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菌還在讀書那會兒,有一天一個法國同學來家裡跟我玩。
我們聊啊聊,聊到菌菌貧乏的法語詞彙被完全掏空,這位妹子還沉浸在交到一個中國朋友的快樂中,完全沒有走的意思…
關鍵是,聊到了飯點,菌菌餓了,可是冰箱裡只有一人份的picard冷凍速食…
正在菌菌尷尬地搓著手思考該咋辦時,突然想起來電飯煲裡有昨天沒吃完的大半鍋飯,冰箱裡,也有周末才買回來的一堆雞蛋!
於是菌菌攪蛋,點火,翻炒,一氣呵成做了兩大盤蛋炒飯,
菌菌覺得那頓蛋炒飯做得還是可以,炒飯之前切了些蒜蓉在熱油裡先炒香,做了些讓蛋液沾滿飯粒的花式操作,快出鍋時還撒了點大蔥葉切成的蔥花點綴。
菌問妹子味道咋樣,妹子甜甜地說super~yummy~
但因為她的表情太誇張,而且這妹子本身就跟所有人都是這樣甜甜的說話,所以emmmm,菌也不知道到底合不合她口味。
後來這事過後我們都漸漸忘了,跟那位妹子也沒聯繫了。
直到這幾天菌菌看到一個視頻,才又想起來:當年,她會不會覺得根本就不好吃?
因為歐洲人做的蛋炒飯,跟發明蛋炒飯的亞洲人炒得完全不一樣啊?!
這個視頻是油管上一個叫做Uncle Roger(羅傑叔叔)的喜劇博主發的。
羅傑叔叔是一位在英國生活的馬來西亞裔,前幾天他發現了一件令他不能容忍的事:
BBC推出的蛋炒飯教學視頻,竟敢完全顛覆了蛋炒飯的真正做法!
亞洲人:有被冒犯到
讓我們來康康,一道簡單的蛋炒飯,是怎樣被英國權威廣播公司給做成四不像黑暗料理的。
羅傑大叔點開BBC 的蛋炒飯教學視頻,一開始就被準備演示蛋炒飯做法的女廚師Hersha Patel 給戳到了怒點:
這位英國廚師表示:不要害怕!這道菜很簡單!
羅傑大叔點了回放反覆確認後不屑地說:
「誰會害怕蛋炒飯??!」
嗯,廚師開始做飯。她拿出的第一個武器是:茶杯!
這個茶杯用處可大了,可以確認米的數量,還可以用來確認所加水的數量:一杯米,兩杯水!
羅傑大叔:
「為啥用茶杯?用手指好嗎!把你的手指放進去!一個指節的米,加一個半指節的水啊!」
「第一步就完全錯了喂!」
繼續,雖然米很少水太多,鍋裡晃蕩晃蕩的,廚師還是自信滿滿地蓋上鍋蓋,把鍋放到電磁爐上,表示這是兩人份,我們開煮啦!
羅傑大叔:
「都不淘米的麼?」
「不淘米就煮飯,現在你們知道歐美人是怎麼做飯的了吧!」
把飯煮著後,廚師準備開始炒雞蛋,往電磁爐上的平底鍋裡倒入橄欖油,展示單手擠蛋,這個炫技也沒逃過羅傑叔叔的嘲諷:「太令人讚嘆了!」
同時他也對電磁爐嫌棄一番:我們做飯用明火好嗎!
「你們出去露營要圍著篝火談天說笑,會圍著電磁爐談天說笑嗎?」
一邊炒蛋,另一邊飯煮了10分鐘之後轉小火,蛋炒好之後,廚師揭開鍋蓋:「飯也差不多啦~看上去好棒呢~」
羅傑大叔:「看上去一點都不棒,我真的不想騙人,這飯太溼了。」
廚師當然也知道飯太溼,於是她祭出了大招:用濾網濾飯!!
???
你以為是煮義大利麵要過一遍冷水嗎??
是不是一會兒還要放點番茄醬拌一拌?
更騷的操作來了:再往飯裡衝點冷水,理由是米飯裡的澱粉太多了…
羅傑大叔:「這飯被你毀了!!」
並對廚師的資質發出質疑:
「這是咋上的BBC FOOD欄目?節目組要做炒飯為什麼不來請我?!」
為這份米飯哀悼…
終於開炒了,廚師放了一大堆花花哨哨的配料:洋蔥、紅甜椒、大蒜、生薑、蔥花、豌豆…
但調料不放鹽,只淋了點醬油…
羅傑叔叔表示這還湊合吧,但你得放味精啊!
味精是蛋炒飯的靈魂!精髓!
你給小孩吃味精,小孩都要更聰明!
