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縣渠家後人渠榮籙:萬裡茶路是晉商先輩用生命走出來的

2021-01-08 山西日報數字報

  「今天參加『弘揚晉商精神,重走萬裡茶路』活動的啟動儀式非常高興,我代表祁縣老晉商『長盛川』『長順川』『長裕川』的渠家後人開辦的『渠家茶莊』,祝本次活動成功舉辦。」8月26日,在「弘揚晉商精神,重走萬裡茶路」大型跨國採訪活動暨宣傳推介活動啟動儀式現場,85歲高齡的祁縣渠家第二十一代後人渠榮籙老人,格外欣喜。
  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距今已有1500餘年歷史的祁縣昭餘古城,是我國2000多個縣中「資格最老」的古縣城之一,也是晉商文化的發源地。祁縣晉商大多以茶貿易為主,明清時期因茶商發達而鼎盛輝煌,成「居於鄉下,店設昭餘,商通天下」之勢。
  走進昭餘古城,整條街道到處是庭院深深的明清建築。其中,位於古城東大街的祁縣名門望族渠家的大院,看起來像一座城堡。氣派的大門上方嵌有「納川」兩個大字,寓意「海納百川」,象徵財富的流動與匯聚,這也是渠家世代所推崇的家訓。
  據介紹,渠氏祖上以小販小賣為謀生手段,經過多年辛勞,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到第14世渠同海(1723—1789)時,加入北上販茶的隊伍;第15世渠映潢設長源川、長順川兩個大茶莊,從兩湖採辦茶葉,創建了行程萬裡的駝隊,運茶到蒙古和俄國;16世渠長瀛開始在長江流域販運食鹽;17世「源」字輩時,渠家由茶葉轉票號,進軍金融業。
  渠家因中俄萬裡茶道的興起、興盛而達到其生意成功的頂點,僅在家鄉的房產渠家大院就佔了祁縣半個縣城,時稱「渠半城」。渠家的商業成功史,也為「納川」兩字寫下了註腳。
  穿過昭餘古城熱鬧的街市,在一條名為段家巷的小巷深處,有一座三面臨街、院牆高聳的高大建築,門楣上「長裕川」三字厚樸而雋永。這便是建於清乾隆、嘉慶年間,原晉商十大財東渠家的長裕川茶莊舊址,也是晉商開設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茶莊之一,院內鐫刻著「晉商萬裡茶路中心點」的石碑,印證了這處古老建築的尊貴地位和悠久歷史。
  如今,這裡已開闢為「晉商茶莊博物館」。步入飛簷翹角的統樓內,古拙典雅、古意蕩漾的物品逶迤撲面,從未得見的茶瓶、茶罐、茶甕、茶匣、茶櫃……仿佛穿越時空呈供在眼前,百年晉商茶莊那些包裝古舊、封條字跡漫漶的茶品,還有辦茶、運茶、加工茶的實物古具,攜帶著晉商歲月的訊息,使人們得以從一件件茶莊遺珍上,感受到百年晉商之履,萬裡茶道之謎亦由此肇始。
  17世紀中葉,俄國人只知道茶葉是「又苦又澀的樹葉」,並不了解其提神、克食、有利於消化的功能,直到乾隆二十年(1755)以前,對俄貿易仍以絲綢為主,茶葉所佔比例不大。而茶葉貿易的逐步興起,得益於山西商人逐步發現商機、創造市場、引導消費的過程。
  蒙、俄地區多為肉食民族,三餐吃肉,自然會有消化問題,而茶葉之中,紅茶暖胃,綠茶助消化。晉商發現並有意地引導了這一市場消費,直接將商號開設到恰克圖(俄蒙邊境的俄羅斯布裡亞特自治共和國南部城市),迅速打開了茶葉在蒙、俄地區的銷路,並藉由俄國商人之手,將茶葉運到整個歐洲。
  在「晉商茶莊博物館」的展廳一角,有一本藍布皮、麻紙、線裝本的手抄本古書,這是渠家茶莊「長裕川」的《行商遺要》,書中所述正是「長裕川」南下辦茶、北上銷茶的原生態記錄,從湘西安化茶區的陸路、水路,以及所經過的村莊、城鎮,到行銷口外的各個要塞,《行商遺要》如同畫出一幅「茶葉之路」的地圖。
  清朝末期,祁縣商業興盛時期,祁縣茶票莊遍及全國各地,信譽卓著,祁縣一度成為茶貿和金融中心。大玉川、永聚祥、長裕川、百川通、大德興、合盛元……都是萬裡茶道上赫赫有名的茶票莊,他們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內蒙古等茶產區以及沿線各大商埠碼頭都設有分號,創造了「貨通天下、茶通天下、匯通天下、德通天下」的商業傳奇。
