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child)在中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但實際上,拉菲並不是法國最貴的紅酒,比拉菲貴的酒多了去了,比如法國勃艮第的羅曼尼康帝。
拉菲在中國之所以知名度如此高,一方面,是因為法國人在中國的葡萄酒推廣做得好,另一方面,拉菲酒莊早些年自己在打開中國市場方面,也是花了不少心思。
例如,早些年,拉菲為了打開中國市場,還在2008年這個年份的酒標上專門刻了一個在中國文化中非常吉利的「八」字在酒標上。
這是真事兒。
加上一些電影加持,如今,即使完全不懂紅酒的小白,都會調侃,給我來一瓶82年的拉菲。
那麼,大家知道,82年的拉菲幹紅是用什麼葡萄品種釀造的嗎?現在的拉菲又是用什麼葡萄品種釀造的呢?為什麼酒標上沒有標註?
先說一個簡單的結論:品種法定,酒標無需標註品種。
也就是說,種什麼,釀什麼,都是由法律規定好的,根本沒必要寫在酒標上。
具體來說,這跟拉菲所在的產區波爾多的葡萄酒法規有關。根據波爾多原產地保護相關法規,波爾多種植的葡萄只能以赤霞珠和梅洛兩個品種為主,因此,釀造的紅酒也是以這兩個品種為主。
具體來說,波爾多左岸產區是以赤霞珠為主的混釀,波爾多右岸產區是以梅洛為主的混釀。
因為拉菲所在的產區就是波爾多左岸,所以拉菲幹紅是以赤霞珠為主的混釀。
在拉菲的葡萄園裡,赤霞珠佔70%,梅洛佔25%,品麗珠佔3%,小味兒多佔2%。所以,在拉菲幹紅裡,基本都是赤霞珠為主,梅洛為輔,有時夾雜品麗珠、小味兒多兩個品種進行混釀。
具體到每個年份,赤霞珠所佔比例不太相同。
例如,2015年的拉菲幹紅,是60%赤霞珠,40%梅洛。2016年的拉菲是75%赤霞珠和25%梅洛。
而1982年的拉菲,則是65%赤霞珠,29%梅洛,以及6%的品麗珠。
波爾多的原產地保護相關法規,對原產地產區內可以種植的葡萄、可使用的栽培和釀造手法,都作出限制,目的是通過管控葡萄品種和釀造方法來保護當地的特色,提高質量和防止欺詐。
所以,受原產地產區保護的葡萄酒基本都不在酒標上標註葡萄品種。
這也是為什麼,拉菲只能以赤霞珠為主進行混釀,並且不在酒標上標註葡萄品種了。
知乎:喃晞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