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傳:這是一部被低估的神作

2020-12-15 素顏的電影基本法

萬裡長空,劍氣縱橫,慕然回首,那部《蜀山傳》正在燈火闌珊處。

將來的事,將來再說。2001年,誰都不會想到,寄託了徐老怪心血和厚望的情懷之作《蜀山傳》上映,遭遇了票當與口碑的雙滑鐵盧,成為眾人口中的大爛片。

單純從數字表現來看,此話並不過分,總投資接近9000萬港幣,內地票房2000萬,香港票房1200萬不到,虧的底朝天;豆瓣評分最初6.3,經過18年的緩慢增長也只到了6.6,數字可謂悽慘……

但是《蜀山傳》真的是爛片嗎?我一開始就認為不是!認為是爛片的,絕大多數原因都是劇情空洞、特技過於絢爛喧賓奪主,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對改變了看法,豆瓣評論區的評價逐漸出現了反轉。

評論有很多,各不相同,主旨卻是一樣的,劃重點:這是一部被過分低估的神作。

被低估,是因為理念太超前,遠遠超越了那個時代。論本質,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它都有被稱作神作的理由。

從劇本來源看,《蜀山傳》的整體概念源於一代神魔武俠小說大師李壽民的《蜀山劍俠傳》!

原著作者李壽民,又名李善基,筆名還珠樓主(不是環珠格格),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他的小說想像力豐富,突破了傳統武俠的概念,第一個在傳統武俠小說大量引入了神魔的構思。

嚴格來說,他的小說不是武俠小說,而是玄幻仙俠小說。他的構思格局龐大、氣勢恢宏,在人魔神的善惡之爭中加入了儒、道、釋三教的哲理,融會貫通、寓意深遠。想像力之豐富,文筆之華麗,令人嘆服,影響深遠,後世武俠小說有很多概念都來源於他的小說,比如金庸的降龍十八掌就參考了李壽民小說中的降龍八掌,比如梁羽生的《白髮魔女傳》就取材自《蜀山劍俠傳》裡的白髮龍女。

李壽民一生著作38部,其中31部是《蜀山劍俠傳》,包括正傳、外傳、別傳、前傳、後傳等等。

構思奇妙恢弘,卻很難被搬上銀幕,但是從文字到影像的改變,難度增加了不止一點點,幸好我們這個時代有徐克。

原著豈是池中物,一遇徐克便化龍。

整體構思出自《蜀山劍俠傳》,具體化的豐富則來自徐克。徐克是華語娛樂圈的另類,雖然出生在越南,求學於美國,卻痴迷東方古典文化。他想像力豐富,尤其擅長運用特效來為電影添磚加瓦。

為了把他心儀的《蜀山劍俠傳》搬上銀幕,徐克於1983年已經做過一次嘗試,拍了一部群星薈萃的《新蜀山劍俠》(這也是林青霞第一部武俠電影)。該片是華語電影首次請好萊塢特效團隊參與製作,是華語電影特效史的裡程碑之作。正是在這部電影中,徐克首次在華語影壇把神魔玄幻元素融入古裝武俠,開創了「東方魔幻」的流派。

如果說李壽民是玄幻小說的開拓者,那麼徐克就是玄幻電影的創造者!

但是因為技術原因,徐克還有很多奇思妙想未能實現,對於他來說,這是一個遺憾。

直到1998年左右,徐克看到了好萊塢特效技術的迅猛,意識到機會來了,於是他決定重啟《蜀山劍俠傳》項目。

為了完美構建他心中瑰麗精巧的神魔世界,徐克聘請了好萊塢4家頂級特效公司助陣,在製作的過程中使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特效技術,運用了超過100臺電腦,幾百名特效技術人員,前後歷時三年,預算一超再超,最終總成本從當初的4000多萬港幣漲到近9000萬左右。

效果華麗絢爛,令人震撼,比如開頭張栢芝的瓦片狀玉碎。

比如蜀山世界的仙氣飄飄,意境悠遠。

比如武器、動作場景的變化萬千,氣貫長虹。

特效完美到令人震撼。

在這之前,周星馳的《少林足球》以400多個特效鏡頭居於港影榜首,《蜀山傳》打破了這個記錄,並把距離拉到難以突破。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2001年《蜀山傳》上映,票房口碑遭遇兩連敗,成為徐克職業生涯的滑鐵盧。

