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延慶農業發展交上圓滿答卷

2020-12-14 澎湃新聞

冬奧、世園、長城是延慶遞給世界的三張「金名片」,而農業,是延慶的另一張「名片」。張山營和八達嶺的有機蘋果享譽華北;果園老農的乾果食品遠銷全國;世葡園、唐家堡的葡萄產品多次在全國葡萄比賽中嶄露頭角……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的啟航之年。回望來路,延慶農業在過去五年間取得了劃時代的進步。

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媯水農耕」不斷做大做強;51家示範合作社在延慶大地遍地開花;連續五年舉辦「京張優質農產品推介會」,連續三年舉辦「農民豐收節」活動,累計500家企業、2400個產品參展;一大批休閒農業園區橫空出世,與精品民宿相互搭配促進延慶區全域旅遊長遠發展。

繼往開來,一張多彩的農業發展藍圖正在媯川大地慢慢變為現實。

媯水農耕 做強本土農業品牌

延慶地處北京市西北,平均海拔500米以上,氣候獨特,冬冷夏涼,素有北京「夏都」之稱。延慶總面積1993.75平方公裡,其中平原面積佔26.2%,水域面積佔1%。區內流域豐富,年可利用水資源總量1.9億立方米。擁有105平方公裡的地熱帶,具有豐富的淺層地熱資源,年日照2800小時,是北京市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優越的自然條件為延慶區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傳統種植業、林果業曾在延慶區取得了驕人的發展成績。隨著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延慶區農業也由傳統農業逐漸向綠色農業、有機農業、設施農業、觀光農業轉型升級。

2019年9月23日,在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延慶區推出北京市首個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媯水農耕」。媯水農耕的出現,推動了延慶區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向優質化、品牌化、產業化轉型,奏響延慶農業綠色發展新樂章。在當天的金禾論壇上,多名行業專家先後登臺,共同為延慶區農業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共話未來。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上

「媯水農耕」9大企業加盟

「媯水農耕」包含了果品、蔬菜、畜牧、雜糧、園藝花卉等一系列優質農產品,實施嚴格的質量管控溯源機制,統一開展流通體系、基地建設、產品營銷等,為市民提供優質可靠、品類豐富的農副產品。

「媯水農耕」的推出,為延慶區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2019年10月份,「媯水農耕」農產品亮相第八屆北京國際旅遊商品及旅遊裝備博覽會。今年9月份,「媯水農耕」品牌產品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北京國際旅遊博覽會上大放異彩。一系列的亮相,進一步提升了延慶區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也推動延慶區特色旅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媯水農耕」區域品牌發布一年來,延慶區逐步確定了有機雜糧、精品蔬菜、花卉園藝、優質果品、精品畜牧五大類特色農產品體系,建立了嚴格的「媯水農耕」品牌準入機制和相對完善的品牌運營管理制度,「媯水農耕」品牌深入人心。今年9月19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延懷河谷葡萄文化節啟動儀式活動現場,「媯水農耕聯盟」正式亮相,本次加盟的9家首批媯水農耕成員全部為有機農產品種植機構。媯水農耕聯盟的出現也標誌著延慶區的農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今後,我們將採取『政府主導+企業管理+市場化運營』的規範化管理方式,統一質量監管、統一品牌推廣、強化科技服務支撐,進一步擴大品牌體驗店和社區體驗店規模,豐富產品品類、完善服務模式,擦亮『媯水農耕』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的『地域金名片』。」北京綠富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慧敏說。

合作經營 抱團取暖實現共贏

如果說「媯水農耕」區域公共品牌為延慶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外在力量,那麼廣大合作社的發展壯大則為延慶的農業發展賦予了內在動力。五年來,延慶大地上一大批合作社如雨後春筍一般破土萌發,開枝散葉,為延慶農業的發展凝聚起新的力量。

北京金粟種植專業合作社是一家農民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至今,金粟種植專業合作社一直在葡萄種植、培育領域不斷深耕。2015年是北京金粟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歷程中重要一年,經過了三年的審核、認證,這一年,北京金粟種植專業合作社取得有機產品認證,有機產品認證像一塊敲門磚,讓金粟邁進了高端葡萄種植的大門。

