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巨鯰」可長200斤,入侵中國後愣沒活過20斤,吃貨:長太慢

2020-12-19 旅行徒步走天下

說到生物入侵,大家應該都有印象。生物入侵主要是指某物種藉由人為或自然的形式,從原生存地進入到另一個全新的地域,並對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農林牧漁業生產以及人類健康造成經濟損失或生態災難的過程。近年來在我國發生過多起生物入侵事件,像美國白蛾、鳳眼蓮、加拿大一枝黃花等等都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不過有很多網友表示,這些東西之所以到了中國也會泛濫成災,歸根結底是因為無法入膳——但凡這種東西能被做成食物,不說泛濫成災,如果營養價值跟得上的話,直接吃成瀕危都是有可能的。

就拿美國「巨鯰」來說,這種魚類的學名叫作斑點叉尾鮰,也可以叫做鉗魚、溝鯰,是一種老家在北美洲的淡水魚,在美國,加拿大,大西洋沿岸地區到墨西哥都有分布。

因為它的體型巨大,所以被稱為「美洲巨鯰」。在南美地區,美洲巨鯰對於垂釣愛好者來說可是非常受歡迎的明星,因為它可以長到一米左右、兩百斤!

目前已知最大的就是在美國境內被釣魚愛好者釣到的一條長達1.27米,重270斤的美洲巨鯰,相當於兩個成年人的重量了!想想這麼大的淡水魚在江河中遊弋,被看到的話還是有點恐怖呢。

但是,這種大傢伙來到我們中國後,可就沒有這麼好運咯。據悉,美國巨鯰是1985年被引入我國的,研究人員用了四年的時間完成了馴化過程,將它們成功在我國淡水水域中進行養殖。

現在,斑點叉尾鮰的養殖區域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因為它的適應能力極強,生命力比較旺盛,而且食譜較雜,非常好養活,所以在我國大部分淡水水域中都能夠生存。而正是因為這些特點,使得部分出現在野外的斑點叉尾鮰開始大量繁殖,在不長的時間之內就已經隱隱有泛濫的傾向了。

但是我們並沒有見過什麼報導上出現類似於「驚人!長江流域竟然出現這種龐然大物!」這樣的新聞。實際上,即便是「流落在外」的美國巨鯰,在我們的國度也萬萬長不成在它們老家那樣江底霸主的模樣,別說想長上二百斤、一米長,現實是這些生命力頑強的大魚想要在天朝長到半米、20斤都要謝天謝地,感激釣友和中國大廚們的不殺之恩了。

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它們肥美而上乘的肉質。大家都知道,鯰魚刺少肉多,僅有一根大梁骨和較粗的骨刺,肉一節一節非常敦實,即便是小孩子吃也不會有什麼被卡住的危險,所以自古以來我們就有很多將鯰魚入饌的菜餚。

所以,一旦斑點叉尾鮰在江河之中數量激增,被兩岸居民發現,欣喜若狂的釣友們立刻就全副武裝上陣,結親伴友地來一場愉快的垂釣活動,根本不會給它們泛濫成災的機會,更不會讓它們肆無忌憚地「隨便長長」,往往在它們不到半米的時候就被捕撈上來被各種垮燉、紅燜、松鼠、清蒸成一道道美味的菜餚了,許多的網友直呼:好吃是好吃,就是長太慢了

所以,在中國,面對人均廚藝八級精通美食的各種吃法的天朝人民,美國巨鯰可以稱得上是弱小、可憐、又好吃了。

其實像美國巨鯰這樣的例子在我們國家也不算少數,像之前在別的國家泛濫成災、讓當地居民一籌莫展的小龍蝦、牛蛙這些東西,在我國吃貨的眼裡,已經是冒出撲鼻香味的菜餚了。只要能吃,那麼中國人必不可能讓它們變成一種災難。說到這裡,今晚的夜宵想好吃什麼了嗎?

