的第一武林高手是誰呢?
  • 越王勾踐劍,塵封楚墓兩千多年,為何出土時還能鋒芒依舊?
    其便是春秋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踐的佩劍——越王勾踐劍,屬於春秋晚期越國的青銅器。傳說勾踐用這把劍臥薪嘗膽,最終滅掉了吳國,成功復仇。而這把劍也見證了勾踐不懼失敗,不怕屈辱的偉大形象。靠著不滅的信念,吃盡人間苦難,勾踐最終達到了人生的巔峰。於1965年出土再湖北省江陵望山楚墓。
  • 越王勾踐的王后雅魚,為何復國後雅魚要自殺?
    越王勾踐逆風翻盤的故事,應該是很多人小時候就聽到過的,是忍辱負重重回巔峰的典型。而在越王勾踐背後,有一個對他極為忠誠的女子,在越王勾踐變成階下囚之時,她也一直陪伴其左右,就是越王勾踐的王后雅魚。但是在那個時代,沒有一位君主會偏安一隅,越王勾踐想要大展宏圖,在打了勝仗之後,沒過幾年便遇到了自己最大的敵人吳王夫差,不僅軍隊被打敗了,越王勾踐也成為了階下囚。最初王后得到的消息是自己的丈夫已經戰死沙場,她想在皇宮自殺,避免遭到其他人的侮辱。
  • 越王勾踐復國 犧牲最大的除了西施 還有她
    當時晉國使臣到吳國訪問,伍子胥就安排勾踐夫人雅魚到賓館侍寢,陪晉國使臣睡覺。勾踐非但沒有發怒,反而畢恭畢敬,唯唯諾諾,倘若他當時堅持反對,伍子胥不見得執意這麼做,勾踐等於出賣了妻子,拱手奉送給別人,為了一己私利,不顧妻子的名譽。
  • 揭秘2000年前越王勾踐劍 為何還能「吹毛斷髮」
    原標題:2000年前越王勾踐劍仍可「吹毛斷髮」有人把家裡的千餘件「寶貝」拿出來,給別人欣賞,還全部捐給國家建起了一座博物館,你見過這樣的收藏家嗎?今天是世界博物館日,近日,記者跟隨南京文物鑑定專家探秘蘇州東吳博物館,這是中國第一座「公辦民助」的博物館,館內藏品數千件,都來自一位收藏家捐贈,而這千餘件藏品中,經江蘇省文物局專家組鑑定,共評出58件為一級文物、287件為二級文物、606件為三級文物、596件為國家一般文物。
  • 金庸筆下此人本是正道第一高手,後淪為惡人,結果被無名之輩吊打
    武俠的故事中最核心的矛盾莫過於正與邪的對抗,大部分故事難逃這種「俗套」,但這也是武俠故事無法避免的俗套,因為人們就喜歡看邪不勝正的故事,不過金庸老先生還是會在有限的框架內塑造出更多元化的人設來豐富故事內容。
  • 國寶文物——越王勾踐劍鑄造研究再引學術爭論(圖)
    有專家否定中國青銅時代存在失蠟鑄造技術,又稱發現越王勾踐劍上神秘的菱形暗格紋是「鑄槽填錫」而產生的缺陷,由此斷定「這屬于越王勾踐劍鑄制工藝設計上的失誤」。  越王勾踐劍於一九六五年在湖北江陵出土,但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仍多次被商業炒作。
  • 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有哪些隱形不為人知的高手?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高手有很多,十五部武俠小說中的主角除了韋小寶都是武功高手,配角就更不用說了,張三丰、王重陽、東方不敗……都是絕頂高手。那麼金庸小說中的隱形高手有哪些?什麼叫隱形高手?我覺得應該是即武功卓絕又出場不多,還不是很出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