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跑步中肌肉損傷及恢復對策

2020-12-23 荔枝網新聞

  在日常的訓練或比賽中,肌肉損傷是時常發生的事情,主要是由於運動的技術動作不規範,準備活動不充分,場地器材的因素,肌肉負擔過重,動作用力過猛,肌肉力量不足等原因造成。

  通過多年對訓練經驗的總結,筆者認為應該從肌肉損傷的基礎理論,生物力學和解剖生理學方面來研究田徑運動肌肉損傷。尤其是對損傷的多發部位的肌肉研究,可以提高對田徑項目中肌肉損傷原因的理論認識,從而減少傷病的發生,提高訓練水平。

  運動中引起肌肉損傷的原因

  肌肉損傷是指肌肉主動強烈收縮或被動過度拉長時所造成的肌肉微細損傷或部分撕裂或完全撕裂。

  它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由於一次強力牽拉引起的肌肉急性損傷,此類損傷多發生於跳躍、投擲項目,另一種是持續過度地使肌肉處於疲勞狀態引起的慢性損傷,此類損傷多發生於長跑等徑賽項目等。

  肌肉組織的損傷與生理變化有關

  長期的訓練會使肌肉體積增大,而肌肉體積增大後,其周圍的筋膜沒有足夠的彈性。

  當肌肉處於工作狀態時,大量的小血管擴張以增加肌肉的血液流量,這樣使得肌肉的體積進一步擴大,引起相對性肌肉組織缺氧,細胞內環境也發生變化,乳酸形成,體液從毛細血管滲出,肌肉內水腫就會隨之出現。

  這就進一步增加了肌肉間隔的壓力而影響血液循環,間隔內肌肉收縮牽引骨膜,引起骨膜的炎症反應,進而發生疼痛現象。

「槓桿原理」的爆發式用力

  下肢快速下壓著地,上體快速繞支撐點向前轉動是田徑項目中最常見的動作。在這些動作中,腳著地後,身體實質上是繞支撐點轉動,著地腳要達到強有力的蹬轉效果,它必須有效地利用轉動原理,也就是槓桿原理。

  從解剖學角度講,韌帶和肌肉附著在關節附近有一個較短的力臂,地面反作用力相對支點的力臂通常遠大於韌帶和肌肉的力臂,反作用力力臂遠大於肌力臂。

  這就意味著較大的反作用力(外力),就迫使肌肉必須產生出更大的肌力(張力),當運動身體要快速移過支撐點並迅速轉為強直蹬伸時,就需要有極大的反作用力來作為動力,相對的肌力就必須更大,獲得更大肌力的結果,就極易使肌肉韌帶在收縮發力過程中超過承受的最大負荷而損傷。

長期疲勞性負荷是引起慢性損傷的主要原因

  重複的小負荷也會引起肌體組織損傷。身體的任何部位在受到重複的機械負荷作用下,通過不斷積累的磨損或疲勞,機體組織的機能都會下降,從而使肌體對負荷的適應能力和承受能力下降。

  在田徑運動項目中,跑與競走運動員多發生這些損傷,當人體處於靜止狀態時,地面支撐反作用力幾乎垂直通過下肢到上體,逐漸為人體的肌肉骨骼等組織吸收。

  當人跑動時,腿的方位與地面構成一定的夾角,這樣,來自地面且比靜止時反作用力大得多的衝擊力就會直接作用於下肢並將力向上傳遞。

  在田徑技術中,化解這一衝擊力的有效方法是著地時腳「扒地式」的滾動效果,由於周期性動作時間長,運動員著地時的這種「扒地式」的滾動效果會隨體力的下降而減輕,從而使力直接作用於小腿,疲勞性的肌組織炎症就是這樣產生的。

田徑運動中引起肌肉損傷的其他因素

  運動員精力不集中,疲勞狀態下訓練或者肌體在相對疲勞狀態下的意外受傷在田徑運動員受傷人員中佔有一定比例,這種狀態下受傷也與運動員的心理狀態,外界環境有關。

  該如何區分是酸痛還是損傷?!

