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傳》:一部真正的仙俠電影 (一)——仙之伊始

2020-12-15 紫帝羅的電影世界

中國人骨子裡就是有著浪漫主義的,從屈原《東皇太一》「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到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從上古蠻荒時的《山海經》,到東晉時的志怪小說集《搜神記》,再到如今廣為流傳的《聊齋志異》。

中國人把幾千年對於現實的無奈、不滿、憤懣,都注入了這個超脫於現實的神話世界裡。這個世界有著浩瀚無垠的宇宙觀,有著瑰麗神奇的想像力,而不僅僅是一部《西遊記》或者《白蛇傳》什麼的。在這個世界裡,有仙佛神魔,有巫妖靈怪,它們各有各的統治時期和獨具一格的風採,卻也彼此混雜剪不斷理還亂。

而我要講的,則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仙。

仙俠之別

為什麼要先從仙說起,因為這是欣賞《蜀山傳》這部電影乃至一系列相關電影小說甚至動漫遊戲的入門基石。就像你不知道美國隊長的由來,不清楚鋼鐵俠的故事,不知道漫威宇宙的世界觀,那麼你看《復仇者聯盟123》、你看《奇異博士》、你看《蟻人》,你看到的在你的認知裡,就是一群亂七八糟的東西在打著亂七八糟的架。但實際上,漫威變成了一個非凡的文化輸出載體,票房很好,口碑也不差。那麼中國人欣賞不來自己的仙俠電影嗎?(相比較於奇幻我更喜歡用仙俠神話來描述)不是的,你懂的,編劇看過原著嗎?錢都去請演員了,特效是不可能有特效的,更別說布局十年規劃一個系列的電影了。

所以我要講仙俠,長輩們會把這種書叫什麼,叫雜書。雜在何處,於功業無用,於名利無用,或許這仍然算是儒學以及其後發展而成的宋明理學的一點壞處吧。但是你抨擊它,隔開它,它仍然在我們意識形態裡真實存在的。你看過《封神演義》老版電視劇吧,你聽過七仙女下凡的故事吧,再不濟《仙劍奇俠傳》了解不?那就說明我們還可以交流。

《蜀山傳》海報

說了這麼多,才可以言歸正傳。

《蜀山傳》,改編自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原著誕生於抗戰時期;電影於2001年上映(我才剛上幼兒園),由徐克導演,主演包括鄭伊健、張栢芝、古天樂、洪金寶、吳京等;由多家好萊塢電影特技助陣,最終預算接近於當時的一億港元。最終,當時口碑票房雙雙血炸。都說領先時代半步的是天才,領先時代一步的是瘋子,我們不得不慶幸這部電影只領先時代半個腳掌,於是我們才能在十幾年後看懂它。這樣的電影,比如《青蛇》,又比如周星馳的一系列喜劇電影,在中國社會尚未發展到如此快節奏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別人的嬉皮笑臉,而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自己的故事。

那麼什麼是仙?

在屈原和李白的詩裡,仙是高貴的、美好的,他是來源於人類又超脫於人類的一種更高級的生命形式,他的境界是圓滿無缺的。當然了,這些理念現在仍然被沿用,但有一些更人性化的改變。仙的特質是什麼?首先是瀟灑,夠帥夠自在,他的瀟灑在於他擁有外在的力量能夠逾越諸多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同樣在於他的心靈足以掌控這種力量。

我們能夠理解這些,與時代的進步、思維的開拓是息息相關的,而不得不說,這要感謝網絡仙俠小說的先驅者。早一點的有《誅仙》《悟空傳》,而後有《佛本是道》《仙逆》《凡人修仙傳》,再到現在仙俠早已是一個鼎盛的流派了。但是要注意的是,這些小說中的開創性設定,來自於中國神話傳說和傳統的宗教文化,但兩者完全不同。比如,在道教中的最高神是三清,而一部分網絡小說中則多了道祖鴻鈞的存在。所以這裡的簡單介紹僅僅是起一個對相關仙俠電影觸類旁通的作用。

一氣化鴻鈞

仙是至高無上的嗎?不是那麼簡單,真仙就像《三國演義》中曹操對劉備所說的真龍一般,「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所以仙的外在是不重要的。

