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三心二意,缺乏專注力,巧用「心流狀態」來破局

2020-12-21 英英知兒心

生活中很多家長會發現很多孩子的做事情或是學習中,時常提不起注意力,做事情更是三心二意,集中不了精神來面對事情,對事情經常是抱著一知半解的態度,無法堅持下來。

當孩子出現這種缺乏專注力的情況的時家長便會非常著急,生怕孩子的未來和發展受到深遠的影響,面對這種情況父母們就要開始著重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從身邊的小事著手。

孩子為什麼缺乏專注力?

1.自身的原因

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的時候首先要從孩子的自身沒找到原因,家長們要事先考慮好孩子是否有無存在著一些隱性的疾病,是否是病理上的原因讓他們無法專注在事情上,比如:孩子的多動症,視覺或是聽覺方面上的障礙。

2.父母教育方式

在教育孩子的方面方面上,每個家庭的父母都有不同於其他人的教育方式,當父母出現了錯誤的教育方式時也會嚴重導致孩子缺乏專注力,當孩子愛學習或是認真的看書玩遊戲時,父母的大聲吼叫也會破壞和嚇到孩子。

3.大腦自身的發育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大腦處於一個慢性的發育過程,這也對自身的專注力產生影響,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大腦發育不全,就會對孩子構成神經某些動作的調節失衡,能力不足的體現,讓他們失去自己行為變得愛跑神。

4.睡眠質量的原因

家長還得考慮孩子的睡眠質量是否穩定,在保證孩子有穩定且高質量的睡眠時孩子才能展現出對於白天事情的專注力和持續的有效的活動認知。

卡斯卡頓博士說過: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食物搭配金字塔,但根本沒人教他們生命金字塔的基座,其實就是睡眠。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孩子的睡眠對於大腦的促進和身體機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缺乏睡眠質量時,就會像機器一樣,長時間待機,工作超負荷,導致工作無效率。

睡眠是讓大腦進行充分休息,為第二日的工作做好準備,並騰出更多的空間,加強神經信息的通路起到鞏固和整理和整理的效果。

缺乏專注力的孩子,會產生哪些影響?

1.失去興趣變為懶惰消極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如果缺乏專注力,將會導致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對所學到內容的一知半解,跟不上求學程度,從中也影響孩子對學習過程中的樂趣,變得容易自我放棄。

這樣的孩子還會被父母說教成|"不好學習","不是學習的料"。從一定程度上否定孩子的自身的能力。

2.抵抗幹擾與自律性差

專注力差點孩子容易因為一點點小事而破壞做事的計劃,對自己很難約束,引起分心,子什麼的自律性也開始變差。在這樣的長期成長中對社會的秩序和學校會產生很大的隔閡感,在日後的走出社會集體生存找那個更是需要巨大的心理挑戰。

那麼家長如何巧用"心流狀態"來破這樣的局?

1.睡眠質量的保證

睡眠幫助孩子的擁有更好的身心,也對專注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規劃好孩子的作息時間,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這也是作為父母的責任,高質量的睡眠也是為孩子的專注力提供內在的保障。

2.提供秩序的環境

通過生活環境的設定,幫助孩子對待身邊環境的高度集中,起到孩子做事的專注力的提高,在嘈雜的環境中和安靜的書屋裡,可想這兩種不同的區域,具有本質的差別,對孩子的高度專注心流狀態能有很好的幫助。

3.家長的不打擾

當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家長應該做一個積極的參與者,因為在玩耍中孩子永遠是主角,不用一味地對孩子進行安排,刪改孩子的意願,甚至取代了孩子原本的思想。

對於孩子來說家長更多的是敏銳的觀察和自制力,兩者與孩子相伴下不僅解決孩子的問題,更是給予孩子幫助,但家長記住不要過多地剝奪孩子的成長機會。

4.培養孩子的控制感

有效的培養孩子的意識感和控制感,讓孩子擁有超高的專注力。

蒙特梭利博士指出:保護孩子的專注力,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份孩子自主選擇的,真實、有目的的工作。——A piece of work,freely chosen,that acts with a purpose。

