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附股)

1月6日早盤,乳業板塊再度強勢上漲,截至發稿,鵬都農牧、莊園牧場、天潤乳業漲停,皇氏集團漲逾7%,金健米業、新乳業、燕塘乳業等多股紛紛跟漲。

安信國際表示,國內生鮮乳價格自5月觸底之後持續上行,目前已經突破19年的高點並持續向上,價格漲幅超市場預期,奶價的上行將為乳製品上遊帶來投資機會。2020年新冠疫情激發了民眾對於喝牛奶增強抵抗力的認知,進一步增加了消費需求。供給處於低位而需求在短期內增加,這是此輪奶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乳業巨頭紛紛提價

1月5日早間,國盛證券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3%-5%。

對於漲價消息,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稱,該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蒙牛方面暫無回應。

國盛證券調研稱,提價產品佔伊利常溫奶比重約20%,預計銷售收入約150億元左右,按照提價中樞4%測算,則預計增厚收入約0.8%。但從成本端來看,按照農業部數據,行業原奶價格四季度同比增約5%,考慮到公司原奶自給率約30%,成本端預計同比增3.5-5.6%,則預計本次提價對衝成本上漲對毛利率的影響約1%。

受此影響,1月5日,乳業板塊整體大漲,伊利股份盤中一度大漲超9%,截至收盤上漲7.54%至50.93元,總市值達3098億元;而在港股上市的蒙牛乳業也大漲超7%,總市值2025億港元。截至當日收盤,Wind乳業指數大幅上漲9.67%至1687.61點,皇氏集團、三元股份、光明乳業、新乳業均相繼漲停。

行業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

安信證券表示,乳業進入新一輪原奶上漲新周期,此次疫情下,具有剛需特徵的白奶消費需求旺盛,長保質期低溫奶成為重要增量;國內乳製品生產對生鮮乳更強的依賴,加上奶價波動、國內原奶成本持續提升,推動乳製品龍頭企業加速上遊資源佔有。例如2020年以來,伊利通過子公司要約收購中地乳業,通過優然牧業收購恆天然在應縣和玉田的牧場群。

本輪原奶上漲周期內在邏輯不同於2013年:從供給端看,經過2014-2016年奶價低位、養殖場虧損、環保政策縮緊後,我國奶牛養殖門檻大幅提高、奶牛存欄量持續下滑,奶牛存欄數量從2014年的840萬頭下滑至2019年的610萬頭。

消費端看,在消費升級、健康意識提升的背景下,白奶增速更快,白奶的生鮮乳使用量高於酸奶,加速供需不平衡。那麼是否會重演2014年以後加大進口造成供過於求的局面?安信證券判斷,此輪奶價上漲周期拉長。由於消費結構發生變化,以大包粉為原料的乳品消費佔比下降,未來乳企傾向於進口液態奶平滑國內奶價上漲,但是運輸成本較高,國內外奶價聯動性或許沒有上一輪那麼強。

國盛證券表示,根據歷史復盤,奶價溫和上漲階段,行業龍頭有望攜手減促提價,價格戰有望趨緩,龍頭盈利能力有望持續釋放,業績彈性凸顯。乳業龍頭有望迎來估值和業績雙升。

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

華西證券指出,提價預期下看好2021年乳製品板塊投資機會。華西證券稱,根據產業調研,四季度白奶促銷情況較少、部分市場階段性缺貨,近期主要品牌基礎白奶提價;伊利部分低溫酸奶、低溫白奶產品通過包裝升級、技術升級方式實現了價格提升,但這部分銷售額佔比不大。該機構認為隨著原奶價格持續上漲,行業性整體提價預期將逐步增強。

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暢表示,乳製品行業整體競爭格局呈現進一步優化趨勢,預計未來整個乳製品行業中「小而美」與「大而全」將同臺共舞。重點推薦:新乳業、燕塘乳業、光明乳業,建議繼續關注伊利股份、蒙牛乳業。

太平洋證券表示,品類趨勢強化、需求恢復提升、成本驅動漲價、銷售環境改善等,多因素共同利好,2021年乳業有望迎來全面性的高景氣。重點推薦在產品結構、渠道結構、上遊奶源控制和品牌力各方面都更加突出的龍頭公司伊利股份;目前正加速產業鏈以及市場全國化布局,且受益於低溫鮮奶風口、管理能力突出、明年業績彈性最大的低溫乳企新貴新乳業;受益於高成長性和估值優勢的天潤乳業。建議關注光明乳業和三元股份。文章作者

