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新鮮不值錢,曬乾後價格卻翻了十幾倍,很少農民願意種植

2020-12-09 淺談三農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大多數人對於飲食方面都特別講究,特別是新鮮的食物,更是極其重視,無論是水果還是蔬菜,都講究一個鮮字,就單單拿水果來說吧,如果能吃到現摘的就最好了,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除非自家種自家吃,特別是海鮮,少個鮮字都不行,正因為新鮮才好吃,沒有新鮮的海鮮就等於沒有了靈魂一般,否則就不值錢了,也不會有人喜歡。然而,在農村有一種蔬菜,新鮮根本就不值錢,但是,曬乾後價格卻翻了十幾倍,可是,還是很少農民願意種植,那麼究竟是什麼蔬菜有這樣的身價呢?接下來就由筆者帶大家認識一下吧。

其實這種蔬菜大家都認識,它的名字叫做「魔芋」,又被稱為蒻頭、鬼芋、花梗蓮、虎掌、磨芋等等,屬於薯芋類作物,在我國發展迄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魔芋在古代大多數都是用於藥用方面的比較多,用於食用的較少,正因為魔芋味道平平,也就是無味,所以在以前才不受人喜愛,可是發展至今,魔芋就走出了無人問津的局面,現如今可能吃過麻辣燙的人都知道,像魔芋絲和魔芋塊等蔬菜的產品,是麻辣燙裡面一款非常火爆的美食,特別是近幾年來,魔芋深受消費者們喜愛,賣得非常紅火,吃過的人沒有一個不為他稱讚的。

而且魔芋吃起來入口即化,對於口感方面還是很不錯的,再說新鮮的魔芋其實也不貴,一斤也就2-3元左右,還是一款很接近平民的蔬菜,特別是三高人士,應該多吃點魔芋才是,雖然新鮮的魔芋不是特別值錢,但是,曬乾過後的魔芋片價格卻翻了十幾倍,一斤要30-40元每斤,不過,吃魔芋切忌不能生吃,否則會引起食物中毒。於是就有很多看到這裡會想到,既然魔芋這麼有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為什麼農民卻不願意種植呢?其實還是很簡單,經筆者分析主要分為以下兩點。

第一:種植魔芋一般不能選擇一些種過茄果類的地,否則就會無法生長,還有魔芋的軟腐病、白絹病的發生率極高,很多專家都提倡輪作的方式,輪作就是隔2-3年再種,這對於農民來說時間太長了,沒這個必要了,所以很多農民都不願意種植。

第二:魔芋一畝地投資種子費用要3000元左右,肥料也要1500元,還有人工加農藥之類費用要2500元左右,合計7000元每畝,還沒有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而且每畝魔芋產量最少也就3000斤,就算按照最高價格3元每斤,農民還能掙多少呢?

再加上魔芋種植的人雖然少,但是價格一直都提不上去,這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對於收購商來說利潤空間很高,可對於農民來說一年的收入就全靠它,要是出個什麼狀況,讓農民如何生計,再說了魔芋不是特別容易種,一旦出現病發率高的話,可能投入的農藥費用就更多了,要是價格提不上去,甚至還會虧本,這也是農民負擔不起的,絕對不會冒這樣的風險。

各位朋友們,你吃過魔芋嗎?你們覺得魔芋前景如何?歡迎大家進行評論,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和想法。

