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
七月,正值青島的盛夏。
我們一家最喜歡去海邊散步,夜晚來點海鮮啤酒,聊聊天,吹吹海風。
然而,不曾想一場變故悄然發生。
01
七月上旬,我媽無意中發現左乳有一個包塊散不掉,還伴隨著溢乳症狀,但我都已經28了,她也早就過了哺乳期,所以這個症狀讓我和我爸很擔憂。
但我媽就像個沒事人一樣,一催她檢查,就說什麼「乳腺增生那麼都年,半年前單位組織體檢也沒答問題,一點點硬塊沒事的。」
17號,我們父女倆帶著我媽在本地三甲醫院彩超檢查,結果顯示BI-RADS分級4a級。
19號我們又去了省立醫院的專家門診,檢查結果與之前一致,醫生說很有可能是乳腺癌,但還需要做活檢進一步確認。
在進行初步檢查後,24號媽媽進行手術活檢。
我爸心寬,還勸說我媽沒什麼事應該是個小問題。
但送我媽進了手術室後,爸爸卻繃不住眼圈紅了,說:「你媽估計是乳腺癌,醫生接診過那麼多乳腺疾病,對照著彩超報告和實際情況就可以判斷出來。」
「我從來沒想過會讓你媽,受那麼大的罪,也從來沒想過這種事情會發生在我們家。」
手術開始後40分鐘左右,醫生告知我們冰凍病理結果——乳腺浸潤性癌。
那一刻,全家人都懵了。
屬於我們家的幸福時光,結束了。
02
拿到活檢結果後,醫生徵求意見看是保乳還是全切,我媽選擇了全切。
幾個小時的手術,醫生切除了乳房和腋窩腋下淋巴結。把我媽從全麻中喚醒後,告知我們六小時內需要保持清醒狀態。
當時從手術出來,我媽身上裹著一層層厚厚紗布,有些低燒,情緒顯然不是很好。
換做誰經歷這麼一劫,心情能好呢?
而我依舊很懵,大腦一片空白,機械的處理著事情。
害怕失去媽媽。
我告訴自己,我得挺住。
術後,我不時開導我媽乳腺癌是預後良好的疾病,放寬心態,不要急躁。空閒時間,我去看了一些乳腺癌的書,希望能照顧好她。
這時,醫生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乳腺浸潤性癌是預後較好的一種,後續不用進行靶向治療,傷口癒合後就可以回家休養」。壞消息是「腋下淋巴結有兩枚轉移,有必要接受化療」。
主治醫生說:「按照以前的治療標準來看,淋巴結轉移三枚或三枚以上的必須要放療,你母親的情況在可放可不放之間,得徵求病人和家屬的意見。」
03
「不想在醫院待下去了,再說化療還要掉頭髮,不是很想化療。」聽著媽媽的話,我內心也很糾結。
於是,我們輾轉了省內幾家比較知名的醫院諮詢了醫生,最終在一家專業的腫瘤醫院得到了一定要放療的結果。
我和我爸只能勸解她治療都走到這一步了,還是讓心裡踏實些才好,我媽就老老實實留下接受化療和放療了。
放化療過程,我媽真的太受罪了。
6次化療,25次放療。
一向食慾很好的人,最後變得身體乏力,口乾舌燥,口腔潰瘍,嘔吐噁心一直伴隨著她,白細胞一再走低。
頭髮逐漸脫落,「天天掉發煩,沒了,反而自在」,她還這樣寬慰自己。甚至,在第二次化療回家後所幸就剃光了頭髮,「只要人健康,以後頭髮還能長出來」。
好在經過一年多的治療,我媽的病情逐漸好轉,又變得愛說話了。
但還有更大的挑戰在等待著——運動能力恢復鍛鍊。
由於我媽的腋下淋巴結全部切除,手臂運動神經一定程度受損,醫生說如果不做鍛鍊有可能胳膊都會抬不起來,生活不能自理,手術後需要堅持做復健運動。
儘管帶著傷口,但我堅持讓她自己吃飯、梳頭髮等,還查資料給她畫了一套體操。我和我爸也經常陪她在走廊一圈一圈運動,逐漸恢復手臂的運動能力。
我始終相信那句話——不放棄希望就是最大的良藥。
04
我一直以為癌症是絕症,無藥可醫。
我們家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日子一直非常平淡。檢查結果懷疑是癌的時候,我自己的內心確實很崩潰。
我們誰都不了解乳腺癌是怎樣形成的,怎樣去治療……一個「癌"字,就足以使人絕望了。
後面的治療過程,化療更是在生理和心理上反覆折磨人。
但經歷過這一切後,我覺得的人的恐懼可能大多來源於無知。
事實上,乳腺癌是女性發病率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卻也是全球治癒率最高的癌症。
在中國城市地區乳腺癌5年的生存率已經達到80%以上,歐美國家特別是美國已經到達約97%,治癒後患者的壽命和正常人並無明顯差別,一些發達國家甚至把乳腺癌列為慢性疾病。
我常常和我媽聊這些,苦中作樂,一起感謝上天幸好不是別的癌症。
其實,在我媽患癌後,我時不時會想這病是不是與生活方式和心態有關係。
我媽脾氣並不是很好,雖說生氣來的快去的也快,但心中鬱結消散不掉的就堆積到胸部。
後來治療這病的過程中,我們也常常開導她,給她寬心,告訴她情緒良好治療效果才更好。
各位病友,一旦確診為乳腺癌,一定不要相信不手術、不化療中醫針灸也能治好的謊言,要好好配合醫生的治療,多去全國各地的醫院問問。
我始終堅信,就算上天給你一張壞牌,也不等於判了死刑,可能是給你個機會讓你重生的開始。
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
這一程,我重新審視了親情和幸福,也重新審視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