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果一斤賣5元,曬乾成皮後翻100倍,為何農民不賣果皮?

2020-12-19 惠農解讀

在農村中總能看到不少果實,它們的食用口感比較美味,讓人吃了後很是喜歡。就拿麵包果來說,它作為一種熱帶性的植物,在我國不少地方都能看到,主要是在熱帶地區所見,因品嘗了後能夠吃出麵包味道,因此它也被稱之為麵包果,當然這其中的澱粉成分多,它需要烘烤才美味,還有一些地方則是將白色的乳汁當成口香糖去咀嚼品嘗,吃起來很是美味可口。它的價格也提升到了100元每斤,讓人對此很是喜歡。

在每年的冬春季節,柑橘這種水果就已經成為家庭中最為常見的果品之一,而柑橘的品種也多種多樣,其食用口感很是不同,讓人吃了後總會讚不絕口,當然市場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砂糖橘、蜜桔、皇帝柑等,這些都能賣出比較好的價格,因此在過去的多年裡,它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品嘗。

不過隨著柑橘的種植面積不斷的增加,以至於如今的果子數量也在大大的增加,以至於價格也在逐年的下跌,砂糖橘就是如此,在過去一斤賣出了10元,而如今的賣價卻跌到了5元,即便是這樣,想要快速的賣出市場並不容易,畢竟柑橘的品種多了起來,因此大家選擇的機會也在增加,這樣一來市場中的柑橘銷量也在減少。

不過有人表示,柑橘一斤賣5元,但如果將其曬乾製作陳皮,那價格就會暴漲100倍,只是為何這樣,農民還是不願意加工成陳皮呢?其實陳皮是一種最為常見的藥材,可以當成一種調味料,在製作月餅時,就有一些陳皮加入。可以說它的製作方式比較多,功能也很多。

不少人認為只要將柑橘皮曬乾了後,就可以獲得陳皮,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陳皮看似是果實的果皮曬乾或者低溫乾燥製作的,實際上並非曬乾後就可以加工成陳皮。它的價格有所不同,普通的一斤賣出了500-600元,而如果年代比較長的話,比如說60年的陳皮,那就可以賣出1萬元一兩。

看似它的價格高,但實際上製作起來十分的麻煩,且需要幾十年後才能有成效,陳皮在加工以及養護上的處理手段複雜,將柑橘皮製作成陳皮,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而普通的橘子曬乾後,很容易就會有黴變出現,再次讓陳皮的製作前功盡棄。

筆者認為,農民如果想要將手裡的柑橘變成陳皮,多數人在技術那一關就已經被淘汰了,畢竟它的操作難度比較大,製作的成本也很高,很多人也承擔不起這樣的價格。當然它加工成陳皮需要3年以上,時間越長賣價越高,但保存的時間久了,那也會導致成本的提升。很多農民沒那麼多本錢,因此還是選擇放棄加工成果皮。

