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廚師現場烹飪小龍蝦。 李佩珊 攝
中新網銀川7月16日電 (李佩珊 王帥)中國人的夏日餐桌,小龍蝦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盛宴。清蒸、油炸;蒜蓉、香辣……小龍蝦的做法不同,口味各異。小龍蝦生產於長江以南地區,如今也成為北方引進養殖的重要品種。7月16日,江蘇淮安市盱眙縣的專家們來到寧夏銀川,為當地人帶來從田間地頭養殖、到烹飪端上餐桌的全方位培訓指導。
小龍蝦養殖技術課程培訓現場。 王帥 攝
據悉,科學家最早在盱眙發現小龍蝦化石,證實了小龍蝦在1億多年前就已經出現在江蘇盱眙。當地20世紀70年代以來盛產龍蝦等水產品,沿淮、沿湖漁民以捕撈魚蝦為主要生活來源,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龍蝦人工養殖逐步興起,速凍龍蝦仁等產品遠銷美國、歐盟等國家。
剛剛出鍋的香辣小龍蝦。 王帥 攝
培訓當天,全國第一所龍蝦創業學院院長陸偉帶來盱眙本土的五十斤小龍蝦與銀川市西夏區餐飲企業和參訓學員進行現場互動,對食材選擇、調味搭配、火候掌握等關鍵環節進行面對面傳授。金牌廚師唐青雙將烹飪好的不同口味的龍蝦分發給學員和遊客品嘗。
學員、遊客現場品嘗。 王帥 攝
養殖技術課程圍繞蝦苗放養、飼料投餵、水質調節、病蟲妨害等內容展開。「寧夏被稱為塞上江南,我幾年前就來考察過,這裡的水質、土質、氣候很適合龍蝦養殖。現在的大棚育苗技術也可以解決北方冬天寒冷的問題。盱眙的經驗完全可以被寧夏人複製。我希望能把經驗和技術帶給寧夏養殖戶,讓他們都成為『養蝦能人』,有多一份的收入。」陸偉說。
龍蝦創業學院院長陸偉(左)現場品嘗指導學員作品。 李佩珊 攝
「我們家以種植水稻和養殖魚蟹為生,一直想引進小龍蝦養殖,但沒有成熟的技術。這次的培訓讓我入了門,我想直接引進盱眙小龍蝦品種。」學員馮靜表示。
據銀川市西夏區委組織部工作人員王麗介紹,該地將繼續與江蘇盱眙進行深度合作,將龍蝦養殖技術和人才引入稻漁種養產業,並選派本土水產養殖戶赴盱眙實地學習,不斷探索龍蝦產業落地發展新模式,逐步從龍蝦養殖拓展延伸到深加工、餐飲等全產業鏈條式發展,以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