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和茂名,誰才是粵西中心城市?從歷史上看兩者親如兄弟

2020-12-19 湛江縱橫哥

先說一個笑話,有人開車到粵西地區,向當地人問路。當地人用蹩腳的普通話說:「往前面開,斬頸!」司機一聽嚇壞了,原來往前面開要命都沒了啊,趕緊問:「那我往回走行不?」當地人說:「調頭就冇命!」哈哈,其實「斬頸」「冇命」就是指湛江和茂名,此人是開車到兩市的交界處了。這個笑話除了諧音,也暗喻落後、民風較為彪悍之意。

廣東的發展,自改革開放以來可以說是珠三角一枝獨秀,粵東西北都是落後地區。說起粵西,最出名的就是這兩個大城市了,湛江和茂名。兩地的地理特徵、風土人情、飲食習慣、民俗文化、地方特產,都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兩地的行政劃分,從古至今也是分分合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像一個家族中的兩兄弟。我們先比較一下兩兄弟的基本情況。

行政區域管轄面積——目前,湛江下轄赤坎區、霞山區、坡頭區、麻章區、雷州市、徐聞縣、遂溪縣、廉江市、吳川市,再加上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12490平方千米;茂名市現轄茂南、電白兩區,代管高州、信宜、化州三個縣級市,總面積11445平方千米。湛江略大。

人口數量——湛江戶籍人口數836萬,常住人口數733萬;茂名戶籍人口數803萬,常住人口數631萬。數字是湛江多幾十萬,但明顯看到兩個地區都是人口流出大市啊!其實之前我一直以為湛江的人口流出數高過茂名,但看這個數據茂名似乎更高。不過2018年茂名新增人口數排全省前5名,說明茂名近年在加快產業升級、加速城市擴容、改善用工環境方面的工作有明顯的效果。

GDP總量和人均GDP——說起這個,真是湛江的硬傷。2018年,茂名的這兩個數據排名仍在湛江之前。由於在解放後,茂名曾屬湛江管轄,湛江便一直有一種大哥的感覺。湛江對於茂名,也有一種是分家出去的小弟的親情。一直到某一年,默默爭上遊的小弟身家居然比大哥還多了,大哥才覺得小弟應該刮目相看!

「要想富,先修路」,兩地的交通資源情況如下——

機場——雖然湛江舊機場在市區內,但新機場建成之後,除了吳川,最受益的還是茂名市區啊!

鐵路——茂名有有廣茂線、河茂線、洛湛線、茂湛鐵路;湛江有黎湛線、湛海線、茂湛鐵路,兩座城市是「一條繩上的螞蚱」,都差不多。至於高鐵,大家都是難兄難弟,去年才開通動車,速度慢票價又高,被戲稱為「水魚號」,期待今後350公裡時速的「真高鐵」儘快開通。

公路——說到高速公路,茂名小弟又要牛一波了。陽茂、茂湛、包茂、汕湛、羅信(在建)等多條高速公路、茂高快線、茂名大道以及東西方向連通化州的茂化快線,幾乎覆蓋了茂名所有的縣市區。湛江的高速公路建設曾比茂名發達很多,但現已經被超越。不過,隨著汕湛高速湛江段貫通,玉湛高速全線動工,汕湛高速吳川支線開工建設,東雷高速的完成,湛江將會奮起直追。

教育和醫療——由於湛江曾為廣州灣法殖民地和北部灣中心,且在抗戰時期畸形繁華,這方面受西方經濟影響,較茂名為發達。湛江擁有本科院校4所、專科學校2所,茂名擁有本科院校2所、專科學校4所。湛江擁有三甲醫院6所,茂名的三甲醫院本來只有2所,著名的高州市人民醫院也於2014年晉身三甲之列,共3所。

地理區位——這方面,湛江大哥略勝一籌。湛江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雷州半島上,地處粵桂瓊三省區交匯處,東臨南海,西鄰北部灣,南扼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背靠大西南,區位優勢突出,戰略地位重要,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其實湛江在近百年內,一直被國內外認為是重要地區,成為區域行政中心,主要還是與它的優越地理位置相關。茂名雖是廣西、粵西到達珠三角的必經之地,但區位優勢不如湛江明顯。

產業資源——湛江與茂名在地理上相連,就像兩兄弟分家,湛江大哥分了一間屋,茂名小弟分了一間屋。客觀地說,湛江大哥確實有眼光,這間屋擁有的海岸線長達1556公裡,約佔全省海岸線的2/5和全國的1/10;擁有148.7萬畝海洋灘涂,佔全省的48%,兩者都是全省之最。湛江東海島面積達286平方公裡,是全國第五大島嶼。陸地資源是有限的,海洋資源對人類來說,卻是個近乎無限的聚寶盆,湛江人靠海吃海,這是老天賞的飯吃。茂名地區山多,礦業資源豐富。至於種植農業方面,湛江平地多,也是優勢多一點。

兩兄弟的大致情況就是這樣。這是現狀和概況,那從古到今,湛江和茂名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因為解放後茂名曾被湛江管過一段時間,所以湛江就成了大哥?其實這一點,茂名人是不服氣的,要說歷史,就要從幾千年前開始看!