當然想要讓它儲存的更久,還需要用上專業的的機器,如此一來,成本非常高,因此大家擔負不起,誰也不知道多年後它的市場價是否會繼續高漲,因此很少有人會直接加工成陳皮,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這「空心」野果,光長皮不長肉,營養卻很高,曬乾一斤能賣上百元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注重養生,而市場上的肉類食物就變得不稀罕,反而更稀罕蔬果類食物,蔬果可以解油膩之外,它所含的很多營養元素,也能幫助補充身體營養,提高身體免疫力等。所以隨著更多人群的需求,市場上就有了各種各樣的水果上市售賣,此外也能給種植的農業戶們帶來很多利益。
  • 農村這種水果,鮮果價格很便宜,但經過加工後價格直接翻幾倍
    農村這種水果,鮮果價格便宜,但經過加工後價格直接翻幾倍在農村裡面水果是非常豐富的,一般新鮮的水果才是最受大家歡迎的,但是農村就有這樣一種水果,小時候會經常摘著吃,但是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了,這種新鮮的水果反而沒人喜歡吃了,它的鮮果價格很便宜
  • 收購價4元,農民不想賣,如今晾曬成幹賣不動,為什麼?
    最突出的是新疆紅提,在10月份的收購價僅為每斤4元錢。我查過,去年同期新疆紅提的收購價為每斤7元左右,同今年的價格相比將近少了一半,當時很多果農不想賣,可是如今晾曬成幹,更賣不動了,有的地方甚至出現沒有收購商光顧的現象。紅提葡萄是農民常種的一個葡萄品種,和巨峰葡萄地位差不多,這兩個品種的葡萄如今佔據了市場上的大部分份額。
  • 此物新鮮不值錢,曬乾後價格卻翻了十幾倍,很少農民願意種植
    然而,在農村有一種蔬菜,新鮮根本就不值錢,但是,曬乾後價格卻翻了十幾倍,可是,還是很少農民願意種植,那麼究竟是什麼蔬菜有這樣的身價呢?接下來就由筆者帶大家認識一下吧。是麻辣燙裡面一款非常火爆的美食,特別是近幾年來,魔芋深受消費者們喜愛,賣得非常紅火,吃過的人沒有一個不為他稱讚的。
  • 橘子皮曬乾是陳皮?1斤600元,為何果農不把滯銷的橘子做成陳皮?
    對於農民來說,又要開始忙著春耕備耕了。但是有一些果農這個時候卻在為賣不出去的果子發愁。廣西桂林市平樂縣的一些果農,自家的果園裡還有大量的砂糖橘沒有賣出去。而這幾天氣溫回升又快,天氣一熱他們就要更發愁了,因為這樣會加速砂糖橘的腐爛。砂糖橘也是柑橘的一種,有網友曾就柑橘滯銷提出了疑問,陳皮是曬乾的橘子皮嗎?陳皮一斤能賣到600元還供不應求,為何果農不把滯銷的橘子做成陳皮再賣呢?答案來了!
  • 橘皮曬乾後是陳皮,為何一斤就有7000多?農民告訴你裡面的貓膩
    如果是在一些廣東地區的話,這橘子皮也就最便宜的有500多塊錢一斤吧,如果說質量稍微好一點的,有可能會達到上千元1斤,這讓很多的網友都紛紛表示,現在很多地區都已經出現了橘子滯銷的現象,我們把它變成陳皮的話不就好賣很多了嗎?
  • 「換」顏色就賣高價,一斤94元,果內都是籽,農民:不敢種
    但這其中,也有一些被炒作吹捧出來的高價值,比如牛油果並沒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早期我國引入種植也僅當時油料作物,但在市場上卻是論個賣的,一個賣到8、9元。而對於一些「換了」外皮顏色就價格暴漲的植物,更是令人驚訝,前幾年就有一種叫麒麟果的果子,進入我國市場後,一斤賣到60元。
  • 農民賣15元1斤,超市賣5元一斤,消費者怎麼還說超市「黑心」?
    導讀:農民賣15元1斤,超市賣5元一斤,消費者怎麼還說超市「黑心」?文:三農小七在我們的印象中,超市的東西一般都比農民賣得更貴,比如蘿蔔,地頭可能1、2毛一斤,到超市可能就是2、3元一斤了。蘋果,農民賣幾毛錢一斤,超市裡也是幾元錢一斤。還有很多,不便一一舉例,大家都知道的。但還有一樣東西,農民賣15元一斤,超市裡只賣3元錢一斤。雖然超市一反常態,比農民的價格還低,而且低得多,但,消費者反過來說超市「黑心」!這是怎麼回事呢?要說清楚這件事事情,還得從一種農作物說起,這種農作物,就是——番薯!
  • 人稱「長壽菜」,花比果貴幾倍,曬乾後60元一斤,農民卻拿它餵雞
    農村地區,有很多的野菜很受歡迎,在市場上賣的價格也很高,農民採摘以後拿去賣也可以換點零花錢,比如薺菜、白蒿、香椿等野菜,在農村值不了多少錢,但是在城市,身價翻倍,很多的城裡都喜歡這些純天然的綠色野菜。說到野菜,可能很多的人都會認為是長在地裡的種類,在農村地區,也有一些長在樹上的野菜,有一種乾果,可能人們只知道它的果實能吃,卻不知道它的花序也能吃,這種果樹的花序,曾經在鬧饑荒的時候,很多人都吃過。如今,採摘下來曬乾以後,可以賣到60元一斤,價格都要比果實還要貴幾倍。
  • 過去是農民的救命娘,鮮果沒人要,曬乾30元一個
