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科研新成果一一5000盒小麥胚芽粉新年送教師

2020-12-19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聞網


陝富面業向我校贈送5000罐(盒)小麥胚芽粉

  1月5日,臘八節。嚴重的霧霾難掩校園裡的快樂:我校在職教師員工分批免費領到一份高營養的節日禮物——超過1斤的小麥胚芽粉。這是繼饅頭、甜瓜、西瓜、蘋果、土豆燒牛肉之後,我校又一次科研成果進社區活動。

  小麥胚芽營養全面且價值極高,被譽為「植物黃金」。2013年,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徐懷德教授帶領科研團隊,幫助總部設在陝西富平的我國西部最大的民營麵粉企業——陝西陝富面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小麥胚芽粉,經過兩年多攻關,解決了小麥胚芽粉生產中難於貯藏、入口不香以及提取量和純度低的三大問題,使企業從麵粉加工的副產物中找回了高質量的小麥珍寶。

  每一千斤「西農979」等優質小麥可提取一斤小麥胚芽粉。小麥胚芽粉成為校企合作的新成果,也成為陝富集團事業新的生長點。為感謝學校的科技支持,陝富面業為我校共捐贈價值119萬元的5000罐(盒)小麥胚芽粉產品。陝富面業總經理郭進安表示,「希望這些產品能給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職工帶去我們的新年祝福」。

  「以前科研成果是學生的福利,現在教職工們也享受到啦」「長知識了」「變廢為寶,延伸了產業鏈」「為學校點讚,為食品學院點讚」,教職工們的微信朋友圈裡關於小麥胚芽粉免費發放的新聞很快火爆了,大家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紛紛「吐槽」。食品學院青年教師、食品化學與功能營養團隊成員劉志剛領到這份新年福利後,在自豪之餘表示將向徐懷德教授團隊學習,「把科研成果轉化出去,服務社會滿足群眾需求,是我們食品科技工作者的夢想。」

  在捐贈儀式上,陝富面業和我校食品學院籤訂了教學實習基地、學生就業實習基地和產學研合作三份協議,開展全方位合作,並準備在雙方籌辦「小麥加工產業技術研究院」和「食物營養與健康研究院」的過程中實現資源共享。

  副校長冷暢儉,黨委校長辦公室、黨委宣傳部、校工會、科研院、科技推廣處、教務處、就業指導中心、教育發展基金會負責人,陝富面業公司代表以及食品學院師生參加捐贈和發放活動。食品學院黨委書記張振華主持捐贈儀式。


