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最經典一首詩,雖仕途坎坷卻滿懷熱情,冰心讀完都愛不釋手

2020-12-21 每天讀文史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首詩創作於742年,當時的王昌齡正順道與辛漸一起趕往江寧赴任,詩中提到的辛漸是他的朋友,在赴任的路途中王昌齡會陪他的朋友路過潤州,然後他們會在潤州這個地方分開,以後還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見,滿滿的離別之情湧上心頭,隨後詩人便寫下了這首充滿思念友情的千古名詩。

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第二天清晨兩人在江邊離別時的情景,充分表達了詩人對朋友離去的傷心之情。人傷心難過的時候,外面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使其感到傷心難過,面對外面灑落在大地上的小雨,也不禁讓詩人有感而發。清晨,當詩人送別朋友之時,感覺自己就像楚山一樣的孤獨寂寞。

當你回到洛陽的時候,故鄉的親朋好友如果向你問起我時,請你轉告他們:我的心永遠像一顆珍藏在玉壺當中的冰,依然保持著晶瑩純潔。"一片冰心在玉壺"這句詩就是全文的核心,"冰心"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清正廉潔,也暗示了詩人想對朋友表達一種即使你不在我身邊,但是我對你的心永遠都不會變的情感。詩人冰心的名字也取自於此。

王昌齡是一位偉大的唐朝詩人,雖然他在文學方面的造詣有目共睹,但是在朝廷上的他卻不盡人意。王昌齡的性情豪放、不拘小節,也因此被朝廷中的一些小人誣告陷害,被貶到嶺南,從嶺南回來後又被分配到江寧,幸好一路上都有辛漸的陪伴。

這首詩也是他被貶後,在江邊送別友人時所寫的,詩中也因此摻雜了詩人多方面的情感,一方面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去的悲傷之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詩人在遭受打擊後的憤怒,以及被貶江寧的孤獨。全詩也是詩人觸景生情、有感而發,雖然被貶,但是自己依然光明磊落、出淤泥而不染。

早年的王昌齡家境貧寒,一家人主要靠農耕維持最基本的生計,但是他從小便勤奮好學,30歲就進士及第,於是便帶著滿腔的熱血出任秘書省校書郎,後來又相繼改任了很多職位。王昌齡的詩現存達181首,主要的題材就是本文所寫的離別詩,他創作的詩質量都很高,千百年來從不缺乏讀者,也是現如今各大詩歌研究者爭相報導的對象。

《芙蓉樓送辛漸》是一首送別詩,是唐詩中比較常見的詩歌題材。這首送別詩構思新穎、條理清晰,作者依託外面連綿的小雨,襯託出對朋友的離情之情,反而重點的體現了自己冰清玉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優良品德。詩人眼中的友情也顯得格外重要,這也暗示著我們也要用心地對待自己的朋友,用心呵護,才會天長地久。

辛漸即將離去,此時王昌齡的心中總有那麼一絲絲的牽掛,不知身處異地的朋友是否也想念著自己,在這悲傷的日子裡,祝願我們的友情愈久愈濃,留守江寧詩詩人一定會像玉壺中的冰那樣純潔、無暇。

