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人才的娘家,社會是人才的婆家。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1053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如今,中國人的休閒旅遊方式多種多樣。除了常規的旅行,他們還開發了很多戶外休閒模式。釣魚是最熱門的一種。很多人喜歡自然生態,因此,釣魚的熱度從未停止過。如今,釣友數量眾多,遍布全國各地。幸運的是,中國有巨大的邊境線和眾多的河流,才能培養出這麼多的釣友。但在垂釣過程中,不少釣友也發現了一些「生態入侵」,心急如焚。
如今的河流中,其實充滿了許多入侵物種,包括烏龜,羅非魚,清道夫等,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生態需要一定的平衡。如此多的入侵物種在中國海域泛濫,將導致中國本土魚類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包括一些「兇猛」的魚類,會直接吞噬本土魚類。然而,入侵物種如此之多,並不是所有的魚類都能輕易識別出自己是否是入侵物種。比如釣友的記錄中,經常有一個物種被弄錯。這個物種就是尖吻鱸,又名金目鱸,盲鰽。這種魚在如今中國的水產品市場上並不少見,所以很多人會認為它還是一個本土物種,但其實這個物種的背景非常大,因為它是世界入侵物種百強之一尼羅河鱸的馴化亞種。
尼羅河尖吻鱸,綽號「隆背金剛」,「西非戰神」,「金目鱸魚」,是鱸形目中體型最大的魚類。它原產於非洲尼羅河流域,是非洲著名的入侵物種。20世紀50年代,這種魚被英國人從尼羅河帶到了東非的維多利亞湖。迅速對維多利亞湖的生態構成了致命威脅,這些龐然大物成年後體重可超過440磅,最大時,它能長到200公斤,因此,它們的食慾驚人。他們直接「滅絕」維多利亞湖上百種魚類,讓維多利亞湖的藻類野生生長。直到現在,他們也沒能緩和下來。他們能知道這個物種的恐怖。有的地區明確規定,賣這種魚是違法的,知道它有多厲害。
但除此之外,這種魚還是一種極其美味的魚,所以在上世紀80年代,泰國對這種魚進行了人工繁育馴化,並開始推廣養殖。所以,它才有這個機會進入中國。馴化亞種在香港,臺灣,海南,廣東,福建的部分地區也有栽培。有的因為洪水和放生而放回大自然,出現在中國的流域,所以被釣友們釣到了。但這個物種似乎無法在中國重現輝煌,因為在中國已經很少出現過體重超過20斤的尖吻鱸。
至於原因,可能跟我們中國的吃貨有關係。畢竟以養殖業為主,所以金目鱸會賣到10斤左右。即使流入江河河流,它也需要與其他入侵物種爭奪資源,所以不可能長得特別大。據一位釣友自述,廣東有野生金鱸與其他入侵物種爭奪生存空間,說不定哪天能控制外來物種。你想讓這種魚在中國泛濫嗎?歡迎評論。
好了,今天的旅行見聞就分享到這裡了,再次感謝您來到《蘇四旅遊日記》旅行「小欄目」,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一種緣分,期待與您下次相遇不見不散!
你可能會忘記和你一起笑過的人,但你永遠不會忘記和你一起哭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