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一鱸魚入侵中國,能長到200多斤,國內吃貨:10斤就能吃

2020-12-26 騰訊網

非洲一鱸魚入侵中國,能長到2米重200斤,國內吃貨:10斤就能吃了

在我們中國,有很多的資源,其中包括很多的外來入侵物種,就是近幾年國外的物種不斷引進我國,導致過度繁衍,這些物種在我國就成了災難,使我國物種陷入困擾,受到生存上的威脅,就像近幾年入侵物種有水葫蘆,清道夫等,這些入侵物種繁衍得越來越快,佔據其他物種的生存之地,因此破壞了當地的自然環境,給生物鏈帶來了威脅。

可是現在不只是像水葫蘆那樣看起來溫順的物種了,如今這種入侵物種更兇猛,對我國的物種資源形成很大的傷害,比原來的入侵物種的破壞力更大。

這種兇猛的新入侵物種叫非洲鱸魚,這種入侵物種長達兩米,它是世界上鱸形目淡水魚中最大的魚類,而且吃的很多,體重就可以上達百斤,曾經有位愛好釣魚者就釣到了體重上達230斤的尼羅河尖吻魚,這種入侵物種原本生長的地方是在非洲的剛果河,尼羅河等地方,可是隨著外界物種的引進,這些可怕的物種就入侵到世界各國,體型龐大,可重達上百斤,食量也很大,所以這種入侵物種對於本地的野外物種產生很大的威脅。

這種入侵物種很兇猛,也很貪婪,會吃很多的食物,才能滿足它的胃口,導致它的體型也是比其他的魚種大好幾倍,這種入侵物種被英國引進後就瘋狂生長,把當地的物種都破壞了,這種入侵物種就特別願意吃那種弱小的魚種,成了一方霸主,把其他弱小的魚種都吃的差不多滅絕,所以這種入侵物種對於當地的物種產生很大的威脅。

非洲鱸魚入侵我國?這種入侵物種在很小的時候很瘦小,不過它非常能存活,即使是在溫度度數很高的水裡也能活下來,所以就有人把這種魚當觀賞魚養,因此在我國河內就看到這種物種了,這種魚種入侵我國大概是因為它作為觀賞魚,在河流中也能看見這種魚種。

不過在我國,這種魚種泛濫成災是不太可能,因為在中國,有很多的吃貨會把它的產量都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很多的物種都被我們中國吃貨挖掘出來了。

這幾年最火的就是小龍蝦,中國吃貨不是吹的,連人工養殖都不夠吃,巴不得泛濫成災了,所以這種魚類在我國是不會泛濫成災的,中國吃貨很期待這種美味的魚類,市場上鱸魚價格也相對貴一些,在我國泛濫成災是不可能的,吃貨網友們表示不可能讓它活到10斤。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別忘記點讚加關注,每天分享世界新鮮事兒!