現在回過頭看,不得不說一句可惜,因為《蜀山傳》無論是在演員陣容還是特效製作都是當之無愧的神作,演員有張栢芝、鄭伊健、古天樂、吳京、林熙蕾、洪金寶、譚耀文等等,特效製作就不用說了,徐老怪的想像力創造力華語影壇無出其右,《蜀山傳》之後,華語影壇再無絢麗燦爛的神魔大作。

這種反差來源於徐克的電影理念遠超時代,在玄幻概念還未形成的時代,徐克卻已經把玄幻電影搬上銀幕。僅僅一年之後,2002年華夏大地PC網際網路興起,玄幻小說逐漸崛起,在2012移動網際網路開始之後玄幻概念真正深入人心,仙俠電視劇開始大行其道,《仙劍奇俠傳》、《古劍奇譚》、《蜀山戰紀》等仙俠玄幻劇火爆一時。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技術更為先進的今天,無論是在螢屏還是銀幕上,卻再也沒有拍不出一部好的玄幻仙俠作品。

這時,觀眾才逐漸明白《蜀山傳》的價值,原來當時是徐克懂了,觀眾沒看懂,市場沒看懂!

這就是《蜀山傳》為什麼是神作的真正原因!超越時代的理念!

徐克遇上李壽民,就是中國特效的開始,就是中國玄幻概念影像化的先行者!

本以為是開始,卻已經是巔峰!

