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溪裡的這種魚,對水質要求極高,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2020-12-19 花弄

溪石斑,也叫光唇魚,雖然跟海石斑魚同一個名字,但兩個品種都不一樣。溪石斑,一種只屬於小河小溪的特殊魚種,對水質要求極高,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了。環境汙染的小溪裡是很少有它的蹤影的。這種魚主要以巖石上的青苔為食,身上有虎紋一樣的斑紋,魚肉鮮美且營養價值比較高,肉質細嫩,還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還得小時候在河裡抓過這種魚嗎?小編記得小時候常常挖一個小堤,把小溪隔斷然後用手摸就能抓到好多這種魚。小編清晰的記得,農村老家旁有一條小溪,溪裡的水很清,到了季節便可看到有一團小魚在一起遊來遊去,它們也跟我們一樣在玩耍似的。但由於水質破壞越來越嚴重,導致這種魚慢慢淡出了人類的視線,也只有在一些比較偏僻的大山裡才能有幸一見。溪石斑是一種非常珍稀的山澗溪流野魚,一般只能長到手指長的。

溪流中的溪石斑,雌的全身有青,白相間斑馬紋,稱「青石斑」,雄的鰭呈暗紅色,稱「紅石斑」。溪石斑魚春、夏、秋三季都可釣。記得小時候,每天晚上都會跟著父親去河裡下漁網,就經常能抓到溪石斑。吃過晚飯,提著漁網、拿著手電筒就出發了。漁網都是粘網,每次出門都要提上好幾幅,到了河邊,趁著天還沒黑就要把漁網下完,用小石頭壓好網腳,就可以上岸了。抓到的魚有紅翅膀、馬口、穇子魚,然後就是溪石斑了。

小時候跟著老爸放漁網抓魚,雖然收穫的是大家不起眼的溪石斑,但意義絕不僅僅是這些小魚,遊走在這青山綠水中,嬉戲在這清亮亮的小河中,小時候無憂無慮,那時候的我就是畫中的一景,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這些溪石斑回家香煎一下,非常美味的!

香煎溪石斑

記得小時候,溪石斑還很多的,越到後來,溪石斑就越少了。溪石斑只不過是農村小溪裡的一種野生魚,不過從它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出農村這些年的部分發展身影。農村的生活的確是越來越好了,但是農村的年輕人,很多兒時的樂趣,也慢慢找不到了。清澈的小河、滿地的鵝卵石、質樸的溪石斑,還有光著屁股的孩童,願這些農村最美的風景,能永遠流傳下去。