北京市延慶區延慶鎮金粟合作社

有機葡萄成熟景色

有機認證讓金粟的葡萄有了標籤,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2018年起,金粟的葡萄開始走上中國葡萄產業科技年會,連續三年奪得大獎。「興華一號」「瑞都科美」「早夏黑」等獲獎品種被廣大群眾所熟知。

打鐵還需自身硬,在打造品牌的同時,合作社也在不斷豐富自身產品。五年間,合作社的葡萄品種增加了、名氣打出去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進金粟種植專業合作社採摘、購買鮮食葡萄。在接待採摘的過程中,金粟合作社與時俱進,每年聘請專人為員工進行培訓。從著裝到禮儀,合作社內的員工形象提升了,服務質量提高了,回頭客自然絡繹不絕。

金粟種植專業合作社組織遊客體驗

在延慶,金粟近五年的發展並不是個例。除了唐家堡的葡萄之外,四海鎮的有機菊花,白羊峪的有機蘋果等一大批農業合作社在媯川大地破土而出,一大批傳統農民在合作社茁壯成長,轉型成為新型農民。

目前,延慶區也在積極培育示範合作社,打造一批可學可用、可複製、可推廣的合作社品牌,以示範促規範,以規範促發展。據統計,目前全區共有示範合作社51家,其中國家級示範社12家、市級示範社7家、區級規範社32家,成員總數4614戶,帶動非成員農戶數9031戶,總收入19493.6萬元。農業合作社的發展為延慶的農業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

農旅融合 農業發展嶄新篇章

在延慶,旅遊業一直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近年來延慶區在全域旅遊的發展上不斷發力,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有機結合,延慶區38家國家級、市級休閒農業園區讓傳統農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坐落於舊縣鎮北張莊村附近的華海田園是一家以天文、農業領域的科普教育、雙創實訓及項目合作為核心的特色休閒農業園區。園區佔地2200畝,總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圍繞星空天文、休閒農業主題,陸續建成了天文科普基地、星創實訓基地、生態餐廳、觀星山居、繁星果園、四季花海等高水準基礎設施,可以提供觀星攝影、天文科普、遊學驛站、拓展團建、培訓接待等一體化服務,具備400人食宿接待能力。

華海田園天文特色休閒遊

目前,整個園區共有各類天文望遠鏡百餘臺,硬體設施能夠滿足從最初級的天文愛好者入門教學,到專業天文學觀測工作的多層次需求;展項資源70%達到定活兩用,滿足外出巡展、送展下鄉、送展進校的各種實訓需求。

2019年,華海田園被中國旅遊協會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分會評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五星級園區;2019年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國家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孵化實訓基地。

華海田園休閒農業園區面向學生

開展天文科普教育活動

「農業+科技」這種模式讓華海田園有了新的發展,而在延慶永寧鎮,「農業+旅遊」讓南山健源農業生態產業園走上了另一種發展道路。

北京南山健源農業生態產業園位於永寧鎮盛世營村附近,2014年南山健源農業生態產業園創始人楊順根開始籌備建設園區。建設之初,楊順根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打造一個生產天然純綠色的農業園區。然而,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楊順根又有了新的想法。「現在永寧這邊有不少旅遊資源,遊客不少。如果將園區建成集觀光、採摘、住宿於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經濟效益一定能獲得更大的發展。」

有了想法,楊順根開始在園區加裝一些旅遊設施,將園區劃分為「有機蘋果種植區」「特色果品種植區」「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區」三大區域,給遊客提供不同的採摘選擇。2017年,南山健源的葡萄和鮮桃獲得了有機認證,有了品質背書。利用園區自產的綠色食材打造特色美食,園區組織種植體驗活動、開展攝影大賽、DIY桃罐頭製作等特色活動,吸引了一大批遊客前來觀光體驗。

今年受疫情影響,南山健源的經營仍舊取得了近140萬元的經濟效益,相比去年增長了近40%。楊順根目前正計劃著進一步健全園區內的基礎設施,提高產品附加值。「我們打算在園區內增加一些觀光小火車、健身器材等設施,讓遊人能夠留下來。同時,我們也打算提升產品附加值,製作葡萄酒、罐頭等食品,讓我們南山健源的品牌不斷做大。」在楊順根的心中,南山健源休閒農業園區的發展才剛剛起步。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一個地區對農業發展的重視程度體現了地區發展的思路。「十三五」以來,延慶區不斷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讓傳統農業與時俱進,迸發出新的活力。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延慶區廣大農村是低收入群體的主要聚集區。農業的發展不僅僅代表著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是脫低的必要。

