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山區:小草莓種成大產業 拓寬脫貧致富路
近年來,鐘山區因地制宜、科學施策大力發展草莓產業,目前正值草莓成熟上市的時節,市場銷路穩定,草莓種植產業真正成為當地拓寬脫貧致富增收的新渠道。眼下,正是草莓採摘上市的季節,在保華鎮海螺涼都紅星草莓種植基地交錯分布的一個個白色塑料大棚裡,農戶們正在滿臉笑意的給草莓除草,展現出一派喜迎豐收的忙碌景象。據了解,由於氣溫較低,今年草莓成熟上市相較於往年晚了不少時間,最近,基地裡的草莓才陸續成熟上市,將會持續到今年的5月份。
-
雙孢菇拓寬郭莊鄉群眾致富路
雙孢菇拓寬郭莊鄉群眾致富路 2020-11-30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龍區竹園村:大莢豆拓寬群眾增收路
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特約記者 尹路倉)馬龍區納章鎮竹園村以助農增收為主線,在發展好烤菸、玉米等傳統產業的同時,結合土地、水利、氣候等資源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探索致富新路子,積極發展甜脆大莢豆等為主的蔬菜產業,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路。
-
「美麗產業」助民增收奔小康 貴州省地礦局助力鐘山區月照社區脫貧...
剛剛退休並卸任省地礦局駐鐘山區脫貧攻堅工作隊隊長的省地礦局原二級巡視員石平高興地說:「再過十來天這些草莓就要採摘了,看著鄉親們馬上又有新的收入,我的心裡感到踏實,也替鄉親們高興!」 看到這一幕,連日來在六盤水市鐘山區月照社區玉頂村、金鐘村、雙洞村、獨山村的田間地頭問產業、訪農戶、督戰脫貧攻堅、慰問一線幹部群眾工作的省地礦局一級巡視員陳斌倍感欣慰。
-
貴州安順市雙孢菇拓寬產業致富路
貴州安順市雙孢菇拓寬產業致富路發布時間:2020-12-1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產業旺則鄉村興,近日,貴州安順市西秀區黃臘鄉月亮灣種養殖合作社的大棚裡培育的雙孢菇豐收現已上市銷售。今年,合作社成功引進雙孢菇種植,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帶動當地百姓增收致富。
-
雙孢菇拓寬鎮平縣郭莊鄉群眾致富路
實現增收脫貧,產業是基礎支撐。近年來,鎮平縣郭莊鄉著眼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進雙孢菇種植業,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村貧困勞動力和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有力助推鄉村產業發展。雙孢菇好似搖錢樹,種了雙孢菇能致富,成為當地群眾的一句口頭禪,像李正恩這樣的例子在孫樓村共有32戶。今年3月份,郭莊鄉因地制宜,引進先進技術,建起了孫樓村雙孢菇種植基地,基地總投資720萬,共40個大棚,佔地33畝 。在產業的帶動下,農戶可以加入合作社,承包大棚種植雙孢菇;周邊群眾還能在該基地實現就業務工,獲得穩定收入。
-
古浪 產業拓寬致富路
近年來,古浪縣牢牢抓住扶貧政策機遇,因地制宜,堅持把培育產業作為群眾穩定增收的根本之策,創新模式,以沿山、沿川、沿沙特色產業帶為布局,拓寬增收渠道,大力扶持貧困群眾發展「牛、羊、雞(鴿)養殖、日光溫室精細果蔬、枸杞、高原綠色蔬菜種植、特色制種、食用菌、中藥材、花海經濟+」等十大特色產業,確保每戶困難群眾實現2種以上增收特色產業全覆蓋。
-
岑鞏:發展林下茶樹菇 拓寬群眾致富路
今年,岑鞏縣緊扣產業革命「八要素」,大力推進林下茶樹菇產業發展,拓寬群眾增收新路子,並積極探索做大產業發展模式,帶動更多農戶參與,讓茶樹菇產業成為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法寶」。入秋過後,經過幾天連續降雨,大有鎮臘恰畈村林下茶樹菇基地的茶樹菇開始瘋狂生長,迎來採收的高峰期,每天都要進行兩次採摘。基地裡,工人們穿梭於林下擺放的茶樹菇菌棒之間,有序進行著採摘、搬運等工作。
-
興仁市:鎖寨村小青瓜助力村民拓寬致富路
李花芬芳一大早,在小青瓜種植基地,71歲吳開國就忙著掏溝渠,給剛剛移栽青瓜苗澆水, 年復一年,種地「老把式」吳大爺,種植青瓜已經有十多年。71歲的吳開國忙著疏掏溝渠「今年我家種了2畝小青瓜,20多天一個月這樣就可以採摘,這些地荒著也是荒著,種起來收入就有一萬多,種田就有米,有米就有吃的,但是有吃的還要有零花錢,我們把這些段時間利用起來,種下去,零用錢就有了。」年過七旬的吳開國靠著勤勞的雙手,精心勞作,只為了有一個好的收成。
-
熱貢藝術產業帶動藏族群眾致富增收
新華社照片,同仁(青海),2016年3月17日熱貢藝術產業帶動藏族群眾致富增收3月17日,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吾屯村,青海省工藝美術大師曲智(右二)為學生娘毛卡教授繪畫技巧。近年來,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大力發展熱貢藝術產業,為當地超過2萬名藏族群眾及相關從業人員開啟了致富路。目前,熱貢藝術產業年產值達2.5億元。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
嵐關鄉:大力發展太子參種植 拓寬群眾致富路
