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8成海鮮非本地貨 魚蝦大部分來自南方(圖)

2020-12-28 搜狐網

8成海鮮非青島貨 蛤蜊遼寧產魚蝦南方來

  調查發現,青島市場海鮮出處大致是這樣的:蛤蜊一般都來自遼寧,刀蜆、蟶子來自煙臺,魚、蝦大部分來自南方。對此,市海洋漁業局有關人士說,這是海產品養殖區域分工的結果,這種分工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降低成本,更適應市場的需要。對於市場上的海鮮,市民大可放心享用,不必糾結於本地還是外地。

  「這是本地的刀魚嗎?」「絕對的本地刀,一點兒問題沒有!」

  大連路農貿市場,大一點的刀魚賣18元一斤,攤主向顧客保證這是絕對的本地刀。

  今年9月開海後,積米崖漁港的本地刀魚在下船時已經賣到了四十多元一斤。刀魚出產的淡季,本地刀魚怎麼可能賣到18呢?一位懂行的市民反問攤主。

  海上捕撈量下降、養殖規模也呈現萎縮態勢,青島的海鮮從哪兒來的呢?

  早上九點,正是大連路農貿市場上最繁忙的時段。一位正在殺大頭星的攤主告訴記者,除一些小海鮮外,大蝦、刀魚、鮁魚、黃花魚基本都是從南方運過來的。在這裡,黃花魚賣28元一斤,黑頭魚賣20元一斤,而且都是冰凍的。

  「南方水溫高,魚的生長速度快。北方一到零度左右,海上捕的魚就少多了。」女攤主邊殺魚邊告訴記者,這裡的魚類基本批發自城陽水產批發市場,其來貨渠道則是廣東、福建等地。

  目前,城陽水產批發市場每天的海鮮出貨量都維持在1100噸以上,其供應量佔青島本地海鮮消費市場的八成。「看看車牌子就知道了,這裡絕大多數的海鮮都是外地的。」市場門口的辦公室,負責核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這位工作人員透露,批發市場中車輛進場的時間是凌晨零時到4時,隨著節日的臨近,交易量已經出現明顯上升。「這兩天好了,外地車來的也多了,蛤蜊一般都是從遼寧過來的,刀蜆、蟶子來自煙臺那邊,魚、蝦大部分都是從南方過來的。」這位工作人員說。

  嘈雜的市場內,遼B、蘇G、浙B、魯F、魯L等地的大貨車隨處可見。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粗略統計,城陽水產批發市場供應的海鮮中,外地海鮮數量比例在80%左右。不僅蛤蜊、刀蜆等小海鮮、冰貨以外地魚為主,在活魚的份額中,外地魚也佔到了相當大的比例。

  市場內一家名為永伴友海鮮的門店,活黑頭魚的批發價為40元、青魚為60元。老闆告訴記者,這些魚是從膠南拉來的,「有些是膠南當地養的,有些也是那邊從南方拉過來的。」

  膠南的傳統養殖魚類為黑頭魚和多寶魚,在膠南,記者了解到,位於該地的福強水產養殖廠是青島地區最大的活魚供應商之一。養殖廠總經理李強透露,目前養殖廠每月供應青島市場的活魚數量達十幾萬斤,這些魚中,除去自養的一部分外,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福建、廣東等地。「以前都是用船運,每周都會從福建那邊往這邊運魚。現在改成用車了,成本差不多,什麼時候缺貨了就打電話讓那邊運過來。」

  對於青島海鮮市場中外地海鮮唱主角的現象,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很大程度上看,這是養殖分工的結果,這種分工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降低成本,而且也更適應市場的需要。對於這些海鮮,市民大可放心享用,不必糾結於本地還是外地。(記者 韓光亮)

  作者:韓光亮 (來源:青島日報)

