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做燒餅40年,傳統老工藝,1天賣900個,成美食名吃,供不應求

2020-12-19 雲濤航拍

燒餅,是我國傳統麵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餅法》:對做餅之法就有詳盡記載。據史書考證,燒餅是漢代班超時從西域傳來的。《續漢書》有記載說:「靈帝好胡餅。」胡餅就是最早的燒餅,唐代就盛行了。

《資治通鑑·玄宗》記載:安史之亂,唐玄宗與楊貴妃出逃至鹹陽集賢宮,無所裹腹,任宰相的楊國忠去市場買來了胡餅呈獻。當時長安做胡麻餅出名的首推一家叫輔興坊的店鋪。為此詩人白居易賦詩一首稱:「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於飢讒楊大使,嘗香得似輔興無。」說在鹹陽買到餅象不象長安輔興坊的胡麻餅。

胡麻餅的做法是取清粉、芝麻五香鹽面、清油、鹼面、糖等為原輔料,和面發酵,加酥入味,揪劑成型,刷糖色,粘芝麻,入爐烤制,因而白居易說「面脆油香」了。此做法與現代燒餅差不多。

淮陽歷史悠久,有著6500年以上的歷史,千年古城也給淮陽人留下很多美食小吃。單燒餅一項就有很多家做,各有不同,有單層瓤的,雙層瓤的,工藝上有採用鐵爐烤的,吊爐烤的,做出來的味道不同。要說老陳州燒餅數誰家的好吃,當數陳三燒餅了。

陳三燒餅為淮陽人陳俊山創始,陳俊山綽號陳三,所創燒餅於是被稱為陳三燒餅。陳三燒餅的品牌在淮陽叫得最響,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能吃上陳三燒餅那叫個美味,所以每天只要一開張,都會排隊購買。陳俊山十二歲時,跟舅父李同德學習燒餅烤制工藝,後來,他博採各家面點之長。鑽研技能,烤制出風味獨特的陳三燒餅。

陳三燒餅為什麼好吃,陳師傅介紹說,主要是原料好,主料麵粉用的是大廠家的麵粉,配料用上等香油、好芝麻等優質的調料,無論和面,揉面,全部傳統的純手工製作。

採用老酵發酵,取麵粉酵母一小塊與乾麵粉,水調勻成麵團狀,放入盆中,用布捂住蓋住不透氣,讓麵團在一定溫度下發酵,時間長短看麵團發酵情況,夏天短冬天長,大約在六小時以上,麵團膨脹發鬆,然後做燒餅胚子, 做的過程中,面經過反覆搓揉,擰成麻花,再搓揉做成餅樣。外灑芝麻。放在燒餅爐中烘烤,數分鐘即成。把握火候也是關鍵。

經過傳統工藝做出來的燒餅外焦裡嫩,層次分明,一般的燒餅都是一層瓤或兩層瓤,陳三燒餅三層瓤,食後口齒留香,餘味無窮。

陳師傅說,他家燒餅店每天早晨6點就開門做餅,一天用面三袋至五袋,最多能打900個燒餅,賣完為止。陳三燒餅比市面上的燒餅大,芝麻多,賣2元一個,所做燒餅花樣也多,除了圓形的,還有葫蘆形、石榴形、白龜形、十二生肖等形狀,順手捏來,不用模具,做的燒餅供不應求,顧客每天都排隊,生意十分興隆。

