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大多數人對於飲食方面都特別講究,特別是新鮮的食物,更是極其重視,無論是水果還是蔬菜,都講究一個鮮字,就單單拿水果來說吧,如果能吃到現摘的就最好了,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除非自家種自家吃,特別是海鮮,少個鮮字都不行,正因為新鮮才好吃,沒有新鮮的海鮮就等於沒有了靈魂一般,否則就不值錢了,也不會有人喜歡。然而,在農村有一種蔬菜,新鮮根本就不值錢,但是,曬乾後價格卻翻了十幾倍,可是,還是很少農民願意種植,那麼究竟是什麼蔬菜有這樣的身價呢?接下來就由筆者帶大家認識一下吧。
其實這種蔬菜大家都認識,它的名字叫做「魔芋」,又被稱為蒻頭、鬼芋、花梗蓮、虎掌、磨芋等等,屬於薯芋類作物,在我國發展迄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魔芋在古代大多數都是用於藥用方面的比較多,用於食用的較少,正因為魔芋味道平平,也就是無味,所以在以前才不受人喜愛,可是發展至今,魔芋就走出了無人問津的局面,現如今可能吃過麻辣燙的人都知道,像魔芋絲和魔芋塊等蔬菜的產品,是麻辣燙裡面一款非常火爆的美食,特別是近幾年來,魔芋深受消費者們喜愛,賣得非常紅火,吃過的人沒有一個不為他稱讚的。
而且魔芋吃起來入口即化,對於口感方面還是很不錯的,再說新鮮的魔芋其實也不貴,一斤也就2-3元左右,還是一款很接近平民的蔬菜,特別是三高人士,應該多吃點魔芋才是,雖然新鮮的魔芋不是特別值錢,但是,曬乾過後的魔芋片價格卻翻了十幾倍,一斤要30-40元每斤,不過,吃魔芋切忌不能生吃,否則會引起食物中毒。於是就有很多看到這裡會想到,既然魔芋這麼有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為什麼農民卻不願意種植呢?其實還是很簡單,經筆者分析主要分為以下兩點。
第一:種植魔芋一般不能選擇一些種過茄果類的地,否則就會無法生長,還有魔芋的軟腐病、白絹病的發生率極高,很多專家都提倡輪作的方式,輪作就是隔2-3年再種,這對於農民來說時間太長了,沒這個必要了,所以很多農民都不願意種植。
第二:魔芋一畝地投資種子費用要3000元左右,肥料也要1500元,還有人工加農藥之類費用要2500元左右,合計7000元每畝,還沒有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而且每畝魔芋產量最少也就3000斤,就算按照最高價格3元每斤,農民還能掙多少呢?
再加上魔芋種植的人雖然少,但是價格一直都提不上去,這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對於收購商來說利潤空間很高,可對於農民來說一年的收入就全靠它,要是出個什麼狀況,讓農民如何生計,再說了魔芋不是特別容易種,一旦出現病發率高的話,可能投入的農藥費用就更多了,要是價格提不上去,甚至還會虧本,這也是農民負擔不起的,絕對不會冒這樣的風險。
各位朋友們,你吃過魔芋嗎?你們覺得魔芋前景如何?歡迎大家進行評論,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