相關焦點

  • 山東青島:魚蝦稀少,海鮮市場銷量「貝」增
    記者探訪多家市場發現,由於不少市民年前相互送海貨或者儲備了一些海貨,到市場購買海鮮的市民明顯減少。此外,由於漁船基本尚未出海,各大農貿市場幾乎難覓鮁魚、刀魚等海捕魚,扇貝、蛤蜊、海蠣子等貝類海貨成了市場上的主角。品種&nbsp魚蝦比節前大幅減少  昨日下午,在鎮江北路農貿市場,約半數的海鮮攤位還沒有營業。
  • 青島市場梭魚多來自江蘇 要吃本地梭魚還要半個月
    原標題:青島人最喜歡的「開春第一鮮」竟然多數都是江蘇養殖貨,要吃本地的還得等半個月  市場上銷售的梭魚來自哪裡?記者從城陽海鮮批發市場獲悉,目前島城的大部分漁船尚未出海,市場上銷售的梭魚多來自江蘇一帶。再過半個月,梭魚銷售將進入高峰期,屆時本地梭魚也將大量上市。  探市:市場上的梭魚多來自江蘇  「快來買啊,新鮮的梭魚!」走進海鮮市場,大大小小的梭魚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成了商販優先推銷的目標。
  • 貨多人氣旺,青島街頭小巷拾鮮好地方,鮑魚8塊一隻蟹子35一斤
    秋高氣爽的青島,清晨五點多鐘,商販們吆喝聲又一次灌入耳底。都說青島是個好地方,這裡四季分明冬暖夏涼,是個不可多得的避暑勝地。圖為:青島一海鮮市場裡,街頭兩旁擠滿了購買海鮮食材的顧客。按照節氣不同,海鮮種類也各不相同,春天吃鮁魚便宜、夏天吃貝類海貨鮮美、秋天各種海貨最多,適合儲存過冬····。圖為:集市上兩位顧客在購買白姑魚,售價3塊錢一斤。
  • 秋捕帶子熱銷南方 小海鮮成市民「獨寵」(圖)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11月12日,青島進入秋冬之交,本地人不認的帶子(鮮貝)大量上岸,熱銷南方餐飲業。裝有供氧設備的汽車長途馳運,最遠銷到廣州市場。隨著氣溫逐漸下降,正是海鮮味美的季節,各種魚蝦扎堆上岸,吸引不少市民繞開市場直接在漁港碼頭選購食材,小海鮮成為市民「標配」美食。
  • 海裡魚少九成漁船回港 青島海鮮價格一路上揚
    雖然守著大海,但島城市場上的海鮮卻有八成並非本地貨 。1月4日,記者探訪海鮮市場、漁港碼頭發現,由於出海收魚很難回本,沙子口漁港八成收購船已經停航。相關部門統計顯示,因捕撈量不大,青島本地約4000艘捕撈船已經90% 以上停止捕撈,比往年早近一個月。此外,隨著春節臨近,島城海鮮價格一路上揚,漲得最厲害的黑頭魚20天內每公斤從18元漲到44元,漲幅接近1.5倍。
  • 洋海鮮成青島農貿市場常見貨 澳洲龍蝦110元/斤
    如今在農貿市場,鮮活的「洋海鮮」也成了常見貨。那麼,消費者對「洋海鮮」的接受度如何?市場攤主與貿易公司負責人對「洋海鮮」的前景怎麼看?「洋海鮮」還會以怎樣的方式進入青島市民的生活?    鮮活「洋海鮮」成農貿市場常見貨    「這是什麼蟹子?不是本地的吧?」在李滄區興山路農貿市場,一位老先生指著玻璃缸裡圓滾滾的褐色大螃蟹問。
  • 菜市場不見南方梭子蟹蹤影 青島本地蟹價高 攤販賣起石蟹和大閘蟹
    受南方海域刮颱風的影響,南方梭子蟹根本進入不了青島的菜市場,梭子蟹批發價格水漲船高,很多攤販就改賣大閘蟹和石蟹了。而青島本地的梭子蟹價格比較高,50塊錢成基準價,按大小上下10塊錢。這是號稱青島本地梭子蟹,但小編看起來感覺有點不太像。但菜市場就這一家有梭子蟹,是不是本地的已經不重要了,關鍵是有梭子蟹吃才是關鍵。圖中大小梭子蟹要價60塊錢一斤。
  • 記者走市場逛碼頭,青島最「鮮」海貨價格表來了
