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精準扶貧」首倡之地的湖南,國資國企不負使命,奔赴大山,摩擦出怎樣的火花,釋放出何種驚豔力量?11月9日起,紅網時刻開闢「脫貧攻堅·國企力量」專欄,帶您循著湖南國資國企的腳印,以一個個鮮活的扶貧故事,見證省國資委60多個產業項目,在21個對口幫扶貧困村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動人畫卷。
興湘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國平(右)大力推動翻身村產業脫貧,帶隊栽樹苗。
湖南興湘集團派駐翻身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黎鹹兵在開墾荒土。
紅網時刻記者 盧欣 長沙報導
興湘集團對口扶貧點翻身村,地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麻衝鄉東部,是一個純苗族居住的深度貧困村,全村共有219戶92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7戶201人。高山阻擋了村民外出和致富的腳步,道路不通、語言不通、住房和喝水都成問題,人均耕地面積僅有0.73畝,這個村的貧困率一度接近40%,是鳳凰縣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
三年前,興湘集團接到任務,組建了由黎鹹兵任隊長,王沛和唐志強為隊員的駐村幫扶工作隊,在集團黨委的領導下,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產業等,攜手47戶201人如期走出貧困行列,整村貧困發生率降至零,順利實現脫貧摘帽,打贏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2018年、2019年工作隊連續兩年在扶貧考核獲評優秀等次。
把責任扛在肩上,把群眾裝進心裡
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群眾滿意才是工作隊最好的答卷。
「日常生活怎麼樣,有什麼困難?」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興湘集團黨委加強頂層設計,抓好措施落實。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國平多次帶隊赴翻身村調研駐村幫扶工作,並深入到村民家中,走訪慰問結對幫扶貧困戶,與村民同吃同住,聽民意、解民憂,實實在在為村民做好事,解難事。
三年來,累計投入資金1039餘萬元(興湘集團出資339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產業、危房改造等,使翻身村的整體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成了410平米的黨群服務中心;建設了3900立方山塘,解決100畝稻田養魚灌溉和村民用水問題;修建了5公裡產業機耕道,提高油茶產業園管理維護和採摘運輸效率;修建1.9公裡稻田排水溝,解決澇期村民190畝水田被淹的問題;新裝125KV專用變壓器,解決綜合養殖場、山塘泵站、新建黨群服務中心供電;安裝130盞太陽能路燈,完成全村亮化工程;投入24.50萬元完成12戶危房改造工作;完成了小學廁所和廚房改建;開設愛心積分超市等。
當地村民「喝水靠挑,進城靠馬,夜行靠手電筒」的歷史,獲得了交口稱讚。
培育三大產業,科技引領脫貧
翻身村貧困的根源是無村集體經濟產業,要脫貧,就必須因地制宜培育主導產業。
通過調研考察,工作隊認為該村位於鳳凰縣兩個旅遊點竹山和老洞之間,是個很好農旅結合點,可為兩個旅遊點提供高質量、無公害的農副產品。經過挨家挨戶訪察民意,他們克服了純苗族聚居村普遍的語言不通、「地荒了也不給別人種」的語言和思想阻礙,為村民繪就一幅「山上種油茶、山邊建豬場、田裡稻花魚、油茶園放雞鵝」的脫貧致富藍圖,發展了300畝油茶園、1.8畝生態綜合養殖場和100畝稻田養魚三個主打產業。
同時,工作隊加大科技扶貧力度,引進中南林科大「矮梗、大果、高產的三華」油茶,並油茶種植項目申請為國家級科技助力項目,邀請省農科院、農大、林科大等專家開展特色產業知識培訓和定期維護指導;引進無臭化生態養殖技術,建成小而全生態綜合養殖場,以五種藥草混合的青飼料餵養豬和雞鴨,提高肉的品質,為鳳凰縣乃至湘西自治州提供生態養豬樣板;發展生態立體養殖,開展稻田下養魚,在部分油茶地套種辣椒、紫花生、紫玉米、油葵等農副產業,有效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積極發展集體經濟,說服村民以閒置土地作價入股,讓村民成為村集體產業的股東,村集體產業統一管理、定期分紅,提高村民積極性和「主人」意識;成立了興苗果種植合作社和村集體主導的苗果興農副產品公司,建立「村集體+合作社(公司)+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聘請村民來園務工。
2019年,47戶貧困戶實現勞務收入13萬元、戶均增收2766元;給全村村民發放近8萬多元雞、鴨苗,鼓勵全村建檔立卡戶餵養生豬、雞、鴨等2014年至2019年共完成42萬元產業直補報帳,平均每戶實現增收2萬餘元;爭取到中石化捐贈的璞樹漫江景民宿園股份(12年、村集體經濟),每年保底收入4.6萬元。開展消費扶貧,發動集團廣大職工開展消費扶貧,銷售鴨子、獼猴桃、辣椒等農產品,2019年,村集體純收入達到5.4萬元;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超過20萬元。
積蓄脫貧力量,打造永遠不走的工作隊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為了鞏固脫貧成效,工作隊把支部建設和村支兩委的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針對村支部組織建設較為薄弱的情況,工作隊狠抓村黨建工作,將省、縣工作隊員中黨員的組織關係轉入村黨支部,省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擔任第一書記,培養入黨積極分子5名,發展黨員3名,組織選舉村秘書和組長,推行農村「互助五興」基層治理模式,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等制度,推進基層黨建與扶貧工作的深度融合,開展了 「堅定不移跟黨走,同心共築苗鄉夢」等一系列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在村退伍軍人座談會,凝聚創業致富帶頭人,帶領村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把日子越過越好。
「要有扶貧情懷。」這是興湘集團對工作隊的要求。三年寒來暑往,工作隊克服了重重困難。語言不通,就堅持「行勝於言」,披星戴月參與生產,噓寒問暖關愛群眾,剛開始「第一書記在田裡幹、村幹在田上看」等問題悄無聲息的化解了,致富的希望種植在了每戶村民心裡。村民們不僅賣力跟著幹,還紛紛為駐村幫扶工作隊員點讚。
現在,工作隊正在翻身村加裝直播系統,擬直播帶有苗家文化種養殖業,「山上有豬、雞、鴨、鵝跑,田裡有魚遊,苗家姑娘把歌唱」的美麗的田園風景很快將展現在人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