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喜歡一個人呆著?家長別輕易打擾,安靜「心流」是好事!

2020-12-22 曉涵聊科普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部央視紀錄片《零零後》跟蹤拍攝了一個13歲的女孩,名為一一。她幾乎每天都會去泡圖書館,雖然她有不少朋友,但是最享受時光還是獨處的時間。一一直言自己獨處的時候非常享受,稱這是種"神秘的力量"。這股"神秘的力量"一直帶領著她,能靜下心來做很多事,不受外界打擾,也並不孤單。

很多孩子其實並喜歡過於頻繁的社交,他們總喜歡一個人呆著。而家長可能會擔心孩子因為常常獨處而形成孤僻的性格,總是去逼著孩子出門、交朋友。實際上,孩子能安靜地獨處並不是壞事,孩子很可能正在享受安靜"心流",家長不應該輕易打擾。

一、 安靜"心流"的魔法:

1、何謂安靜"心流"?

美國心理學家米哈裡·奇克森特米哈伊曾經做一個"快樂調查",他去採訪1000多個對象:"什麼樣的事情能讓你快樂?"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門,但是在總結之後,發現了"快樂"的感受往往有五個共同點:

1. 密切地專注於某件活動

2. 活動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3. 既不會挑戰性不夠(令人無聊),也不會挑戰性過高(讓人過勞)

4. 具備明確的目標

5. 能夠得到立即的回饋

米哈裡·奇克森特米哈伊最後得到的結果是:當著5個共同點都出現在同一時刻,那麼人產生一種蔓延全身心的"心流",特別是在安靜的時候,安靜"心流"會對整個人都有影響,甚至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

簡單來說,安靜"心流"就是一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而這正是心理學中認為的"快樂"和"專注力"的源泉。

2、安靜"心流":孩子能夠收穫的內心對自我的肯定和掌控全局的控制感和成就感。

就如大人在工作的時候,會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小孩子也有廢寢忘食的時候。比如,孩子在玩拼圖時,會樂在其中,以往上蹦下跳的調皮勁兒都像被施了魔法一樣,全都消失,孩子也能安安靜靜地坐著去做一件事。

從最開始的20片、30片到最後50多片,孩子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做1個小時,不像以前那樣到處找爸爸媽媽,也不會上蹦下跳亂跑。孩子廢寢忘食地玩,正是他沉浸在安靜"心流"的狀態。這時候,家長不要著急去打斷孩子的進程,更不要貿然地加入孩子的遊戲中,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獨自玩耍,這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安靜"心流"最大的魅力就是:在高度專注的忘我狀態裡,孩子能夠收穫的內心對自我的肯定,和掌控全局的控制感和成就感。在拼圖的過程中,孩子會高度專注,並且內心已經有明確的目標——完成拼圖,而且他還能在拼圖中收穫平靜、喜悅和掌控感,這都是安靜"心流"帶給孩子的積極反饋。

二、 安靜"心流"的三大重要作用,你清楚嗎?

1、安靜"心流"能幫助孩子找到興趣

每當孩子能夠沉浸在一項任務中,我們都不禁感嘆:興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之所以能夠一改往日的性格,是因為有興趣和愛好的引領,孩子的沉醉狀態就是興趣構建的結果,收穫的也是從興趣中產生的快樂和成就感。

處在安靜"心流"的狀態中,孩子對事情的"感興趣值"是越來越高的,他們也更加願意把自己的時間投入感興趣的事項中。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孩子能夠在成就感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這也是一種學習和生活的啟蒙。

2、安靜"心流"有利於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每天接受的信息紛繁多樣,注意力被幹擾或者大幅度下降的現象非常常見。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如何處理身邊的信息,只能淹沒在各項任務中。正如房間亂了要收拾一樣,孩子如果有專注力下降的"內在失序"情況,那麼就應該整理好思緒,提升專注力。

電學之父麥可·法拉第曾說:"獲得成功的五要素是專注、敏銳、條理、創新和交流。"其中,專注力就排在第一位。注意力是一股精神能量,駕馭它,專注於有用的事,讓外界信息幫助達成目標,使我們的意識發揮最大的效用。

孩子專注如否、專注力的強弱,也正是他以後學習成長的核心競爭力,有良好專注力的孩子,才能與別人拉開距離。

3、安靜"心流"是孩子培養自信自尊的"推動劑"

之前提到,孩子在享受安靜"心流"的時候,可以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這種正面反饋也正是孩子培養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推動劑"。在孩子做一些無用的玩樂時,她並不會在遊戲中獲得良好的成就感,至多也只是單純的精神愉悅,而當孩子能夠在安靜"心流"中尋找正面反饋,那麼孩子就會因為完成了自己的計劃和目標而感到滿足、高興。

因此,家長需要學會幫助孩子進入安靜"心流",讓他在其中找到快樂和成就感,促使孩子自信自尊的培養,在遊戲中滲透教育。

三、 作為家長,我們如何幫助孩子進入安靜"心流"?