那既然仙如此不凡,又當如何成仙?通常修真仙俠小說的第一步都是築基,字如其意,打造基礎,而後便是修煉成金丹,有道是「一口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可是北宋張伯端的《悟真篇》所言,大家不要誤會了出處哦。一般來說,入了金丹便算是凡人眼中的神仙之流了,但在世界觀宏大一點的小說裡,這才是剛剛起步。而後更有金丹破碎化成元嬰,元神出竅、分神、合體、渡劫,渡劫完進入大乘期基本就是坐等成仙了,度不過天劫的還有鬼仙散仙之流。成仙之後更有地仙、天仙、太乙散仙、太乙金仙、大羅金仙,最後便是混元大羅金仙,也有聖人的說法,大羅金仙和聖人之間又俗稱準聖。(感謝夢入神機將洪荒神話和仙俠整理成了一個網絡版的完整體系,不要當真,認真你就輸了)

御劍飛行

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道心」,也就是你為什麼修仙,你追求的就是所謂的道。《佛本是道》這樣說:「天道無常,天道無形,包容萬物,游離其外。 無善無惡,無是無非,無恩無怨,無喜無悲。 仙道是道,魔道是道,妖道是道,佛本是道。」除此之外,更人性化的一點在於,修仙(真)者和神仙也要渡劫,三災九劫,乃至最後的無量量劫(就是宇宙末日)。

最後呢,也是最重要的,我要說的是仙俠小說中的價值觀。《西遊記》和《聊齋》實質上反映了封建社會的壓迫,現代仙俠小說同樣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武者重勇力,仙者重逍遙,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自然也多了恩怨情仇,所以「仙」字後面多了個「俠」字。任何一部優秀的仙俠小說都是一個人奮鬥的歷程,裡面往往將現實的道理以更古風和詩意的語言表述出來。有些話,你看過,經歷過,感悟過就懂得,所以我不贅述,只引用一二:

記憶是掌心的水,不論你攤開還是握緊,終究還是會從指縫中一滴一滴流淌乾淨。只是,那水的涼意,卻是可以讓人始終無法忘記!

——耳根《仙逆》

誰願意孤苦一生?誰願意孤單度日?若不是情到深處難自禁,又怎會柔腸百轉冷如霜。

——蕭鼎《誅仙》

所謂的正與邪,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正的做法比較溫和,而邪的做法比較偏激罷了,在絕對利益的驅使下,他們之間可反目,亦可聯合

——忘語《凡人修仙傳》

何為魔,有蒼生處便有魔,天地間,一切眾生皆有魔念,只是未曾顯現而己。

——夢入神機《佛本是道》

或許這就是仙人吧

順則凡,逆則仙,不得不說,這些仙俠中的文化對我人格的塑造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仙俠也絕不僅僅局限於情情愛愛。我喜歡這句話,「這雨,出生於天,死於大地。中間的過程,便是人生。我之所以看這雨水,不看天,不看地,看的也不是雨。而是這雨的一生……這便是生與死。」你走過那麼多路,遇到過那麼多人,也看過這麼多故事,總有一句話會觸動你的心靈。而這些話,讀過仙俠的人,都懂。

簡單介紹完仙俠文化,下一篇就可以具體來講講《蜀山傳》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多多關注評論支持我咯。