相關焦點

  • 「非洲魚王」重達200多斤,如今入侵中國河流,愣是沒長到10斤
    「物種入侵」成了全球各國最害怕的事情,很多國家因為自己引進他國的物種,從而導致國內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面對各種物種的入侵,不少國家卻被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種搞得焦頭爛額。不論是在美國、德國還是中國,都曾出現了很多入侵物種,但是入侵在中國的一些物種,並不會讓它們囂張多久,只要找到烹飪的方法,基本上就會淪落成人工養殖的地步。
  • 號稱「非洲魚王」吻鱸,在非洲能達200多斤,引進中國很少有超過10斤的
    說起魚大家都非常喜歡的一種美食,外國人最中國有一個非常響亮的稱號「中國吃貨」,在非洲有一種魚叫尼羅河尖吻鱸,這種魚號稱號稱「非洲魚王」吻鱸,在非洲任何動物都是非常兇猛,就連魚也不例外,能長到200多斤!,引進中國後卻很難長到10斤!
  • 「非洲鱸魚」入侵我國?重量可達上百斤,中國吃貨:又可以放肆吃了
    現在我國就有很多的入侵物種,包括巴西龜、水葫蘆、清道夫,這些物種都在我國大量的繁衍。物種繁衍容易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如今我國又要迎來新的物種,而且更加兇殘。 這個物種就是"非洲鱸魚"學名尼羅河尖吻鱸,它原產在非洲的尼羅河、剛果河等。由於這種魚基因強大,成年的尼羅河尖吻鱸可重達上百斤。能長這麼大,肯定需要大量的食物。
  • 非洲「巨魚」入侵我國,最大可達200公斤,到中國後卻活不過20斤
    但是在我國入侵物種對我們來說卻是一種美食,中國吃貨的力量在全世界都是享有盛譽的,幾乎沒有中國人不敢吃的東西,也沒有我們做不出來的美味,就像之前很火的入侵物種,小龍蝦和牛蛙,這些原本都是來自國外的入侵物種,但是到了中國之後它們卻成為了美食,如今在各大飯店裡都能經常看見售賣小龍蝦和牛蛙。
  • 它入侵非洲胖成「球」,將200多種魚吃到滅絕,真的是太囂張了!
    維多利亞湖是一個巨大的溼地生態系統,而且湖中的物產資源非常的豐富,光魚類就有超過200多種,而其中最有名氣的就是鱸魚和羅非魚。它入侵非洲胖成「球」,將200多種魚吃到滅絕,真的是太囂張了!提到鱸魚,對於中國吃貨來說,它不僅鮮美,而且營養價值也非常的高,古人云:「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 「非洲鱸魚」入侵我國?可重達上百斤,吃貨:超過20斤算我輸!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一首宋代大吃貨仲淹的千古名句,道盡了人們對鱸魚這種珍品食材的追捧與喜愛。確實,鱸魚肉質細嫩、鮮美異常,可紅燒可清蒸可燉煮,可以說不論小夥伴廚藝有多渣,只要能把鱸魚做熟,那就是一道令人食慾大動的珍貴美食!
  • 非洲鱸魚都胖成「球」了,也沒人願吃,中國吃貨:太囂張了!
    非洲鱸魚都胖成「球」了,也沒人願吃,中國吃貨:太囂張了!每個國家都有入侵物種泛濫的問題,就連非洲這麼貧窮的國家也是不例外的,其實非洲的貧窮只是個別地方,就像我們中國,也有一些貧窮和落後的地方,非洲大部分地方還是發展的不錯的,不過非洲人好像不太喜歡吃海鮮,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烹飪手段太簡單了,很難去除這些海鮮的腥味,因此,鱸魚入侵到非洲以後,仿佛找到了天堂,現在非洲的鱸魚都胖成球了,就算是這樣,也沒人願意吃,中國吃貨看到以後忍不住吐槽
  • 非洲鱸魚在中國活不到20斤,中國吃貨:不爭氣,還不夠吃就沒了
    有一種入侵物種在來到我國之前,對很多國家的生態環境都是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不過到了中國,這種入侵物種卻顯得非常卑微,甚至活不過20斤,中國吃貨都是說它不爭氣。這種魚在維多利亞可是一個霸主,不僅吃光了當地水域的所有魚類,就連自己的同類也是不放過,所以這種生長在維多利亞湖的鱸魚體重平均都有一兩百斤,也是越長越大。
  • 巨型「魚王」現身長江,在中國卻嚴重「縮水」,長到20斤都難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入侵物種,在非洲平均體重超過百斤,被稱為「非洲魚王」,但是來到中國卻縮水嚴重,長不到20斤。,在於查德湖、剛果河、尼羅河等都有出現,是非常受當地人歡迎的一種食物,尼羅河鱸魚的個頭非常大,而且肉質鮮美,在原產地中有天敵的制約,尼羅河鱸魚一般也不會長得非常大,當地的生態也能維持平衡,但是尼羅河鱸魚的入侵則會給入侵地帶來非常大的麻煩,尼羅河鱸魚入侵事件最出名的就是入侵維多利亞湖,這座本來物種豐富的湖泊,因為尼羅河鱸魚的到來,導致當地的魚類幾乎滅絕殆盡,尼羅河鱸魚的食量大,攻擊性強,再加上在維多利亞湖裡沒有天敵的制約
  • 非洲鱸魚泛濫成災 最大的兩百斤清蒸或乾鍋?吃貨們支個招吧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一首宋代大吃貨仲淹的千古名句,道盡了人們對鱸魚這種珍品食材的追捧與喜愛。確實,鱸魚肉質細嫩、鮮美異常,可紅燒可清蒸可燉煮,可以說不論小夥伴廚藝有多渣,只要能把鱸魚做熟,那就是一道令人食慾大動的珍貴美食!