1、玩什麼讓孩子做主

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長一定要告訴自己不要做"愛替孩子做主"的父母,玩什麼做什麼都不要包辦替代。相反,平時應該儘可能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帶著孩子接觸更多新的領域和新的知識,慢慢發掘孩子的愛好的長處,這是把幫助孩子進入安靜"心流"的第一步。

找到孩子的興趣之後,安靜"心流"的狀態就有了一個引導的方向。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接觸不同的體驗課,讓孩子做出自己的選擇——留下來或者是離開。只要是孩子自己的決定,那麼他就有更大的動力去堅持,喜歡的事情才能堅持長久。

2、減少對孩子的阻礙和幹擾

不論孩子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他在生活中總需要一個獨處的時間,而且應該有靜下心來做事的機會。比如孩子會跟自己說幾句話,想想該做些什麼,甚至只是發發呆。這些獨處的安靜時光並不是虛度光陰,而是在進入安靜"心流"過程中。

對此,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個獨處的空間,減少對孩子的阻礙和幹擾。在孩子開始獨立做事之前,家長可以做一個"小儀式":把手機打成靜音,和孩子一起把桌面收拾乾淨,帶孩子的手邊放一杯水…給孩子創造一個無人打擾,不受限制的空間,讓孩子能夠隨心所欲的做事。

這些小儀式是為了把外界對自己的幹擾降到最低。這種安靜的狀態下,會更容易產生"心流"。對孩子來說,外界的幹擾也會影響專注力。

分心的事物越少,孩子專心的程度也會越深。她自己玩得帶勁兒時候,只要孩子不主動尋求家長的幫助,家長就應該儘量不去打擾她。

3、鼓勵孩子獨立嘗試

獨鼓勵孩子立嘗試是為了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不擔心錯誤,不害怕被嘲笑,勇敢地試錯。僅靠著自己的心理意志力,孩子很難有足夠的勇氣,邁出第一步,因此孩子需要家長的鼓勵和支持,這是孩子學會獨立嘗試,勇敢試錯的心理推動力。

想要更快的進入安靜心流的狀態,孩子必須要有獨立做事的能力,不然常常需要尋求幫助,那麼就會打斷做事的進展,孩子也容易養成對別人依賴的不良習慣。而且,孩子在進入安靜心流的時候,也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這時候必須要有獨立能力加持,才能幫助孩子度過難關。