我校食品學院院長劉學波與陝富面業副總經理耿學光籤訂產學研合作協議


冷暢儉副校長與徐懷德教授交流

編輯:張晴

終審:閆祖書

相關焦點

  • 西北農林科大教職工免費領取小麥粉:學校科研成果共享
    ­  5000罐小麥胚芽粉免費領取 西農大教職工共享學校新成果­  1月5日,臘八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校園很快樂:該校在職教師員工分批免費領到一份高營養的節日禮物——超過1斤的小麥胚芽粉。這是繼饅頭、甜瓜、西瓜、蘋果、土豆燒牛肉之後,該校又一次科研成果進社區活動。
  • 食品科技擦亮小麥胚芽的「黃金」之光
    剛剛進入新年,一條官方消息令人驚喜:元月5日,與我校開展合作的陝富面業集團,將向我校所有在職員工贈送價值119萬元的小麥胚芽粉產品5000盒(罐)。  小麥胚芽粉是校企合作結出的一項科研成果。讓教職工們免費享用小麥胚芽粉,應該是繼饅頭、甜瓜、西瓜、蘋果、土豆燒牛肉之後,我校又一次科研成果進社區活動。
  • 安陽檢驗檢疫局力促脫脂小麥胚芽粉實現首次出口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日前,經安陽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合格,河南省鯤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脫脂小麥胚芽粉,順利出口到印度。實現了我市又一農產品的首次出口。據了解,小麥胚芽作為小麥精華,加工成脫脂小麥胚芽粉,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品,含有極其豐富且優質的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生理活性成分,被營養學家們譽為「人類天然的營養寶庫」,「人類的生命之源」。安陽檢驗檢疫局落實國家優進優出戰略,高度重視此次脫脂小麥胚芽粉的出口工作。
  • 「共享實驗室」釋放科研潛能
    如今,在他的帶領下,同位素實驗室已成為國際同類實驗室中的佼佼者,不僅擁有多臺先進的科研儀器,而且自主研發了一系列技術方法,催生出了諸多令人矚目的科研成果。朱祥坤告訴記者,當前隨著各科研單位經濟能力的提升,一些大型科研儀器已不再稀有,想要保持實驗室在本領域的優勢,就要在技術方法上下功夫。
  • Super Food小麥胚芽|小麥一生成長,你只吃了5%的低營養?
    「小麥胚芽」營養成分小麥胚芽裡富含維生素E、穀胱甘肽、能量聽起來很深奧的名詞,別擔心,小編會為你一一解答!小麥胚芽是所有穀物中維生素E含量第一的,具有抗氧化、減少皺紋、延緩衰老、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常吃小麥胚芽粉可讓我們身體更纖細勻稱、減肥塑身、控制體重,使肌肉富有彈性,皮膚更細膩,淡化色斑,清除血管垃圾。
  • 新時代奮鬥者丨他是小麥守護人
    感染條銹病的小麥葉子發黃,麥粒乾癟,如同生鏽。如果防控不及時,往往會造成減產,在病害大流行年份,甚至導致絕收。 如何有效防治小麥條銹病,一直是擺在農業科學家面前的重大難題。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康振生40年來堅守中國西北旱區,回答了我國小麥條銹病致病菌從哪裡來,如何致病,如何防控等一系列問題。他的科研成果使我國小麥每年避免減產20多億公斤。
  • 日料廚師送外賣,餐廳主管進盒馬……共享員工怎麼樣了
    共享員工的新工作,沒想像中那麼美好,但人生百態,他們多了一段難忘的奮鬥經歷。文|高婧婧編輯|米娜攝影|鄧攀共享員工,是國內新冠疫情暴發期間催生出來的一個新名詞。這四天送過奶茶、炸雞,還送過幾單飯菜,但沒送過日料。平均每天能跑12單,算下來,掙了500多塊錢,一個最大的驚喜是,不知道我做了什麼,平臺送了我10塊錢獎金,當時很高興,似乎是受到了肯定。▲文明在餐廳負責炸臺,他正在做炸豬排的準備工作。
  • 走進吉大科研團 揭秘痛風新成果的奧妙
    走進吉大科研團 揭秘痛風新成果的奧妙 2018-12-21 13:57:52來源:瀋陽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邢天然 2018年12月21日 13:57 來源:瀋陽晚報
  • 共享快遞盒、廢棄物回收裝置?快遞包裝有了綠色標準
    這是蘇寧物流2017年推行綠色快遞的創新成果——共享快遞盒,即用可循環周轉箱代替紙質包裝盒。  「我上個月每天配送大概120單,其中用共享快遞盒的有10多單。」快遞員劉超告訴記者,共享快遞盒配送的大多是電子產品、生活用品等。根據商品的類型、形狀和顧客需求,快遞點會採用不同尺碼的共享快遞盒。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8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發布