  • 身處異國他鄉最慘「入侵動物」,被引進到國內,從未活到過上百斤
    如此多的入侵物種在中國海域泛濫,將導致中國本土魚類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包括一些「兇猛」的魚類,會直接吞噬本土魚類。然而,入侵物種如此之多,並不是所有的魚類都能輕易識別出自己是否是入侵物種。比如釣友的記錄中,經常有一個物種被弄錯。這個物種就是尖吻鱸,又名金目鱸,盲鰽。
  • 美國「巨鯰」可長200斤,入侵中國後愣沒活過20斤,吃貨:長太慢
    近年來在我國發生過多起生物入侵事件,像美國白蛾、鳳眼蓮、加拿大一枝黃花等等都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不過有很多網友表示,這些東西之所以到了中國也會泛濫成災,歸根結底是因為無法入膳——但凡這種東西能被做成食物,不說泛濫成災,如果營養價值跟得上的話,直接吃成瀕危都是有可能的。
  • 它在非洲胖成球,將200種魚吃滅絕,中國吃貨表示要將其吃成回憶
    非洲的維多利亞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也是當地一個很古老的湖泊,湖裡邊生活著200多種本土魚類,本來這些魚類相安無事,生活的也很安逸,卻被一個不速之客吃到「滅門」,因為這位不速之客的到來,讓這些本土魚類的末日也提前到來,它殘害其他魚類,製造了多起當地魚類的滅門慘案。
  • 它將200種魚類吃到滅絕,最後只能吃同類,硬把自己吃成400斤胖球
    對中國吃貨而言,是不會懼怕外來物種侵襲的,中國人口眾多,廚藝精湛的人也有很多,可以將任何入侵物種變成下飯菜,小龍蝦如是,牛蛙也一樣,被中國吃貨吃到靠養殖維持數量,不然就會成為瀕危動物然而別的國家就沒這麼幸運了,面對入侵物種只能幹瞪眼,非洲有一個維多利亞湖
  • 「胖成球」的維多利亞鱸魚,泛濫成災,吃貨:在中國都不超2斤!
    尤其是對於吃貨來說,這個泛濫,價格相對就便宜了,我們就可以花低價吃好物了。但是前提是,這個泛濫的物品,能來到中國,或許會有人想到,這些生蠔要是放肆來到中國,估計是吃貨的福音,主菜,燒烤等必不可少的存在,雖然不至於,每天都吃,偶爾吃,還是可行的。畢竟很多東西,吃多了,還是物極必反。
  • 非洲的尼羅河鱸魚泛濫成災,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巨型的大鱸魚
    遊走在非洲這片土地上,總是有種穿越歷史的感覺。仿佛回歸到了原始,那種感覺會讓人很興奮。在這片原始野性的大地上,充滿著各種神秘等待著我去探究。今天計劃去傳說中的維多利亞湖遊釣尼羅河鱸魚,這可是將維多利湖中200多種本土魚吃到滅門的狠角色。
  • 物種入侵「最失敗」的物種,在非洲稱王體型碩大,到中國幾乎滅絕
    在現代,澳大利亞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容易受到物種入侵的地區。但即使是入侵物種,也不一定對每個地區都造成危害,有些入侵物種,在一個地區是有害的入侵物種,到了另一個地區,反而變得很普遍,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物種。
  • 美國「巨鯰」入侵長江,體重可達200斤,在中國卻愣是活不過20斤
    在當今社會,隨著交通工具出行越來越多,不免的在眾多個國家都出現了物種入侵的現象,當然有一些是因為主動引進,但是後來,沒有注意到繁殖數量而導致,但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無一例外的是基本都會給當地的生態帶來一定的影響。入侵我們中國的物種也有挺多,但是命運卻不太一樣,就拿曾經入侵我們中國的一種魚來說吧,現在它還剩多少了?
  • 一天竟能釣200斤鱸魚!聽說鱸魚「泛濫」錢塘江邊千竿垂釣
    錢江晚報10月27日報導,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原本難見的鱸魚突然在錢塘江聚集。最近這半個月來,在沿江垂釣,大部分人都能釣起鱸魚來。這些魚半斤到3斤不等。有釣友把錢塘江釣獲的鱸魚(約三四十斤)視頻發到了網上,一時間,喜好釣魚者雲集,僅昨天(26日)從錢塘江大橋到下沙的江邊就排起了上千根魚竿,鯔魚、鯽魚、鰱鱅、鯉魚,當然也有鱸魚……更有釣友把鱸魚突增「歸功」於前段時間出現的錢塘江漩渦。果真如此嗎?本報記者沿江進行了實地走訪。
  • 美國「鱸魚王」重量可超百斤,來到中國卻為何只剩一斤多?
    有的外來物種比較強橫,競爭優勢非常強,擠壓本土物種的生存空間,破壞當地的生態系統,甚至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澳洲的野兔入侵,德國的小龍蝦入侵,都是如此,這些外來物種,因此成為讓當地人頭疼的入侵物種。中國就是一個外來物種非常多,但卻很少有外來物種泛濫成災的國家。  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的吃貨實在太多了,中國人口基數大,美食文化淵源流長,導致很多外來物種,都成為了中國人的盤中餐,小龍蝦,牛蛙等外來物種都是如此,而美國「鱸魚王」來到中國,結局卻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