簡單的幫助孩子創造一個有事可做的環境讓孩子自身掌控事物的發展事態,有利益培養孩子的獨立感和控制感,這一種專注會在自我的驅動下,讓孩子全然的享受當下的感覺。

結語

想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首先父母要了解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定的環境,摒棄外界不必要的幹擾,適當控制自己的過多幫助,不要成為孩子專注力上的"絆腳石"。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三心二意怎麼辦?提高專注力,要學會進入「心流狀態」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相信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孩子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孩子做事情沒有恆心,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而且難以集中自己的全部注意力去處理一個問題。對此,就有育兒專家表示:孩子做事三心二意怎麼辦?其實可以學會進入"心流狀態"提高專注力。那麼,在這之前家長們不妨先了解一下,為什麼要培養專注力,專注力的重要性體現在那些地方。缺乏專注力有什麼影響?
  • 孩子總喜歡一個人呆著?家長別輕易打擾,安靜「心流」是好事!
    簡單來說,安靜"心流"就是一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而這正是心理學中認為的"快樂"和"專注力"的源泉。2、安靜"心流":孩子能夠收穫的內心對自我的肯定和掌控全局的控制感和成就感。其中,專注力就排在第一位。注意力是一股精神能量,駕馭它,專注於有用的事,讓外界信息幫助達成目標,使我們的意識發揮最大的效用。孩子專注如否、專注力的強弱,也正是他以後學習成長的核心競爭力,有良好專注力的孩子,才能與別人拉開距離。
  • 孩子學習效率太低?了解「心流」原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2、目標清晰目標對於心流狀態而言,是一個如同彼岸一般的作用存在著,所以孩子要想通過心流的狀態提高自己的效率,必定要確立明確的目標。二、過度使用「心流」的弊端一心不能二用,心流強調的就是一個人的專注力和投入情況,然而,儘管專注很重要,但是過度的強調對一件事情的效率,也會讓我們忽視了其他方面。過度使用心流有這些弊端,你該了解。
  • 孩子做事馬虎,如何提高專注力?這2個方法,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
    孩子缺乏專注力,有哪些表現?每個孩子,他們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一樣, 他們的邏輯、記憶能力也會隨他們的成長和學習環境而發生變化。造成孩子不夠專注力的原因是什麼?影響孩子思想不集中的原因有很多,孩子的長期「走神」,就使孩子在往後的生活中,造成很多不便。1、不要忽視玩具的魅力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專注力,到底缺乏在哪?
  • 孩子缺乏專注力?試試這三個方法
    家長們總說孩子上課專注力不夠,經常走神,不是跟同學說話,就是精神處於游離的狀態,左顧右盼,心不在焉,不知道在想什麼,嚴重影響了學 習和聽課效果。孩子學習的專注力的確很重要,集中精力學習或做事,不僅效率高,節約時間,而且養成這樣的良好習慣,孩子會受益終生。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學習的專注力?
  • 孩子拖拉遊神?幫助孩子建立時間知覺,建立「廢寢忘食」心流狀態
    同樣是半小時,用來玩樂可能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但如果要孩子老實呆著學習,估計一會兒孩子就開小差思想神遊了。孩子拖拉,缺乏時間觀點,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見,允許孩子玩半小時遊戲,但一晃眼一小時、兩小時過去了,孩子依舊沉迷其中毫無時間觀念。
  • 孩子做事學習愛分心?「雞尾酒效應」:教你怎樣提高孩子專注力
    如何借用雞尾酒效應提高孩子專注力呢?1、心理暗示從雞尾酒效應可以看出,人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把自己有限的注意力放到你想要關注的事情上去。孩子想要做好哪件事,就要先對這件事有一個強大的信念。孩子可以通過心理暗示來獲得這個信念。
  • 電視劇《安家》帶來的思考:孩子的專注力就是這樣被毀掉的
    專注力差的孩子都長什麼樣呢,我們來聽聽現在父母的抱怨就知道,比如:1、做事拖拖拉拉,一個小時能完成的事情要兩三個小時;2、做事情容易分心,旁邊一有點風吹草動就轉移了注意力;3、上課不專心聽講、小動作多,常常東張西望或發呆;4、生活學習三心二意
  • 培養孩子專注力和耐心,李玫瑾:這個年齡段很關鍵,錯過了難彌補
    因為她家小孩寫作業非常拖拉,通常半個小時的作業,需要花上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所以同事一家因為這個事情,沒少批評孩子。她家小孩之所以會這樣,其實和孩子缺少專注力有關,因為她家小孩做作業的時候,總是喜歡三心二意的,所以寫作業花費的時間非常多。