做燒餅40年來,陳師傅一直堅守傳統工藝的做法,直到現在,他家的燒餅還是以前的老味道。做的是手藝,傳承的是良心,讓消費者吃得放心,用心打造陳三燒餅。

是陳師傅的做餅做人的理念。

相關焦點

  • 鄭州大叔創業賣燒餅,一年後開路虎,收入讓親戚都羨慕
    有一位賣燒餅的大叔每天出攤,要說賣燒餅全國各地都有,然而你見過開路虎賣燒餅的麼?鄭州市高新區,一個不大的燒餅攤前站了幾個買家等候,一位大叔熟練的和面、貼餅等,剛出爐的熱燒餅烤的焦黃,供不應求。大叔看起來有四十歲出頭的樣子。大叔每天早上忙的熱火朝天,第一次看到他的時候,周圍圍滿了人,排了大概半小時的隊,才拿到他做的燒餅。燒餅2元一個。
  • 農村大叔賣傳統「土燒餅」,一人看兩個燒餅爐,每天收入500元
    農村大叔賣傳統「土燒餅」,一人看兩個燒餅爐,每天收入500元!美味的食物我們稱之為美食,貴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路邊攤小吃,它不分貴賤,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
  • 河南大叔深「藏」巷子裡賣燒餅一天七八百個,秘訣竟在餅餡兒上
    趁著閒暇的一會兒時間,老闆和作者聊起了自己家的燒餅和故事。老闆叫謝啟普,今年54歲了,如今的他可以說是已經打了大半輩子的燒餅了。而一直在那忙碌著做燒餅的是他的兒子。如今每天父子倆就是在這個燒餅攤上起早貪黑地忙著,而也因為一天能有七八百個的銷量,讓父子倆對於如今的生活更加充滿了信心。
  • 大叔街頭賣「傳統」早餐,6元一份供不應求,食客:就好這一口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吃東西不再僅僅為了填飽肚子,更多人開始在意它所帶來的味覺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因此不管是酒店裡的山珍海味,還是街頭路邊的廉價小吃,即使所用的食材再簡單,但只要經過人們的精心烹飪,有其獨特的口感和風味,就可以被稱為美食,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道這樣的早餐
  • 大叔賣燒餅 攢下7套房
    在浙江省金華市區賣了8年燒餅的楊師傅和記者談起這個話題時坦言,他靠一個個燒餅攢起家業、養兒育女,最多的時候手頭上有7套房子,還不包括店面。前段時間,北京一個煎餅攤的大媽火了。一名顧客拿到煎餅之後,堅持認為大媽少給自己打了一個雞蛋。大媽辯解不過,脫口而出:「我月入3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
  • 古霍名吃——燒餅
    霍州,人們聯想到的必定是那威風鑼鼓,魏巍霍山,明鏡高懸的霍州署,風景如畫的旅遊景點,但許多遊客慕名而來,為的絕不僅僅是一飽眼福,更多的是對霍州美食的嚮往和熱衷。霍州人可謂是美食好手,把蕎麥麵用祖傳的&34;製成鮮嫩可口的碗託;把糯滑的麵條配上一味上好的調味品,在秘制的高湯中煮一遍,撒上蔥花,豆芽,出鍋便成了一碗碗誘人的餄餎;揪一個小麵團,
  • 大叔在小區賣20年小吃,200斤牛肉剁900個饃,非常出名!
    美食是一種象徵,可能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也是一個地區的象徵,甚至是一個城市的象徵。因為如果別的地方聽到當地的美食名字,一想就知道是哪個城市,哪個地區,哪個國家的美食。中國的代表性美食很多,隨便說一個大家都知道是哪裡的美食。
  • 大叔賣燒餅8年攢了7套房!他卻說這不算什麼
    網絡配圖金華早餐界的財富傳奇2009年,楊師傅37歲,家住農村,學過烹飪。為了養活一雙兒女,他賣過肉、打過工,村裡的紅白喜事,常請他去掌勺。攢下一些積蓄後,夫妻二人一商量,決定做做餐飲小本生意,於是就在市區的一個弄堂裡開了一家早餐店。楊師傅做燒餅,他老婆炸油條,維持生計不成問題。此後8年,楊師傅的青春就耗在了麵團和烤爐裡。
  • 下崗大叔擺攤賣「葫蘆娃」1元1個1天賣出1000個,來晚只能等明天
    只要味道好吃,樣式新穎,總是會有很多顧客被吸引過去購買的,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就是我在農村集市上吃到過的一種蛋糕,下崗大叔擺攤賣「葫蘆娃」1元1個1天賣出1000個,來晚只能等明天大家都知道國家飛速發展,尤其是這兩年環保更是查的厲害,為了使空氣更好,天空更藍,很多小廠都被環保局查處,紛紛關門,一些大廠也是被下令關門整頓,所以現在有很多人都紛紛下崗回家,沒有事情可做
  • 大叔深夜賣「早餐」40年,1天3000個不夠賣,一口鍋打發30個人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這種美味,在正常人眼中,這只是一種非常普通的早餐,但是大叔卻反其道而行之,晚上6點的時候才開始售賣,一直到深夜,據說大叔已經賣這種特殊的「早餐」40年了,做法還是從父輩傳下來的,細數下來已經算得上是一種非常傳統的老派做法了,每天前來光顧的幾乎80%都是老顧客。