我是曉涵聊科普,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效率太低?了解「心流」原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一、什麼是「心流」心流指的是一個人在專注於某件事情的時候,精力和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不輕易被外界幹擾的一種狀態。強調的是一個人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精神體驗。3、最大限度的屏蔽外界幹擾就像孩子寫作業容易東想西想,被周圍的事物所影響一樣,一個人的關注點是否容易轉移,是效率高低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所以一個人如果處於心流的狀態中,是不會輕易的被外界環境所幹擾的。
  • 孩子不喜歡閱讀如何破解?引導孩子進入「心流」狀態,或能根治
    我們會發現,有的寶寶就是對數字、機械等抱有較大的興趣,而在成長過程中,一些孩子會對文學藝術等,表現出突出的興趣愛好與特長。有的孩子喜歡閱讀,就有孩子不喜歡,家長發現「心流」這一概念,將解決孩子不愛閱讀這一問題。
  • 孩子起床後一個人玩,家長該怎麼做?「不打擾是我的溫柔」
    結果大家的回答出奇一致,「幹嘛去打擾他,有這功夫自己休息一會不正好嗎?」 當然,這都是開玩笑的,家長真正的意思是看著孩子玩的很專注,很糾結要不要去打擾。 因此,當孩子在專注的玩耍時,家長千萬別打擾。不打擾正是我們做父母的溫柔。
  • 學習是「反人性」,父母運用「心流驅導」,也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而首先要說的是,學習這件事確實本就是一件"反人性"的活動,這點確實不容置疑,誰不想自由自在的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更何況學習本就是枯燥乏味的,孩子天性好動,學習這件事對自己有益這樣的概念他們也根本就不懂,完全是把學習當成任務和負擔,以至於每次都想偷偷摸摸、想方設法的逃避。
  • 孩子做事三心二意怎麼辦?提高專注力,要學會進入「心流狀態」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相信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孩子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孩子做事情沒有恆心,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而且難以集中自己的全部注意力去處理一個問題。對此,就有育兒專家表示:孩子做事三心二意怎麼辦?其實可以學會進入"心流狀態"提高專注力。那麼,在這之前家長們不妨先了解一下,為什麼要培養專注力,專注力的重要性體現在那些地方。缺乏專注力有什麼影響?
  • 孩子喜歡一個人「自言自語」?別盲目阻止,可能是「好事」
    孩子們小時候自己玩時總喜歡自言自語,家長一看孩子不知道一直跟誰在說話,還說得挺開心的,這容易讓父母產生孩子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問題的擔憂。他們發現之後又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孩子經常這個樣子,這讓他們憂心不已,因為他以前並不會這樣,所以他們覺得有點奇怪。但是又覺得去問醫生太誇張,所以想要先來來問問我,孩子的精神是不是出現了問題,應不應該去醫院看看。我告訴她,小孩子自言自語,並不一定是壞事,父母不要盲目阻止,因為有可能是好事。
  • 孩子總喜歡發呆?別打擾也不用擔心,愛「發呆」的娃可能更聰明
    當家長跟孩子聊天的時候,聊到一半的時候孩子沒有回應自己,發現孩子的眼神望著前面,原來孩子在發呆。當家長讓孩子穿鞋子,孩子說"好",結果幾分鐘過去了,家長問孩子為什麼還沒有穿鞋,孩子無辜的看著家長,原來孩子在發呆。
  • 孩子拖拉遊神?幫助孩子建立時間知覺,建立「廢寢忘食」心流狀態
    同樣是半小時,用來玩樂可能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但如果要孩子老實呆著學習,估計一會兒孩子就開小差思想神遊了。孩子拖拉,缺乏時間觀點,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見,允許孩子玩半小時遊戲,但一晃眼一小時、兩小時過去了,孩子依舊沉迷其中毫無時間觀念。
  • 安靜,是一個人最難得的氣質
    有時候,安靜才是一個人最難得的氣質。傳聞是:「男方有了外遇,還想要孩子的撫養權」,小岑也不再吵了,一紙訴訟書把對方告上了法庭。那段時間,小岑的家事變成了單位最大的「瓜」。當事人不好問,同事的指望就落到了李藝身上,深知她倆關係很僵,總覺得能從李藝口中套出一些八卦。
  • 孩子喜歡呆在家或精力太旺盛、興趣太多或興趣太少,該怎麼辦?
    孩子最近總是喜歡呆在家裡,不喜歡出去社交,該怎麼辦?很多家長都知道喜歡出去玩,和同齡夥伴交往,這是青少年的一般特點。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也會有一些孩子是例外的。一般而言,小學的孩子總喜歡跑出去玩,而且會三五成群玩得很瘋。而初中生,他們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感知世界的方式,他們開始欣賞孤獨和獨處的意境與美妙,他們享受這種向內探索內心並與自我對話的快樂。他們或在屋裡看一本非常喜歡的書,或把音樂開到若有若無的音量,他們沉浸在和書對話的靜謐中,沉浸在音樂營造的氛圍之中,更沉浸在自己的思維和感覺中。
  • 討厭社交,喜歡一個人呆著的三星座