  有人把肌肉酸痛當成了肌肉損傷,結果練一次之後,便開始進入長期的休息狀態。還有人把肌肉拉傷當成了肌肉酸痛,結果繼續訓練後,傷情變得更加嚴重。

  急性肌肉酸痛是因為運動過程中乳酸堆積而造成的酸痛現象,一般是在劇烈運動的時候出現,有時會有肌肉僵硬的現象。比如胸肌訓練過程中出現的肌肉酸脹,腹肌訓練中出現的超級「酸」!

  慢性肌肉酸痛【又稱延遲性肌肉疼痛,英文DOMS(deep-onset-muscle-soreness)】往往發生在運動後的12-72小時之間。它在離心運動中最容易出現,比如我們臥推下放的過程中。

  慢性肌肉酸痛成因有多種理論,比如「肌纖維損傷」、「肌肉痙攣」、「炎症」、「離子過載」等理論,不過至今仍沒有清晰的定論。

  點擊閱讀:《跑步後,引起肌肉酸痛的原因?》

區分技巧

  區分起來其實很簡單,急性肌肉酸痛在運動停止幾分鐘內即可消失;慢性肌肉酸痛也會在兩三天內減輕或者消失,倘若2-3天後仍然沒有緩解的跡象,那就要考慮是不是肌肉損傷了。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在出現症狀後牽拉相應的部位肌肉時,如果牽拉該部位肌肉,疼痛有減輕,那可能僅僅是肌肉酸痛而已。

  如果疼痛感加重,那可能是該部位的肌肉出現了肌肉損傷;如果是劇烈的、針刺般的疼痛,同時肌肉收縮功能明顯受限,讓人沒法繼續運動下去,那就是比較嚴重的肌纖維撕裂了。

田徑運動肌肉損傷的恢復

  肌肉運動損傷初期會發生疼痛、腫脹、炎症反應等症狀。為減輕這些症狀採用「應急處置」,主要包括:制動、冷敷、加壓、抬高四個方面。損傷後期的治療措施稱為功能恢復。

  由於功能恢復直接影響運動能力,因此它越來越受到運動醫學界的重視,目前國內外對功能恢復手段的研究主要分為以下幾方面。

  一、物理治療 :

  主要是應用各種物理因子(如力、電、光、聲、磁、熱等)來預防和治療疾病。理療的目的是活血化瘀、鎮靜止痛、緩解痙攣和增強保護性抑制,消除大腦皮層中的病理興奮灶,增進受損關節肌肉的強度。

  物理療法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

  1

  運動療法

  損傷後的康復鍛鍊可以維持心血管功能及代謝的運動適應性,防止因停止訓練而引起的各種疾病,防止廢用性肌肉萎縮和骨與關節的變化。

  運動鍛鍊治療可以引起肌原蛋白中肌蛋白的變化,改善肌肉力量,提高血清睪酮水平,使肌管增多(肌纖維再生活躍),從而促進損傷肌肉的恢復。不同強度訓練對肌肉恢復作用不同。

  肌肉急性拉傷後採用較小強度的訓練可使受損肌肉的修復在功能、形態結構等方面朝有利方向發展;當採用較大強度訓練或漸增中等強度訓練時,由於受損肌肉對其產生適應性變化,雖然使得肌肉極限強度、最大伸長量和斷裂密度等主要力學指標性能明顯提高並部分達到拉傷前水平。

  但此時肌肉的彈性剛度指標明顯上升,肌肉的彈性明顯下降,對肌肉的再次損傷構成潛在威脅。

  不同訓練方法對肌肉恢復作用也有所不同。牽張訓練對拉傷肌肉的收縮性能恢復有積極意義;跑臺訓練在抑制拉傷肌肉收縮力消退上有一定作用,但未表現出訓練效應的累積,而表現出肌肉應力衰減的進一步降低;適量的靜力訓練對拉傷肌肉的功能性恢復有較好作用。

  另外,損傷早期大運動量訓練對肌肉恢復會產生負面影響,但在損傷後期為恢復原有運動能力。則需要進行較大運動量的訓練。

2

  磁療

  磁療在醫學上有各種應用,有靜磁療法、複合磁療法、經絡磁療法和磁水療法等。磁療能促進毛細血管增生,促進表皮生長,具有很好的鎮靜止痛和消炎消腫的作用,目前在臨床上應用較多。

