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鄧鈺
通訊員陳茜
11月25日,在海南農墾神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泉集團)長田片區,職工黃少明從自家小樓的陽臺向外望去,冬天雖已來臨,窗外仍是藍天白雲,芒果林蓬勃地綠著。
而過去,這片芒果林曾是片雜草叢生的荒地。
藍天與綠樹見證的,是一段長達27年、跌宕起伏的奮鬥史——因產業滯後等因素,神泉集團的前身國營南田農場(以下簡稱南田農場)一度是全國農墾虧損前十的農場,職工領不到工資,貧困面達95%以上,只能紛紛外出打工尋找出路。
1992年,南田農場走上改革之路,大膽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芒果種植產業,近年來更是跟隨轟轟烈烈的海南農墾改革步伐,轉製成立神泉集團,擴大產業版圖,走上三產融合道路。數據顯示,經2018年初步審計,神泉集團利潤達到1.26億元,淨利潤突破億元,創造有史以來盈利最高紀錄。職工更是過上了「四個一」的小康生活。
「神泉人的成績是幹出來、闖出來的。」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彭隆榮表示,神泉集團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緊抓發展機遇,以敢闖敢試精神,繼續當好改革「排頭兵」,為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率先實現小康社會的「兩個率先」目標而奮鬥。
A
老樹換種一次調整開啟改革探索
「老橡膠樹死了!」時隔27年,神泉集團長田分公司總經理彭禮政仍忘不了當年農場組織職工砍去老化橡膠林的震撼場景。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橡膠林老化,生產力下降,以及產業結構單一等因素影響,南田農場陷入運營危機——職工半年領不到工資,每年離職500多人,4年下來走了2000多人……「甚至有職工堵路攔車,討要工資和醫藥費。」一句話道出了當時的無奈境地。
1992年,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南田農場決定砍掉老化的橡膠樹林,騰籠換鳥,給新產業讓路。
砍膠樹,種芒果。一次產業調整的探索在南田農場推進。當時,職工們看著一棵棵橡膠樹倒下都沉默不語,把不舍、難過和迷茫埋在了心裡。
「可以說,這決定站在了當時八成職工的對立面。」彭禮政回憶,從發展芒果種植產業以來,質疑聲就沒停過。加上當時受物流、宣傳等因素限制,芒果市場未完全打開,人們對芒果產業的認知度、接受度不高,產業前景並不明朗。「父輩們甚至指著年輕職工破口大罵『敗家子』,指責他們挖空了家底。」
阻力雖大,發展勢頭卻沒停。「摸著石頭過河,黨員幹部要走在前面!」南田農場以黨建帶動,加之宣傳鼓舞、政策鼓勵,通過減免地租、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扶持、成立技術協會等舉措調動員工積極性,「抱團」發展芒果產業闖市場。
這份敢闖敢試的精神延續至今。在產業發展中,神泉集團始終發揮黨建帶動作用,引導職工調整和改良芒果種植品種,同時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產業化發展思路,
如今,芒果已經成為神泉集團的「金果」。據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神泉集團芒果總產量15.01萬噸、產值13.16億元,較1992的136噸產量增長1102.6倍;職工勞均收入7.26萬元,較1992年的1873元增長37.8倍;職工們搬出了危房,住進了統建樓,而今神泉集團已有統建樓、「芒果樓」12056幢(套),較去年增加600多幢(套)。
「當年抵制砍橡膠種芒果的反對聲沒了,芒果地裡儘是職工們暢想甜蜜生活的討論聲。」彭禮政說。
B
反哺民生一個產業激活發展動能
「新種下的芒果樹活了!芒果成了致富『金果』。」在自家果園裡,黃少明頭戴草帽,正忙著給芒果樹控梢剪葉。
自1996年開始發展芒果種植,23年過去,黃少明家的種植規模從十餘畝擴大到120畝,其中70畝已投產,年收入穩定在近百萬元,還從舊平房住上了3層小樓。「產業發展,讓職工們『甜』了生活,也富了頭腦。」
一子落而滿盤活。芒果樹紮根,激活了神泉集團民生、產業、人才等多個維度的發展動能。
民生方面,神泉集團實現了每戶一塊果園、一片菜地、一群家禽的「三個一」到每戶一份產業、一幢樓房、一輛汽車、一份股份的「四個一」民生發展目標轉變;如今更是提出培養「三批百萬富翁」目標,即一批職工百萬富翁、一批管理者百萬富翁、一批職工子弟百萬富翁。在此基礎上,神泉集團還提出壯大芒果優勢產業、打造優美環境、創造優越生活的「三個優」發展目標。
彭隆榮表示,產業建設要與職工利益緊密結合,讓職工成為海墾改革、企業發展的擁護者、參與者和受益者,在共建共享中獲得更多幸福感。
在產業方面,神泉集團結合智慧農業建設,推行統一規劃、統一投資、統一標準、統一農資、統一品牌、統一購銷的「六統一」,推動芒果產業優化升級,擴大產業版圖,進一步打響「神泉芒果」品牌。
「我們的產業還『長』到了東南亞。」黃少明高興地說,本月初,神泉集團旗下子公司,海南農墾果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墾果業集團)與柬埔寨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產業、資源優勢,構建跨國芒果全產業鏈。「跟著集團幹,哪裡還愁前景?」
C
多路並進一場改革還在繼續進行
一直以來,神泉集團始終堅持圍繞現有資源,培育發展「新枝」,通過產業多元化發展,延伸發展鏈條。
據介紹,神泉集團早已積極謀劃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利用溫泉、生態等天然資源稟賦,主動對接政府與多地企業找投資,發展起芒果、旅遊、高效農業三大產業,並同步構建「一城五地」發展格局,一城即國際溫泉旅遊城;五地即世界級熱帶農業產業基地、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經濟文化交流基地、後勤保障及特供基地、康療養生基地和三亞特色旅遊度假區。
日前,在南田鴻洲共享農莊項目(一期)建設現場,一陣禮炮轟鳴聲中,項目中的康養接待中心宣布封頂。「未來,這片土地將建成一個宜遊宜業的生態樂園。」南田鴻洲共享農莊項目現場相關負責人邢新寶說。
新一輪的發展號角吹響,近年來,神泉集團已陸續成功引進落地南田鴻洲共享農莊、南田馬術文化小鎮、南田溫泉產業小鎮等12個項目,5年內預計投資420億元,將初步形成混合型經濟新興高端旅遊產業業態。
神泉人的改革探索,依舊在路上。
(本報三亞11月25日電)
來源: 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