相關焦點

  • 古代以「冰心玉壺」入詩的詩人很多,為什麼只有王昌齡流傳千古?
    「七絕聖手」王昌齡,不但在邊塞詩上難逢對手,而且在送別詩、宮怨詩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一首《芙蓉樓送辛漸》,千古流傳,一個千古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壺」,人人稱頌。但是,你真的讀懂這個千古名句了嗎?下面,我們就來解讀「一片冰心在玉壺」這一流傳千古、人人稱頌的千古名句。
  • 王昌齡送辛漸,寫了兩首詩,只有一首成為佳作流傳千古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所做的送別詩,由兩首詩歌組成的組詩,作者採用倒敘的寫作手法,送別的時刻寫的一首收錄在部編教材中,其實,在頭天晚上他就寫了一首,但沒有出名,主要寫了頭天晚上在芙蓉樓為友人辛漸餞行時的情景。
  • 王昌齡很經典的一首七絕,含蓄蘊藉,最後7個字包含一句成語
    王昌齡是唐代邊塞詩人,後人稱其為七絕聖手。他的作品意境深遠,耐人尋味,比如「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驚豔了世人千年;再如「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令人熱血沸騰。王昌齡才華不遜於李白,卻歷經坎坷,幾遭貶謫。不過詩人總是披肝瀝膽,被後人不斷稱讚。
  • 周敦頤很清新的一首詩,意境優美,讀完令人愛不釋手
    宋代詞人趙長卿曾慨嘆,「過盡徵鴻來盡燕,一春憔悴有誰憐」;宋代的另一位才子也寫了一首詩,卻帶給我們另一番體驗,清新恬淡,意境優美,讀完令人愛不釋手。題春晚宋代:周敦頤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吟餘小立闌幹外,遙見樵漁一路歸。
  • 千古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是什麼?玉壺又是什麼?
    說起王昌齡,可是唐朝非常了不起的詩人,他有許多頭銜,有人稱之為「詩家夫子」,夫子是對年長而有學問的人的尊稱,相當於老師,就是說他的詩寫得非常好,稱得上所有詩人的老師,自然有誇張成分,但也能證明王昌齡在詩歌方面的造詣之高;又因擅長作七絕,被人稱為「七絕聖手」,有唐一朝,七絕詩執牛耳者;他也是盛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
  • 王昌齡最經典的一首詩,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千古流傳!
    而說到有關保家衛國的詩句,就不得不提王昌齡的《從軍行》組詩,而其中最經典的《從軍行七首·其四》,更是以將士們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千古流傳!全詩如下: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王昌齡很冷門的一首詩,這首詩意境唯美,蘊含禪理
    在唐朝中這樣的詩句有很多,比如說最為經典,也是讀起來最讓人感到沸騰的那句「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些詩文經歷了無數的讀者,也讓我們見識到了那個時期這些詩人特有的情懷,以及他們一心為民的遠大抱負。每當說起邊塞詩人的時候,我們就不得不提起王昌齡的大名了,作為那個年代最著名的一位詩人,他寫下了很多邊塞詩,而且都極為經典。
  • 王昌齡這首五言絕句「送別詩」,怎麼看都像李白!
    喜歡讀唐詩的朋友都知道,尤其是喜歡七言絕句的朋友,唐朝有兩個七絕「狂人」,一個是詩仙李白,另一個是七絕聖手王昌齡。這兩人是公認的寫七言絕句最厲害的兩人,其他詩人都難以企及。所以李白和王昌齡放在一起比較的時候,我們往往都會拿出二人的七言絕句進行比較,究竟哪一個更勝一籌,每個人的看法各異。但是如果要比較李白和王昌齡的五言絕句,相信每一個讀詩的人都會得出結論:昌齡哪能比太白?雖然王昌齡和李白是好友,當然了,唐朝許多詩人都是朋友,不管他們本人是否願意,後人們總是喜歡將他們的作品拿出來比較閱讀。
  • 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七言絕句,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一、王昌齡《出塞》王昌齡被稱為「七絕聖手」,是以七絕名世的詩人,他跟李白是公認的七絕寫得最了的兩位唐代詩人,他的七絕,以邊塞詩、宮怨詩和送別詩為主,《出塞》便是一首邊塞詩,被很多人評為唐詩七絕的壓卷之作。
  • 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深情而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品格和德行!
    芙蓉樓,在今天江蘇省鎮江市,開元二十九年,王昌齡因「不謹小節,謗議沸騰」被貶江寧丞,這首詩就是作於這個時間。《芙蓉樓送辛漸》唐代: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的頭兩句寫雨夜餞別和平明相送,茫茫的江南和孤聳的楚山,烘託出送別時的孤寂悽清之情;後兩句是臨別時的叮嚀之語,辛漸是詩人的朋友和同鄉,這一次返鄉,詩人託辛漸帶給洛陽親友的不是報平安或問候,而是「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心志表白。天氣寒冷,玉壺中的水會結成冰,玉壺和冰都是晶瑩澄澈之物,故常用以比喻高潔純情。
