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茶道行,晉商遺珍展在太原開展

2020-12-16 掌上三晉

1月5日,萬裡茶道晉商遺珍展暨2018中國(山西)晉商茶文化博覽會在太原晉商國際大酒店四層青瓦堂文化藝術館盛大開幕。本次展會由山西省茶文化研究會、山西財經大學晉商研究院、晉商茶莊博物館、中國商業史學會萬裡茶道專委會等諸多單位支持,由山西鑫萬商會展有限公司承辦。展會為期5天,1月9日結束。

博覽會上,承辦方山西鑫萬商會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永強介紹說,本次舉辦「一展兩會」活動,著重展現兩大板塊文化內容。第一大板塊是山西省茶文化研究會課題組負責人張亞蘭教授關於萬裡茶道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第二大板塊是我省一位老茶收藏愛好者提供的萬裡茶道晉商遺珍實物。明清晉商縱橫歐九萬裡、馳騁商界500年,晉商作為十大商幫之首,開創了萬裡茶道。對於研究晉商歷史及晉商茶文化,這些遺珍實物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萬裡茶道」是繼「絲綢之路」之後又一條橫跨亞歐大陸的國際商貿通道。17世紀至20世紀初,山西商人開拓並主導的一條跨越亞歐大陸的貿易大道,由南向北,途經8省(市)綿延13000公裡之多,途經200餘座城市,是名符其實的「萬裡茶路」。記者在現場看到,本次展出的茶品包裝可謂五花八門,有瓷器、陶器、紫砂器、玉器、木器、竹器、銅器、銀器、柳條、浦葉、漆器、皮、紙等多種材質的包裝。包裝材料精美,茶品上乘,實屬難見。

據了解,本次展覽的展品均來自我省一位茶文化愛好者的個人藏品,共計700多件。藏品涵蓋了晉商近二百家老字號,如:山晉茶莊、天順祥茶莊、天生號茶莊、喬記茶莊、長裕川茶莊、城關茶莊、天生號茶莊、福元昌茶莊……展出的號級茶,主要以普洱茶為主,還有少部分的安化黑茶。茶葉封鎖原裝,已知茶的品種有:古樹大葉茶,團茶,芽茶,蕊茶,珠茶,沱茶,女兒茶,茶頭,春尖,辮子茶,磚茶,餅茶,茶柱,茶膏,化石茶等近30 多個品種。

山西省茶文化研究會課題專家張亞蘭教授介紹說,舉辦本次活動,有很好的社會意義。為推動萬裡茶道(中國段)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支撐;為山西經濟轉型發展,主動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發展,提供了文化支撐;為推進山西發展全域旅遊規劃提供了文化線路支撐。