相關焦點

  • 《蜀山傳》能成為仙俠經典不是因為特效,而是電影形態
    不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在仙俠這個題材上都沒有什麼建樹,這不禁讓很多網友越來越鄙夷現在的娛樂圈,這都什麼年代了,特效技術都快完美擬真了,而那些仙俠玄幻劇卻連最簡單功法特效都做得無比粗糙,場景世界觀更是直接套用古裝武俠劇的模子,當有人提出18年前的一部《蜀山傳》的時候,我們才瞬然發現原來連一部18年前的仙俠劇拍的都比現在要好。
  • 《蜀山傳》:本以為是仙俠電影的開端,沒想到上映已然成為巔峰!
    最近,由中國古典仙俠小說《誅仙》改編的電影《誅仙1》正在熱映,因為我曾是這本仙俠小說的書迷,所以對於這部電影還是滿懷期待,在上映之時,便火急火燎地買了票去看,結果看完,一臉失望,而在那一瞬間,我突然想起了19年前的一部電影——《蜀山傳》。
  • 蜀山傳:這是一部被低估的神作
    單純從數字表現來看,此話並不過分,總投資接近9000萬港幣,內地票房2000萬,香港票房1200萬不到,虧的底朝天;豆瓣評分最初6.3,經過18年的緩慢增長也只到了6.6,數字可謂悽慘……但是《蜀山傳》真的是爛片嗎?我一開始就認為不是!
  • 《蜀山傳》,一部至今難以逾越的神作
    2001年,在徐克傾力打造下的的《蜀山傳》躍然於熒幕,卻在當時遭遇了口碑和票房的大滑,成為了當年的爛片。隨著這幾年電影事業的發展,這部影片又被眾人捧上來了,都開始讚嘆當年影片的特效和徐克的獨特眼光。但是《蜀山傳》真的是爛片嗎?小編一開始就認為不是!認為是爛片的,絕大多數原因都是劇情空洞、特技過於絢爛喧賓奪主,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對改變了看法。目前豆瓣的評論也有很多,各不相同,然而主旨卻是一樣的,其中反饋的重點:這是一部被過分低估的神作。被低估,是因為理念太超前,遠遠超越了那個時代。
  • 看完電影《誅仙1》之後,我突然想起了19年前的電影《蜀山傳》
    看完程小東導演執導的電影《誅仙1》之後,我突然想起了19年前由徐克執導的仙俠電影《蜀山傳》。仙俠的概念其實是從武俠這個歷史悠久的類型分化出來的,所以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其實算是中國小說史上影響最大的仙俠小說,你或者可以將它稱之為仙俠小說的開山之作,1983年,徐克因為喜歡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的小說,拍攝了中國首部仙俠電影《新蜀山劍俠》,電影上映後大獲好評,但因為當時技術有限,所以特效略顯粗糙,直到2001年,徐克才重啟了這個IP,拍攝了電影《蜀山傳
  • 蜀山傳:一部被低估的神作,特效放在現在仍不落後
    中國電影從不缺乏武俠素材,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有大批優秀的武俠片誕生,而在新世紀開始後,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傳統武俠所帶來的刺激,歐美影片中注入《指環王》這樣的作品讓人印象更為深刻,強烈的衝擊下不少導演也將作品目光放到了中國的仙俠故事中,而由徐克導演的《蜀山傳》就是這麼一部作品。
  • 影評《蜀山傳》:1600個特效鏡頭,打造了徐克心中的仙俠世界
    《蜀山傳》這部電影由徐克執導,洪金寶、鄭伊健、張栢芝、古天樂、章子怡、譚耀文、吳京、林熙蕾等演員主演的奇幻電影。每次再看一部老電影的時候,都會感嘆,這些出現的角色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甚至是醬油人物,在現在看來都是重量級的演員了,在那個時候,這些演員還很年輕,但是呈現的作品卻一點沒有稚嫩的痕跡。
  • 《蜀山傳》影評:如今看依舊經典的國產仙俠電影,當年卻票房慘敗
    《蜀山傳》投資9000萬,這部重啟之作幾乎原樣複製原版,超大資金投入,超強卡詞,炫目的畫面,大公司發行,而且還有了內地公司的背景。當然,這部電影同時也複製了上一部票房慘敗的結局。近億元的投資,僅僅換回來了不到投資一半的錢。
  • 《蜀山傳》:將來的事將來再講,這臺詞似乎是寫給電影本身的
    最近重溫了一部2001年的仙俠電影《蜀山傳》。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這部電影由徐克導演,鄭伊健、張栢芝、古天樂、洪金寶、吳京等主演的。這電影在當時並沒有取得好的票房,也沒有好的口碑。但是現在提到仙俠電影,很多人還是會覺得《蜀山傳》是最好的之一,甚至有人會覺得《蜀山傳》是仙俠電影的巔峰。