    高校院所輸出技術和服務的能力不斷強化,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水平不斷提升,2017年與企業共建研發機構、轉移機構、轉化服務平臺6457家,同比增長37%,創設和參股新公司1676 家,同比增長近33%。這些進展也得到了專家認可。「改革取得的成效非常明顯,成果轉化邁上了新臺階。」
  • /黃石寨5000餘人登高迎新年/用...
    /黃石寨5000餘人登高迎新年/用它,10分鐘即可檢測重金屬(更… 2020-12-21 1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成果評價意見出臺 「十不得」能否根治...
    「十不得」甫一發布,就引發了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工作者的關注。「十不得」能否真正根治「唯論文」痼疾?光明日報記者邀請青年教師、研究生與專家學者展開對話。  高校和科研單位,總要對教師和科研人員進行績效考核、職稱評定等。而公平進行績效考核和職稱評定,標準的客觀化、易度量是前提。文章數量和發表刊物級別等形式要素,相對於論文的學術性和思想性等內容要素來說,更客觀易度量,因而被許多高校作為評價的主要標準。我希望,教育部應制定綜合性的考核標準,儘量讓高校教師多元化發展,而不是都擠在一條逼仄道路上。
  • 中國出現諾貝爾獎級科研成果!方舟子不服
    今年5月2日,《自然》系列頂級刊物《Nature Biotechnology》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河北科技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年教師韓春雨副教授、題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gregoryi Argonaute」的重大原創性成果。
  • 中科院李國傑:SCI不是評價科研成果的唯一標準
    80年代末,SCI被引入中國,引導科研人員特別是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出在我們沒有辦法判定你的論文或科研成果與企業新增產值和稅收到底有沒有關係,以及有多少關係?    目前,多數大學要求碩士生必須發表一篇論文才能畢業,其結果是造成了垃圾論文泛濫成災:有些期刊只要交版面費就可以發表,有些期刊嚴格限制論文版面長度;好文章不能發表,濫文章發表很多。我認為,當前要強調論文和學術期刊的質量,文章不在多而在精。
  •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進程過半,您對兩位河南教師的助力尤為關鍵!
    他40年來致力於小麥育種科研與教學工作,承擔國家級和省級項目20多項,帶領小麥科研創新團隊開展了小麥高產抗病育種、高光效小麥育種等多項研究。針對黃淮麥區的生態特點和生產需求,他相繼培育並推廣「百農62」「百農64」等小麥新品種。
  • 日料廚師送外賣,餐廳主管進盒馬,導購做分揀……共享員工怎麼樣了
    《中國企業家》雜誌採訪了在疫情期間有過「共享員工」經歷的三位中小企業員工,他們講述了自己的這段特殊經歷。沒工作的日子,每天早上醒來,想到房租要交,還有生活費,感到很焦慮。共享員工的新工作,沒想像中那麼美好,但人生百態,他們多了一段難忘的奮鬥經歷。
  • 鄭州師範學院「學術活動月」之科研成果展——美術學院
    美術學院自升本以來,圍繞學科特色來制定發展規劃,優化學科布局,搭建創研平臺,積極開展產學研的協同創新工作,著力提升教師自身的科研創作能力,以創作科研帶動教學的發展,將科研成果融入教學實踐,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溫科院一頓飯吃掉了300斤科研成果
    溫科院一頓飯吃掉了300斤科研成果 2020/12/25 06:33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單暉 瀏覽:1422
  • 2019年金水區師生合唱教學成果展示暨新年音樂會舉行
    金水區師生合唱教學成果展示金水區師生合唱教學成果展示12月21日下午,2019年金水區師生合唱教學成果展示暨新年音樂會在金水區藝術小學演播廳舉行,600餘名金水師生用歌聲表達對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深情獻禮。
  • 麥麩加工成小麥胚芽粉 廢料變身營養品
    麥麩,即麥皮,小麥加工麵粉副產品,麥黃色,片狀或粉狀。  在大多數麵粉加工廠中,小麥磨取麵粉後篩出的麥麩都被當作廢料。記者在多家麵粉加工廠了解到,大多數業主都將麥麩直接銷售掉。據調查,目前一斤麥麩市場價僅售0.6元,前來購買者有很大一部分是養殖戶,他們將麥麩用作飼料。  而在陽信利民糧油製品有限公司,廢料麥麩已變身為寶貝,從麥麩中提取加工製成的小麥胚芽粉,成為一種新型營養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