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生活在小溪中的魚,曾是小時候釣魚最煩的魚,可現在快絕種了

2020-12-19 釣魚人大熊

這條外形看起來很漂亮的小魚,會勾起很多人童年時的回憶,因為這種魚在我們小時候非常的多,而且特別是在釣魚的時候,那真的是煩都煩死你,這種魚的學名叫做鰟鮍魚,我們老家農村那邊的叫法叫做「屎光皮」,可能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叫法吧。

小時候我們在農村用蚯蚓釣魚的時候經常會被這魚給吃掉蚯蚓,而且我們也很難釣得起來,因為鰟鮍魚吃蚯蚓的時候非常的猛,一口都能把蚯蚓咬住拉跑好遠,但是你提竿的時候居然釣不起來,因為這種魚的嘴好小,想要把它釣起來可不容易,那得試用2到3號的金袖鉤,那種很小很小的魚鉤才行。

這種小魚主要生活在一些山溝裡面的小溪河流裡面,我們那邊的環境保護得很好,農村老家裡面現在還有很多這種小雜魚,像我們每次回到農村老家的時候,在山上的小溪裡面,特別是石頭邊上都能看到這種魚,泛出那種五彩斑斕的光芒來,老遠都能看得到,在水裡面看到它們活靈活現的,確實是一種享受。

有時候我們回到老家之後想,嘗一下河裡面的野味,就直接撒那種拋網下去,直接一網撒到河裡面去之後,馬上一一網撈起來就可以看到裡面滿滿的一大臉盆的鰟鮍魚。不過我們也不貪心,一般只要夠吃就行了,我們不會經常撈,都是弄的夠的夠吃就足夠了,由於處理起來麻煩,要每一條去內臟,不然會味道發苦,所以河裡面和小溪裡面的魚是非常多的。

不過現在城裡面的汙染嚴重了,我來廣東這邊打工之後,不管是在城市裡面的河裡,還是在外面野釣時,都很少能看見這種魚了,好像這邊這種魚都已經絕種了,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在別人的那些家裡面養的魚缸裡面,把它當寵物養起來,才能見到鰟鮍魚的身影。

