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石斑,也叫光唇魚,雖然跟海石斑魚同一個名字,但兩個品種都不一樣。溪石斑,一種只屬於小河小溪的特殊魚種,對水質要求極高,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了。環境汙染的小溪裡是很少有它的蹤影的。這種魚主要以巖石上的青苔為食,身上有虎紋一樣的斑紋,魚肉鮮美且營養價值比較高,肉質細嫩,還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還得小時候在河裡抓過這種魚嗎?小編記得小時候常常挖一個小堤,把小溪隔斷然後用手摸就能抓到好多這種魚。小編清晰的記得,農村老家旁有一條小溪,溪裡的水很清,到了季節便可看到有一團小魚在一起遊來遊去,它們也跟我們一樣在玩耍似的。但由於水質破壞越來越嚴重,導致這種魚慢慢淡出了人類的視線,也只有在一些比較偏僻的大山裡才能有幸一見。溪石斑是一種非常珍稀的山澗溪流野魚,一般只能長到手指長的。
溪流中的溪石斑,雌的全身有青,白相間斑馬紋,稱「青石斑」,雄的鰭呈暗紅色,稱「紅石斑」。溪石斑魚春、夏、秋三季都可釣。記得小時候,每天晚上都會跟著父親去河裡下漁網,就經常能抓到溪石斑。吃過晚飯,提著漁網、拿著手電筒就出發了。漁網都是粘網,每次出門都要提上好幾幅,到了河邊,趁著天還沒黑就要把漁網下完,用小石頭壓好網腳,就可以上岸了。抓到的魚有紅翅膀、馬口、穇子魚,然後就是溪石斑了。
小時候跟著老爸放漁網抓魚,雖然收穫的是大家不起眼的溪石斑,但意義絕不僅僅是這些小魚,遊走在這青山綠水中,嬉戲在這清亮亮的小河中,小時候無憂無慮,那時候的我就是畫中的一景,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這些溪石斑回家香煎一下,非常美味的!
記得小時候,溪石斑還很多的,越到後來,溪石斑就越少了。溪石斑只不過是農村小溪裡的一種野生魚,不過從它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出農村這些年的部分發展身影。農村的生活的確是越來越好了,但是農村的年輕人,很多兒時的樂趣,也慢慢找不到了。清澈的小河、滿地的鵝卵石、質樸的溪石斑,還有光著屁股的孩童,願這些農村最美的風景,能永遠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