  • 李白最為人稱道的一首詩,讀完之後什麼都看開了!
    發現更大的世界,傳播人生智慧,點一個關注,收穫一片森林李白最為人稱道的一首詩,讀完之後什麼都看開了!李白生平最愛飲酒,有傳言他的詩文都是酒後所做。這個雖然無法確認,但是李白在文學史上到達的文學高度確實是被大眾認可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賞析一首李白的一首詩《將進酒》。讀完這首詩之後相信您可以什麼都看開了! 《將進酒》是漢樂府的舊體,李白重新填了詞,借酒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緒。
  • 我們都知道一片冰心在玉壺,其實古人這首詩寫的「冰心」同樣經典
    我們都知道「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千古名句,其實另外一篇送別詩詞寫的「玉壺冰心」同樣經典!那就是初唐著名詩人駱賓王的《送別》。駱賓王和王勃、盧照鄰、楊炯並稱為「初唐四傑」。他也曾步入仕途,初期步步高升,原以為會平步青雲,沒想到卻因事入獄,最後因為皇上大赦天下才被放出來。可是這個時候,他在仕途上已經不可能再有發展的機會,所以選擇辭官回鄉,每天喝酒作詩,聊此一生。但是他也因此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首《送別》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 七絕.登芙蓉樓憶王昌齡
    七絕.登芙蓉樓憶王昌齡作者/肖連成(筆名,笑雨)芙蓉樓上玉壺懸,又憶江寧賦雅篇。映月冰心依舊在,今朝送客不孤單。1320周年時寫的一首詩作,早已結集出版發行。原題目是「七絕.紀念王昌齡誕辰1320周年感吟」,今改題目為「登芙蓉樓憶王昌齡」,感覺這個題目較為合適。圖片來自平臺素材,在此鳴謝!
  • 「七絕聖手」王昌齡,這7首代表作不可不背!
    唐朝擅長寫七言絕句的詩人數不勝數,李白、杜甫、王維、李商隱、杜牧、劉禹錫等唐朝最優秀的那批大詩人,都有不少經典七言絕句傳世:>>>前面說過,最能體現唐詩特色的,就是邊塞詩。王昌齡的這首《出塞》,就是唐朝邊塞詩的代表作,後世不少詩評家,將其評為唐朝最好的七言絕句。這首詩不僅唱出了貫穿古今的邊地徵戰之苦,更突出了盛唐時期詩作常以艱危見昂揚的特點。
  • 王昌齡寫閨怨的一首詩,簡單4句,道出人生最苦是別離,傳唱千年
    在唐詩的天空中,只要提起王昌齡,能想到的肯定是他的邊塞詩,那種盪氣迴腸,那種雄渾悲壯,那獵獵風聲,那邊關明月,都被詩人寫得淋漓盡致。不過在寫兒女別離愁怨上,詩人的水準絕對又是高人一等。《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
  • 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送別詩,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為了顯示這一時刻的重要性,他們會設宴餞行,舉酒相祝,此時,寫詩相贈就成為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從而催生出了眾多流傳千古的送別詩。今天小樓就跟大家分享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送別詩,和大家一起品讀古人的離愁別緒。
  • 王昌齡在嶽陽送別李白,這首詩意味深長,但很多人讀不懂
    (全文約4000字,讀完大約要10分鐘,如果您暫時沒有時間,建議先收藏哦)大家都知道,王昌齡和李白的交情不淺。李白有詩為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但您可能還不知道,王昌齡也給李白寫過一首詩,更加意味深長。這首詩非常含蓄,很難讀懂。不過您別怕,我耐心講給您聽,您肯定能明白王昌齡的良苦用心。
  • 王昌齡「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濃鬱深沉,情懷熾烈
    王昌齡被後人稱為「七絕聖手」,如此稱號,便可知王昌齡在詩歌創作上的崇高地位。王昌齡的一生命運多舛,屢受挫折,最終為奸人所害。生就貧寒之家的王昌齡,有著非凡的意志與抱負,他可以邊耕田勞作,邊讀書學習,有這樣精神的人,定成大器,的確如此。但王昌齡後來的路卻走得相當坎坷,一路不順。
  • 老對頭冰心寫首《我勸你》,林徽因在同一刊物也發首詩,高下立判
    在香山修養期間,徐志摩時常去探望她,林徽因也在他的指導下寫下了多首經典詩作。二人雖清者自清,但卻仍擋不住很多人的議論。正好這段時間丁玲通過沈從文向冰心邀稿,冰心便寫下了一首名為《我勸你》的散文詩,在詩中冰心以一個女人的口吻勸誡另一個女人要有底線。
  • 王昌齡的一首七絕,狀難寫之境,含不盡之意,尾句更讓人愛不釋手
    不過唐代詩人王昌齡送別李白時,不見情深意長的思念,也沒有慷慨激昂的話語,唯有幾句描寫風景的絕句。巴陵送李十二王昌齡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雲。王昌齡,字少伯,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王昌齡與李白是至交好友,讀者都很熟悉李白寫給王昌齡的詩,「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表達了他對王昌齡被貶謫遭遇的同情。王昌齡比李白大三歲,所以李白有時也隨意地與他開玩笑,「抱子弄白雲,琴歌發清聲。」但是後來王去世後,李白卻失聲痛哭,多少天都寢食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