相關焦點

  • 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牛奶漲價潮來襲?
    原標題:伊利蒙牛打響頭炮,牛奶漲價潮來襲?   元旦後的這幾個交易日,A股乳業股迎來一波行情,多家頭部企業漲停。
  • 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牛奶漲價潮來襲
    究其原因,市場傳出伊利、蒙牛旗下牛奶產品提價風聲,行業性漲價或一觸即發。  乳業雙雄小幅提價  國盛證券1月5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伊利公司於去年12月29日對旗下基礎白奶產品進行提價,提價幅度3%-5%。  這是一次久違的提價,伊利上一次直接提價,還要追溯至2013年。據了解,本次提價的直接誘因是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 【深度】伊利蒙牛漲價 帶飛29隻乳業股5天市值增逾千億
    乳業股迎來好行情,漲停股、連板股頻現,有「奶中茅臺」之稱的伊利股份更是成功突破3000億元總市值。 消息面上,有券商發布研報稱,伊利、蒙牛白奶產品近期漲價3%-5%,對此,兩家上市公司均不予回應。而熊貓乳品方面卻明確透露,「公司已於元旦前後對煉乳產品進行提價」。
  • 「煉乳第一股」熊貓乳品大漲19.99% 乳業板塊沸騰
    「煉乳第一股」大漲19.99%,乳業板塊沸騰,行業提價預期升溫原創 劉楊 1月5日,剛上市兩個多月的「煉乳第一股」熊貓乳品漲停,漲幅19.99%,報收59.72元,成交額7.91億元,換手率高達53.14%。中證君致電公司,董秘辦有關負責人稱,公司已於元旦前後對部分煉乳產品進行提價,但具體提價幅度不便透露。受漲價消息影響,今日乳業股全線大漲。
  • 「煉乳第一股」大漲19.99% 乳業板塊沸騰 行業提價預期升溫
    受漲價消息影響,今日乳業股全線大漲。乳業指數(884662)大幅拉升,截至收盤,該指數上漲9.67%至1687.61點。伊利股份盤中一度漲超9%,截至收盤漲7.54%至50.93元;港股上市的蒙牛乳業漲超7%。皇氏集團、三元股份、光明乳業、新乳業均漲停。
  • 伊利蒙牛基礎白奶提價,股價連續大漲,上車機會來了嗎?
    近日,牛奶股連續大漲,以伊利為例,昨天開年第一個交易日就大漲超6%,今日又繼續大漲超7%,同時也創出了歷史新高。港股的蒙牛乳業也是類似的走勢,這在以往可是並不多見的。究其原因,原來是伊利、蒙牛的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3-5%,多年難得一見的龍頭集體漲價,預示著行業競爭趨緩+需求向好。那麼,在此情況之下,你覺得牛奶股的上車機會來了嗎?就我個人而言,可以看到奶製品價格周邊確實漲了不少,提價也是應對成本的提升,兩大龍頭是最受益的,確實是上車的好機會。
  • 蒙牛和伊利,誰才是行業老大?!
    《三國演義》中有一句話,叫「既生瑜何生亮」現實中往往就是既有瑜也有亮,比如格力VS美的,天貓VS京東,以及美團VS餓了麼,巨頭們相同的賽道貼身肉搏,爭個我強你弱。同樣,乳業巨頭蒙牛和伊利也是「相愛相殺」二十年,明爭暗鬥的較量從未停止,不過,從投資和布局來看,兩大巨頭卻又殊途同歸。奶源地的爭奪在奶源地的爭奪方面,兩者就是「英雄所見略同」。在國內,內蒙古是兩家自有牧場的主要範圍。內蒙古地處「黃金奶源帶」,可利用草場約6818萬公頃,位居我國五大草場之首。
  • 「煉乳第一股」大漲19.99%,乳業板塊沸騰,行業提價預期升溫
    受漲價消息影響,今日乳業股全線大漲。Wind乳業指數(884662)大幅拉升,截至收盤,該指數上漲9.67%至1687.61點。伊利股份盤中一度漲超9%,截至收盤漲7.54%至50.93元;港股上市的蒙牛乳業漲超7%。皇氏集團、三元股份、光明乳業、新乳業均漲停。實力營業部現身盤後龍虎榜數據顯示,熊貓乳品買賣居前的營業部合計淨買入3350.83萬元。
  • 乳企發年報業績靚麗股價大漲 蒙牛領跑"乳業股"
    本報訊(記者 高陽)繼伊利發布淨利潤同比大增133%的靚麗年報後,昨日,蒙牛、光明也相繼在港交所和上交所發布2011年年報。其中,蒙牛全年收入373億元,光明營收首次突破百億。這也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三大乳企所公布業績最好的一次。
  • 中國乳業20年:蒙牛伊利成「雙寡頭」,新品牌的機會在哪兒?
    巨頭成長錄:雙雄交替發展從 1999 年蒙牛創立以來,伊利和蒙牛的競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999 年~2006 年,伊利領先階段伊利 1993 年改制,1996 年 A 股上市,長期是內蒙第一乳業品牌,藉助常溫奶把銷售範圍擴張到全國,取代光明成為全國乳業龍頭
  • 牛奶、奶粉漲價潮來襲!伊利蒙牛打響頭炮,其他品牌也會跟進嗎?