    半島全媒體記者 鍾迎雪 朱佳鑫「本地海鮮最鮮(xuan)亮了,就好這一口!」正在碼頭挑選海鮮的劉先生用青島話「鮮(xuan)亮」這個詞,道出了本地海鮮的精華所在。沙子口碼頭的一位船老大劉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出海十多年,這個季節,魚蝦和螃蟹上市量相對較大,「秋風涼了,海鮮也好吃,魚肉緊實彈牙,螃蟹味道更鮮美。」劉先生說,南方開海比青島早,前段時間市場上多數是南方海鮮,南方水溫比北方高一些,在口感上不如本地海鮮。今年水溫比往年要低,魚的口感更好一些,個頭也比較大,量並不多,所以價格上漲了。
  • 螃蟹50元、大海螺45元……青島最「鮮」海貨價格表來了!
    魚蝦等品種引來大規模囤貨,本地螃蟹打包飛往全國各地。預計臨近「中秋」、「十一」雙節,海鮮價格仍將保持堅挺。開海之後人流量就不少,周末人多,很多人開車來碼頭選新鮮海貨,我們這邊都是批發價,很多市場海鮮商販來進貨,由於品種、大小、新鮮程度不同,價格每天都有細微變化,零賣的話市民最少拎十斤,量大更實惠。秋風涼了,海鮮也好吃,魚肉緊實彈牙,螃蟹味道更鮮美。劉先生說,南方開海比青島早,前段時間市場上多數是南方海鮮,南方水溫比北方高一些,在口感上不如本地海鮮。
  • 青島大閘蟹主要來自江蘇和省內 本地海淡水混養也很受歡迎
    儘管大閘蟹不具備青島海鮮的獨特風味,但近些年,憑藉鮮香肥美的口感,大閘蟹異軍突起,吸引許多島城市民購買嘗鮮。昨日,記者探訪發現,來自江蘇陽澄湖和山東微山湖等地的大閘蟹紛紛開始搶佔島城市場,為消費者帶來開海後的又一個 「品蟹季」。
  • 一線探訪|青島最全海鮮價格表來了 記者走訪多個市場、碼頭一探究竟
    半島全媒體記者 鍾迎雪 朱佳鑫「本地海鮮最鮮(xuan)亮了,就好這一口!」正在碼頭挑選海鮮的劉先生用青島話「鮮(xuan)亮」這個詞,道出了本地海鮮的精華所在。劉先生說,南方開海比青島早,前段時間市場上多數是南方海鮮,南方水溫比北方高一些,在口感上不如本地海鮮。今年水溫比往年要低,魚的口感更好一些,個頭也比較大,量並不多,所以價格上漲了。再者本地海鮮一直身價高,就拿螃蟹來講,從50元一斤到120元不等,連雲港的梭蟹在市場上賣不到百元以上,但是正宗本地蟹100元還買不到最大的。
  • 山東青島:養殖黑頭魚七成來自南方 野生只能海釣數量少
    山東青島:養殖黑頭魚七成來自南方 野生只能海釣數量少2015-09-19 08:46:00  水產養殖網  記者採訪了島城水產專家和養殖戶得知,由於黑頭魚獨特的生活習性,目前在售海捕黑頭都是海釣魚,而養殖黑頭則多數來自南方地區。&nbsp  探訪&nbsp野生黑頭只能海釣&nbsp  「黑頭魚主要是南方地區養殖,青島原膠南、即墨等地也有養殖,但是價格比南方高。&nbsp」小港水產批發市場海鮮商戶嚴先生說。
  • 哪裡海鮮新鮮又便宜 團島品種多南姜多野生貨
    海參的價格也是從小到大不等,分別是5塊 ,8塊,12元一隻。市場外面擺攤的大對蝦個頭也不小,才只要4.5元一隻,有顧客悄悄對記者說,這種又便宜個頭又大的對蝦是冷凍貨,被解凍後又出售的,市場裡新鮮的對蝦則按照個頭從80元到120元一斤不等。  這個海鮮市場的海鮮種類很豐富,不同的商家要價不同,有人建議來此的消費者貨比三家。
  • 青島大小飯店海鮮熱賣 辣炒蛤蜊成招牌菜(圖)
            端午小長假,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除了親近大海外,吃海鮮也是過節的一大樂事。遊客青睞哪些青島海鮮?昨日,記者探訪島城大大小小的飯店了解到,味道鮮美和價格適中,蛤蜊無疑是遊客們的心頭最愛,辣炒蛤蜊也成了島城大小飯店的一道招牌菜。