眼下正是冬種時節,嵐關鄉組織群眾積極開展農業種植,拓寬群眾增收致富之路。12月21日,在嵐關鄉茶海村小谷才組的太子參種植基地裡,200多名村民正在忙碌著,現場一片歡聲笑語,原本「荒涼」的土地呈現出一派熱鬧繁忙的場景。
-
陽城縣將「小饃饃」做成群眾增收致富的大產業
近年來,陽城縣通過政府搭臺、群眾參與、企業進駐、參展訂貨等多種方式,把「麥芽棗糕」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將「小饃饃」做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大產業」。 「曹饃饃」是潤城鎮一家遠近聞名生產麥芽棗糕品牌,創始人叫曹樂會,是潤城鎮王村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
-
遠安:小竹筍鋪就群眾增收致富路
遠安:小竹筍鋪就群眾增收致富路 2020-04-09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作社拓寬村民增收致富路
新疆新聞在線網7月4日消息(伊犁臺記者張靜予、霍城臺記者王海麗):伊犁州財政局駐霍城縣薩布拉克鎮恰特爾塔勒村「訪惠聚」工作隊立足村裡實際,成立合作社並建成千畝金絲南瓜種植基地,拓寬村民增收致富路。為了增加村民收入,伊犁州財政局「訪惠聚」工作隊多方調研論證,爭取到了烏魯木齊市慈善總會的產業發展項目,決定在村裡成立「恰豐種植合作社」,推廣種植金絲南瓜。這種南瓜品相好、口感香甜,銷售價格穩定。目前,全村9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負責人史庚成:「調整產業鏈,種植了500畝金絲南瓜,傳統產業一畝地純收入在500到700元左右,調整產業鏈以後,在1000到2000元左右。」
-
甘肅宕昌:生態小樹莓拓寬群眾增收路
來源:經濟日報甘肅宕昌縣南陽鎮依託豐富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效益高、市場前景好、適宜當地種植的樹莓產業,拓寬了群眾增收新路子。宕昌縣南陽鎮下付村黨支部圍繞產業扶貧,借鑑「三變」改革經驗,結合「黨支部+」,挖掘當地資源優勢,按照「獨一份」、「特別特」等思路,創建產、研、銷為一體的綜合樹莓產業示範基地。
-
廣西三江縣:深耕茶業 產業升級拓寬致富路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產業升級拓寬致富路(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30))找準地區資源優勢並不斷深挖,拓寬產業思維並形成優勢疊加,凝聚基層黨組織的行動力和群眾精氣神,脫貧致富小康路就會越走越順暢有村幹部感慨,如今採茶賣茶讓農戶收入大增,茶場旅遊帶來火熱人氣,村裡民宿也發展起來。曾經「山高水遠布央村,有女莫嫁布央郎」的貧困村,通過茶旅融合、產業升級,走出了一條寬廣的致富新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
-
黔江區鵝池鎮:推進辣椒產業發展 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華龍網11月30日13時10分訊 為進一步推進辣椒產業發展,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鵝池鎮於11月29日組織召開2018年辣椒種植動員大會,企業代表及100餘名農戶參加了此次動員大會。 據了解,鵝池鎮以脫貧攻堅為統攬,著力提升傳統產業和特色產業,大力流轉閒置土地,念好「山」字經,打好「綠色牌」,因地制宜辦起了辣椒、核桃、黃花等為代表的特色產業,讓農戶有1至2個穩定增收產業,此次與企業合作的辣椒種植動員大會,將更好地實現「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產業發展目標。(通訊員田陽陽)
-
團風杜皮:發展香菇產業 拓寬群眾致富路
黃岡新視窗網(團風臺 記者王歡)日前,團風縣杜皮鄉為期15天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香菇產業培訓班圓滿結業,來自該鄉各村的63名農民學員取得香菇種植真經,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發展香菇產業脫貧的信心。經過15天的集中培訓,學員們紛紛表示,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收穫滿滿。團風縣杜皮鄉於楊崗村村民 周英兵:只有發展產業,才能使我們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我們要抓住實訓到鄖陽、隨州的經驗,把我們杜皮鄉的(香菇)產業做大做好做強。
-
紅花拓寬致富新路子,微波乾燥機煥發產業增收活力
有著「紅色金子」美譽,且具有藥食同源價值的藏紅花、川紅花等紅花,在大健康產業推動下近幾年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現如今,紅花已成為一些地方帶動群眾增收的「致富花」,微波乾燥機也將持續發揮其功用,提升紅花幹製品相和品質,為產業注入源源不斷地增收動能。
-
新疆庫車市:發展饢產業拓寬致富路
新疆庫車市以「平臺+旅遊」為抓手,以文化宣傳為載體,以脫貧致富為目標,不斷加大饢產業建設和產品開發力度,精心打造「庫車大饢」品牌,拓寬銷售渠道,越來越多的農牧民通過饢產業實現了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