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歷史上有六支球隊曾試圖開啟過一段王朝模式,但由於當時球隊主力受傷、所處時代競爭過於激烈,以及球隊薪資帽無法承受等原因,最終有六支熱門球隊沒能完成霸業。
不過,有個人此前無論到哪支球隊都基本完成,他就是當今NBA聯盟第一人——勒布朗-詹姆斯。人們沒想到的是,在2019-20賽季已經高齡35歲的他,依舊延續著他的傳奇,表現出驚人的表現,並在這個賽季裡,首次讓個人的場均助攻突破了雙位數,並贏得了個人的第四座NBA總冠軍。
按照當前的湖人的走勢來看,詹姆斯仍有機會再拿幾冠,因為才27歲的安東尼—戴維斯大概率會繼續留在湖人。這樣一來,詹眉有可能會開啟一段王朝模式,因為這幾天交易市場開啟後,湖人團隊又通過各方操作,又把湖人衛冕拼圖給湊齊了,包括哈雷爾、小加索爾等球員的加入。當然,這前提都是老詹沒衰退的基礎之上才能得以實現,若老詹提前衰退沒能繼續爭冠,那麼這一屆的湖人,很可能會成為NBA歷史熱門球隊中,其中一支沒能把握開啟王朝模式機會的球隊。
因此,按照上述構圖,下面我們就來談談NBA歷史不同時期六支未能把握開啟王朝模式機會的球隊,以及為何當初沒能達到人們預期的?
一.傑裡—維斯特帶領的湖人
1974年維斯特和張伯倫、貝勒在湖人聯手,相比之前聯盟球員的勝利貢獻值排名是維斯特(第4)、張伯倫(第1)、埃爾金·貝勒(第12),他們一起闖進總冠軍舞臺2次。貝勒退役後,張伯倫和維斯特一起打過2個賽季,但1960年代比爾—拉塞爾主宰了NBA,他們聯手的球隊只在1971-72賽季裡成功拿下總冠軍。
但當時在維斯特的職業生涯裡,參賽的球隊平均只有12支,所以當時維斯特和凱爾特人為何打過高達38場總冠軍賽的原因之一。拉塞爾帶領的綠軍是那個時期的霸主,雖然當時維斯特帶領的湖人三巨頭,實力上還是毋庸置疑的,但該巨頭組合最終還是沒能一起獲得總冠軍,更沒能開啟王朝模式,實屬讓人遺憾。
二.比爾·沃爾頓帶領的開拓者
1976–77賽季的開拓者有5號位薩博尼斯、弗拉德·迪瓦克和尼古拉·喬基奇,他們能像控球後衛一般,能發起球隊的攻勢,當時深受人們的關注,加上沃爾頓又是一名全能中鋒,不僅能投能傳,而且防守上甚至可以改變戰局,所以人們看好當時的開拓者。
1976-77賽季,沃爾頓首次入選全明星賽,並且在該賽季獻出場均18.6分14.4籃板3.8助攻3.2阻擋1.0搶斷等數據。在整個1977年裡,不僅帶隊進入季後賽,而且表現的比常規賽強硬,並最終幫助球隊拿下了總冠軍獎盃。至今為止,這也是開拓者史上僅有的一冠。而在該賽季之前,沃爾頓最讓球迷為之擔心的是他的身體狀況,因為當時他的身體許多部位都受到傷病,從腳裸、腳掌、膝蓋和背部都曾受過傷,所以最終在1977年之後,他的NBA生涯徹底改變。
如在1978年的季後賽,沃爾頓只能在首輪勉強上完2場後就高掛免戰牌,開拓者最終也在首輪輪就被淘汰出局。從那一年開始直到1986年沃爾頓才再次嘗到季後賽的滋味,但那時的他, 已經身穿綠軍的戰袍,同那年跟綠軍一同拿下總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在開拓者的沃爾頓,如果沒有傷病困擾,可能成為開拓者隊史第一人,並還有可能和全明星隊友莫裡斯-盧卡斯和霍林斯一起幫球隊多拿幾座冠軍。當時NBA有句話叫「Bill Walton(沃爾頓)如果能夠長期保持健康,或許他會是聯盟史上的最佳中鋒。」
事實證明,開拓者曾經有沃爾頓留下的傳奇一頁,但從來沒能開啟過一段王朝模式。而沃爾頓的故事告訴我們,他本來能利用自己的體型、天賦和技巧去打造王朝,但傷病並未他這麼做。所以我們要從沃爾頓身上明白,無論做什麼,首要的前提就是保持健康才一切皆有可能。
三.J博士和摩西-馬龍帶領的76人1982-83賽季的76人,不僅成功拿下冠軍,更向人們證明了那時的他們,沒有哪支球隊可以跟他們抗衡。該賽季76人以65勝17敗的常規賽戰績晉級季後賽,核心中鋒馬龍則是直言他們會在季後賽裡連續三輪橫掃對手,因為當時的常規賽前2名不用打首輪。但最終馬龍差點實現他的預言。其實在那年的季後賽裡,76人只在東部決賽被雄鹿帶走1勝,但最終他們卻留下了12勝1負的成績。
1982-83賽季,32歲已不是巔峰時期的J博士,和其他正值巔峰期的核心球員,馬龍、安德魯-託尼和奇克斯才30歲左右,而且當時的球隊還在1984年迎來了新秀查爾斯·巴克利。