延伸閱讀》》:萬裡茶道晉商遺珍展

相關焦點

  • 萬裡茶道晉商遺珍太原首展 再現五百年茶事盛景
    中新網太原1月9日電 (郭飛穎)「晉商縱橫歐亞九千裡,稱雄商界五百年」,享有聲譽的晉商精神歷來被人所推崇。而晉商故裡山西晉中作為「萬裡茶道」的重要節點,其地位更是不言而喻。萬裡茶道晉商遺珍展於9日在太原首展,700餘件晉商老字號茶品吸引眾多民眾前來觀看。
  • 萬裡茶道晉商遺珍展暨2018中國(山西)晉商茶文化博覽會在太原開幕
    1月5日,2018中國(山西)晉商茶文化博覽會在晉商國際大酒店四層青瓦堂文化藝術館盛大開幕。展會為期5天,1月9日結束。   據悉,本次展會由山西省茶文化研究會、山西財經大學晉商研究院、晉商茶莊博物館、中國商業史學會萬裡茶道專委會、山西祁縣晉商研究所、山西省青年企業家商會等諸多單位支持,由山西鑫萬商會展有限公司承辦。
  • 【萬裡茶道集結賽】山西:萬裡茶道譜寫晉商傳奇
    位於祁縣的萬裡茶道博物館。活動主辦方供圖走進山西省祁縣,拐進那一車見寬的段家巷,青石板路鋪就的院落就展現在人們面前。這便是茶葉博物館,也是清代晉商八大家之一——渠家的長裕川茶莊的總部。祁縣夜景。太原大關帝廟:「萬裡茶道」上的璀璨明珠關公文化是晉商之魂,有謂「晉商之都」的太原市,是南茶北運的途經之地。這裡有著所有晉商的信仰,大關帝廟。晉商往往在此停留,一是祭拜關公,祈求路途平安;二是生意往來,裝卸貨物,打尖休息,然後整裝出發,過鎮遠門(今北大街解放路口處)北去。
  • 重走晉商萬裡茶道丨羊樓洞:逢亂世罹戰火晉商打造新基地;聶市鎮:老...
    聶市既是茶馬古道南方起點之一,又是「中俄萬裡茶路」湖南段的重要節點。它與安化縣「中國黑茶第一鎮」小淹鎮齊名,茶文化遺蹟猶存。2008年,聶市鎮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評為「湖南省歷史文化名鎮」。9月19日,重走晉商萬裡茶道採訪團一行來到臨湘磚茶博物館以及聶市鎮,重走晉商老街,聽晉商後裔、年逾八旬老專家講那過去的故事。
  • 訪百年茶路,品萬裡茶香,追溯茶文化傳奇,傳承晉商茶道雄風丨 「重...
    在沿途的每一個城市節點,採訪團將沿著昔日晉中商人開創的原始「茶道」,尋訪萬裡茶路上的晉中印記和晉商故事,從更深的層次挖掘文化旅遊資源和商業密碼,並通過尋訪新型晉商、新型企業代表,著重尋找、深入發掘、全面採訪沿途城市與萬裡茶道的淵源。「弘揚晉商精神 重走萬裡茶路」活動啟動儀式上的開場表演。
  • 碗子城被擬定為萬裡茶道首批遺產提名點
    (晉城在線資料圖)    萬裡茶道是歐亞大陸上始於17世紀初並延續約兩個半世紀的一條重要國際商道。3月22日,8省(區)「萬裡茶道申遺工作會」在太原召開,湖北、福建、江西、湖南、河南、山西、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萬裡茶道聯合申遺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齊聚一堂,就萬裡茶道申請進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最終申遺文本進行討論,並擬定首批遺產提名點45處,其中山西佔了8處。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大型採訪活動將跨越國內8...
    走茶結束後,萬裡茶路後裔代表紛紛登臺向採訪團傳遞茶道仿古旗面,新時代、新發展、新轉型之下,晉商後裔、茶商後裔們傳遞旗幟,希望新晉商們能夠重塑萬裡茶路山西品牌,全力開闢、共建新晉商國際茶道。、文旅品牌、史學價值等多種角度切入,並就《「一帶一路」背景下復興萬裡茶道的重要意義》《武夷茶文化與萬裡茶道》《中國茶、茶葉商幫的文化作用與意義》《從萬裡茶道看晉商經營模式及當代啟示》《萬裡茶道文化品牌的打造》《面向青年,弘揚和傳承萬裡茶道歷史文化及其精神》《整合資源,緊密合作,共同打造萬裡茶道國際旅遊品牌》《圖像史學視域下的萬裡茶道歷史影像遺產研究》《激活萬裡茶道資源,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等九大主題進行分享與研討
  • 《茶道青紅》:重述晉商故事
    以新白話重述歷史,以一種地道的本色中文講述故事,就成為成一晉商小說的不懈追求。 成一 / 作家出版社 / 2009年1月第一版 / 28.00元時隔八年,我們有幸在《白銀谷》之後,又讀到了成一的新作《茶道青紅》。
  • 晉中牽手南平:晉商萬裡茶路再出發!晉中帶著「好家底」做客武夷山...
    他表示,此次活動為加深晉中與南平的了解,開展區域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臺。活動對傳承茶道文明,深入挖掘萬裡茶道文化底蘊,打造重走萬裡茶道旅遊線路,推動萬裡茶道聯盟城市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強文旅和經貿交往都有著重要意義。「我們願與晉中攜手構建緊密、協調、高效的文旅合作機制,推進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共識合作。」
  • 百年晉商長裕川的萬裡茶路