  • 山東排名前十的美食,個個都是傳統名吃,你都吃過嗎?
    山東排名前十的美食,個個都是傳統名吃,你都吃過嗎?萊蕪燒餅萊蕪燒餅是橢圓形的,撒上細細的芝麻,非常的薄,而且非常的香脆。燒餅中間有很大的空心部分,咬下去真的是滿口溢香。雖然說燒餅在製作的時候沒有用到什麼特別的材料,但是烤制的方式比較特別,最好是趁熱吃,絕對是外酥裡嫩。
  • 大叔賣燒餅一年賺2萬:年入幾十萬的都是胡扯
    近年來,很多不起眼的小商販月入幾萬、年入幾十萬、攢多套房的新聞層出不窮:大媽賣煎餅月入3萬、大爺賣饅頭一個月收入6萬、小夥賣燒餅年入30多萬......這麼多勵志的新聞在激勵別人的同時,也如鋼針一般刺痛了萬千網友的心。
  • 一起學做早餐,大叔家的麻醬燒餅,香酥味美,簡單易做,家人愛吃
    本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而原則,這麼好吃的燒餅一定要分享給大家呀,來來來,一起動手吧。不好吃可以找我,嗯,就是這麼自信。麻醬燒餅是以麵粉、芝麻醬、乾酵母、水、椒鹽為主要原料煎烤而成的食品,口味鹹香酥脆,是老北京的一種傳統美食。說起麻醬燒餅,沒一個北京人說他不愛吃的,吃火鍋必吃的主食,那就是咱老北京的麻醬燒餅。
  • 大叔在街頭擺攤賣早餐,做的燒餅很良心,很多上班族都喜歡
    這個大叔是在街頭擺攤賣早餐的,每天早上5點半準時出攤,中午11點半的樣子才收攤,可以說是賣早餐的,也可以說是早餐午餐都是兼顧著賣的。大叔做的這個早餐也很普通,就是一般的燒餅,這個煎餅是比較老式的燒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大叔的灶臺上放著兩個大鍋,一個鍋裡就可以放上七八個燒餅。
  • 大叔街頭賣「千層」小吃,3元一個供不應求,食客:出鍋就搶光!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吃東西不再僅僅為了填飽肚子,更多人開始在意它所帶來的味覺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因此不管是酒店裡的山珍海味,還是街頭路邊的廉價小吃,即使所用的食材再簡單,但只要經過人們的精心烹飪,有其獨特的口感和風味,受到食客喜愛的,就可以被稱為美食,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道這樣的小吃
  • 農村大叔集市賣「傳統麵包」,1斤8元,現做現賣,1天能賣出300斤
    農村大叔集市賣「傳統麵包」,1斤8元,現做現賣,1天能賣出300斤!中國菜餚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魯、 川、 粵、 閩、 蘇、 浙、湘、 徽等菜系,即被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一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分不開的。
  • 大叔開店賣手工燒餅,價格翻了15倍
    2009年,楊師傅37歲,為了養活一雙兒女,和妻子開了一家早餐店。剛開店的時候,楊師傅的燒餅賣2毛錢一個,現在的價格是原來的15倍。年底,楊師傅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有人建議楊師傅做外賣,楊師傅卻說:「外賣不敢做。店裡等燒餅的人都排起長隊了,本來就是供不應求,哪裡有工夫接外賣的單子。」楊師傅也沒考慮開分店,店裡的核心技術———做燒餅,除了他沒有人能頂上,再開一家店,誰做?早餐行業一般來說比較辛苦,招人、留人太難了。
  • 河南安陽一家燒餅店,燒餅2元一個,一天能賣900個
    河南安陽一家燒餅店,燒餅2元一個,一天能賣900個!燒餅幾乎在各個地方都有賣的,味道和做法不一樣,有的夾肉餡的,有的裡面放蔥的,吃法多種多樣。無論是早餐還是夜宵,都能看到燒餅的身影,價格也比較親民,老少皆宜。我家鄉的燒餅也很有特色,叫做梅菜扣肉燒餅,很多人吃過梅菜扣肉,但是吃過梅菜扣肉燒餅的人不多,有的人還是第一次聽說。
  • 河南安陽一家燒餅店,燒餅2元一個,一天能賣900個
    河南安陽一家燒餅店,燒餅2元一個,一天能賣900個!燒餅幾乎在各個地方都有賣的,味道和做法不一樣,有的夾肉餡的,有的裡面放蔥的,吃法多種多樣。無論是早餐還是夜宵,都能看到燒餅的身影,價格也比較親民,老少皆宜。
  • 河南叔叔深「藏」小巷裡賣燒餅,每天要賣七百個,秘訣竟在餅派上
    民以食為天,對許多人來說,美食的誘惑難以抗拒。而且隨著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美食隱藏在小巷子裡,被網友們發現。作者在河南濮陽一個小縣城的一條非常偏僻的小巷裡,也偶然遇見了這樣一家小店。但是與老闆簡單交談後發現,這家隱藏得很深的小店有著驚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