  3

  中醫療法

  中醫認為損傷後痛腫是因為氣血瘀滯:在損傷早期不宜使用按摩手法,在損傷中後期按摩可疏通經絡,按摩可促進損傷部位新生毛細血管的形成和成熟,促進纖維母細胞轉化為纖維細胞,促進膠原纖維合成,並使其排列規整緻密,有利於傷口的癒合。

  可鬆懈損傷組織間的粘連,促進受損肌肉形態結構的恢復,減輕肌纖維組織增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加血流量,促進新陳代謝,從而減輕受損組織水腫,清除壞死成分,加快炎症消散。

  刮痧法對治療肌肉損傷也有作用,可以通經活絡,扶正祛邪,調理氣血,使瘀血由裡出表,經皮腠而外達,使周身氣血迅速得以暢通。

  二、中醫藥療法:

  中醫理論認為,肌肉損傷的治療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為主。

  中藥在損傷早期具有保護血管,改善微循環。抑制炎症滲出與浸潤,加快炎症產物的吸收與腫脹的消除,減輕肌纖維變性壞死的作用;

  在損傷中晚期,可以促進巨噬細胞吞噬損傷後殘留在組織間的異物,為組織再生創造條件,同時促進肌纖維的再生,加快再生肌纖維的成熟,減少纖維結締組織增生。

  大強度訓練後輔以正確的中醫藥恢復治療,對肌肉功能的增強和疲勞的消除有良好作用。

  三、西醫抗炎藥物療法:

  抗炎藥物主要在肌肉拉傷的早期使用,可以推遲炎症反應。

  文章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跑步造成小腿肌肉拉傷,怎麼快速恢復?
    跑步造成小腿肌肉拉傷,怎麼快速恢復?2、劇烈疼痛:像小腿「中彈」一般,劇烈疼痛,被迫停止正在進行的跑步。3、跛行:提踵時疼痛會明顯加重,患者會採取保護性走路姿勢而跛行。4、腫脹、淤青、凹陷:剛受傷後明顯出現小腿腫脹、變形及皮下出血(青到紫的瘀斑)。如果腓腸肌完全斷裂,則會發現有一明顯的凹陷。陳舊性傷則局部可摸到較硬的疤痕結構,翹腳背時可感覺小腿後方疼痛,活動受限。
  • 半月板損傷,到底有什麼危害?對我們跑步有什麼影響?
    這個問題真的很重要,因為膝蓋是關乎我們整個身體運動的主要部位,任何群賽事缺了膝蓋,就不可能進行,同時,如果我們膝蓋損傷嚴重,不及時的治療就有可能導致我們下半身就只能在輪椅上度過了,所以,保護膝蓋在跑步中真的非常重要。可是,許多人都患上了半月板損傷這種病,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半月板損傷呢?我們又該怎麼避免半月板損傷?
  • 骨折等骨損傷恢復過程中,謹記做好康復運動,這5種選擇很常見
    骨損傷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問題,主要見於運動時或者是進行體驗駕駛引發的損傷,這種情況需要針對骨損傷的程度來進行判斷,並且進行後期的康復運動,幫助骨損傷患者恢復。骨損傷可能是多種原因導致的,所以後期恢復就比較重要,不僅能夠預防再次損傷,還可以有效地幫助患者,保持生理活動功能。
  • 如何有效應對跑步後的肌肉酸痛?
    跑步後的肌肉酸痛,似乎在乎難免。即便跑步頻率達到每周三五次的跑友,在較明顯地變換運動強度或改變跑量時,也會遭遇程度不同的跑後肌肉酸痛。而平時不運動的人,或者停止運動後一段時間又再度開始跑步的人,則必定會體驗到較為激烈的跑步後肌肉酸痛。
  • 跑步骨頭疼?那你就要留心了,小心跑步損傷找上門!
    跑步已經成為了一種風靡世界的運動項目了,越來越多的人都加入了跑步的人潮,你會發現,不管是在哪個城市,哪個地點,每天都有人去跑步!可是隨著跑步人數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人都不注重跑步的方法和跑步的科學性,這導致許多人都因為跑步而受到的身體損傷!我們千萬不能小覷跑步損傷,不要以為身體有修復功能,我們就可以胡作非為!其實我們不知道的是有許多損傷是終身性的,而且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
  • 跑步後肌肉酸痛,不一定是乳酸堆積,而是…
    作者:老王 來源:跑步指南你一定有這樣的體驗:跑步後的那幾天,腿部肌肉酸痛,上下樓梯的時候尤為困難。為什麼肌肉會酸痛?一般認為肌肉酸痛是因為乳酸堆積引起的,當跑步速度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速度,就很容易引發乳酸的堆積,堆積到一定程度,肌肉就會感到酸痛脹,難以再維持原有的運動狀態,這很正常,也是一種身體保護機制。
  • 肌肉恢復:運動後更快恢復的7種方法,再也不用練一次恢復一周啦
    冷卻階段很好理解,就是讓身體從劇烈運動中逐漸的過度到停止。比如說跑步,在運動結束前十分鐘,逐漸的減慢步伐,降低強度。這樣,身體就會慢慢開始使新陳代謝和心血管系統恢復到正常水平。它還可以分解代謝物質的積聚並減少肌肉的酸痛。最後幾分鐘的訓練強度降低,可以加快身體過渡到恢復階段的速度。
  • 運動後多長時間肌肉恢復
    另一種是在運動後幾小時或一夜之後才出現,並伴有疲倦感,甚至會出現肌肉痙攣、僵硬等症狀。這種肌肉疼痛消失得比較緩慢,常常3~4天甚至一周之後才能完全恢復,這種症狀則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  我們常說的肌肉酸痛主要是指延遲性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與拉傷是有明顯區別的。肌肉酸痛是一種正常的、積極的生理表現。
  • 跑後肌肉酸痛?5個緩解方法,幫你放鬆肌肉提高跑步效率
    一、跑步後為什麼酸痛跑步後的酸痛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立刻發生的肌肉酸痛,另一種是跑步後很長時間才出現的酸痛,也稱為延遲性酸痛。立刻發生的酸痛是因為跑步後,骨骼肌突然停止運動,造成肌肉快速收縮,它是一種肌肉急性損傷的現象,對發生在沒有鍛鍊基礎,而進行高強度鍛鍊的後果,骨骼肌沒有充足的有氧供給,導致新陳代謝不能正常進行,乳酸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大量的堆積在運動肌肉之中,故而造成肌肉立刻出現酸痛的感覺。
  • 運動後損傷該怎麼辦?兩個肌肉恢復的小知識送給你,請收好