    過去是農民的救命娘,如今鮮果沒人要,曬乾成稀罕貨,30元一個生活條件越好,我們越不能忘記過去那些窮苦的生活。可能現在只有80後才能體會到上一輩人辛苦打拼勞作的畫面吧。而有一些卻沒有如此好的命運,過去農民拿它當救命糧,可如今卻已被忘卻,鮮果成熟也沒人要,曬乾之後才是稀罕貨,農貿市場賣30元一個。在筆者過去的記憶當中,絲瓜是一種非常下飯的蔬菜。自家種的絲瓜,一條切成片,然後經過媽媽精緻地爆炒之後,一盤子炒熟的絲瓜就能下三碗飯,想必很多人跟筆者有同感吧。
  • 山裡這種野生菌,比豬肉貴幾十倍,據說曬乾了能賣一斤600塊錢
    過去農民不識貨,如今它的市場價格卻比豬肉貴幾十倍。山裡這種野生菌,比豬肉貴幾十倍,據說曬乾了能賣一斤600塊錢。這種野生菌就是圖中的羊肚菌,說到羊肚菌,想必大家都有些熟悉。畢竟現在菌類在市面上也是非常常見的,不過,野生的菌類就比較難找了。
  • 兩年前60元一斤,如今10元3斤沒人要,果農只能毀掉鮮果賣種子
    兩年前60元一斤,如今10元3斤沒人要,果農只能毀掉鮮果賣種子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離過年就只有不到20天的時間了,這個時候大家都在忙著置辦年貨了吧,大魚大肉肯定要準備的,但是各種各樣的水果蔬菜也是少不了的,這個時候正是柑橘類水果爭相上市的季節
  • 農村這種植物,榨出的油一斤100元,農民為何不多種?值得一看
    導語:農村這植物,榨出的油一斤100元,農民為何不多種?原因值得一看最近隔壁家裡辦了場滿月酒,可能最近的天氣比較乾燥,寶寶的皮膚總是脫皮,村裡有經驗的老人就建議說用茶油給孩子洗澡,不但洗得乾淨還能滋潤皮膚。
  • 採摘時滿手刺眼,曬乾後一斤賣到120元,卻有農民拿它當雞食
    導語:採摘時滿手刺眼,曬乾後一斤賣到120元,卻有農民拿它當雞食秋分剛過去不久,天氣漸漸涼了起來,很快又到了吃火鍋涮羊肉的冬天了,冬天吃火鍋必不可少湯底料,可以說火鍋味道好不好主要看這個底料,想要吃出正宗的火鍋味關鍵是看花椒
  • 新鮮3元一斤不願賣,如今曬成乾貨卻賣不動,農民含淚:後悔已晚
    今年不管是水果還是蔬菜,關於滯銷的話題似乎永遠都聊不完,每年一旦到秋收時節前後,滯銷的情況也是接二連三的出現,先是價格暴跌,再到銷售緩慢賣不動,最後爛一地的蔬菜和水果例子也是比比皆是,還有不少農民因價格低賣掉又不甘心,乾脆就等價格回升再出手,甚至有些急性子的老農卻不願意賣了。
  • 20年前「杜仲」堪稱搖錢樹百元一斤,如今5元一斤無人問!為何?
    20年前"杜仲"堪稱搖錢樹百元一斤,如今5元一斤無人問!為何?說起杜仲,很多人都不陌生,因為它是比較有名的中藥材。20多年前堪稱是那個時代的搖錢樹都不為過!杜仲最值錢的時候應該是在90年代初的那兩三年,瘋狂到什麼程度,老的杜仲皮叫公釐皮,曬乾的可以賣到100元錢一斤,一般的皮子大概是在20-80之間不等,統皮的話可能就在40左右吧。枝丫皮就是那種剝不下來的,要用錘子錘打後,慢慢弄下來,即使是那種皮也能賣到十多塊錢一斤。
  • 一斤橘子才賣幾塊錢,一斤陳皮卻賣幾千元,它們的差距咋這麼大?
    而提到常吃的水果,就不得不說橘子了,這種水果不僅價格低廉,而且還有美容護膚的功效,把果實吃完以後,橘子皮還能做成陳皮賣。如今市場上的陳皮,一斤差不多能賣到幾百元,好點的甚至能賣到幾千元,相比之下,一斤橘子卻只能賣幾塊錢,同樣的東西,差距為何這麼大呢?要想知道這個問題,首先咱們得了解一下,陳皮是怎麼產生的。
  • 曾賣百元一斤供不應求,如今20元一斤卻賣不動,農民:怪商販貪心
    導讀:曾賣百元一斤供不應求,如今20元一斤卻賣不動,農民:怪商販貪心野生菌自古以來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物,其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基本上吃過野生菌人都會被它們那濃濃的香味所吸引。赤松茸既然帶有松茸二字,想必其價值也不低吧?確實如此,赤松茸也曾是我國一種非常有名的珍貴食用野生菌,雖然價格不如松茸那麼貴,但也曾賣到百元一斤,並且由於其價格便宜,味道有類似松茸,故而常被人們當成松茸來吃,所以在以前也和松茸一樣,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 維C含量是蘋果80倍,一斤80元,一上市就不夠賣,農民:怕是騙局
    維C含量是蘋果80倍,一斤80元,一上市就不夠賣,農民:怕是騙局獼猴桃近些年品種不斷豐富,不僅是國內從普通野生獼猴桃發展到如今最受熱捧的黃心獼猴桃,其中不知道淘汰了多少老品種,再加上國外進口的奇異果,算得上是一個大家族了
  • 這種野果,鮮果一斤百元,烘乾後被賣「天價」,熟手採摘日賺上千
    這種野果,鮮果一斤百元,烘乾後被賣「天價」,熟手採摘日賺上千!黑色的枸杞營養價值要比普通的枸杞高很多,所以價格自然也就多了很多,一般來說,能夠在我國甘肅,青海,新疆等地方見到,受到當地人們的追捧,剛開始大家對於這個並不是特別熟悉,後來得知能夠賣到高價之後,就開始瘋狂採摘,尤其是在2013年,在那個時候,一斤新鮮的枸杞能夠賣到1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