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魚為什麼在民間又被稱為「孝魚」?

2020-12-13 釣魚精英堂1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不同的崇拜心理,有不同的崇拜對象。有的是迷信的,但也不盡然。迷信或還是迷信,都懷有很神秘的色彩。

就比如說釣魚人再熟悉不過的黑魚,這種常見的淡水魚學名叫烏鱧。但是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孝魚。而且一般人不準吃孝魚,只有老年婦人才能配得上吃這種魚。它為什麼又叫孝魚呢,它孝在哪裡呢?這還得從黑魚小的時候說起。

這是長輩們留下來的傳說。黑魚在孵化過程中,很少進食,特別是母魚比較明顯。母魚產卵下崽後,身體逐漸瘦弱,視力不佳,像老年人的青光眼,看不見食物,老是張著大嘴喝水或喘氣,一部分幼魚心疼母親,會主動遊到母魚的嘴裡,犧牲自己,甘當供品,成為娘的食物,報答其養育之恩。其情可贊,感人至深,故稱黑魚為「孝魚」。直到現在,在一些地方,給老人祝壽時會進獻一條大黑魚,以此表達晚輩對長輩的孝順。

那麼科學的解釋呢?這其實是黑魚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產生了護子這一能力。但黑魚並不會失明,魚寶寶也不會反哺黑魚媽媽。很多魚遇到危險時,親魚會張開大口讓幼魚藏進去,黑魚也是這習性。過去的人沒有科學知識,直觀地理解這個現象。看到小魚撲進母口,以為小魚以身飼母了,故有孝魚之名。

其實如果他們有水下攝影機,很快就能發現,吞進口的小魚不久就會出來。這類說法就像圍城中方老爺子認為多食麻油可以順產是一樣的。從生物進化論的角度來說,這都是生物繁衍成長的自然現象。但我們更願意理解和接受的是「孝魚」這一美麗傳說。

很多釣魚人也正是利用黑魚愛子如命,對其卵與幼魚十分愛護,用一切力量加以保護的特性對其進行垂釣,並把這種方法叫做釣「黃窩」。

一般是在初夏季節。抓住黑魚護卵的特點,較易釣到。取一條活小泥鰍,鉤尖由泥鰍脊部穿過,用釣竿將鉤有節奏地朝「黃窩」輕點水面。泥鰍的活動必然激怒黑魚,從而撲向前去吞食。雄魚為保護魚卵,咬住魚餌,釣魚人順勢將其拽出。此時雌魚戀子不會逃走,稍息片刻再下鉤,雌魚又挺身而出,繼續保護魚卵或幼魚,真可以說是前僕後繼,壯烈之至。

說到此,我認為黑魚愛子之情,令人動容,想到此,倒真覺得不該釣它。但是釣魚從來就是把自己的快樂寄托在魚類的痛苦之上的。奈何!