    200多年前,正是通過由晉商開闢的南起武夷山、北至恰克圖(俄蒙邊境的俄羅斯布裡亞特自治共和國南部城市),綿延萬裡的茶葉之路,使中國茶葉出口量佔到對俄貿易總量的七成以上。萬裡茶路的中心點,正是位於山西晉商故裡祁縣老城的長裕川老號,這裡也是晉商開設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茶莊之一,如今已開闢為「晉商茶莊博物館」。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太原站:訪青龍古鎮,商鋪車店構築茶路邊塞驛站...
    ,沒有阻擋住重走晉商萬裡茶路採訪團北上尋訪的步伐。11月17日,採訪團離開晉商故裡晉中,來到山西省會——太原。「弘揚晉商精神,重走萬裡茶路」活動由晉中市委市政府、山西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晉中市委宣傳部、山西晚報社發起並承辦。太原對於採訪團的眾多成員而言就是家,不過這個回家之旅,是從採訪開始的,而第一站就是大關帝廟。
  • 祁縣——晉商萬裡茶路中心
    十二五時期,我縣要依託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不斷發展壯大的企業經濟體,重拳打造「晉商文化中心區」,實現晉商文化與經濟體的珠聯璧合,在經濟與文化的融合中走出一條轉型跨越的特色之路。時下,有關對歷史上第二條歐亞大陸橋——晉商萬裡茶路的關注再度升溫,以弘揚晉商文化、實現「四通天下」(德通天下、貨通天下、匯通天下、利通天下)的相關文化和經貿活動此起彼伏。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大同站
    在重走晉商萬裡茶路採訪團鏡頭的聚焦下,一座規模宏大的倉儲式茶庫,正徐徐開啟一道打破「萬裡茶路」百年沉寂的雄渾之門。  這座使用面積3100多平方米、倉儲市值5億多元老茶的倉儲式茶庫——九邊老茶倉,是大同新晉商企業——裕盛祥茶莊全力打造的一座中國北方倉儲規模罕見、設施功能先進的大型生態茶庫,被業界稱為「中國北庫」。
  • 羊來茶往,萬裡茶道一線牽!
    漢口:茶葉貿易重鎮 在武夷山腳下的梅古村村口有一塊石頭紀念碑「晉商萬裡茶路起點」。《崇安縣誌》記載了當時晉商在武夷山採購集運茶葉的繁忙景象:「在康熙19年間,其時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時每日行筏300餘艘,轉運不絕」。 這裡面提到的「轉運」的商埠是哪裡呢?
  • 祁縣渠家後人渠榮籙:萬裡茶路是晉商先輩用生命走出來的
    「今天參加『弘揚晉商精神,重走萬裡茶路』活動的啟動儀式非常高興,我代表祁縣老晉商『長盛川』『長順川』『長裕川』的渠家後人開辦的『渠家茶莊』,祝本次活動成功舉辦。」8月26日,在「弘揚晉商精神,重走萬裡茶路」大型跨國採訪活動暨宣傳推介活動啟動儀式現場,85歲高齡的祁縣渠家第二十一代後人渠榮籙老人,格外欣喜。
  • 「萬裡茶道」聯合申遺 太原為聯盟城市
    12月11日,記者從市文物局了解到,在武漢召開的「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上,「萬裡茶道」中國段沿線29個節點城市籤署成立「萬裡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並發布《萬裡茶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三年行動計劃
  • 重走萬裡茶路 . 揭秘|武夷山下梅古村為何成為晉商辦茶首選地?
    至此,武夷巖茶進入江西境內,然後踏上路途遙遠的萬裡茶道。▲販茶實景表演當天,「愛上晉中、牽手南平、出發武夷——萬裡茶道再出發」出徵發車儀式在武夷山市下梅村舉行。9月12日上午,作為晉商故裡的晉中市,在茶香四溢的武夷山下舉行了規模宏大的文旅推介暨招商宣傳活動。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太原站:訪青龍古鎮 拜大關帝廟
    11月17日,採訪團離開真相故裡鎮中,來到山西省省會3354太原。「弘揚晉商精神,走萬裡路」活動由晉中市委市、山西日報社集團主辦,晉中市委宣傳部、山西晚報發起主辦。太原對採訪團的很多成員來說是家,但回到這個家的旅行是從採訪開始的,第一站是代官廟。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大同站:塞外得勝堡見證晉商崛起繁盛,滄桑兩古橋...
    其他各類商號不光開設於城鎮,鄉村之間也字號繁多,布行、糧行、雜貨行、皮行、缸行、錢當行、鐵器行、木業行、柳編行等經營生活用品、生產資料的各行業也司空見慣。它的建成,標誌著「九邊重鎮」大同在明清萬裡茶路沉寂百年後重新擁有了大型茶葉倉儲中心,對於古都大同重振茶馬遺風具有興廢繼絕的意義。重走晉商萬裡茶路採訪團抵達大同後,慕名來到九邊老茶倉,見證茶馬文化與晉商精神在萬裡茶道節點城市大同的傳承與弘揚。茶香縹緲,音樂曼妙。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千年帝都」洛陽:晉商在中原大地的主要基地
    王支援說,清初商品經濟逐漸發展,尤其以晉商最為著名,這種現象與山西所處的地理位置及重視驛道交通有關。「這些『通關牒文』描述的現實,印證了『萬裡茶道』的存在,以及與晉商文化的關聯,反映了政府對茶葉貿易的重視,是『萬裡茶道』繁忙興旺的實物佐證。」王支援說。然而,王支援遍查清代山西的關驛名稱,兩份「通關牒文」中出現的關卡卻無一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