    腿部運動損傷是運動損傷中常見的一種,可能會涉及肌肉、關節的一些損傷,會表現出疼痛、腿部腫脹的症狀,會影響到我們的正常運動。發生這些損傷後,及時的診斷很重要,這樣才能對應的做出處理,避免損傷的發展擴大。運動損傷小腿肌肉脹是怎麼回事?運動損傷,如果小腿肌肉脹的時候,急性期還是要注意要做一下拉伸,如果很多朋友就像跑步,突然間跑步,小腿脹比較嚴重的。沒有充分休息時,它還發生抽筋、抽搐的情況。如果它脹,其實就是機體給我們一個信號、一個提示,就是它疲勞了,要適當的停下來、要做做拉伸。
  • 跑步後,如何緩解肌肉酸痛和身體疲勞?
    跑步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疑難問題,不明白的就在評論區留言,石老師為你答疑解惑!:恢復的重要性不亞於跑步訓練,因為沒有恢復就沒有提高。跑後的恢復和訓練一樣,都是跑步鍛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打算將跑步長久堅持下去的跑者,都需要學會科學高效的跑後恢復方法,會讓你更快地從疲勞、酸痛中恢復過來,真正做到滿血復活,在進行訓練時,耐力更持久,力量更充沛,體能儲備更足量。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跑步後,如何才能減緩疲勞和肌肉酸痛的問題。
  • 跑步小腿肌肉疼怎麼辦?如何緩解肌肉酸痛,讓身體儘快恢復呢?
    如今跑步運動越來越受歡迎,但是很多人在跑完步之後渾身酸痛,肌肉酸痛是跑友最常見的問題之一,那麼該如何緩解肌肉酸痛,讓身體儘快恢復呢?一、跑後拉伸充分的拉伸,尤其是腿部的拉伸,可以有效緩解延遲性酸痛。跑後拉伸都是在跑步前非常重要的環節,跑後的拉伸側重靜態拉伸,讓僵硬的肌肉舒展,從而更快的排出運動後產生的有機廢物,還能對小腿塑形。 跑後拉伸的主要問題是:拉伸不全面,只針對個別部位進行草草拉伸,沒有對下肢所有肌肉都進行拉伸;拉伸時間過短,要求一個部位需要拉伸最好在30-60秒以上;動作做得不到位,拉伸效果不明顯。
  • 跑步後乳酸過多,肌肉疼痛,我們該怎麼解決呢?
    其實肌肉酸痛並不是一定的,它的產生有許多的原因,同時我們也有許多的方法來很大程度的緩解這種肌肉酸痛的症狀,讓我們恢復肌肉的強壯和活力。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談一談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們肌肉酸痛,那麼遇到肌肉酸痛我們又該怎麼解決呢?
  • 健身有必要天天跑步嗎?
    跑步可以鍛鍊身體,增強免疫力,可以使人變得更加自律,堅毅,富有責任感,跑步的好處實在太多。很多人都通過跑步收穫了健康與快樂,並從此愛上了跑步。然而,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初跑者平時跑步是很少休息的,有的人甚至天天跑步。
  • 抵禦寒冷+促進恢復 冬季跑步後五種最佳熱飲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日,在完成1次艱苦的跑步之後,沒有什麼比喝上一杯健康的熱飲更舒服的事情了。日前美國《跑者世界》總結了最適合在跑步之後飲用的5種熱飲料,它們能夠幫助你很快從寒冷中走出來,而且還可以加快你身體的恢復速度——1.墨西哥風味熱巧克力這種苦甜參半的巧克力含有多酚,跑步之後身體消耗較大,飲用這種熱巧克力可以幫助提高血流量,進而改善你的跑步能力,辣椒中的熱量還可以加速你身體的新陳代謝,牛奶當中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你的肌肉恢復
  • 膝蓋受傷,多久才能恢復跑步呢?
    跑步一年,膝蓋受傷,下樓疼痛,檢查是膝關節輕度退行性改變,多久能恢復跑步呢?大家都知道,膝關節疼痛是比較痛苦並且很不方便的,因為膝關節疼痛意味著你在走路時會很難受甚至是無法正常地走路。所以,進行休養很重要。
  • 跑步如何促進肌肉恢復,增強體能,百年扁氏建議這麼做
    跑步如何促進肌肉恢復,增強體能,百年扁氏保護你的膝蓋跑步就是根據當時跑步的狀態而跑,每天人的狀態都會不同,遇到狀態不好時就用間歇跑,狀態好的時候就撒開跑,運動就是為了健康,不健康的跑步寧可不跑!女生不建議天天跑,一周三次四次就好。
  • 錯誤跑步姿勢易拉傷肌肉 跑步牢記9個要領
    夏日到來,跑步成為美眉們塑身減肥的首選,然而不準確的跑步姿勢、跑步習慣不僅會加大身體受到的阻力,導致肌肉拉傷問題,還可能讓你的減肥計劃事倍功半。下面分享防跑步傷的n個小要領,跑得正確,才能跑出健康!跑步是一種受人青睞的運動方式,很多人喜歡跑步、卻不知道如何正確跑步。掌握正確的跑步姿勢、跑步習慣很重要。
  • 跑步前後,吃對喝對防止酸痛
    談到如何恢復肌肉酸痛,你可能會想到如泡棉滾筒、按摩、局部止痛藥或消炎藥,但也有一些營養飲食上的措施有所幫助。保持高量攝取碳水化合物要減少跑步過程中的肌肉組織損傷,最簡單的措施之一就是在長時間跑步中喝運動飲料。當肌肉糖原存量在長時間運動逐漸減少,肌肉越來越依賴分解蛋白質來提供替代燃料來源。
  • 跑步後疲勞?5個拉伸動作,幫你解除腿部肌肉緊張,快速恢復體力
    愛跑者在運動後,他們的肌肉和肌腱都處於緊張狀態,這是因為在運動中,人體中產生了大量的乳酸,堆積在體內同時肌肉收縮擠壓血管,讓人有很強烈的疲勞感,為了讓跑者在短時間內恢復體力,跑步後消除疲勞的方法是有必要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