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和潛江,與其一爭長短,不如攜手把市場做大。
正解局出品
六月初夏,又到了吃小龍蝦的季節。
華夏大地,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小龍蝦忙碌的身影。1年超過2000億元的產值,讓小龍蝦成為了中國餐飲銷量最大的單品。
國民「夜宵之王」捧紅的不止是大排檔,還有江蘇盱眙和湖北潛江:一個是全縣1/8人口從事小龍蝦行業,一個靠小龍蝦成了全國百強縣。兩強相遇,誰才是真正的中國「小龍蝦之鄉」?
這不僅關乎「榮譽」,更關係著「錢途」。
1. 兩強相爭,暗暗較勁
今年6月,接連2場以小龍蝦為主角的盛會,分別在江蘇盱眙和湖北潛江拉開大幕。
這兩個地方,都有著「中國小龍蝦之鄉」的名頭。「老大哥」盱眙的龍蝦節辦到了第19屆,想當年就是靠著小龍蝦才讓盱眙不再被人念成「於臺」;「小兄弟」潛江的龍蝦節今年雖是第10屆,可產業規模卻是風頭生猛,發展正勁。
(盱眙和潛江的龍蝦節開幕式,
都不惜重金請明星為自己站臺)
這邊盱眙的文藝晚會請了張信哲、李榮浩,那邊潛江就請薛之謙和張也;盱眙搞萬人龍蝦宴, 5萬人一晚上吃了50噸小龍蝦,潛江趁著龍蝦節搞招商,現場籤下投資270多億。
圍繞小龍蝦的節慶文化和「龍蝦搭臺、經貿唱戲」,儼然成了兩地擴大知名度的法寶。
兩地暗暗較勁,隔空打擂,既是想抓住眼前的豐厚收益,更是瞄著小龍蝦產業巨大的市場空間。
(2017年,全國小龍蝦行業的產值就達到了2685億元)
一個外來物種,被中國人吃出了2685億元的大市場。
(小龍蝦的產業鏈中,
餐飲產值佔了75%的份額,達到了2000億元)
其中,產業鏈中最大頭的餐飲產值超過了2000億。想要給自己多切點蛋糕,自然是要在口味上花心思。
吃貨認準了自家的味兒,何愁財源不滾滾而來。
2. 品牌崛起,奠定爭霸格局
在20年前甚至更早,小龍蝦在充滿草莽煙火氣息的夜市大排檔是個廉價的平民美食。真正讓它成了全民宵夜、網紅美食的歷程,卻並不平坦。
很長一段時間,盱眙是小龍蝦品牌和質量的唯一代表。
能讓全國人都有這想法,得從一段未經考證的故事說起。
在2000年前後,一個在一線城市做文化品牌策劃推廣公司的盱眙人,和盱眙縣旅遊局的領導是朋友。一邊看到大城市裡小龍蝦賣的火爆,品質卻良莠不齊,一邊是盱眙湖塘密布小龍蝦,品質不錯卻沒有自己的品牌,只能零打碎敲販賣到南京等地。於是,兩方一拍即合,開始做起 「盱眙龍蝦」的品牌了。
(最早進行品牌包裝的盱眙,
萬人龍蝦宴一晚能吃掉5噸小龍蝦)
從2001年第一屆盱眙小龍蝦節開始,這個貧困縣的大手筆就一直被人關注:趙本山、閻維文、宋祖英、劉若英、王寶強……數不清的明星被請來說「盱眙龍蝦好」。
現在回頭看,當時的盱眙縣推廣品牌最可貴的地方,就是認準了一條道走到黑。
甚至在龍蝦節被《焦點訪談》「點名批評」後,還能頂著巨大的壓力堅持宣傳推廣盱眙小龍蝦。
(2004年,盱眙龍蝦節曾被央視點名批評 新聞截圖)
頂著壓力的盱眙,終於見到了曙光:2006年,盱眙龍蝦的養殖、加工、服務通過ISO9001認證; 2009年,「盱眙龍蝦」成了全國第一個小龍蝦的「中國馳名商標」,盱眙龍蝦自創的「十三香」做法風靡全國。
再看另一個「小龍蝦之鄉」潛江,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持之以恆地辦龍蝦節,潛江藉此打響自己的品牌。相比盱眙,具有「後發優勢」的潛江,龍蝦節玩得更有內涵。
潛江是全國稻田綜合種養示範市,在龍蝦養殖、繁育、加工、餐飲技術上共有18項標準,把握著核心技術。潛江也借著這個優勢,把龍蝦節由單純的吃貨狂歡節慶,變成了這幾年美食狂歡融合經貿和經驗交流的活動。
(潛江的產業鏈條更為完整豐富,
甚至出現了專門的小龍蝦學校)
盱眙和潛江的崛起,也受益於地理位置。