  • 高清:各大碼頭魚蝦貝滿艙 各種時令海鮮讓人流口水
    沙子口橋頭,漁民在出售新上岸的蝦虎青島新聞網4月20日訊(記者 龐為)距離5月1日的伏季休漁期越來越近,想吃海捕海貨的朋友們可要抓緊嘍。最近幾天青島各大漁港格外忙碌,大小漁船火力全開,魚蝦貝滿艙的景象看得人心潮澎拜。在沙子口、南姜、港東等人氣碼頭,每逢漁船靠岸就有商戶和市民搶購,本地鮁魚、鮮活蠣蝦、蝦虎(即網紅「皮皮蝦」)、八帶、野生大海螺應有盡有。怎麼樣,一大撥時令海鮮襲來,你流口水了嗎?(攝影:逄淑才 王華 劉明元)
  • 探訪青島海鮮市場多蝦兵蟹將 大多來自丁字灣海域
    開海幾天來,市場上的新鮮海貨成了主角,冰凍海鮮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然而,細心的市民發現,雖然市場上新鮮海貨不少,但品種卻顯得不太豐富,「蝦兵蟹將」幾乎成了各大農貿市場和超市的主打,而魚類則成了稀缺貨。據了解,青島海捕蝦更多來自丁字灣海域,膠州灣等海域所佔比重日益降低。目前,海鮮價格普遍較低,預計中秋節之前會有一輪上漲。
  • 休漁期魚類海鮮漲幅大 貝類便宜受青睞(圖)
    海蠣子6元一斤、毛蛤9元一斤、錐螺6.5元一斤、石螺8元一斤……記者採訪了解到,相較動輒四五十元一斤的養殖及冰凍魚類海鮮,貝類海鮮價格十分親民,大部分貝類產品每斤價格都在10元以下。 「蛤蜊每天出貨至少五六十斤,賣得最好。另外,石螺、海蠣子也賣得很好。 」小港水產批發市場商戶嚴先生告訴記者,相比魚類等海鮮凍貨,貝類產品個頭雖小,但更加新鮮,價格上也更有優勢。
  • 貝類小海鮮搶佔市場 本地石夾紅身價最高(圖)
    前昨兩天,記者走訪了南山市場、團島市場、水清溝市場、撫順路市場等,發現在各類小海鮮中,東北進青的海產品個頭大肉肥,多數進入飯店;本地小海貨憑藉味道鮮美,最對普通市民的胃口。    另外,青島本地城陽、黃島、膠州等地養殖的基圍蝦開始大量上市,售價一般在30-40元一斤,活蝦吸引了不少市民購買蛤蜊、海蠣子、小海螺、扇貝等產品身價比較親民,一般在5-10元左右一斤。身價最高的要數本地石夾紅螃蟹,體重在一到二兩的售價都已經超過了50元一斤,少量梭子蟹賣到了80到100元一斤。
  • 市場梭魚多來自江蘇 要吃本地梭魚還要半個月
    原標題:青島人最喜歡的「開春第一鮮」竟然多數都是江蘇養殖貨,要吃本地的還得等半個月市場上銷售的梭魚來自哪裡?記者從城陽海鮮批發市場獲悉,目前島城的大部分漁船尚未出海,市場上銷售的梭魚多來自江蘇一帶。再過半個月,梭魚銷售將進入高峰期,屆時本地梭魚也將大量上市。探市:市場上的梭魚多來自江蘇「快來買啊,新鮮的梭魚!」走進海鮮市場,大大小小的梭魚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成了商販優先推銷的目標。
  • 青島各大碼頭小海鮮豐收 上岸就被搶
    」張先生告訴記者,他現在一旦接到船主捕撈到新鮮海貨的消息,就會第一時間趕到碼頭把海貨收走。   「我採購這麼多年,經常遇到一些人拿外地海鮮冒充青島本地海鮮,我會通過細節來判斷對方究竟是收魚船還是打魚船,不是打魚船的貨我們不收。 」張先生告訴記者,買海鮮只要看一點就行,是近海捕撈的船還是遠海捕撈的船,近海捕撈的才是本地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