  晉商能夠抓住茶葉貿易的機會,主要依靠其以需求為導向、在全國範圍內獲得資源的能力。在長達200多年的茶葉貿易中,「長裕川」人以國內外茶葉市場為導向;以「川」字牌磚茶為名牌產品;以湖南、湖北茶山為優質生產基地;以「茶莊-茶行-茶農」為組織載體;以「行商遺要」為標準化操作規程的一條龍經營模式,使「長裕川」興盛百年而不倒,也是晉商萬裡茶路文化的一個閃光點。
  昭餘古城作為萬裡茶道的重要節點和集散地,曾在中國茶葉史、東亞運輸史、東方文明史和國際貿易史上締造了流光溢彩的千秋偉業。而那些創造商業奇蹟的祁縣茶商也被贊為商賈翹楚、晉商楷模,他們視善舉為本分的思想,以及胸懷天下、勇於承擔、舍家報國、奉獻社會的商業精神,永遠值得後人敬仰與傳承。
  「萬裡茶路是二三百年前,諸多晉商先輩歷經艱難險阻,流血流汗,一步一個腳印,用生命走出來的。我覺得,這次尋訪、重走我們山西商人開闢的這條商路,意義重大,特別是增強了山西在萬裡茶路申遺中的話語權。」渠榮籙介紹,既然是重走萬裡茶路,就不能缺了茶葉這個主題,「我們『渠家茶莊』為這次活動專門製作了200份『長裕川』牌渠家茶。」
  渠榮籙表示,「長裕川」這個牌子在二百年後重現茶市,並且能夠成為重走萬裡茶路的禮品,他感到萬分高興與自豪。

山西晚報記者 張楊

相關焦點

  • 祁縣——晉商萬裡茶路中心
    十二五時期,我縣要依託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不斷發展壯大的企業經濟體,重拳打造「晉商文化中心區」,實現晉商文化與經濟體的珠聯璧合,在經濟與文化的融合中走出一條轉型跨越的特色之路。時下,有關對歷史上第二條歐亞大陸橋——晉商萬裡茶路的關注再度升溫,以弘揚晉商文化、實現「四通天下」(德通天下、貨通天下、匯通天下、利通天下)的相關文化和經貿活動此起彼伏。
  • 訪百年茶路,品萬裡茶香,追溯茶文化傳奇,傳承晉商茶道雄風丨 「重...
    啟動儀式結束後,現場嘉賓及主流媒體參觀了祁縣昭餘古城和萬裡茶路起點長裕川茶莊等萬裡茶路重要節點,感受晉商開拓進取的精神及其締造的「貨通天下、茶通天下、匯通天下、德通天下」的商業傳奇。祁縣渠家後人渠榮籙:萬裡茶路是晉商先輩用生命走出來的「今天參加『弘揚晉商精神,重走萬裡茶路』活動的啟動儀式非常高興,我代表祁縣老晉商『長盛川』『長順川』『長裕川』的渠家後人開辦的『渠家茶莊』,祝本次活動成功舉辦。」
  • 百年晉商長裕川的萬裡茶路
    200多年前,正是通過由晉商開闢的南起武夷山、北至恰克圖(俄蒙邊境的俄羅斯布裡亞特自治共和國南部城市),綿延萬裡的茶葉之路,使中國茶葉出口量佔到對俄貿易總量的七成以上。萬裡茶路的中心點,正是位於山西晉商故裡祁縣老城的長裕川老號,這裡也是晉商開設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茶莊之一,如今已開闢為「晉商茶莊博物館」。
  • 重走萬裡茶路 . 揭秘|武夷山下梅古村為何成為晉商辦茶首選地?
    2014年,他又與俄羅斯偉大的茶葉之路研究會一起以自駕車的方式,用40多天的時間,從聖彼得堡到海參崴,橫跨歐亞大陸。張維東曾經4次帶領攝製組到茶路沿線拍攝影像資料。萬裡茶道主路13000餘公裡,就是經過他的實地考察得出來的,使這條晉商靠腳走出來的茶路,成為名副其實的「萬裡茶道」。
  • 【萬裡茶道集結賽】山西:萬裡茶道譜寫晉商傳奇
    三晉大地縱橫萬裡,見證過多少晉商傳奇,萬裡茶路三百年歷史,是他們風雨兼程血和淚的史詩。錦繡山西,晉商故裡,多年前,他們就是從這裡出發,憑藉敏銳的商業嗅覺,用生命和汗水,從武夷山等茶產區開拓了一條經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向北延伸、途經蒙古國、最終抵達俄羅斯的亞歐經濟文化交流大動脈「萬裡茶道」。
  • 晉中牽手南平:晉商萬裡茶路再出發!晉中帶著「好家底」做客武夷山...