湛江這個地區,湛江這個名字,在1945年之前沒有存在過。在法國殖民地之前,湛江這一片稱為「高雷地區」。主要是因為明清的高州府與雷州府而得名。高州六屬包括茂名、電白、信宜、廉江、化縣(現化州)、吳川。雷州三屬包括徐聞、海康(現雷州)、遂溪。對了,還有個廉州府,轄區相當於廣西北海、欽州及合浦、浦北、防城、靈山等市縣地。

1945年,廣州灣回歸中國,也許是覺得「廣州灣」這個名字太殖民,必須馬上改名換姓才能證明回歸的身份,就在匆忙之中取名為「湛江」。雖然有人說湛江二字很美,湛即藍色的天,那麼江呢?吳川的鑑江或是廉江的九洲江?要知道,湛江的主要組成部是雷州半島,美麗的海灣和長長的海岸線啊!怎麼能用一個江字代替呢?就這樣,廣州灣拖上雷州府、高州府、廉州府,組成了當時的大湛江。直到1958年,茂名地區還由湛江專區管轄,1959年3月設茂名縣級市,1975年升格為地級市。

其實關於解放後對茂名的轄區處理,作為湛江人我也為茂名感到不公平。因為說起茂名的這個名字的來歷,比湛江早了1300多年!

茂名地區和湛江地區,在秦朝的時候都屬於象郡,後來茂名又屬南海郡。茂名這個名字,源於西晉的一位道士,名叫潘茂名。潘茂名是高州人,世代居住在根子浮山半山腰潘村,這條村傳說為當今的亞盤村。潘茂名對於當地人來說,是媽祖林默娘似的人物。據說潘茂名如同古代先賢神農氏一樣,德高望重,雲遊四方,遍嘗百草,懸壺濟世,煉製丹藥,救治當時流行瘟疫,救活眾多百姓,深受粵西人民敬仰,為世世代代傳頌。

南北朝時,茂名湛江地區俚人部落較多,兩地雖屬中央轄地,但基本是土人自治。在這個時候,有一位偉大的女性出現了,她就是冼夫人。與南下的高涼太守馮寶聯姻,一起穩定當地統治。特別是在馮寶去世後,嶺南大亂,冼夫人平定亂局,為鞏固漢族在嶺南的統治立下汗馬功勞,被冊封為石龍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嶺南數郡共舉冼太夫人為主,尊為"聖母",至今冼夫人廟在茂名和湛江地區都很多,湛江的特呈島上就有九座冼夫人廟。

西晉太熙元年(公元290年)至隋朝開皇18年(公元598年)設立茂名縣,以潘茂名之名命縣名,用以紀念他對粵西人民之恩德。唐貞觀8年(公元634年)又用潘茂名之姓改南宕州(貞觀6年才改高州為南宕州)為潘州。高州至今還有多處廟宇供奉潘仙。

直到唐貞觀22年才設了高州,到唐天寶初年,高州為高涼郡,潘州為潘州郡。後來便一直用高州來命名這一片地區。這個時候,部分漢人逐步從廣東南雄珠璣巷南下,逐漸深入粵西,茂名比湛江提前出現廣府文化。五代十國至北宋時,高州的廣府文化開始與俚人文化逐步融合。

到了南宋末年又出了一件大事,20萬軍民逃避元軍追殺,從福建南下,陸續在粵西及雷州半島定居,經幾百年發展,逐步深入雷州內陸,並於少數民族文化融合,形成雷州文化。

與此同時,廣府文化也在高州府形成主流。雖然一個是以閩南雷州文化為主,一個是以廣府文化為主,但直到今天,湛江和茂名都同時使用多種語言,白話(與廣州音有別的「土白話」)、閩南語系雷州話(黎話)、涯話(客家話)、普通話都有。茂名還有少數地方說「舊時正話」(當地謔稱「狗屎正」,歸屬不明)、思賀話和容縣話。