相關焦點

  • 柿子也「跟風」滯銷了,還好天氣給力,曬乾價格翻30倍,農民笑了
    柿子也「跟風」滯銷了,還好天氣給力,曬乾價格翻30倍,農民笑了金秋十月,最具有代表性的果實就是柿子了,按理說,現在柿子已經過季了,但是由於地區的不同,柿子成熟的時間也是不同的,有些地方的柿子現在正處於成熟期,也就是說柿子可以蔓延在整個冬季
  • 酷似萵筍,新鮮的不值錢,曬乾後40元1斤,南方人喜歡用它下火鍋
    摘要:常被誤認成萵筍,新鮮不值錢,曬乾後40元1斤,南方愛用它下火鍋 文/農夫也瘋狂 老話說「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到了小雪節氣的時候就要開始醃製鹹菜了,而在大雪節氣就要製作臘肉、臘魚等辣味了。
  • 鮮果一斤賣5元,曬乾成皮後翻100倍,為何農民不賣果皮?
    不過有人表示,柑橘一斤賣5元,但如果將其曬乾製作陳皮,那價格就會暴漲100倍,只是為何這樣,農民還是不願意加工成陳皮呢?其實陳皮是一種最為常見的藥材,可以當成一種調味料,在製作月餅時,就有一些陳皮加入。可以說它的製作方式比較多,功能也很多。不少人認為只要將柑橘皮曬乾了後,就可以獲得陳皮,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
  • 2年就能結果,長得酷似李子,新鮮的很少人吃,曬乾了才是美味
    導讀:2年就能結果,長得酷似李子,新鮮的很少人吃,曬乾了才是美味 八月已經接近尾聲了,在這個時候秋季也快到來了,對於農民來說又將要迎來一個收穫季節了。雖然收穫很忙碌,但是看著辛苦耕種了大半年的作物豐收了,再苦再累心裡也是樂開了花。
  • 北京科委專家幫扶讓西紅柿價格翻十幾倍 赤城:科技脫貧結出金果
    原標題:北京科委專家幫扶讓西紅柿價格翻十幾倍 赤城:科技脫貧結出金果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河北省赤城縣,祖祖輩輩種地的農民怎麼也想不到,在北京科委派到赤城掛職幹部的幫扶下,他們種出來的西紅柿,如今每斤價錢能翻十幾倍。
  • 營養比花生高,價格是花生2倍,為何很少有人種植?
    我們平常見到的花生都是紅膜白肉的,黑色膜的花生很少有人見過。這種黑花生在營養方面要比普通花生高,而且價格也是普通花生的2倍,如此好的農作物,為何很少有人種植?我們印象中的花生皮都是紅色的,你見過黑花生嗎?
  • 新鮮的2毛1斤難賣,曬乾後賣15元1斤,農民:能不能賣錢全靠太陽
    摘要:新鮮的2毛1斤難賣,曬乾後賣15元1斤,農民:能不能賣錢全靠太陽!文/農夫也瘋狂在過去農民的生活比較艱苦,當時也沒啥收入來源,農作物的產量也不高。風調雨順的天氣,還能勉強讓一家人吃飽飯。而有一種南北方都廣泛種植的水果,卻被稱為「鐵桿莊稼」,樹上的2毛1斤賣不動,但是曬乾後卻能賣到15元1斤,在年底的時候很搶手,農民說能不能賣錢全靠太陽!對於柿子大傢伙都是比較熟悉的,但是很多的年輕人卻不知道,以前柿子不光是水果,而且還是充飢的糧食,有著「鐵桿莊稼」的美稱。
  • 農民種這種紫色白菜價格是普通白菜的十幾倍,大家見過嗎
    價格竟是普通白菜十幾倍。這種紫色白菜是怎麼種植出來的呢?是不是轉基因嗎?它的種植前景與市場如何?下面為大家探討一下。一、紫色白菜的種植前景:其實紫色白菜,另名又叫「紫裔」。它是韓國進口紫色白菜種子,然後是用普通大白菜和南方一種叫紅菜薹的菜雜交培育出來的一種蔬菜雜交品種。
  • 一種旱地農作物,價格是一般馬鈴薯的4倍,2020年種植前景如何?
    導讀:一種旱地農作物,價格是一般馬鈴薯的4倍,2020年種植前景如何?農民一般都會種植農作物,種植的農作物品種也多種多樣,更多的品種讓農民能夠自給自足,減少農民用於購買農產品的開支。這種農作物就是——馬鈴薯馬鈴薯是農民最喜歡種植的農作物之一,即使在水源充足的地方,人們也依然會在種植水稻的同時種植一些馬鈴薯,因為馬鈴薯的確很好吃,特別是酸菜煮馬鈴薯,油炸馬鈴薯絲等等。
  • 農村有種野草如今價格上千元,價值很高,卻很少有農民種植
    它同樣也是生長在野外的草地裡,是一種很不起眼的野草,也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如今市場上價格高達千元一斤,其價值很高,但是進行種植的人卻很少。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這種野草叫做——獨腳金。獨腳金是生長在野外的荒草裡,和其它的野草共生在一起,是一年生的半寄生類草本植物。
  • 蘿蔔幾分錢一斤,蘿蔔乾20多塊1斤,農民為何不願意做成蘿蔔乾賣呢