相關焦點

  • 我們平時常見的黑魚,為什麼在農村又被稱為「孝魚」?
    黑魚在很多釣魚人的詞彙裡面非常的熟悉,因為常常會釣到這種魚,黑魚的學名叫烏鱧,在農村他還有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名字叫「孝魚」。孝魚一般的人是不允許吃的,只要是那些老年人才能吃這種魚。為什麼我們常見的黑魚,在農村會被稱為「孝魚」呢?看完他小時候,你們自然就知道是為什麼了。
  • 黑魚作為肉食性魚類,生性兇猛,為什麼民間還稱它為「孝魚」?
    黑魚作為肉食性魚類,生性兇猛,為什麼民間還稱它為「孝魚」?相信對於經常吃魚的朋友來說,黑魚應該是一種非常熟悉的魚類了。但是奇怪的是,就是這樣一種生性兇猛的魚,在中國的很多地方卻給了它一個很違和的名字,「孝魚」。在一些地方,父母生日的時候作為子女還要把黑魚作為一種禮物送給他們。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還是因為廣泛流傳於民間的一種說法,說是雌性黑魚在孵化魚仔的時候,會經歷一段短暫的失明期。而因為失去了視力,雌性黑魚就無法覓食了。
  • 黑魚如此兇猛,為什麼會被稱為「孝魚」?
    黑魚是淡水中最兇猛的魚類之一,在野生環境下,除了鱤魚外,沒有魚是它的對手。但是,正是如此兇猛的魚,在我國的一些地方卻有「孝魚」的稱號,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黑魚之所以有「孝魚」的稱號,有兩個主要的原因01 送禮的習俗黑魚之所以被稱為孝魚,有很大的原因是被當作禮品才有的,在我國的一些地區,老人祝壽時,小輩通常會送黑魚祝壽。
  • 為什麼黑魚被稱為「孝魚」?說出來就怕你不信!
    生活當中的可食用魚類非常的多,當然有很多的人比較喜歡吃黑魚。所以有這樣的情況,主要是人們說吃黑魚有助於傷口的癒合。所以生活當中黑魚一直受到人類的追捧,可能你並不知道他還有另外的一個名字叫做孝魚。之所以有這樣的名字,主要是來源於雌黑魚在繁衍後代的時候。身體非常的虛弱,尤其是在小黑魚出生之後,他們直接就無法再捕食。這個時候的小黑魚通常都會拼了命地遊進媽媽的嘴裡,知道他的體力恢復正常,然後才從他的嘴巴裡遊出來,各奔東西。當然黑魚媽媽為了恢復自己的體力,通常也會吃掉一部分小的黑魚。
  • 農村河裡的黑魚,農村老人將它稱之為孝魚,這是為什麼呢
    天氣炎熱,又到了去野外水域垂釣黑魚的好時刻,黑魚性情兇猛,是攻擊性很強的魚類,而且天氣越炎熱,垂釣黑魚也最易得手,利用黑魚的攻擊性,使用路亞、假餌、或者其他餌料均能將其擒獲,很多釣友還深知,釣黑魚,一般情況下,都能連獲兩條,尤其是在黑魚產卵之後,更是雌雄雙魚在一起,呵護守護著自己的魚卵,所以一般情況下,釣到一條,肯定還會在來一條。
  • 黑魚真是「孝魚」?關於黑魚,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實
    比如說:書本上說黑魚喜歡棲息在水底,但實際上黑魚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付出水面換氣,在有水草的環境下黑魚通常都是棲息在水草下面,利用水草的隱蔽性,注視著周圍可以捕食的獵物。那麼,黑魚究竟是不是孝魚呢?一、黑魚為什麼被視為「孝魚」。
  • 以其他魚為食,被養殖戶稱為「惡魚」,如今養殖規模超過四大家魚
    導讀:以其他魚為食,被養殖戶稱為「惡魚」,如今養殖規模超過四大家魚俗話說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意思是吃四條腿的畜牧類的,是不如吃兩條腿的禽類的,兩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指的則是吃禽類不如吃魚類。有養殖戶養殖了很久,卻發現自己養的魚卻越來越少,最後清塘的時候才發現罪魁禍首,原來魚塘裡面多了許多的黑魚。黑魚是一種肉食性淡水魚,專門以捕食其他魚類為食,尤其是一些個體較小的魚,更容易成為黑魚的獵物。養殖塘之中出現黑魚,對於養殖魚是極為不利的,所以很多養殖戶把黑魚稱為「惡魚」,是一種相當討厭的魚。
  • 很多人把黑魚叫孝魚?這到底是為什麼?今天總算明白了
    黑魚又成為烏鱧,因為它全身都是烏黑色的,身上還伴隨著一些花紋,它還是我們國家常見的食用魚,因其營養價值和味道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大家知道嗎?黑魚還有另外一個外號。今日話題,黑魚為什麼在民間又被稱為孝魚?
  • 民間把黑魚稱之為「孝魚」,野釣碰上該不該放生?
    +大力馬線方可與之一搏,或者採用專門的雷強釣法黑魚有很多種叫法,比如財魚、烏魚、蛇頭魚、烏鱧魚等等,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得算「孝魚」了,那你知道這一稱呼的由來嗎?民間為何總把黑魚稱之為「孝魚」傳說黑魚在產卵後眼睛會失明一段時間(也有一種說法是眼睛被蒙上一層白膜,視力下降),期間不能捕食。可能小黑魚仔知道媽媽是為了自己才看不見的,於是紛紛跑到媽媽嘴裡甘願成為食物。
  • 民間故事~孝魚傳說
    今天講孝魚的故事。走進新沂心曠神怡,這裡山清水秀,河流縱橫,湖水蕩漾。鳥語花香,引人入勝。使人流連忘返。駱馬湖北岸住著駱老漢一家,他們一家三口過著平靜幸福的生活。唯一不足的是,駱老漢的兒子駱明,十幾歲跟隨父親去湖裡捕魚,由於魚太大,被魚尾打瞎了一隻眼睛。