我們看到,延慶一大批農業合作社的出現,給村民的增收提供了重要的支撐,一產與三產的融合也為村民提供了就業的渠道。「媯水農耕」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的推出也為農業的發展做出了示範,一大批有機農產品的脫穎而出也為延慶的農業發展不斷加碼。

如今,農業的發展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指標。有機農產品,正日益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必需品。

「十三五」期間,延慶的農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延慶人民必將以高昂的精神面貌加速農業轉型,提升農產品質量,為人民的物質豐富、生活品質提升貢獻力量。

(來源:延慶報)

近期必讀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十三五」期間,延慶農業發展交上圓滿答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幸福康巴什的「十三五」城市建設精美答卷
    「十三五」期間,康巴什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快構建功能完備的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交出了一份城市建設的精美答卷。
  • 一份沉甸甸的高質量發展答卷——大連市甘井子區「十三五」經濟...
    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五年開拓創新,五年砥礪前行。站在這一特殊的歷史節點回望,這五年,大連市甘井子區書寫了一份沉甸甸的高質量發展答卷。「十三五」期間,甘井子區委、區政府在大連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帶領全區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
  • 回顧「十三五」 濟南交出文旅融合發展「新答卷」
    回顧「十三五」 濟南交出文旅融合發展「新答卷」 2020-12-25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現代農業發展高歌猛進——瑪納斯縣「十三五」發展成就巡禮之四
    「十三五」期間,金土豆產供銷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135戶,包括合作社所在的村——瑪納斯縣蘭州灣鎮王家莊村的大部分村民。合作社除了自辦企業,重點通過打造土豆育種、種植、倉儲、加工、銷售產業鏈,帶動農民實現大幅增收。今年入社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萬元。合作社的固定資產由2015年的1200萬元,增加到現在的2500萬元。
  • 奢脈國際:用自己的理念,為國人交上滿意的答卷
    奢脈國際:用自己的理念,為國人交上滿意的答卷 來源:財訊網 • 2020-12-07 09:57:04 中國化妝品市場競爭激烈
  • 江蘇省「十三五」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規劃
    「十三五」時期,隨著我省社會經濟發展步入較快軌道,農業發展面臨更多的矛盾和挑戰,特別是在資源環境約束緊迫的背景下,如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資源的永續利用是亟待破解的難題。    為此,依據國家及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關於加快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指導意見》、《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建設方案》、《江蘇省「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等相關政策文件,結合我    省農業發展特點,面向「十三五」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需求,制定《江蘇省「十三五」生態循環農業規劃》,以加快推進我省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和農業生態文明建設
  • 幸福活水潤心田——臨澤縣「十三五」期間水利發展紀實
    「十三五」以來,臨澤縣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著力改善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解決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提升城鄉水生態環境質量,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幸福活水」。  興修水利惠民生  迎著冬日的暖陽走進臨澤縣紅山灣水庫,悠然自得的天鵝在水面上翩翩起舞。
  • 喜看隴原五穀豐——甘肅省「十二五」農業發展綜述與「十三五」展望
    農業要發展,項目是關鍵,項目要建設,資金是關鍵。「十二五」期間,我省累計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投入農作物良種補貼、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旱作農業、草原獎補、農機具購置補貼等農業財政項目資金171.92億元,有力地推動了全省現代農業快速發展和農村基礎條件改善。  安全穩定的生產環境不僅是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也直接關乎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 書寫時代奮鬥答卷 「十三五」翠屏經濟成績亮眼
    2020年,是翠屏區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年。2020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翠屏區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不甘落後的翠屏人民奮楫爭先,勇擔使命,戰疫情、保民生、促發展,在復工復產、穩產穩位上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翠屏風貌。
  • 奮進「十三五」 共圓小康夢|文體旅融合:奏響發展協奏曲