    文|冰曦【原創文章,請勿抄襲】在我們的朋友圈當中經常有這麼一類人,他們很有才華但是卻不喜歡社交,平時玩耍的時候也都是一個人自娛自樂。任憑你怎麼好脾氣去接近他們,也無法走進他們的心扉。在12個星座當中也有這麼3個星座,他們就是喜歡一個人靜靜的呆著,不喜歡被別人打擾。他們到底是誰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天蠍座天蠍座的人自始至終就是非常的嚴肅。在職場當中,天蠍座說話的時候不多,他們總是板著一副臉,表現出一個很難讓人靠近的神態。
  • 孩子做事三心二意,缺乏專注力,巧用「心流狀態」來破局
    當孩子出現這種缺乏專注力的情況的時家長便會非常著急,生怕孩子的未來和發展受到深遠的影響,面對這種情況父母們就要開始著重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從身邊的小事著手。孩子為什麼缺乏專注力?那麼家長如何巧用"心流狀態"來破這樣的局?1.睡眠質量的保證睡眠幫助孩子的擁有更好的身心,也對專注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規劃好孩子的作息時間,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這也是作為父母的責任,高質量的睡眠也是為孩子的專注力提供內在的保障。
  • 孩子為什麼總喜歡和家長對著幹?「白熊效應」了解一下
    有些家長就有類似的煩惱,就是孩子無論自己怎麼講,就是喜歡跟自己唱反調、對著幹,這樣的情況也讓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無從下手,因此,不僅親子之間的矛盾加劇,同時孩子的教育問題也變得極為棘手。影響二:親子關係變差如果孩子是一個非常喜歡和家長唱反調的人,那麼家長的脾氣再好也會慢慢地被磨掉,最終對孩子的態度也不會特別友善,畢竟不管怎麼教育,孩子仍舊跟自己對著幹,因此,到時候家長也會用更加極端的方式教育孩子,最後落得"兩敗俱傷"。
  • 享受一個人安靜的小空間,不屑混圈子的星座
    在這個急躁的社會,總有一些人喜歡慢生活,喜歡將腳步慢下來,喜歡按照自己的節奏過日子,哪怕世界變得再快,科技再怎麼發達,他們都始終堅持自我,他們始終都希望可以擁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小空間,那個空間足夠安靜,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情可以打擾到自己,他們就喜歡一個人過日子,他們不喜歡混圈子。
  •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喜歡一個人呆著了!
    本文由青春過往的文字獨家發布, 喜歡和大家一起分享故事,點擊關注,謹防迷路哦!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喜歡一個人呆著了!不被別人打擾,也不願打擾別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願意習慣一個人思索了。情感一個人快樂表情代表不了一個人真正高興,一個人的談笑風生,說明不了一個人的隱衷,原來,笑容在撒謊,淚水卻在投降。嘴上在逞強,心靈卻在受傷。
  • 一個人的世界,很安靜,安靜的可以聽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聲
    三、 一個人的世界,很安靜,安靜的可以聽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聲。四、Ta發了一段文字,你會用心的看每一個字,心裡特別期待會在字裡行間裡找到一些關於自己的蛛絲馬跡,想像ta此刻的心情,想問問ta發生了什麼?
  • 幼兒園老師討厭什麼樣的家長?他不喜歡你,怎麼會喜歡孩子?
    那是真的對孩子喜歡不起來,一般也不會去管他了,就讓小學老師去教吧。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的態度,其實取決於家長對老師的態度。如果家長總是惹得老師厭煩,老師不喜歡家長,又怎麼會喜歡孩子呢?家長要知道,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是初入社會的關鍵階段,想讓孩子更快更順利地融入幼兒園,家長和老師保持良好的關係和溝通,是必不可少的。而有些類型的家長,總是會遭到幼兒園老師的厭惡,可別成為這樣的家長。
  • 孩子免疫力差,經常感冒咳嗽,家長別擔心,這些都是好事!
    因為我知道孩子感冒是她人生必走的路,這些路如果我們用藥物幫助他暫時縮短了,但是對她來說卻不是一件好事。感冒這條人生路可以讓她更明白感冒是怎麼回事,讓她明白以後感冒我要怎麼面對。就像我們走過的路,哪裡有坑都是知道的,下次再經過時就會繞開這個坑。而孩子感冒其實是一種鍛鍊她自身免疫力的方法。孩子的成長有點苦是一定要受的,就像孩子感冒這樣。
  • 一個人的世界,一個人的安靜
    一個人的世界很小,小到風煙俱淨,一個人的世界很安靜,沒有人打擾,靜靜地看著天空,我的心中充滿幸福,靜靜地讀一本書,書中的文字讓我著迷。一個人的時光,寧靜的夏夜,我仰望星空,想起了年少的時光,繁星閃爍,我們曾經對著流星許願,浪漫而美好,是我曾經對愛情的期待,期待著,有一天能夠遇到對的人,他會給我幸福
  • 高智商兒童的12種「特徵信號」,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要好好培養
    ,但在特殊情況下卻能安靜下來,如在傾聽、觀察或做事時,他能做到精神高度集中,甚至忘乎自我狀態。這樣的孩子往往不走尋常路,往往有自我獨立思考能力。特徵信號二、有追根究底傾向,敢挑戰,多反問例如他常說:「為什麼書上說的一定對呢?」,或者一個問題總要刨根問到底,這說明他有向權威思想挑戰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