  • 我要為其貌不揚的黑魚「平反」
    黑魚又叫烏魚,也叫柴魚,一般生活在河塘、湖泊、水庫有淤泥、水草、浮萍的淺水區域,性情兇猛、貪婪,是淡水中一霸。此魚攝食攻擊性強;加上它肉多刺少,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市場價值高,成了眾多捕魚人和釣者捕獲的首選。其兇猛的攻擊性格和愛子如命的天性就成了致命的弱點,幾近遭到滅頂之災。
  • 雙面黑魚:護子是孝魚,食子是屠夫魚,正確,明白了能養好小龍蝦
    護子孝魚:一般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們多少都看見過黑魚。黑魚護仔的現象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見過。比如我小時候門前就是一大片的魚塘,全隊的魚塘都集中之前在這裡,所以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家家戶戶的魚塘裡面都養了不少種類的魚,有四大家魚,給予鯉魚和黑魚。我小時候沒事就喜歡去魚塘附近轉悠,專門去看有沒有黑魚護仔的情況發生。
  • 黑魚是種什麼魚?它打出了一張「苦情牌」,令廣大路亞人不再釣它
    黑魚,雖說也生活在我國各淡水區,但比其他淡水魚少見,而又比更兇猛更大的魚多一些,因而,它成了路亞人從路淡水魚到路大型魚的晉級之路。本期《漁課堂》,我們就來聊聊黑魚的那些事,其中,也有一些釣友不願路黑魚的原因。
  • 黑魚「吞食」自己孩子,並非飢餓而是保護,我們誤會太深了
    魚類對於我們來說很熟悉,是一種常見的美食,而黑魚物美價廉很受人們的喜愛。 自古以來關於黑魚的傳說有很多,傳說黑魚是「孝魚」,那麼為什麼說黑魚是孝魚呢?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黑魚的的問題,了解黑魚為什麼被稱之為「孝魚」,首先要了解他的生活方式,其次了解大黑魚對於小黑魚的教養方式。
  • 不會釣黑魚?試試民間的這種「野路子」,黑魚沒那麼難釣!
    到了仲春以後,隨著氣溫的回升,水中水草開始繁茂起來,水中小魚小蝦開始多起來,當食物開始豐富了,黑魚也到了繁殖季節。黑魚的繁殖季節可以從4月持續到8月,已經三月中旬了,掐指一算,釣黑魚的時候來了。一、黑魚的釣法特點民間傳統釣中對於黑魚的垂釣技巧,上面已經說了,用找魚而釣基本就可以概括。
  • 民間故事:6米下的黑魚精
    民間故事:6米下的黑魚精。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61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戲說天下奇聞軼事,各位看官早上好!又到了咱講故事的時候了。還是那句老話,您喜歡看,小田就每天準時更新民間小故事。今兒咱們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大約發生在70年代初期。故事的發生地是在河北省雄縣,也就是現在的雄安新區。這則民間小故事雖然看起來有些離奇,不過也是真人真事兒。講得不好的地方,您還得多擔待著點。
  • 汪裡見魚卻抓不到魚 宿遷黑魚汪的傳說催生出民間河蚌舞
    原標題:汪裡見魚卻抓不到魚 宿遷黑魚汪的傳說催生出民間河蚌舞 中國江蘇網8月20日訊(記者 徐其崇) 家住宿遷市宿城區洋北鎮七裡村的何大爺因為身體原因,已經好幾年沒有自己進城了。8月19日,他在孫子的陪同下乘坐公交車進城,已經到了城裡,他問為什麼沒經過黑魚汪。在這位八旬老人的記憶中,從洋北到城裡,黑魚汪是必經之地,為什麼公交車途中在多個站點停靠,就是沒有提到黑魚汪?難道,黑魚汪被填平了?
  • 民間故事:道衍子伏黑魚精
    申道子每次向王昭講道,都在溶洞外的小河邊,他一邊講道,一邊將自製的魚食投餵河中的魚群,這其中就有條黑魚,經年累月,竟讓它知曉了道的奧妙,一次趁河中發水,這條黑魚到了成都,上岸後他化作個青衣道人,自言吳生有,對別人說自己是申道子的徒弟,因為他看似無意間展示的術法非常高明,且講述的道法奧妙高深,一時間竟愚弄住很多人,短短一年就聚有信眾數萬人,達官顯貴以邀請他為座上賓而為榮
  • 農村裡常見的黑魚,它們有什麼天敵嗎?為啥現在不多了呢
    我們農村以前對於黑魚來說都是不怎麼愛吃的,畢竟在農村裡有著黑魚是「孝魚」的說法,老人們也是不鼓勵我們吃黑魚,在以前的時候,要是在農村裡釣魚的時候或者是捉魚的時候,遇到黑魚基本上就是放生了,不過現在的黑魚可是個好東西,因為黑魚是一種營養比較豐富的魚類,像一些因為有外傷住院的人,和一些孕婦等
  • 這種魚生性兇猛,被農民稱為「水中霸王」,是做酸菜魚的好食材
    黑魚的肉質相當鮮美不說,而且營養價值還很高。其食用的歷史也是相當悠久了,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對其有記載,並且還把黑魚列為蟲魚上品。這種魚的營養高,經濟價值也很高,目前市面上野生的黑魚數量很少了,目前普遍都能賣到十幾塊錢一斤,要比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魚類價格都要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