除了語言,閩南文化大遷移還帶來了一些民間信仰,如媽祖、康皇、關公、班公、麥公、華光等,這些信仰也散落在湛江和茂名各地,與土生土長的冼夫人一起,成為民間信奉的人神,受民眾崇拜,享萬年香火。

到了明清,高州府屬廣東省,包括化州、茂名、電白、信宜、吳川、石城(現廉江)。大家看到沒,這其中的吳川和廉江,現在是屬於湛江的。而在解放後,可能是屬於軍事戰略上的考慮,上面所說的整個高州府都歸湛江管理,後來才慢慢脫離。

而湛江這個「大雜燴」地區,其實是個新名詞新地域,唯有雷州府的悠久歷史,可以搬出來與茂名比一比,但說雷州府代表湛江,某些湛江人又並不那麼認為。因為湛江就是三個古代州府轄地的拼湊,幾種文化的拼湊,內部也經常彼此不服的,老一輩人之間頗有一些「方言隔膜」,但年輕一代已經基本融合。

湛江和茂名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共同習俗,那就是年例。年例並非起源於粵西,而是漢族的古老傳統,即一年一次的祭祀敬神活動,但經過歲月變遷,中原很多地方已經遺失了這一傳統,反而在粵西的湛江和茂名最為盛行,海南島和廣西部分地區也有。

關於粵西年例的盛行,是因為湛江還是茂名,一直有爭議。我個人認為,粵西年例之所以紅火,跟茂名的關係大一些。一是因為紀念冼夫人的誕辰,每年的同一日子大加慶祝。二是由於近廣州,茂名有一些商人先富起來,有錢人有實力將年例的排場做大。三是就現狀來說,茂名和吳川的年例確實比雷州半島這邊隆重些。不過吳川目前屬於湛江啊,所以這個答案也是很糾結的。

在飲食習慣方面,湛江與茂名也是大致接近的,飲食清淡,強調原汁原味原形。靠海的地方都喜歡吃海鮮,靠山的則以雞鴨豬牛羊河鮮為主,烹飪方法也差不多。早午餐都是拉粉、炒粉、牛腩粉、豬雜湯、牛肉湯等,還有各種點心小吃,如煎堆、田艾餅、簸箕炊……雖然名稱和細節上略有不同,但大致一樣。

綜上所述,湛江和茂名同處粵西,雖然說不清誰是大哥誰是小弟,但一脈相承,風土人情近似,方言種類近似,飲食習慣近似,連民間信仰也差不多,就像一個大家分出的兩個同胞兄弟。發展到今天,兩個兄弟城市也各有千秋,你追我趕,從被人遺忘的粵西落後城市,現正向著省副中心城市、區域中心城市奮進,讓我們祝福湛江茂名的明天會更好!