相關焦點

  • 美國「巨鯰」入侵長江,體重可達200斤,在中國卻愣是活不過20斤
    這種在長江地區泛濫的美國巨鯰叫作斑點叉尾鮰,又叫溝鯰、鉗魚,它的原產地是北美洲,在美國,加拿大,大西洋沿岸地區,墨西哥都有分布,它的體型巨大,所以被稱為「美洲巨鯰」,在南美地區
  • 「非洲魚王」重達200多斤,如今入侵中國河流,愣是沒長到10斤
    「物種入侵」成了全球各國最害怕的事情,很多國家因為自己引進他國的物種,從而導致國內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面對各種物種的入侵,不少國家卻被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種搞得焦頭爛額。不論是在美國、德國還是中國,都曾出現了很多入侵物種,但是入侵在中國的一些物種,並不會讓它們囂張多久,只要找到烹飪的方法,基本上就會淪落成人工養殖的地步。
  • 非洲一鱸魚入侵中國,能長到200多斤,國內吃貨:10斤就能吃
    非洲一鱸魚入侵中國,能長到2米重200斤,國內吃貨:10斤就能吃了 在我們中國,有很多的資源,其中包括很多的外來入侵物種,就是近幾年國外的物種不斷引進我國,導致過度繁衍,這些物種在我國就成了災難,使我國物種陷入困擾,受到生存上的威脅,就像近幾年入侵物種有水葫蘆,清道夫等,這些入侵物種繁衍得越來越快
  • 中國引進湄公河「巨鯰」,體重可達600斤,引入後愣是胖不到20斤
    就像來自湄公河流域的「巨鯰」,原本在它生活的流域中可以長到600斤,被我國引入後,在我們國內卻很難長到20斤。湄公河巨型鯰魚,體重達到600斤湄公河是一條出名的國際河流,它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在我們國內叫做「瀾滄江」。
  • 非洲「巨魚」入侵我國,最大可達200公斤,到中國後卻活不過20斤
    但是在我國入侵物種對我們來說卻是一種美食,中國吃貨的力量在全世界都是享有盛譽的,幾乎沒有中國人不敢吃的東西,也沒有我們做不出來的美味,就像之前很火的入侵物種,小龍蝦和牛蛙,這些原本都是來自國外的入侵物種,但是到了中國之後它們卻成為了美食,如今在各大飯店裡都能經常看見售賣小龍蝦和牛蛙。
  • 體型最大的一種淡水魚,重量可達600斤,來到中國後卻活不過6公斤
    中國是一個時常遭受外來物種入侵的國家,全球百大入侵物種,有超過一半來到過中國,其中也不乏造成了許多惡劣影響的入侵物種,不過一般來說,只要中國人喜歡吃的物種,很少能泛濫成災的。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物種,雖然在國外十分兇猛,但來到中國後,卻變成另外一幅模樣。
  • 全球最大的淡水魚,重量可達到500斤,卻被我國吃貨盯上
    全球最大的淡水魚,重量可達到500斤,來到中國卻紛紛「夭折」現在中國人「吃」的能力在世界上已經非常有名了,不僅是因為我們人口眾多,而且在於我們處理和烹飪食材的方法多樣,很多在老外看來無法處理的動植物在中國廚師看來不過是「小菜一碟」,所以當外國出現什麼物種泛濫問題時
  • 入侵中國的淡水魚,重量最高達600斤,來到中國卻成為「盤中餐」
    所謂物種入侵就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近年來隨著中國貿易活動變得越來越頻繁,難免會有一些外來物種被有意或者無意引進我們國家,嚴重的話這些物種可能還會對我們本國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
  • 巨型「魚王」現身長江,在中國卻嚴重「縮水」,長到20斤都難
    物種入侵已經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了,幾乎每個國家都會遇到物種入侵的情況,但是同一個物種在不同的國家的待遇卻非常的不一樣,比如小龍蝦在中國也是一種外來物種,但現在已經被中國人馴化了,很多時候都需要靠養殖才能滿足中國吃貨的需求,但是在歐洲很多國家,小龍蝦卻造成了很多經濟損失,小龍蝦在歐洲泛濫成災,不僅會阻礙交通,還會破壞一些水利工程
  • 非洲鱸魚在中國活不到20斤,中國吃貨:不爭氣,還不夠吃就沒了
    有一種入侵物種在來到我國之前,對很多國家的生態環境都是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不過到了中國,這種入侵物種卻顯得非常卑微,甚至活不過20斤,中國吃貨都是說它不爭氣。這個入侵物種就是尼羅河鱸魚了,這是一種很著名的入侵物種了,還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入侵物種之一了,淡水魚裡面也是最為兇猛的一種了,這種魚的體型很大,能夠長到兩米,體重能夠超過四百多公斤。