相關焦點

  • 農村這種野生魚,只有小河小溪有,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
    溪石斑,一種只屬於小河小溪的特殊魚種,對水質要求極高,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了。記得小時候,每天晚上都會跟著父親去河裡下漁網,就經常能抓到溪石斑。吃過晚飯,提著漁網、拿著手電就出發了。到最後,隨著農田裡化肥農藥的普及,小河裡的溪石斑幾乎已經絕跡了。溪石斑喜歡吃小河裡的一種水生蟲子,父親以前也經常用這種小蟲子釣溪石斑。這些年,不僅溪石斑罕見蹤影,連釣溪石斑的這種蟲子,也越來越少見了。溪石斑只不過是農村河裡的一種野生魚,不過從它身上,我們也可以窺出農村這些年的部分發展身影。
  • 贛州農村小溪石頭縫裡好多這種魚, 還認識嗎?
    在贛州農村老家,以前家門前小溪水質很好,還有好多這種魚遊來遊去,小時候釣的到,後來電魚的 、毒魚的 、水質汙染等等, 現在全部消失了! 你們那還有嗎 ??這樣的魚在農村土話叫「石斑子」,在小溪中的石頭縫裡就看得到,還有一種叫「沙狗子」說實話我都忘記長什麼樣了!
  • 小溪裡的這種小魚,紅燒之後鮮香不腥,輕嚼幾口,齒頰留香!
    俗語說,水至清則無魚。其實說的是在清水裡,魚兒很難生長,但長出來的,必定肉嫩味美。比如,在農村水流清澈的小溪裡生長的石斑魚,我們那裡叫它溪水石斑魚。這種小魚一般生長在水流清澈的小溪裡,咬鉤兇猛,紅燒之後鮮香不腥,輕嚼幾口,齒頰留香!
  • 農村山澗裡這種魚,對水質要求極高,肉質細嫩煮湯非常美味
    說起野生魚是很多人津津樂道的,野生魚生長緩慢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像常見的鯽魚、嘎牙魚、鱔魚、鯽魚等等。在廣西農村大山的溪流裡有一種珍貴的野生魚,當地叫它「章公魚」。這種魚肉質細嫩滑鮮營養豐富,有滋補強身、活血生肌,補腎的功效,因而有著「魚中珍品」的美譽。
  • 以前農村小溪裡最好吃的野味,現在有些需要花高價才買得到的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的人應該都知道,農村地區地大物博,很多的東西都是野生的。農村的山上有很多的野菜和野果,而小溪裡卻有各種的好吃的野味。以前隨隨便便在小溪裡面抓的野味,現在在城裡有些是需要花高價才買得到的。
  • 過去農村小溪很多的小魚:溪石斑,現在一斤好幾百,啥原因呢?
    過去農村野外小溪裡很多的小魚:溪石斑,現在一斤好幾百,為啥這麼貴呢?現在的水域面積大幅度的減少,已經成為現實,很多條河流都已經多年無水,農村過去多見的水塘,也早已經成為平地,過去的農村基本上村村都要池塘、野外都有小溪,河水也是一年四季的流淌,水裡的資源也是相當的豐富,魚兒諸多,蝦蟹遊弋,是很多人兒時的玩耍樂園,捉魚摸蝦,大家玩得不亦樂乎,隨著這些年的環境改變,這一些原本資源豐富的水域,也都失去了往日的生機
  • 這種魚一般生活在清泉和山澗小溪裡,咬鉤兇猛,很容易吞鉤下肚!
    夏天來了,河裡面的各種魚都開口了。之前在山澗小溪裡釣了幾條山鯰魚,爸爸說這種魚很好吃,於是今天就準備再去釣幾條,回來嘗嘗!這種魚一般生活在清泉和山澗小溪裡,咬鉤兇猛,很容易吞鉤下肚!山裡的氣候不穩定,要是下雨,不能戀釣,不管魚有多好,安全第一,下雨就得走。
  • 這種魚曾經村邊小溪多到泛濫,如今卻成稀罕物,賣到百元一斤
    山間小溪裡,這種叫「溪石斑」的小魚,以前多到泛濫,如今成稀罕物,價格暴漲,你認識嗎?「溪石斑,五寸長,悠哉悠哉水裡遊,小孩叫,大人笑,釣竿放下它來到,手腳忙,嘴巴喊,眨眼功夫魚滿筐,湯水鮮,肉細嫩,吃罷好久還回味」。小時候在小溪河裡抓魚的情景至今還記憶猶新。
  • 溪石斑,一種只屬於小河小溪的特殊魚種,對水質要求極高
    我的童年就是在家鄉的溪水裡長大的,當那些城裡的同齡孩子還在父母的淫威之下「ABCD」的時候,我們赤身裸體的在小溪裡玩耍正歡。一條小溪,沿岸垂柳依依,樹木蔥蘢,水是清澈見底的,或白或黑的鵝卵石,長著石斑狀或柳葉紋的小魚在石縫間迅疾地穿梭,翠鳥佇立在溪石上,蝦蟹之類翻開石板就可找到,用石塊雜草築成壩跳進去能洗澡。水很清澈河床裡的石頭清晰可見,最可愛的是那些小魚。
  • 小時候這些在河床裡常見的魚,如今因為水質汙染已經很少見了
    很多80後90後的農村小夥伴兒,如果說小時候是在農村長大,那麼肯定會有去河裡捉魚的經歷。在那個年代,物質相對來說比較匱乏,沒有現在這麼多好吃的,也沒有那麼多的錢,天天去買魚吃。可是嘴饞怎麼辦呢?很簡單,那就是到村子裡的小河裡去抓魚鰨米魚在農村也比較常見,不少地方都叫它舌頭魚。
  • 這種農村常見的魚現在已經很少了,用油炸出來比罐頭魚還要好吃