相關焦點

  • 這種魚一般生活在清泉和山澗小溪裡,咬鉤兇猛,很容易吞鉤下肚!
    夏天來了,河裡面的各種魚都開口了。之前在山澗小溪裡釣了幾條山鯰魚,爸爸說這種魚很好吃,於是今天就準備再去釣幾條,回來嘗嘗!這種魚一般生活在清泉和山澗小溪裡,咬鉤兇猛,很容易吞鉤下肚!山裡的氣候不穩定,要是下雨,不能戀釣,不管魚有多好,安全第一,下雨就得走。
  • 小時候河裡常見的小魚,現在變成「稀罕」觀賞魚,據說一條上百元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有這種經歷,那就是去到小溪釣魚,以前小黃生活在農村裡,最喜歡跟鄰居去小溪釣魚,農村的小溪非常的多,裡面水非常的清澈,有著很多小魚小蝦。下面這種小時候河裡常見的小魚,現在變成「稀罕」觀賞魚,據說一條上百元,來看看吧以前在農村生活的時候,經常去到河邊釣魚,每次都會都能釣到很多魚,挑一些比較大的自己吃,剩下一些小的就拿給雞鴨吃,以前經常能釣到一種魚,這種魚雖然可以吃,
  • 農村小溪裡的這種魚,對水質要求極高,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溪石斑,也叫光唇魚,雖然跟海石斑魚同一個名字,但兩個品種都不一樣。溪石斑,一種只屬於小河小溪的特殊魚種,對水質要求極高,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了。環境汙染的小溪裡是很少有它的蹤影的。這種魚主要以巖石上的青苔為食,身上有虎紋一樣的斑紋,魚肉鮮美且營養價值比較高,肉質細嫩,還有很好的食療作用。還得小時候在河裡抓過這種魚嗎?小編記得小時候常常挖一個小堤,把小溪隔斷然後用手摸就能抓到好多這種魚。小編清晰的記得,農村老家旁有一條小溪,溪裡的水很清,到了季節便可看到有一團小魚在一起遊來遊去,它們也跟我們一樣在玩耍似的。
  • 這5種曾經最讓釣魚人煩的「小雜魚」,現在有些已經絕跡江湖!
    有很多的我們兒時釣魚碰到的一些小雜魚,現在搖身一變就變成了一些珍稀魚種,現在有些於我們居然還一時半會兒難以發現它,因為有些地方這種魚絕種了!今天來盤點一下我們以前經常釣魚人特別煩惱的5種小雜魚。1.溪石斑。
  • 小溪裡的這種魚大家見過沒?生長在石頭上,身上的花紋好漂亮
    相信現在大部分80後小時候都有在農村生活過,而以前在農村生活的時候娛樂活動並沒有那麼豐富,這時候只能無聊的時候去到河裡面釣釣魚,那會只要能釣上魚來就已經是非常的開心了。不過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這會去到農村裡釣釣魚的話應該是沒有什麼時間,所以只能趁著有假期的時候去農村玩,這不這兩天是五一小長假嘛,家裡人就說趁著這個小假期去農村老家看看,順便也可以摘一摘桑葚吃,要知道這個季節的桑葚可是十分的好吃呢。
  • 靠釣魚掙到大學學費?這種紅尾魚鰍曾到處泛濫,現兩百一斤
    以前在農村,一些貧苦人家閒暇時會釣魚、捕魚,賣錢補貼家用,不過那時候野生魚到處都是,並不值錢,老鄉們掙的也只是一些辛苦錢。   可是,現在生態告急,各種野生魚數量越來越少,比如這種紅尾泥鰍,以前我們家鄉到處都是,沒想到現在竟然值兩百多塊錢一斤!
  • 農村小河這種魚,身體扁平沒什麼肉而遭嫌棄,城裡人把它當觀賞魚
    比如帶著孩子去農村的小溪、小河邊撈魚,就是很快樂的一件事情。想起小時候,每年到了五一勞動節以後,因為氣溫上升了,往往父母在水田裡面插秧,而我們這些小孩子就在水田邊的水溝裡面抓魚。用一個簸箕放在小溪的下遊,然後我們就從上遊去把魚趕下來。等到水流過來了,再把簸箕提起來,每次總會撈到幾條小魚兒,其中最多的就是鰟鮍魚了。
  • 山澗小溪釣魚,上鉤的都是清一色的馬口魚,想釣其它的魚都難了
    山澗釣魚,水清澈見底,周圍都是樹木,在這裡釣魚,真是怡然自若,要是再有魚上鉤,那就更完美了。平時在河邊釣魚,上鉤的魚比較雜,草魚,鯽魚、羅非魚等等,但這一次,咬鉤的卻都是清一色的馬口魚,真是想不到。有魚咬鉤,水花就飛濺起來了,在這樣的山澗釣魚,一般很少遇到大魚,能有小魚就已經不錯了。可能魚餌做得比較好吧,魚餌入水不久,很快就有魚咬鉤了。魚不大,但很盡興,不過後來連續中魚,卻都是馬口魚,真是稀奇了。過了兩三個小時,已經釣上來幾十條馬口魚了,不過都是這魚,直接就放回水裡了。
  • 山頂小溪,探釣極品溪水魚,釣獲稀有「公溪魚」用魚缸養起來觀賞
    山頂小溪,探釣極品溪水魚,釣獲稀有「公溪魚」用魚缸養起來觀賞,最近搬了新家,朋友送了一個精美的魚缸,作為釣魚人魚缸家裡擺設是一定要有的,可是我不太喜歡那些市面上的觀賞魚,我是釣魚人,我要養溪水名貴魚,拿出行動走進深山尋找名貴稀有的公溪魚,因為公溪魚實在是太漂亮,可以說是我見過溪水魚最為漂亮的魚類
  • 盤點一下小時候河裡最容易釣的魚,人人都可以成為釣魚高手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有過釣魚的經歷,而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下小時候釣的最多最容易上鉤的魚,幾乎都是蠢子魚,1:沙塘鱧這種魚最喜歡生活在石頭縫隙中,攻擊路過洞口的小魚小蝦,而且胃口相當大,非常兇猛,並且都是整個吞下