    作為中國玻璃器皿之都,祁縣有大大小小200多家企業都在生產玻璃,遠銷以歐美為主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這次來到武夷山,我們希望將祁縣權重產品推出去,更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晉商精神,了解祁縣過去與現在的產業轉型發展,能夠互動合作起來。」祁縣文遊局局長崔駿介紹,作為萬裡茶路的中心和策源地,過去,祁縣昭餘古城承載茶商之都的繁榮,現在成為打造茶商之都的空間載體。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大型採訪活動將跨越國內8...
    發車儀式當天,來自晉中各縣(區、市)委宣傳部、晉中市文化和旅遊局、晉中市招商引資服務中心,福建省南平市委宣傳部、武夷山市委宣傳部、中國商業史學會萬裡茶道專業委員會等代表,晉商代表、萬裡茶路常家後裔、渠家後裔、鄒家後裔、吳家後裔代表,以及重走萬裡茶路採訪團、福建當地數十家媒體、萬裡茶道沿線重點城市10餘家媒體的嘉賓出席發車儀式。
  • 保定王佔元故居與祁縣渠家大院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賢來說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保定王佔元故居與祁縣渠家大院的介紹。日偽時期是「保定市政府」所在地,後為國民黨28軍軍部,現為「王佔元故居」。故居佔地面積14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由50餘間平房組成7套院落,另有一座小花園。這組建築布局嚴謹,構思巧妙。由臨興華路的前門至史家後門,是一條南北方向的主軸線,全長160餘米,沿軸線向串建了四套院落。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包頭站:鄉愁濃濃,跨草原融匯晉蒙兄弟情誼;茶路...
    山西晚報記者 馬立明 寇寧鄉愁濃濃,跨草原融匯晉蒙兄弟情誼茶路迢迢,因晉商崛起塞上水旱碼頭當年,南方辦茶的晉商一路輾轉回到山西,稍事休整後,帶著印有自己商號的茶貨繼續北上。雙順祥」,靴鋪「雙盛德」,茶莊「雙盛茂」);聞喜裴家的旅蒙行「忠厚和」;定襄侍陽村人牛家的皮毛行「廣恆西」以及代縣李家河路店「復新和」等。
  • 重走晉商萬裡茶道丨羊樓洞:逢亂世罹戰火晉商打造新基地;聶市鎮:老...
    這六幫茶商,按照地域分,是晉商、徽商、粵商、湘商、贛商及鄂商。羊樓洞的茶商群體,六幫茶商均有涉足。所產之茶,大宗銷往內蒙古、新疆、甘肅、陝西、寧夏,以及俄國等地區和國家。僅晉商,就有旅蒙大商家『大盛魁』,祁縣渠家、喬家、何家,榆次常氏、孔家,太谷曹家,平遙朱家等大商號在此設莊辦茶。」在六幫茶商中,晉商佔據大半江山。
  • 山西祁縣的晉商老街,「義取四方」是商業密碼,川字牌茶的傳奇
    直到今天,在老街的渠家大院裡,還保留著吟誦《渠氏家訓》的傳統。《渠氏家訓》的核心內容是教導子孫對利的獲取,必須以仁義為前提,以誠信為根本,這不僅是渠家先人經驗的總結,也是渠家崛起的奧秘所在。相傳,明洪武年間,渠家先祖好詩一名「貨郎挑」,靠走村串戶賣貨起家。
  • 「晉中手信」採訪團走進茶商故裡祁縣
    如今,從武漢的漢正街,到內蒙古的包頭城,從蒙古草原,到俄羅斯大地,新一代晉商及晉商後裔的故事一直在延續…… 為了更好地傳承誠實守信、開拓進取、和衷共濟、務實經營、經世濟民的晉商精神,講述好今天的晉商故事,傳播好山西聲音、晉中聲音,山西晚報與中共晉中市委宣傳部將於年內共同推出「弘揚晉商精神,重走萬裡茶路」大型採訪宣傳暨文旅推介活動。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大同站
    茶路迢迢,關山重重;風雨兼程,因你而來。  11月20日,雪後初霽的大同市北魏鹿苑故地。在重走晉商萬裡茶路採訪團鏡頭的聚焦下,一座規模宏大的倉儲式茶庫,正徐徐開啟一道打破「萬裡茶路」百年沉寂的雄渾之門。