在這裡估計很多中國小夥伴不同意羅傑叔叔的觀點了,味精幾乎都已經淡出中國家庭的廚房了。
終於炒好了,最後出鍋時用勺子把飯盛到盤子裡的動作也讓羅傑叔叔心痛不已:
你用鐵勺使勁刮鍋!
你那是不粘鍋哎!鐵勺要把不粘鍋塗層刮掉的!
廚師現場品嘗自己的作品後快樂地說好吃,我手藝真棒!驕傲!
羅傑叔叔:
「有兩件事會讓亞洲人很傷心,一,飯沒煮好;二,用勺子刮不粘鍋。」
「你這全是亂做的,還好吃??」
「我三歲就知道怎麼做蛋炒飯了,你都三十了你驕傲啥??」
生無可戀…
羅傑叔叔的這條視頻在油管上反響很大,一些亞洲博主也拍了同款吐槽視頻,菌菌最喜歡的是這個口音很好笑的亞裔小哥拍的「我挑戰白人的蛋炒飯」視頻:
小哥一來就穩準狠地指出了BBC 的致命錯誤:要煮飯,你得用電飯煲!!
話說這電飯煲好復古,令菌菌瞬間回想起童年時光…
該放多少米也說得很清楚了:
單身狗放半杯米,有女朋友的放一杯米。
然後是被BBC廚師忽略的步驟:淘米!!
淘完米加水不要用杯子不要用杯子不要用杯子!!
用你的手指來比劃,放到這根線的位置就對了!
實際操作演示來一波~
後面炒的部分小哥其實也改良一波,使用了午餐肉、胡蘿蔔、青豆,蒜,跟煮好的飯一起混合炒好後,在鍋中間開個黑洞,放入打好的雞蛋,
最後裝盤時採用了法式裝盤法:不要像亞洲人一樣堆得滿滿的,裝一點點才有格調!
BBC這位做蛋炒飯的廚師Hersha Patel 也經不住大家嘲,她找到將她推到風口浪尖的羅傑叔叔一起吃了頓飯,兩人化幹戈為玉帛。
所以之後呢,羅傑叔叔將會拍一條視頻,內容是親自到Patel家教她蛋炒飯的正確打開方式,BBC也會由此洗白成功~
不過呢,菌菌也不看好羅傑叔叔將要拍的這條蛋炒飯視頻,因為他表示要用印度的方法來炒蛋炒飯…
不管是用英國的方法、印度的方法、還是羅傑叔叔老家馬來西亞的方法,都不是正宗的蛋炒飯好麼,蛋炒飯的正宗傳人中國人才對蛋炒飯才有最權威發言權!
這可不是菌菌亂說,菌查了好多資料都說蛋炒飯最早的起源是中國隋代,
中華小當家裡金光閃閃光芒萬丈的黃金炒飯記得吧?
那是四川阿貝師傅的史詩巨作,讓吃過的人無數年後都念念不忘,再嘗到時淚溼眼眶,腦中自動播放以下BGM:
(中華小當家粉絲一定要點開聽!!!)
況且,蛋炒飯,你加了蛋,飯,鹽之外的東西,就輸了。
《食神》裡的皇帝炒飯,簡簡單單就令人和胃都黯然銷魂…
哈林的神曲《蛋炒飯》裡也有對這一點進行強調:
蛋炒飯最簡單也最困難
飯要粒粒分開還要沾著蛋
蛋炒飯最簡單也最困難
鐵鍋翻不夠快保證砸了招牌
蛋炒飯最簡單也最困難
這題目太刁難可我手藝並非泛泛
蛋炒飯最簡單也最困難
中國五千年火的藝術就在這一盤
現在中國也有流行起豪華版蛋炒飯,蛋炒飯中的門面擔當,江湖別稱「耳光炒飯」,意思是「一碗被打耳光也不願意放下的飯」…
光看這描述菌就突然餓了,
這誘人的圖片也很傷害現在這個點看推送的你們吧哈哈哈哈!
不過耳光炒飯再美味,也撼動不了基本款蛋炒飯的地位。基本款蛋炒飯才是真正的封神之作,快手菜裡的天花板。
蛋炒飯在泱泱中華美食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簡單,美味。能把這兩點完美融合的,只有蛋炒飯。
每天加完班,打開遊戲界面,另一邊pad放起綜藝,端起這熱氣騰騰金光燦燦的蛋炒飯~
啊~
社畜的靈魂在蛋炒飯的香氣,遊戲的bgm,綜藝的歡笑聲中得到拯救,得到升華,得到超度!
如果像bbc那麼做炒飯,靈魂只會氣絕身亡。
當然,首先,你要有半鍋隔夜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