相關焦點

  • 《蜀山傳》,一部至今難以逾越的神作
    2001年,在徐克傾力打造下的的《蜀山傳》躍然於熒幕,卻在當時遭遇了口碑和票房的大滑,成為了當年的爛片。隨著這幾年電影事業的發展,這部影片又被眾人捧上來了,都開始讚嘆當年影片的特效和徐克的獨特眼光。但是《蜀山傳》真的是爛片嗎?小編一開始就認為不是!認為是爛片的,絕大多數原因都是劇情空洞、特技過於絢爛喧賓奪主,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對改變了看法。目前豆瓣的評論也有很多,各不相同,然而主旨卻是一樣的,其中反饋的重點:這是一部被過分低估的神作。被低估,是因為理念太超前,遠遠超越了那個時代。
  • 蜀山傳:一部被低估的神作,特效放在現在仍不落後
    中國電影從不缺乏武俠素材,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有大批優秀的武俠片誕生,而在新世紀開始後,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傳統武俠所帶來的刺激,歐美影片中注入《指環王》這樣的作品讓人印象更為深刻,強烈的衝擊下不少導演也將作品目光放到了中國的仙俠故事中,而由徐克導演的《蜀山傳》就是這麼一部作品。
  • 《蜀山傳》:一部被低估的仙俠片,可惜現在再也拍不出了
    老實說,當面租影碟看的時候,就感覺很吊了,這麼多年一直感覺蜀山傳就是修仙界的巔峰。當年蜀山小說看完了,所以覺得電影跟不上,但是不看小說去看電影,無法超越啊!好多片之前說是爛片,現在卻火了,主要現在實在沒有跟之前相媲美的片了,尷尬!
  • 《蜀山傳》:本以為是仙俠電影的開端,沒想到上映已然成為巔峰!
    最近,由中國古典仙俠小說《誅仙》改編的電影《誅仙1》正在熱映,因為我曾是這本仙俠小說的書迷,所以對於這部電影還是滿懷期待,在上映之時,便火急火燎地買了票去看,結果看完,一臉失望,而在那一瞬間,我突然想起了19年前的一部電影——《蜀山傳》。
  • 《蜀山傳》:一部真正的仙俠電影 (一)——仙之伊始
    仙俠之別為什麼要先從仙說起,因為這是欣賞《蜀山傳》這部電影乃至一系列相關電影小說甚至動漫遊戲的入門基石。《蜀山傳》海報說了這麼多,才可以言歸正傳。《蜀山傳》,改編自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原著誕生於抗戰時期;電影於2001年上映(我才剛上幼兒園),由徐克導演,主演包括鄭伊健、張栢芝、古天樂、洪金寶、吳京等;由多家好萊塢電影特技助陣,最終預算接近於當時的一億港元。最終,當時口碑票房雙雙血炸。
  • 為什麼沒人翻拍《蜀山傳》
    最近電影荒,說說本人比較喜歡的一部老電影《蜀山傳》。當年徐老怪在好萊塢受挫,返回香港一連接下好幾部電影,其中比較火的有《七劍下天山》和今天要說的《蜀山傳》。《蜀山傳》是根據民國武俠小說大師還珠樓主李壽民先生所著《蜀山劍俠傳》改編。還珠樓主李壽民先生可謂一代奇才,他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巧妙地將武俠、仙俠、志怪融合在一起,在民國武俠志怪小說一派中獨樹一幟。2001年8月《蜀山傳》上映,和《大話西遊》一樣,上映時並沒引起太多關注,而是過後才受大家追捧。
  • 「將來的事,將來再說」,《蜀山傳》在現在來看究竟算不算爛片
    要是說起《蜀山傳》,那可能每個90後都應該看過,但是很多人看過之後會給它爛片的評價,而它的票房成績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這部在2001的時候投資接近一億拍攝而成的大片,卻慘遭滑鐵盧,僅僅收穫了不到4000萬的票房,可謂是賠的血本無歸。
  • 《蜀山傳》:將來的事將來再講,這臺詞似乎是寫給電影本身的
    最近重溫了一部2001年的仙俠電影《蜀山傳》。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這部電影由徐克導演,鄭伊健、張栢芝、古天樂、洪金寶、吳京等主演的。這電影在當時並沒有取得好的票房,也沒有好的口碑。但是現在提到仙俠電影,很多人還是會覺得《蜀山傳》是最好的之一,甚至有人會覺得《蜀山傳》是仙俠電影的巔峰。
  • 《蜀山傳》:除了特效與情懷,還有這些內涵
    1932年,一位筆名"還珠樓主"的先生,在天津衛,提筆寫下了一個光怪陸離的蜀山,憑藉著超前的構思與妙想,這位先生開了"千古未有之奇觀"他將中國古老的仙俠文化與劍俠文化結合,再輔以神秘莫測的"西南蜀山",著下一部絕世佳作《蜀山劍仙傳》這部小說,打開了中華劍仙的大門,讓"劍仙文化
  • 《蜀山傳》開仙俠片先河,放在今天還是爛片麼?答案不言自明
    將來的事,將來再說——《蜀山傳》20年前一部斥資近億的仙俠大熒幕作品,最後只取得了4000多萬的票房,當時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幾乎都給了差評,徐老怪這部作品票房血虧,口碑崩塌,不知道當時他有什麼樣的心情,但以他的性情估計心中只會罵一句,「去他的吧
  • 「本以為是開始,結果是巔峰」,《蜀山傳》為何讓觀眾懷念?
