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遊天下,探索旅行足跡,發現山河之美。歡迎大家關注【八品巡府】,為你帶來世間奇妙之事。
本文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同一種東西,會因為生長環境的不同,最終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其實,不僅僅是植物的生長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中,動物也同樣是這樣的。就像來自湄公河流域的「巨鯰」,原本在它生活的流域中可以長到600斤,被我國引入後,在我們國內卻很難長到20斤。
湄公河巨型鯰魚,體重達到600斤
湄公河是一條出名的國際河流,它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在我們國內叫做「瀾滄江」。
當瀾滄江流入到中南半島後,東南亞地區的人們稱它為「湄公河」。
湄公河幹流全長4909千米,流經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最終在胡志明市注入南海。
而在湄公河流域中,就生活著一種名為湄公河巨型鯰魚的物種。
湄公河巨型鯰魚是鷶科、鷶屬的一種魚類,是巨無齒鷶的俗稱,它是鯰形目大型淡水魚類之一,最大的個體長達2.5~3米,體重約在200~300公斤左右,喜歡生活在江河的底層,尤其偏愛巖石、砂礫底,有時它們也喜歡在水下的洞穴中棲息。
巨鯰原產於越南、柬埔寨、寮國和泰國的湄公河幹流中,在緬甸和中國西南部的湄公河流域中也有出現。
所以,一般東南亞地區的人們光靠看個頭就能很輕易地辨認出這個「大傢伙」了。此前就有消息報導出,在泰國的河域中捕捉到一隻體重超過了600斤的大鯰魚。
湄公河巨鯰的巨大經濟價值,曾使它一度瀕臨滅絕
湄公河巨型鯰魚不僅可以被食用,而且它體內的油具有很高的價值。在泰國,人們更是相信主要吃了巨鯰的魚肉,就能帶來健康、長壽和富足。
而對於那些體重超過100公斤的巨鯰,還能夠被提煉出大量的魚油。
這也為後來湄公河巨鯰的瀕危埋下了禍端。
曾經,由於由於不可持續的漁業,水壩建設和棲息地破壞等原因,導致自然界中的巨鯰數量迅速下降。
自1990年以來,野生種群減少了80%以上。從1990年的60多個標本的年捕獲量來看,在21世紀初期,每年僅捕獲8-11個標本。巨鯰也被列入到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
幸運的是,在巨鯰分布的國家中都有專門的育種計劃,目的就是為了恢復野生種群。在泰國,漁業部開展了一項巨鯰的繁殖項目,每當捉到雌魚,要等到再捕到一條雄魚才會被殺掉。
隨著人工孵化巨鯰魚苗的成功,人們又再一次能夠吃到巨鯰了。
中國引進巨型鯰魚,在我們國內卻胖不到20斤?
也正是由於巨鯰所具有的經濟效益,早在1986年我國就已經從泰國引進了湄公河巨型鯰魚,在我國南方地區進行試養。
而引進我國養殖的巨鯰,其實在我們國內已經很難通過它的個頭來分辨出它到底是啥種類的鯰魚,因為養到差不多大小的時候就直接被送上了中國人的餐桌上了。
所謂的巨鯰在我國境內能活到二三十斤,就已經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更多旅遊資訊請關注我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下你的看法,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