  • 學習是「反人性」,父母運用「心流驅導」,也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心流"是指人們沉浸在當下正在努力的某件事或某個目標中,集中精神、全神貫注、不輕易受到外界幹擾的一種狀態,強調的是一個人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精神體驗。"心流"這個概念最初是由米哈裡·奇克森·米哈雷教授提出的。在《心流——最佳體驗心理學》中,他寫道"心流"是一種現象,即以全力以赴的無私奉獻去做一件事。
  • 《心流》:是如何幫助女兒提高練琴效率
    直到百合老師推薦我們看了由美國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賴寫的《心流》後,才頓悟原來女兒練習是因為沒有進入心流。01 所謂心流就是專注力心流狀態不是遙不可及,而是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心流也可以通過有意識的訓練使每一個人都能逐漸接近心流模式,從而進入心流狀態。那麼什麼是心流呢?所謂心流是指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也可以說當將事情完成之後,不僅會充滿能量,而且會非常滿足。
  • 孩子不喜歡閱讀如何破解?引導孩子進入「心流」狀態,或能根治
    可以說,他的閱讀興趣起點,就是《小王子》,他希望能夠保護自己在意的玫瑰花,他相信作者一定有需要保護的朋友卻沒能很好的保護,才會把他寫成帶刺的玫瑰花,用這種形式守護對方。孩子不喜歡閱讀可以理解,但是家長也可以尋找方法解決孩子這一習慣,讓他變得「愛閱讀」。了解「心流」狀態,讓你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熱愛的書籍。
  • 深入研究兒童專注力現狀,卓越巧問教育發布白皮書3.0助推幼教行業...
    日前,卓越·巧問教育聯合中國教育智庫網、亞洲幼教年會發布《2020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下稱「白皮書3.0」),通過4-5歲兒童的實驗數據,填補了行業內對兒童專注力培養方面思考和探究的不足。若兒童經歷了該快速發展階段後,專注力情況仍未好轉,家長則需引起重視,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引導。實驗中還發現,同年齡段的兒童呈現出明顯不同的專注力狀態。實驗中達到三級水平(注意力最穩定)的兒童能夠做到全程不走神、不中斷、聚精會神,而專注力只有一級水平(注意力極不穩定)的兒童,則容易表現出「磨洋工」的狀態,甚至在實驗過程中忘記目標和任務。
  • 《心流》:用心做事之後,是「人間值得」的大徹大悟
    在給孩子要進行英語啟蒙的時候,老師告訴我這個時期主要是給孩子培養英語思維。那英語思維是什麼呢?思維是什麼呢?我理解的英語思維,就是用英語說話的語感。其實就是在大量的英語輸入後,存入大腦的訊息,而如何用英語,則是運用這些訊息對人對物對事進行理解和表達。
  • 卓越巧問教育深入研究兒童專注力現狀,發布白皮書3.0助推幼教行業...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若兒童經歷了該快速發展階段後專注力情況仍未好轉,家長則必須重視,需輔以專業科學的引導,否則其與同齡人的專注力差距將越拉越大,影響未來學習。同時實驗中還發現,同年齡段的兒童亦呈現出明顯不同的專注力狀態。
  • 卓越巧問教育第三屆全國幼兒專注力大挑戰在即,把專注力玩出來!
    在研究報告公布後,不少家長們都找到我們諮詢:「我們也能做那樣子的實驗,給孩子測測專注力嗎?」「除了實驗,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知道孩子的專注力情況啊?」「我感覺自家孩子每個情況都有一點,那究竟專注力算ok嗎?」為了解決大家的疑慮,也為了讓家長們可以更方便地測試孩子的專注力水平,今年第三屆「巧問杯」全國幼兒專注力大挑戰即將開啟!
  • 如何訓練孩子專注力?李玫瑾:堅持每天10分鐘,孩子專注力大不同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所有的「小天才」身上都具備一個共同點,那便是「超強專注力」,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如何提高孩子專注力?6種方法,每天10分鐘,孩子專注力大不同!第四、不要隨意打亂孩子做事的節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做事的節奏和風格,而成人卻總以關心和愛的名義去破壞孩子的節奏。
  • 10科有6科滿分:中考927分學霸王檸允老師評價,超強專注力是關鍵
    老師的評價裡,包含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內容,那就是,王檸允能用很快的速度,讓自己進入到「超級專注力」之中,一旦一個人進入到了超級專注的狀態之中,她就表現出了與外界隔絕的狀態
  • 《心流》:心流狀態下的人生,是比月入過萬更高級的活法
    你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達到忘我的狀態,並且整個過程中內心十分有秩序且安定,即表示你達到了心流的狀態。仔細想想,自己之前有沒有過心流體驗的感覺,相信大多數人都能舉出一二,但卻無法籠統的概括如何做到這種心流體驗的,以及如何持續保持心流體驗的感覺。
  • 心流:追求幸福是虛幻的,我們只能追求最優體驗!
    和明確的反饋:越是反饋及時的工作,越是讓人容易進入心流狀態,比如外科醫生的成就感就比心理醫生要高,因為效果肉眼可見,成果很快見分曉。專注於手頭的工作:這點很好理解,高度的專注是進入心流狀態最重要的媒介,所以保持專注力,不要分心,不要瞻前顧後想太多,才更容易體驗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