然而,80年代的NBA球隊想要開啟王朝模式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在那個年代裡,湖人的主力是魔術師—詹森和天勾—賈巴爾;凱爾特人的主力是拉裡·伯德、麥克海爾和羅伯特·帕裡什。這些NBA名宿處的生涯巔峰期也是在1980年代。從1982-83賽季到1989-90賽季,76人的單季平均勝場數僅有51勝,不過這已足以成了那個時間段裡單季平均勝場數第三高的球隊。
從1980年到1990年十年的時間裡,聯盟只有五支球隊強硬打進過總決賽,分別是湖人(46場總決賽)、凱爾特人(31場總決賽)、76人(16場總決賽)、火箭(12場總決賽)、活塞(11場總決賽)。
四.歐恩·斯託克頓和卡爾-馬龍領軍的爵士
從1987-88賽季到2002-03賽季的這段期間,斯託克頓和馬龍都以先發球員的身份為爵士效力。在16個賽季裡,不論是勝率,還是球隊評比有效命中率(eFG%),當時的爵士都是聯盟最佳。此外,在那個時段裡,爵士的季後賽勝場數也排在聯盟第3,並曾兩次闖進總決賽舞臺。
不過,爵士二老雖然2次打進總決賽,但最終還是輸給了麥可—喬丹帶領的公牛。在那個20年裡,爵士是聯盟中表現最穩定的球隊,只是這支球隊給許多球迷留下的風頭,都被喬丹在1998年的總決賽G6投出逆轉的致勝一擊被所搶走,到90年代開始NBA完全就由喬丹所主宰。
喬丹在98年退休後,爵士二老一起拼戰過5年,但那時的他們已是老球員,但他們讓球隊在後喬丹時期拿到單季平均勝場數突破50場的數據。從二老留下的數據及獎項來看,其實他們早應該有奪得一冠的實力。
比如在1998-99賽季,馬龍用個人優異的場均數據23.8分9.4籃板4.1助攻,贏得該年度常規賽MVP;斯託克頓在喬丹退役後的前3個賽季裡拿到聯盟最佳的淨效率值(+11.3)。當時的他們被人們看好是,球隊裡不僅有這2位傳奇球星,還擁有傳奇教頭傑裡-斯隆和其他優秀球員,比如有傑夫·霍納塞克、布賴恩 · 羅素,、安德烈-基裡連科、馬克 · 伊頓,本來有望為爵士成功開啟王朝模式,但最終未能完成霸業。
五.三巨頭帶領的凱爾特人
NBA歷史上很少有球隊能像2007-08賽季的凱爾特人那樣,一組合就繳出驚人的戰績。因為綠軍在此前2006-07賽季的戰績只有慘澹的24勝58敗,所以才有了後面球隊決定在休賽期,補進凱文—加內特和雷—阿倫,來幫助孤掌難鳴保羅—皮爾斯。
三人在同一支球隊組成三巨頭後,人們都很看好他們。球星報團都需要時間進行磨合,該組合不負眾望以最短的時間成功磨合,並在該賽季就球隊拿下66勝16敗的戰績。除此之外,當時的綠軍有著不可思議的防守效率值,在每百回合球權的失分比聯盟的平均值還要低(少失8.6分)。因此,首度合作的凱爾特人三巨頭,最終在總冠軍賽場上,以4勝2負的成績擊敗湖人,問鼎總冠軍。但好景總不會太長,自2007-08賽季後的5個賽季裡,綠軍未能開啟王朝模式,雖常規賽依舊保持水準,但季後賽接連輸給了熱火和湖人,最終三巨頭也只為綠軍帶來一冠。在2011-12賽季結束後,該組合的影響力漸漸被消失。12年雷阿倫選擇加入熱火、加內特和皮爾斯因年齡老化開始失去影響力,後來兩名老球員選擇一同加入籃網後,凱爾特人的三巨頭時代就此告一段落。
當時綠軍拿到第一冠後人們開始認為他們會開啟王朝模式,闖下好幾年霸業偉績,但誰又能想到最終沒能發生。
六.「三少」帶領的雷霆
當年的雷霆三少主要還是太年輕,放眼如今重新聚首,定能改變現在的聯盟格局。「三少」帶領的雷霆雖然在2012年NBA總冠軍賽上,只從熱火身上拿到一勝,但當時的杜蘭特、威斯布魯克和哈登,都還不到24歲,不僅年輕,而且都有非常好的潛力,這也是當時人們看好雷霆的未來的原因。
但後面發生的事,眾所周知,雷霆沒在2012年答應哈登的要求,不然,當時的雷霆完全有機會拿幾座冠軍獎盃。因為哈登當時在總冠軍賽輸給熱火後也說到:「一個王朝即將要被打造出來。」但最終就因為自己不滿意球隊提出的報價,最終就被雷霆交易到火箭。後來哈登的離開,導致雷霆三少未來本能攜手開啟王朝模式從此泡湯。
不過,自2012年解體後,雷霆「三少」並未讓球迷失望,他們各自在未來的賽季相繼拿過常規賽MVP,並且在後來7個賽季裡,得到的勝利貢獻值排在聯盟第一(哈登)、第三(杜蘭特)和第五(威斯布魯克)。雷霆三少在同隊的時間只有三年,在沒超過24歲的年齡裡,一同幫助雷霆打進2012年的總冠軍賽時,並在未來幾年各自拿下年度MVP,其實他們都沒錯只不過是球隊老闆想避開豪華稅而已。
以上就是NBA歷史上有機會開啟王朝模式稱霸聯盟,卻最終因時代與球員各自等因素未能完成的六支球隊。若有分析有誤,歡迎留言指教!
我是阿澤,對籃球有不同的理解,期待與你探討籃球的魅力。讓我們從籃球中成長,到生活中去品味,歡迎關注「阿澤談球C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