    回眸「十三五」,一張文體旅融合大發展的答卷在漳州大地上奮力書寫。文化、體育、旅遊融合發展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經濟高質量增長的優選模式。「十三五」期間,漳州深入踐行融合發展模式,用一張張成績單生動闡釋文體旅融合發展「1+1+1>3」效應。
  • 北京延慶:以精品民宿發展為引擎 高質量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11月25日,延慶區召開精品民宿發展座談會,聽取延慶民宿產業發展情況及2020年北京市首屆鄉村民宿大會暨第四屆北方民宿大會籌備情況的匯報,並與多家民宿代表開展座談交流。區領導穆鵬、于波、黃克瀛、丁章春、任江浩出席。
  • 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北京曬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績單
    「十三五」期間,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的統籌指導下,北京市自覺把首都發展融入國家戰略大局,始終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與津冀協同聯動,推動協同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舉行。
  • 「「十三五」成就巡禮」安徽臨泉:綠色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
    ■臨泉縣委宣傳部 趙懷勇 本報融媒體中心 張杰 文/圖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農業深層次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發展節水農業、循環農業的必然選擇。大糧倉:糧食菜園一抓到底作為全國糧食生產重要基地,臨泉縣委、縣政府始終把糧食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把農業作為臨泉發展的基礎性工程,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著力譜寫「農」字新文章,主抓優質小麥、優質玉米等當家糧生產不放鬆,在鞏固糧食種植面積的同時,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持續提高糧食單產,「十三五
  • 「十三五」期間,山東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民星12月1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農業農村廳、省畜牧獸醫局負責同志介紹「十三五」時期「三農」工作推進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會上,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褚瑞雲介紹,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事關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山東作為農產品生產、加工、出口大省,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各級各有關部門從生產和監管兩端發力,全面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升,「十三五」期間,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持續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
  • 「十三五」的內江答卷(三)
    綠色,成為「十三五」內江發展的底色!綠色新政「世代工程」統攬生態甜城建設綠色是保障內江永續發展的首要前提。一度時期,內江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沉澱了不少欠帳,人民群眾十分關注、反映強烈。「十三五」期間,內江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從根子上、源頭上入手,對肥水養魚、河道採砂、餐飲油煙等10個行業、321國道城區段沿線環境汙染問題進行系統整治,累計完成整改各類突出環境問題2145個,平均每天整改1.82個,改出了「內江速度」「內江質量」。同時,內江結合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發起汙染防治攻堅戰「八大戰役」。
  • 華為又一次為國人交上一份引以為豪的世界答卷!
    華為又一次為國人交上一份引以為豪的世界答卷!#華為又一個產品殺入全球前三#華為手機是世界第一,人人皆知的事情。而華為存儲第四變第三,18年研發投入厚積薄發。讓世人又一次刮目相看。
  • 辦大事促發展惠民生 延慶借力世園會駛入發展快車道
    興延高速從西北六環伸出「直」奔延慶,全程42公裡,大大縮短市區與延慶的距離,同時,這將成為繼京藏高速和京新高速之後,第三條從北京城區直達延慶的高速路;延崇高速全長80公裡,將與興延高速實現互達互通,不僅服務於賽事,還將帶動區域的經濟發展;京張高鐵是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重要設施,特別是延慶支線的建設作為2019年世園會重要交通保障,建成後預計30分鐘即可從北京城區到達延慶,使延慶與北京城區的交通連接全面
  • 資源機遇政策疊加 解碼北京延慶民宿發展「速度」
    「不好意思,春節期間我們的客房已預訂滿了,歡迎您下次預訂。」距離春節還有20多天,地處北京延慶的精品民宿「山楂小院」在春節期間的房間已經銷售一空。不僅是「山楂小院」,「左鄰右舍」、「鄉裡鄉居」、「大隱於世」、「石光長城」等其他延慶精品民宿也擁有類似「幸福的煩惱」。
  • ...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島石鎮人大代表團視察政府民生實事...
    並期望在下階段,要持之以恆做好民生工作,確保全面完成今年民生實事任務,著力提升民生實事辦理質量,向廣大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來源:都市快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永州市農業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本規劃依據國家、湖南省相關產業規劃、政策文件以及《永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永州市「十三五」農業現代化發展規劃》,並與市級相關產業規劃相銜接,規劃範圍為永州市11個縣區、2個管理區和1個經開區,規劃期限為2016年至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