由於時間有限,關於湛江與茂名的關係與異同,本文中還有哪些沒說到的或說得不到位的,歡迎大家補充指正。

相關焦點

  • 粵西中心城市湛江:粵西唯一擁有機場的城市,新的機場正在興建中
    粵西地區是指廣東西部的地區,包括湛江、茂名、陽江三個城市,這三個城市都是沿海城市,但是湛江、陽江經濟發展不如茂名,粵西第一強市是油城茂名。雖然茂名是如此之強,但是有個遺憾,就是沒有自己的機場,粵西地區唯一的一個民用機場就在湛江,為什麼是湛江呢?
  • 粵西兩大宜居城市——湛江和陽江,你覺得哪裡更適合居住?
    陽江城市規劃不如湛江,原先的中心區太窄小,現在的陽江都是擴建的,開汽車就方便。從歷史記錄看,陽江撞上颱風的機率比湛江大。」湛江曾經是廣東的第二大城市,上個世紀50年代的湛江專區幾乎包括了半個廣東及廣西沿海地區,西接越南,東至開平珠三角,茂名、陽江、陽春都在轄區範圍內。陽江現在雖然是地級市,但在粵西老一輩人的心目中,還是那個近海邊的「鄉下」地方陽江縣。當時,陽江、清遠、汕尾、雲浮、揭陽、河源這些地方,都是省城人心中休閒度假、空氣清新的「鄉下地方」。
  • 廣湛高鐵設廣州、佛山、新興、陽春、陽江、茂名、湛江等高鐵站
    ,粵西地區陽江,茂名,湛江三地真正跨入高鐵時代,高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 我們常常感慨廣東發展的先進性,其實這多是針對於粵東地區而言的,相比較之下受制於交通支持不到位,粵西地區的發展要稍顯落後,比如湛江、茂名等城市,在發展上難以融入珠三角經濟圈之中
  • 連通廣東粵東粵西東西兩頭城市汕頭和湛江的直通高鐵開行,有什麼...
    10月12日起,連通廣東省境內粵東粵西兩頭兩大副中心城市汕頭和湛江的汕頭至湛江西站標明為G字頭的高鐵對開開通,一日對開共2趟列車。 動車是 在汕頭的9:20分開行,15:59分到達湛江西站。全程用時是6小時39分。
  • 粵西國際機場利好茂名西城片區?崛起的可能性有多大?
    網友@冼太后人:茂名的未來在西城,藉助湛江國際機場,和化州連成片(圖片來源:鼎龍灣)粵西國際機場,攝於8月17日交通運輸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紐帶,對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有重要的支撐和引導作用很多城市沒有特別厲害的產業,特別引人矚目的配套優勢,能帶動城市發展的,靠政府規劃,也有靠著房地產行業的東徵西戰。目前西城片區有:海印森鄰四季、西城文都、茂名碧桂園、藍光·雍錦半島、茂名山海湖·上城,還有「一本兩專」教育資源的落地。
  • 通往粵西的高速公路,何時能解假日塞車之苦?
    其實,作為粵西人,我對於逢年過節開車回老家所遭遇到的塞車之苦還是深有體會的。2014年國慶疊加重陽節,我和我哥自駕車回老家掃墓(粵西客家人很多都是在重陽節掃墓)。為了避開交通高峰,我們兄弟倆提前做好了充分準備,國慶節當天凌晨1點多從增城新塘上高速,原計劃趕在吃早飯前就能回到化州老家。
  • 湛江、茂名、陽江,第一高樓共79層,高368米
    湛江第一高樓「地標商務中心」正在建設當中。一旦建成,將成為湛江第一高樓,乃至整個粵西第一高樓。樓層共79層,高368米,總佔地面積約105.6畝,總建築面積67.9萬平方米。建設工期為5年。項目集五星級酒店、大型商業廣場、遊艇碼頭及高級商住公寓於一體,是湛江地標式城市綜合體。茂名第一高樓「茂商總部大廈」正在建設當中。一旦建成,將成為茂名第一高樓,粵西地區第二高樓。此樓為甲級寫字樓,建築高度達315米,包括10萬平方米大廈副樓,體量達50萬平方米。
  • 廣東總投資998億的高鐵,起廣州至湛江,未來粵西將邁進高鐵時代
    廣東總投資998億的高鐵,起廣州至湛江,未來粵西地區將邁進高鐵時代隨著時代的發展,高鐵已經漸漸成為人們心目中最方便最舒適的交通出行方式之一。衡量一個地區是否發達的標準之一,便是這裡的高鐵網絡是否完善。雖然廣東的經濟屬於我國的佼佼者,但是在高鐵的建設上,廣東依然十分重視。廣東這座總投資998億的高鐵,起廣州至湛江,等到高鐵建成之日未來粵西地區將邁進高鐵時代。這便是廣湛高鐵,這條高鐵從19年開始建設,預計22年8月即可通車。高鐵全長421公裡,沿途會經過6個站點。到時候從廣州到佛山、茂名或者湛江的時間將會大大縮短,而且未來這條高鐵還會引入白雲機場。
  • 廣東總投資998億的高鐵,起廣州至湛江,未來粵西地區將邁進高鐵時代
    雖然廣東的經濟屬於我國的佼佼者,但是在高鐵的建設上,廣東依然十分重視。廣東這座總投資998億的高鐵,起廣州至湛江,等到高鐵建成之日未來粵西地區將邁進高鐵時代。 到時候從廣州到佛山、茂名或者湛江的時間將會大大縮短,而且未來這條高鐵還會引入白雲機場。
  • 化州糖水、湛江生蠔、陽江豬腸碌……粵西美食才不止海鮮!
    什麼粵西、粵北、粵東地區,「ham把啷」都搞不清了吧!吃海鮮的湛江、出化州糖水的茂名、賣豆豉的陽江,這幾個則被統稱為「粵西地區」。別看地方不大,粵西的地區美食足以將廣東人的胃撐大幾個size~畢竟單單在廣州,都能搜刮到n多粵西地區美食!
  • 廣東省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為什麼我看好湛江和汕頭?