在中國小龍蝦地圖上,最火爆的城市包括南京、北京、上海、武漢、長沙,而小龍蝦成為今天現象級網紅宵夜的發端,也是從這幾個城市蔓延開來的。
「蝦殼能堆起一座紫金山」的南京,距離盱眙不過百公裡的路途,同樣,潛江距離武漢也只有140公裡;從前只吃大閘蟹的上海,最早興起吃小龍蝦,是餐飲業主去進貨大閘蟹的時候,帶進上海的餐飲市場而一發不可收拾;北方麻小(麻辣小龍蝦)的興起之地——北京的簋街,主要的貨源地也是江蘇和湖北。
(龍蝦館的數量只是小龍蝦餐飲市場的冰山一角,
更多的消費場景其實在散布在各城市的宵夜大排檔和餐館)
盱眙靠著江蘇小龍蝦的高品質制霸江浙滬,潛江依託自己高產量和油燜大蝦的麻辣重油口味佔領北方市場,再加上兩地都以小龍蝦作為自己的名片,兩個「中國小龍蝦之鄉」的爭霸局面就此而生。
3. 比一比,誰才是「小龍蝦之鄉」
盱眙和潛江,誰才中國「小龍蝦之鄉」?
從產量、品牌等維度,能看出一些端倪。
產量:第三和第五
從產量上看,盱眙和潛江都不是第一。
2017年,全國統計小龍蝦養殖總產量為112.97萬噸,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是監利和洪湖,潛江排名第三,盱眙排名第五。
(潛江和盱眙的小龍蝦產量
在全國分別排名第3和第5 2017年數據)
從產量上看,盱眙處在下風。
品牌:各列第一
2019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盱眙龍蝦品牌價值為180.71億元,位列中國水產類品牌第一名。
(盱眙龍蝦品牌價值)
在另一個排行榜上,潛江龍蝦的區域品牌價值達203.7億元,位列全國龍蝦區域公用品牌第一名。
(潛江龍蝦區域品牌價值)
榜單不一樣,評價標準也不一樣,確實難分上下。
口碑:盱眙最早起步聲勢大,潛江發展勢頭更猛
在全國小龍蝦口味排名中,盱眙的十三香小龍蝦是當之無愧的王者,緊隨其後的是潛江的油燜小龍蝦。
(以盱眙和潛江為代表的小龍蝦烹飪口味,
是消費者接受度最高的)
數據顯示,2019年盱眙龍蝦餐飲加盟店約2500餘家。潛江的勢頭也很猛,目前全國有龍蝦餐飲直營和加盟店2500多家。
所以,綜合來看,盱眙和潛江各有所長,不分伯仲。
4. 與其一爭長短,不如攜手做大
據《2018年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分析,當前國內每年小龍蝦的需求量約為190萬噸,但國內供給僅90萬噸,缺口有100萬噸。
可見,中國的小龍蝦市場需求,遠遠沒有飽和。
也就是說,中國的小龍蝦市場,足以容下多個玩家。盱眙和潛江,與其一爭長短,不如攜手把市場做大。
事實上,盱眙和潛江正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龐大的產業背後,存在養殖方式不規範、行業標準不統一、地域品牌不清晰等問題。雖然兩地都在制定標準,但都沒有解決標準化的問題。
更可怕的是資本過熱地湧入。隨著小龍蝦行情火爆,吃貨們又為追求品質和口味更認可產地和品牌,但是龍蝦之鄉的產地資源有限,導致整個市場要素水漲船高。
(小龍蝦被視作一個新的「風口」吸引了眾多的資本進入)
有媒體報導,現在潛江養殖龍蝦的土地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承包費用也在逐年上漲,就連當地居民都在吐槽,「我們也吃不起龍蝦了。」會不會出現類似「蒜你狠」、「姜你軍」這樣「蝦貴傷民,蝦賤傷農」的折騰而毀掉小龍蝦之都的爭霸,都是一個未知數。
其實,咱們吃貨關心的不是誰在「小龍蝦之鄉」的爭霸中勝出,而是能不能在夏日的夜晚愉快地嘬著龍蝦、喝著啤酒。
至於「小龍蝦之鄉」,多幾個選擇,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