  • 湄公河鯰魚「入侵」中國,卻為何活不過童年,網友:不夠吃啊!
    在中國,我們也曾面臨過許多外來生物的入侵案例,在我國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說道,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生物的入侵,71種已經對自然生態造成了威脅,在這外來入侵裡,一半以上是植物入侵,動物入侵只佔三分之一。
  • 號稱「非洲魚王」吻鱸,在非洲能達200多斤,引進中國很少有超過10斤的
    說起魚大家都非常喜歡的一種美食,外國人最中國有一個非常響亮的稱號「中國吃貨」,在非洲有一種魚叫尼羅河尖吻鱸,這種魚號稱號稱「非洲魚王」吻鱸,在非洲任何動物都是非常兇猛,就連魚也不例外,能長到200多斤!,引進中國後卻很難長到10斤!
  • 美國黑魚泛濫,能長到20斤,為何在中國卻活不過3斤?
    21世紀有全球10大恐怖「入侵物種」的說法,其中就包括蛇頭魚這樣可怕的存在。說起蛇頭魚可能大夥還不是非常熟悉,可要是說起黑魚、烏鱧的話,也許人們就不會覺得陌生了。21世紀的今天,蛇頭魚在我國的市場上隨處看見,十分暢銷的它屬於1種主流魚類,還為很多人帶來了不少的經濟效益,一半都是不超過三斤左右。
  • 「長臂大蝦」入侵我國,在越南可長到3斤,到中國後卻活不過童年
    不過,也有一些入侵物種到了中國以後,不僅沒有造成經濟損失,反而讓我國賺得盆滿缽滿,比如小龍蝦。我國民眾對小龍蝦的熱愛,已經超過了大部分食物。如今,除了小龍蝦之外,又有一種蝦類入侵我國。
  • 長兩三米重幾百斤的歐鯰泛濫成災,中國釣魚人快去拯救他們吧
    歐鯰,又被稱為歐洲巨鯰,是在歐洲生活的淡水鯰和汽水鯰。歐洲巨鯰身長而無鱗,寬扁的魚頭上一張驚人的闊嘴,裡面長滿一排排砂紙般細細的牙齒,足有幾百顆之多。它們的上下頜上各長著一套觸鬚(像腮須一樣的器官),幫助它們在混沌的水域中捕捉獵物,因此它們的身影遍布歐洲的大湖以及水流不急的河流。
  • 美國「兇殘」魚王,在美國超過百斤,來到廣東後,卻活不過2斤
    外來物種入侵事件,基本上每一個國家都會遭遇,中國這些年來的外來物種入侵事件就不少,比如小龍蝦,水葫蘆等等,都曾經是入侵物種,但是讓很多外國人十分驚訝的是,很多在國外造成很大影響的外來入侵物種,來到中國後,卻反而消停了。
  • 「非洲鱸魚」入侵我國?重量可達上百斤,中國吃貨:又可以放肆吃了
    現在我國就有很多的入侵物種,包括巴西龜、水葫蘆、清道夫,這些物種都在我國大量的繁衍。物種繁衍容易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如今我國又要迎來新的物種,而且更加兇殘。 由於這種魚基因強大,成年的尼羅河尖吻鱸可重達上百斤。能長這麼大,肯定需要大量的食物。尼羅河尖吻鱸確實會對野生動物的成長造成巨大的威脅,它能到兩米。這種魚曾經被英國大量引進,但是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就差不多消滅了上百種魚類。
  • 入侵長江的「美洲鯰」,體長可達1.2米,在中國卻硬是長不到0.5米
    魚類,向來都是很多中國吃貨關注的一個焦點。中國擁有3億畝的淡水面積,這還是不算海域的面積。所以中國的淡水魚類十分繁多,營造了草、鰱、鱅、青四大家魚坐鎮,旗下百花盛放的情況。
  • 「非洲鱸魚」入侵我國?可重達上百斤,吃貨:超過20斤算我輸!
    一首宋代大吃貨仲淹的千古名句,道盡了人們對鱸魚這種珍品食材的追捧與喜愛。確實,鱸魚肉質細嫩、鮮美異常,可紅燒可清蒸可燉煮,可以說不論小夥伴廚藝有多渣,只要能把鱸魚做熟,那就是一道令人食慾大動的珍貴美食!
  • 3米長,1028斤的鰉魚只是中國紀錄,國外還有這3種超級大魚
    一周前,黑龍江省撫遠市的幾位漁民在黑龍江捕獲了一條千斤重的野生鰉魚,經測量這條鰉魚為雌性,長達3米,準確重量1028斤。撫遠市本來就有鱘鰉魚之鄉,大馬哈魚之鄉,淡水漁都等美譽,漁業資源非常豐富,過去幾年這裡就曾有漁民捕獲到超過500斤,接近1000斤的多條大魚,這一次突破了千斤這道坎,確實可喜可賀。據悉這條魚已經被撫遠市水產部門收購,將在人工孵化(魚卵)後進行增殖放流,近些年撫遠市一直非常注重漁業生態的保護,也是因為保護的力度足夠大,漁民們才有這樣的超級大魚可以捕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