    湛江地處粵西平原,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南邊是海南、南中國海和東南亞國家;東邊是珠三角經濟中心,北部和西部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汕頭地處粵東平原,位於廣東省東南部,南邊同樣是南中國海;東邊是福建海西經濟圈,北部是廣東省梅州市和江西省,西部是珠三角經濟中心。
  • 廣東湛江、茂名和陽江,將攜手打造沿海經濟帶西翼!
    這是廣東打造沿海經濟帶的一項內容,而近日湛江、茂名、陽江三市的最新動作也在助力沿海經濟帶建設,備受關注。廣東湛江、茂名、陽江三市近日舉行第一次聯席會議,三地將整合優勢、協同發展、串珠成鏈,共同研究攜手共建現代化沿海經濟帶西翼新機制,打造湛茂陽都市區沿海城市帶、產業集聚帶、濱海旅遊帶。
  • 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汕頭湛江的GDP是多少?全國排行多少名?
    建設好汕頭、湛江2個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動汕頭進一步煥發特區活力,促進湛江對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培育壯大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陽都市區,與珠三角沿海地區串珠成鏈。 一時間人們奔走相告:汕頭和湛江正式被確定為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以及粵東和粵西的中心城市!
  • 為什麼湛江佔盡天時地利,卻那麼窮?
    2019年的GDP出來了,僅有189萬人口的珠海GDP總值3425億元,超過了粵西的茂名和湛江。有人說,這有什麼好奇怪的,是的,作為粵西人一點也不奇怪,甚至有點想微微一笑。粵西地區,湛江、茂名、陽江和雲浮,苦交通落後久矣。東面是粵港澳大灣區,西面是北部灣,兩個灣區之間,燈下黑。北面,距離湛江最近的一個地級市玉林,直線距離已達150公裡,高速公路裡程更是要230公裡。
  • 江門湛江都是家坐上動車探爸媽
    為目前粵西連接珠三角最快捷的鐵路通道。江湛鐵路的建成通車將改變以往珠三角與粵西只能通過普速廣茂線相通的狀況,一舉結束沿線臺山、開平、恩平、陽江、陽東、陽西等6個縣市區不通快速鐵路的歷史,進入「高鐵時代」。江湛鐵路的開通,給沿線城市帶來了變化。作為鐵路沿線的重要節點城市之一,在江門居住、工作、生活的人感受更為深刻。
  • 廣東三大副中心城市,沒有東莞,汕頭和湛江位列其中
    廣東省是我國人口大省和經濟大省,30多年以來廣東省的經濟總量一直位居我國第一,在廣東省內有兩大中心城市廣州和深圳,這兩大城市也是我國的四大一線之一。除了廣州和深圳兩大中心城市以外,在廣東還設有3大副中心城市,粵西的湛江市,珠三角地區的珠海市以及廣東的汕頭,這三座城市以品字形輻射帶動周邊落後的城市。
  • 粵西「油城」茂名特色美食攻略
    據史載,茂名秦朝時分屬象郡和南海郡,隋朝時設置茂名縣。很多人對茂名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仿佛都是「海濱城市」。茂名有山有水有溫泉有美食,是吃貨的天堂,休閒的好去處,旅遊的不二選擇。今天小編就要帶著大家來打卡一下茂名的特色美食。水東鴨粥 :正宗的水東鴨粥店經營品種十分簡單,常常只提供粥、鴨和涼拌蔬菜。鴨粥入口即化,齒頰留香;鴨肉爽滑微韌,嚼來回味無窮。
  • 湛江,憑什麼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
    從直線距離來看,湛江距離廣深地區還有三四百公裡的直線距離,但是湛江到北部灣核心城市(南寧、北海和欽州)直線距離不到300公裡。——湛江國際機場選址的確定,則是給湛江發展省域副中心城市多了一分底氣。兩個重點城市群和一個新興自貿區的加碼,是湛江未來的幾個重點機遇從全省看,湛江位於廣東啟動「一核一帶一區」戰略擘畫的現代化沿海經濟帶西翼主戰場,被賦予做好臨港產業、濱海旅遊、特色優勢農業、軍民融合發展「四篇文章」的使命。這樣的湛江,有著天然的優勢和厚積薄發之力。
  • 湛江萬象金沙灣廣場購物中心引入H&M 開設粵西首店
    據悉,萬象金沙灣廣場是規劃購物中心、五星級酒店、高尚住宅的城市綜合體,國際、香港知名品牌商家的進駐,將為粵西尤其是湛江的零售格局帶來新的衝擊。  H&M進駐湛江開設粵西首店  據介紹,萬象金沙灣廣場位於湛江赤坎區,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其中購物中心建築面積5.2萬平方米,共五層。
  • 廣東粵西茂名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廣東粵西茂名有山有海,歷史文化較豐富,旅遊資源獨特。茂名北部的信宜、高州山區很多。這一帶是兩廣分界的雲開山脈的延伸。有粵西最高峰、廣東第二高峰的大田頂,海拔1704米高。這裡的山區山路彎彎,山嶺綿延,有很多獨特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