    現在正是農村裡的蘿蔔成為餐桌上的主菜,可新鮮的蘿蔔,很廉價,才幾分錢一斤,而市面上的蘿蔔乾卻20多塊錢一斤,農民為什麼不把蘿蔔加工成蘿蔔乾來出售?自己作為農村人,家裡也有種蘿蔔,也會做蘿蔔乾,但都是自己家人吃,很少拿出去賣。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說說,農民為什麼不願意把蘿蔔加工成蘿蔔乾來出售的緣由。
  • 湖北恩施傳統小吃,土豆片曬乾再油炸比薯片還香,價格翻了20倍
    對於薯片,相信吃貨們都很熟悉,因為薯片可是最解饞的小零食,看電影或者無聊的時候都可以吃,香脆可口,真是一吃就根本停不下來的,而且如今超市的薯片種類繁多,口味也有很多種選擇,所以很多人去逛超市的時候,都會買幾包,這樣隨時想吃都有了。
  • 人稱「長壽菜」,花比果貴幾倍,曬乾後60元一斤,農民卻拿它餵雞
    說到野菜,可能很多的人都會認為是長在地裡的種類,在農村地區,也有一些長在樹上的野菜,有一種乾果,可能人們只知道它的果實能吃,卻不知道它的花序也能吃,這種果樹的花序,曾經在鬧饑荒的時候,很多人都吃過。如今,採摘下來曬乾以後,可以賣到60元一斤,價格都要比果實還要貴幾倍。
  • 農村這種水果,鮮果價格很便宜,但經過加工後價格直接翻幾倍
    農村這種水果,鮮果價格便宜,但經過加工後價格直接翻幾倍在農村裡面水果是非常豐富的,一般新鮮的水果才是最受大家歡迎的,但是農村就有這樣一種水果,小時候會經常摘著吃,但是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了,這種新鮮的水果反而沒人喜歡吃了,它的鮮果價格很便宜
  • 為什麼農民很少養青魚?
    農民為什麼很少養青魚了?這主要取決於時代的變遷,同青魚刁鑽的食性。青魚又名螺獅皖,外表和草魚十分相似。草魚體色偏黃,青魚的體色更黑一些。十幾年前,社會上比較流行用青魚送禮。那個時期,青魚的價格比較高,比四大家魚的其他成員,幾乎貴了一倍。
  • 號稱土豆界的「黑美人」,價格是普通土豆的5倍,卻很少有人種植
    但有一種土豆,營養價值是傳統土豆的數倍,更是號稱土豆界的「黑美人」,它就是紫土豆。紫土豆又名「黑美人」紫土豆因高產、營養價值高被眾多人認可,零售價格更是普通土豆的5-6倍,這麼好的品種,又為什麼種植的人這麼少呢?下面我就一步步為大家解開謎團。
  • 茶油價格那麼好,農民為什麼不願意種茶籽樹
    近些年,茶油的價格從原來10塊錢一斤,到20、35、50……到去年的70塊錢一斤,有很多地方還不只這個價。可是農村人看著這樣的價格,可為何就不願意去種植呢?種植茶樹的生長周期長,見效慢:在農村裡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說法,用在茶籽樹上再好不過了。茶籽樹的木質緊密,特別耐長,只有手指大小的樹幹,都要長1~20年。種植從小苗到結果,管理得再好也要7~8年時間,還只是結果,還不是到豐產期。要到豐產,可能還要推後幾年才行。
  • 農民種植外形似「蓮藕」的水果,價值卻是蓮藕的十幾倍!
    其實這才是真正的「人參果」,外皮黃中透紫,外形似「蓮藕」,但營養價值遠高於蓮藕,農民靠種植它年入幾十萬!相信看過西遊記的人們,都能知道人參果這種水果,在小說中,人參果是能讓人延長很長的壽命的,雖然在現實生活中,人參果的作用沒有那麼神奇,但是卻能讓人們延年益壽,更是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佳品。
  • 冬天掉到地上都沒人撿,曬成乾貨夏天價格翻10倍,補充能量它很行
    導讀:人稱鐵桿莊稼,維C比蘋果高10倍,新鮮的少人吃,曬乾價格翻10倍文:三農小七火辣辣的夏天,出門溜達一圈兒,也就香汗淋漓了,能量消失得很快。新鮮的柿子無法存儲。新鮮的柿子不成熟賣不掉,成熟了很軟,皮很薄,薄如蟬翼,一擠壓就爛掉了。無法運輸成熟的柿子,所以新鮮的柿子並不好賣,收購價往往才5毛錢一斤,而且很少有收購商出現……柿子賣不掉怎麼辦?很多地方的柿子都是爛在地上沒有人要。
  • 北京科委專家幫扶讓西紅柿價格翻十幾倍,赤城:科技脫貧結出金果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河北省赤城縣,祖祖輩輩種地的農民怎麼也想不到,在北京科委派到赤城掛職幹部的幫扶下,他們種出來的西紅柿,如今每斤價錢能翻十幾倍。北京科特派(赤城)產業扶貧工作站站長張會臣介紹,他們在赤城縣培育的品種叫蜂柿番茄,最初開始種蜂柿番茄的時候,農民的種植觀念是大水大肥。「我們給當地種植戶指導怎麼種,告訴他們要少水少肥,控制水肥使用,但是他們不聽,依然用傳統方法種植,結果種不出該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