  • 這種魚看起來像鯰魚,我覺得它是最扎人的魚,紮上比黃辣丁更疼痛
    上周,有親戚從農村鄉下帶來他從山上小河裡釣來的魚,竟然是河裡早已絕種的「水蜂子」魚。記得小時候我們捉住它後,將它放在石壁上玩。很多年沒有看見它了!這種魚我們老家叫它水蜂子,也有人叫它滑魚,石碾子,瞎眼魚。
  • 魚身鳥嘴?農村小溪釣到一條「怪魚」,到底是鳥還是魚,誰見過?
    隨著現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興趣愛好也越來越多了,有人喜歡打球,有人喜歡跑步,而我就只喜歡釣魚。說到釣魚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確實在生活中非常的常見。尤其是去到河邊的時候,到處都是釣魚人。有人會覺得釣魚是一件非常無聊的事情,但對於真正喜歡釣魚的任你來說,就算有時候半天也釣不到一條,但也樂此不疲。下面要說的這位釣魚愛好者,在他身邊上發生了一件奇怪的是,因為他在農村老家的小溪裡釣上來一條「怪魚」是一條小魚,但卻長著像鳥一樣的魚嘴,像鳥,但是又長著魚身子,個頭不大,身上鱗片金黃,還是一條非常有活力的鯽魚。可以在水裡正常呼吸,還可以正常進食。
  • 農村這種野生魚,只有小河小溪有,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
    溪石斑,一種只屬於小河小溪的特殊魚種,對水質要求極高,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了。記得小時候,每天晚上都會跟著父親去河裡下漁網,就經常能抓到溪石斑。吃過晚飯,提著漁網、拿著手電就出發了。溪石斑喜歡吃小河裡的一種水生蟲子,父親以前也經常用這種小蟲子釣溪石斑。這些年,不僅溪石斑罕見蹤影,連釣溪石斑的這種蟲子,也越來越少見了。溪石斑只不過是農村河裡的一種野生魚,不過從它身上,我們也可以窺出農村這些年的部分發展身影。農村的生活的確是越來越好了,可農村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了,很多兒時的樂趣,也慢慢找不到了。
  • 贛州農村小溪石頭縫裡好多這種魚, 還認識嗎?
    在贛州農村老家,以前家門前小溪水質很好,還有好多這種魚遊來遊去,小時候釣的到,後來電魚的 、毒魚的 、水質汙染等等, 現在全部消失了! 你們那還有嗎 ??這樣的魚在農村土話叫「石斑子」,在小溪中的石頭縫裡就看得到,還有一種叫「沙狗子」說實話我都忘記長什麼樣了!
  • 這種魚一般生活於山澗溪流中,尤其是在水流較急的淺灘!
    馬口魚在我們農村當地叫叉口、花叉,此魚純屬野生魚種。它為廣布性魚類,我國除西北沙漠區、青藏高原以外,凡有山有溪流的水域都有它的蹤跡,故俗稱也多:坑爬、快魚、跑魚、寬口、大口藍刀、花手巾、大口鯊、阿紅、紅會睛等。馬口魚屬小型魚類。但其繁殖力強,生長快,產量較高,為普遍食用雜魚之一。
  • 農村魚塘上建公廁,糞便養的魚又肥又大,給你免費釣魚你去嗎?
    以前養魚哪有用什麼飼料養的,魚食都是草,全靠自己割的,要不就是餵養稻穀苗,要不就是割紅薯藤餵魚,要不就是魚塘建公廁,利用糞便養魚,養出來的魚還是蠻好吃的,也很清甜,說到這裡還真有點懷念小時候,現在的魚塘幾乎都是飼料養殖,魚很快就能養大,養出來的魚真心沒那麼好吃。
  • 小溪裡這種魚,大的能長到三指寬,無論清蒸還是紅燒,都非常美味
    一般在水質很好的小溪都會有,金黃色的溪石斑,很多釣魚的人想釣這魚,一般的地方都沒有這種魚。它對水質的要求極高,而且一定要是活水,因此,能見到淡水石斑的河流或者溪溝,那個區域的自然環境肯定是相當好的。也正因為它對水質的要求如此苛刻,到目前為止,全國都還沒有大規模人工養殖的記錄,這也越發讓它變得珍稀和珍貴。這種小溪裡的魚,大的能長到三指寬,無論清蒸還是紅燒,都非常美味!
  • 以前人們說這種魚「下飯」,想吃就要河裡釣,現在想高價買
    以前人們都說這樣的魚「最下飯」,想吃就要河裡釣魚,現在卻要付出高昂的代價眾所周知,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這種高速發展給了越來越多的人更加富裕的生活,但也讓很多過去的趣事成為回憶。例如,小孩子以前住在農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到小河邊去釣魚,只要他們不去更深的湖裡,就沒那麼危險了。
  • 潮汕如果哪個村河裡還有這種魚,證明這個地方山清水秀!
    童年生活中發生的一件件有趣的事 常常把我們帶入美好的回憶中 記得小時候的玩伴嗎? 還得小時候在河裡抓過的魚嗎?
  • 客家人小時候經常養的這種魚,現在越來越少了,你還記得嗎?
    在很多客家人童年記憶的時光河流裡,一定流淌著這樣一種魚:體型普遍在5釐米左右,渾身上下尤其是魚鰭呈現紅色或黑色,是當時在田間、小溪裡比較常見的顏色鮮豔的美麗魚兒。抓幾條來養,已成為70、80後90初年的孩子們童年時代無法磨滅的一種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