    伊利蒙牛液奶提價。伊利公司於12月29日對旗下基礎白奶產品進行提價,提價幅度3-5%。受成本上行壓力影響,伊利從第三季度開始逐步收緊終端促銷力度,同時於近期對基礎白奶產品進行提價,提價幅度3-5%。對於漲價消息,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稱,該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
  • 「從300個瞬間看2020」乳業:奶源爭奪戰四起 伊利蒙牛新乳業競購加速
    業內人士認為,完達山屢次錯過上市機會,如今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人口、政策和品類紅利已基本結束,中國的乳業梯隊也已經形成,未來,在各大乳企的夾擊中,如何打造品牌力和核心大單品是完達山面臨的最大難題。4、蒙牛認購中國聖牧12億股成最大股東7月28日,中國聖牧對外宣布,同意向蒙牛全資附屬公司Start Great Holdings Limited發行認股權證,股權交割結束後,蒙牛將成為其單一大股東。
  • 伊利&蒙牛漲超7%、光明乳業等漲停,中國乳業發展趨勢分析
    目前,原奶進入新一輪提價周期,帶動乳製品價格上漲,或將持續支撐股市行情。全球乳製品貿易平臺公布數據顯示,截至1月5日的最近兩周中,全球乳製品拍賣價格指數上漲3.9%,平均中標價每噸3420美元。其中,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兩大巨頭漲幅均超過7%,而光明乳業、三元股份、天潤乳業、新乳業等個股均漲停。事實上,上遊原奶價格自2018年秋季開始進入上漲通道,2019年平均漲幅+5.4%,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影響漲幅階段收縮,下半年重回上漲通道,年底同比漲幅擴大至+9.1%。不考慮疫情影響,本輪上漲已持續2年時間。
  • 伊利、蒙牛兩大乳業巨頭白奶提價 中小企業暫未跟進
    來源:《財經》新媒體原標題:乳業巨頭白奶提價 中小企業暫未跟進近期,大消費行業掀起漲價熱潮,國產乳品企業同樣不甘落後。1月5日,海通證券、國盛證券發布的研報指出,伊利、蒙牛兩大乳業巨頭,紛紛開啟提價模式,旗下白奶產品漲幅3%-5%。
  • 國產牛奶颳起「漲價風」 伊利漲11%蒙牛漲16%
    央廣網北京9月4日消息(記者溫飛)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最近,多家洋奶粉企業收到了中國反壟斷史上最大罰單,恆天然奶粉被汙染事件也鬧的沸沸揚揚,而就在這些事情還未平息之際,價格已經平靜許久的國產牛奶近期卻颳起了「漲價風」。
  • 光明牛奶漲價尚未波及廈門 伊利蒙牛長富未跟漲
    晨報記者 常海軍 攝  晨報記者 巫菁  牛奶又要漲價?近日,光明乳業發公告宣布,鑑於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等成本上升原因,本月18日起適當上調部分新鮮牛奶、新鮮酸奶的價格,加權平均上調幅度約為5%。
  • 生鮮乳價格上漲 機構看好熊貓乳品等乳業板塊投資機會
    「乳業這塊首先是春節來臨,第二是大健康產品,第三是相對其他版塊乳業泡沫不大,很多遊資和主力也看到了整個投資板塊的方向,進入乳業這個板塊。」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作為A股市場「煉乳第一股」,熊貓乳品於2020年10月16日上市, 主營業務為濃縮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乳品貿易。
  • 乳製品巨頭蒙牛和伊利的恩仇,竟然還有這些說法
    不僅如此,蒙牛在當時標榜伊利是內蒙古第一大乳業品牌,蒙牛是內蒙古第二大乳業品牌,要知道,當時在內蒙,除了伊利可還是有數百家的乳業集團的,就這個宣傳,也是直接掛著第一名,遠遠的甩開了後面的品牌。背水一戰——火箭速度成為企業美談單靠自己發展總是不夠的,畢竟伊利都已經上市,這個時候牛根生開始藉助資本發力,也在2002年得到了摩根史坦利、鼎暉投資、英聯投資三家風險投資機構的投資。
  • 蒙牛伊利爭建奶聯社吸納奶農 乳業復甦現分歧
    如今,打造超大型牧場成為蒙牛乳業的工作重心。姚海濤介紹,超大型牧場指的是上萬頭規模的牧場。目前,蒙牛聯手現代牧業等已經在全國擁有了11個超大型牧場。一年之前,這個數字還僅為5-6家,同比翻了一番。  「大牧場」的思路在剛剛轉板紐交所的飛鶴乳業身上也得到響應。其董事長冷友斌宣稱,飛鶴欲在5年內投資40億元建設10個萬頭國際標準化示範牧場。
  • 2017年中國酸奶品牌排行榜:蒙牛、伊利最受大眾喜愛
    據數據統計, 從品牌力指數檢測情況來看我國酸奶行業中蒙牛、伊利和光明品牌的酸奶分別以519.1、512.4和414.4的品牌力指數成為最熱銷的三大品牌酸奶。總體來看,蒙牛和伊利品牌的認知度比較高。1999年8月,總部設在內蒙古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2004年在香港上市,2014年成為入選恒生指數成分股的中國乳業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