    這種魚在農村比較常見的,一般在小溪或者河裡都能見到這種魚。大家知道這是什麼魚嗎?相信很多人小的時候都抓過這種魚。但是現在已經很少見了。這種魚喜歡扎堆的遊在一起,不認真看還以為這種魚叫馬口。而且這種魚是非常美味的,特別是用油煎或者炸出來。口感爽脆,味道非常好。比罐頭魚吃起來還要香。
  • 農村裡的5大「土貨」美食,全吃過的,請允許我叫你一聲「大佬」
    蝲蛄蝦第1種是蝲蛄蝦,蝲蛄蝦和小龍蝦長得有點像,但是它們對水質的要求極高,喜歡生活在一些小溪裡。在以前東北蝲蛄蝦特別常見,還有一種美食叫做蝲蛄豆腐,但是現在這種蝲蛄蝦卻越來越少了,很難看到它們的身影。凡是吃過蝲蛄蝦的,沒有不稱讚它美味的,小龍蝦在它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你有吃過嗎?
  • 農村野生石斑魚,現在已難覓蹤跡了
    在南方農村的一些偏僻深山裡,因為人跡罕至,所以受到的破壞和汙染就會比較少,那裡的動植物自然就會種類比較多,而且生長的都會比較的好,一個周末,閒來無事約上好友去鄉村老家捕捉大名鼎鼎的野生溪澗石斑魚。石斑魚這是我們本地的叫法,但不是大海裡的大石斑魚,這種魚學名叫光唇魚,最大的特色就是個頭小,體梭形飽滿,看上去像一個風韻猶存的少婦,肉肉的很是惹人喜歡,並且全身深青腹部較淺,像穿上一件尊貴的睡衣,甚是惹人喜愛,此魚屬冷水魚類,一般生活在南方山區的溪水溝澗石縫或深潭底部。
  • 小溪裡這種魚,大的能長到三指寬,無論清蒸還是紅燒,都非常美味
    一般在水質很好的小溪都會有,金黃色的溪石斑,很多釣魚的人想釣這魚,一般的地方都沒有這種魚。它對水質的要求極高,而且一定要是活水,因此,能見到淡水石斑的河流或者溪溝,那個區域的自然環境肯定是相當好的。也正因為它對水質的要求如此苛刻,到目前為止,全國都還沒有大規模人工養殖的記錄,這也越發讓它變得珍稀和珍貴。這種小溪裡的魚,大的能長到三指寬,無論清蒸還是紅燒,都非常美味!
  • 山澗小溪石頭縫裡的這種魚,全身有花紋,用來煮湯非常美味!
    上個周末回農村老家,跟隨老爸到山澗小溪裡抓魚,我們在山澗小溪石頭縫裡發現很多魚,一段時間下來還收穫了不少呢,抓得最多的是身上有些斑紋的魚,老爸說這些是張公魚,營養價值很高的,是「魚中珍品」呢 。山澗小溪石頭縫裡這種魚,全身有花紋,用來煮湯非常美味!
  • 現在的農村小溪小河為什麼魚越來越少,甚至已經沒有魚存在了
    我是70後,我小的時候,河湖溪庫裡到處是魚,而且種類繁多。現在不光是魚的數量銳減,很多種類的魚已經很難覓到其蹤影了,比如鰟鮊、馬口、趴虎、大眼、鯢魚、黃骨(以上都是我湖南老家的叫法)等。我姨夫家在農村,這個問題我問過他,他告訴我說,主要有以下原因:1、農藥的大量使用。
  • 為什麼現在農村河裡,不好找到大魚了?小溪裡的魚蝦也越來越少
    莫說十來斤的大魚了,就是幾斤重的「大魚」現在都很少見,哪怕是過去成群的小魚,現在農村河裡都見得少了。 我記得小時候村裡發展很慢,村子裡的人外出打工的還不是很多,大家平時在地裡幹農活,接零工。那時候耕地上糞便雜草秸稈發酵的有機肥,割麥子用鐮刀,村裡周邊也沒什麼工廠。
  • 這種生活在小溪中的魚,曾是小時候釣魚最煩的魚,可現在快絕種了
    這條外形看起來很漂亮的小魚,會勾起很多人童年時的回憶,因為這種魚在我們小時候非常的多,而且特別是在釣魚的時候,那真的是煩都煩死你,這種魚的學名叫做鰟鮍魚,我們老家農村那邊的叫法叫做「屎光皮」,可能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叫法吧。
  • 農村小溪逐漸消失的4種野味,小蝦米上榜,吃過第4種的已成爺爺輩
    成功的從農村走到了城市,可是當你越長大,越成熟的時候,腦子裡面,以及自己的心裡想的並不是城市,而是那些已經逝去的農村生活,和那些正在逐漸消失的農村野味。第一種,小蝦米首先第一個就是小蝦米,現在我們隨處能夠看到小龍蝦的身影,可是又有哪些地方能夠看到小蝦米呢?就算是能夠,也是人工養殖的。
  • 以前人們說這種魚「下飯」,想吃就要河裡釣,現在想高價買
    以前人們都說這樣的魚「最下飯」,想吃就要河裡釣魚,現在卻要付出高昂的代價眾所周知,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這種高速發展給了越來越多的人更加富裕的生活,但也讓很多過去的趣事成為回憶。例如,小孩子以前住在農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到小河邊去釣魚,只要他們不去更深的湖裡,就沒那麼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