  • 《行商遺要》手抄本與晉商長裕川茶莊
    而這萬裡茶路的中心與核心,正是位於山西晉商故裡祁縣老城的長裕川老號。《行商遺要》是祁縣長裕川茶莊遺留的辦茶行商紀要,一本民國年間的手抄本,77頁,20700多字,全為毛筆小楷書寫。全書內容大致歸納為德行、茶路、茶山、踹茶、水腳、陸腳、釐金等七篇,內容既詳細又豐富。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忻州站:書院商號遺韻連綿,山險道崎茶路猶存
    為此,程化鵬專門赴京上書,將萬裡茶路上對蒙俄貿易現狀列舉出來,清廷為嘉獎程化鵬上奏之功,還特準其代發信票。從此,晉商可與俄國人直接交易,打通了晉商對蒙、俄的貿易通道。恰克圖的山西商號迅速翻倍,增至120多家,茶葉銷售額亦逐年增加。清同治初年,俄商與晉商的不公平競爭致晉商只剩4家,程化鵬等人再次上書,提出準許商民「由恰克圖假道俄邊行商」,並奏請減輕茶商關稅。
  • 尋找萬裡茶路上的晉商印跡 - 山西晚報數字報
    一桿杆公平秤,一隻只茶箱 見證晉商跨越萬裡的堅守  這是一桿長約1.8米的紅木秤,配著一塊5公斤左右、雕刻精美的青古秤砣,秤桿顯著位置上刻有「常盛記茶莊」字樣。據介紹,當年晉商來武夷山販茶時,為示誠信,都會定製一桿這樣的秤,留在茶農手中,來年春天再收茶時,繼續用它稱量。所以,它不僅是一桿公平秤,更是茶商和茶農之間代表信任的良心秤。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大同站:塞外得勝堡見證晉商崛起繁盛,滄桑兩古橋...
    大同各地寺廟現存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同治、光緒年間各類碑記石刻上,記載了數千家有能力資助重修寺廟的字號店名及其捐款數,其中就有山西榆次常家設在安化、大同的茶葉分莊「興隆茂」,山西祁縣喬家著名茶票號「大德興」「謙和成」,祁縣渠家的著名票號「存義公」,祁縣喬家的著名票號「復盛店」等晉商商號。
  • 山西晚報記者節特別策劃——我們走在萬裡茶路上
    2009年,這位安化縣茶葉協會首任會長卸任後,賣掉縣城的房子,建起一座家庭式黑茶文化展示館。館內許多藏品與晉商有關:祁縣德和茶號竹簍包裝的「老中青」各個年代的天尖茶;德和迪記茶行專用官茶簍,茶簍上「魁泰」茶號為晉商茶號;清嘉慶年間晉商制茶的工具……在老人的帶領下,在江南鎮還看到了晉商王氏「宏毅茶棧」遺址。
  • 探一代晉商冀家之興衰
    繼9月11日至29日,「弘揚晉商精神,重走萬裡茶路」活動採訪團一行結束國內段前半段的採訪後,11月12日,採訪團再次出發,從晉商故裡一個個縣(市、區)開始一路北上,向萬裡茶路國內段的終點二連浩特前行。11月12日至15日,「弘揚晉商精神,重走萬裡茶路」活動採訪團一行先後來到晉商故裡——晉中市祁縣、平遙縣、介休市等地,沿著幾百年前晉商經商販茶的萬裡茶路,繼續尋訪萬裡茶路上的遺蹟遺址,追溯萬裡茶路深刻內涵,尋訪當代新晉商,探尋「以義制利、家國天下」的晉商精神。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千年帝都」洛陽:晉商在中原大地的主要基地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座城市,曾先後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105位帝王在此指點江山;陸路絲綢之路、大運河、萬裡茶路——中國三條著名古商道的唯一交會的樞紐城市。這座城市,就是洛陽。山西晚報記者 馬立明 寇寧攝作為中國商業流通的中樞,地處中原的洛陽在晉商開闢的「萬裡茶路」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從「兩湖茶區」運出的茶貨,從湖北漢口經襄陽,由漢江入唐白河,在河南賒店古鎮上岸,從此水路轉陸路,用駱駝、騾馬馱運,一路北上來到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