    中國幻想影視最後的榮光,則是徐克的仙俠電影《蜀山傳》。《蜀山傳》的特效全面升級,如《新蜀山劍俠傳》明顯吊威亞的方式,換成大量新時代cg電腦特效處理,西方最先進的技術和東方仙俠的幻想結合,玄天宗和孤月的日月經綸, 丹辰子的機械雙翼。
  • 影評《蜀山傳》:1600個特效鏡頭,打造了徐克心中的仙俠世界
    《蜀山傳》這部電影由徐克執導,洪金寶、鄭伊健、張栢芝、古天樂、章子怡、譚耀文、吳京、林熙蕾等演員主演的奇幻電影。每次再看一部老電影的時候,都會感嘆,這些出現的角色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甚至是醬油人物,在現在看來都是重量級的演員了,在那個時候,這些演員還很年輕,但是呈現的作品卻一點沒有稚嫩的痕跡。
  • 看完電影《誅仙1》之後,我突然想起了19年前的電影《蜀山傳》
    看完程小東導演執導的電影《誅仙1》之後,我突然想起了19年前由徐克執導的仙俠電影《蜀山傳》。仙俠的概念其實是從武俠這個歷史悠久的類型分化出來的,所以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其實算是中國小說史上影響最大的仙俠小說,你或者可以將它稱之為仙俠小說的開山之作,1983年,徐克因為喜歡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的小說,拍攝了中國首部仙俠電影《新蜀山劍俠》,電影上映後大獲好評,但因為當時技術有限,所以特效略顯粗糙,直到2001年,徐克才重啟了這個IP,拍攝了電影《蜀山傳
  • 《蜀山傳》能成為仙俠經典不是因為特效,而是電影形態
    不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在仙俠這個題材上都沒有什麼建樹,這不禁讓很多網友越來越鄙夷現在的娛樂圈,這都什麼年代了,特效技術都快完美擬真了,而那些仙俠玄幻劇卻連最簡單功法特效都做得無比粗糙,場景世界觀更是直接套用古裝武俠劇的模子,當有人提出18年前的一部《蜀山傳》的時候,我們才瞬然發現原來連一部18年前的仙俠劇拍的都比現在要好。
  • 《蜀山傳》如何由爛片成為經典
    當時大家認為《蜀山傳》爛在哪呢?第一,大家認為故事簡單,無非正邪不兩立,升級打怪,正義必勝。人物及人物間的關係描寫過於單薄,乾乾巴巴,導致大家想盤他。當然,這是基於徐克是個言情高手,以往對於人物感情關係的表現過於突出。
  • 還珠樓主經典作品推薦,《蜀山劍俠傳》最受讀者歡迎
    李壽民「蜀山系列」,正傳、外傳、別傳、前傳、後傳……達到了30多部,畢生著有武俠小說36部:《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等11部出世仙俠(劍俠)系列小說,述正邪兩派劍仙間善惡之爭,文筆華美,極富詩情,想像瑰麗,氣勢磅礴,且融冶儒、道、釋三教哲理於一爐,寓意深遠;《雲海爭奇記》《兵書峽》等25部入世武俠小說,提倡崇善除惡、孝友義俠,表彰人的價值尊嚴。
  • 當初的《蜀山傳》如果在今天上映,票房結果又會是如何?
    但當年徐克的奇幻武俠小說「蜀山傳」發行時,卻聚集了鄭伊健、張栢芝、古天樂、洪金寶、吳京,章子怡和一系列大牌明星。他們原本預計商業大片會帶來新的票房收入。結果,票房和口碑崩潰,徐克的新作品被視為垃圾。現在,很多孩子時期還沒看過,現在長大了,重新創作了徐克的作品,看過《蜀山傳》後,對裡面的特效深感驚訝。
  • 影劇論壇:如何評價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究竟有何看點?
    這五位武俠作家當中,王度廬的作品,因為李安改編拍攝電影《臥虎藏龍》,所以知名度要高上不少。另外四位,李壽民、宮白羽、鄭證因,朱貞木。除了李壽民,其它三位宮白羽、鄭證因,朱貞木作家,在武俠文學歷史上有較深影響,但作品改編成影視劇程度上面,並無多大建樹。這裡便提名最後一位,李壽民,正是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
  • 蜀山傳:初歷的災難不過是特效一途的渡劫,修成圓滿必重返神壇
    剛才沒有理由地重溫了一遍蜀山傳,它是2001年徐克導演的一部極具野心的作品,雖然僅用了修仙之人除魔衛道的故事,但其令人眼花繚亂的特效,給人以極大的視覺享受。幸好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並沒有徹底忘記它,仙俠劇因為網絡小說的大熱而陸續搬上螢屏,對比之下不禁感嘆,蜀山傳居然成為了衡量現代仙俠劇的一個標準,頗有生不逢時之感。我是很佩服徐克導演當年有勇氣和魄力來完成這樣一部作品的,更加佩服他的想像力。
  • 御寶飛行逍遙大俠夢《蜀山傳》首曝
    《蜀山傳》是37wan網頁遊戲平臺2013年耗資千萬重金獨代的一款以中國古代虛構年代為時代背景,以蜀山地帶架空地理環境作為空間背景(即俗稱的架空歷史)的奇幻仙俠ARPG網頁遊戲。充滿國風氣場的37wan《蜀山傳》印象站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