  • 《蜀山傳》:一部被低估的仙俠片,可惜現在再也拍不出了
    《蜀山傳》是符合東方仙俠特色的,純粹,古老而神秘,不知道為什麼會被噴,當年看全是震驚,反觀現在的電影,新裡做舊,出戲感太強,一股子胭脂俗粉的氣息。誰能想到投資幾個億的電影電視,特效竟然不如二十年前。這部電影本來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的,看不懂很正常,因為無緣,還珠樓主的作品浩如煙海,這部電影只拍出了九牛一毛。老實說,當面租影碟看的時候,就感覺很吊了,這麼多年一直感覺蜀山傳就是修仙界的巔峰。當年蜀山小說看完了,所以覺得電影跟不上,但是不看小說去看電影,無法超越啊!
  • 《蜀山傳》:除了特效與情懷,還有這些內涵
    "源遠流長2001年,號稱"武俠怪才"的徐克徐老怪,在"還珠樓主"的開山引路之下,再次提筆,將"蜀山仙俠"搬上了熒幕,仙俠電影《蜀山傳》問世原本以為,如果說還珠樓主是仙俠小說的開山人,那麼徐老怪怎麼都算中國仙俠電影的延續者,哪成想,開篇即是巔峰,《蜀山傳》因為理念太過於超前,直接撲街,而後來者,均屬"歪瓜裂棗
  • 「將來的事,將來再說」,《蜀山傳》在現在來看究竟算不算爛片
    《蜀山傳》裡有這麼一句臺詞:「將來的事,將來再說」。那麼在當時的將來,也就是現在,《蜀山傳》究竟算不算爛片呢?雖然票房不佳,但要說《蜀山傳》是一部爛片卻不見得。就好像周星馳最著名的一部電影《大話西遊》一樣,它當時的票房也只有5000萬而已,跟如今動輒幾十億的票房有著天壤之別。但你能說《大話西遊》是部爛片嗎?
  • 「本以為是開始,結果是巔峰」,《蜀山傳》為何讓觀眾懷念?
    香港影視公司和導演不可能立刻適應內地市場,同時內地電影市場發展不成熟,加上官方對於題材的限制。中國幻想影視最後的榮光,則是徐克的仙俠電影《蜀山傳》。整部劇裡充滿了東方仙俠獨有的法寶鬥法,更是處處如玄天宗和朋友丹辰子相聚,雙雙立於山巔,遙望明日之東方意像。徐克的《蜀山傳》裡創造了一個直到今天中國銀幕上都難見的博大燦爛的仙俠世界。《蜀山傳》裡最出彩的女性角色只有一位,張栢芝飾演的孤月和後來重生的李英奇。
  • 《蜀山傳》開仙俠片先河,放在今天還是爛片麼?答案不言自明
    將來的事,將來再說——《蜀山傳》20年前一部斥資近億的仙俠大熒幕作品,最後只取得了4000多萬的票房,當時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幾乎都給了差評,徐老怪這部作品票房血虧,口碑崩塌,不知道當時他有什麼樣的心情,但以他的性情估計心中只會罵一句,「去他的吧
  • 為什麼沒人翻拍《蜀山傳》
    最近電影荒,說說本人比較喜歡的一部老電影《蜀山傳》。當年徐老怪在好萊塢受挫,返回香港一連接下好幾部電影,其中比較火的有《七劍下天山》和今天要說的《蜀山傳》。《蜀山傳》是根據民國武俠小說大師還珠樓主李壽民先生所著《蜀山劍俠傳》改編。還珠樓主李壽民先生可謂一代奇才,他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巧妙地將武俠、仙俠、志怪融合在一起,在民國武俠志怪小說一派中獨樹一幟。2001年8月《蜀山傳》上映,和《大話西遊》一樣,上映時並沒引起太多關注,而是過後才受大家追捧。
  • 影劇論壇:如何評價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究竟有何看點?
    這五位武俠作家當中,王度廬的作品,因為李安改編拍攝電影《臥虎藏龍》,所以知名度要高上不少。另外四位,李壽民、宮白羽、鄭證因,朱貞木。除了李壽民,其它三位宮白羽、鄭證因,朱貞木作家,在武俠文學歷史上有較深影響,但作品改編成影視劇程度上面,並無多大建樹。這裡便提名最後一位,李壽民,正是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
  • 《蜀山劍俠傳》再現完美原著 重溫經典劇情
    終極3D橫版格鬥網遊《蜀山劍俠傳》,完美再現原作經典劇情。原作中的大量場景、人物、武功也將會移植到遊戲中,給予玩家一個真正的江湖!《蜀山劍俠傳》宣傳原畫再現蜀山仙俠情《蜀山劍俠傳》以原作中的上古時代為背景,借鑑大量中古古典元素,構架出一個如詩如夢的中式唯美古風虛擬世界。
  • 《蜀山傳》如何由爛片成為經典
    當時大家認為《蜀山傳》爛在哪呢?第一,大家認為故事簡單,無非正邪不兩立,升級打怪,正義必勝。人物及人物間的關係描寫過於單薄,乾乾巴巴,導致大家想盤他。當然,這是基於徐克是個言情高手,以往對於人物感情關係的表現過於突出。
  • 蜀山奇俠之仙侶奇緣:1991年仙俠劇最愛,鄭伊健陳松伶太配了!
    《仙侶奇緣》是一部以中國玄幻武俠為背景的20集神魔武俠劇。由鄭伊健、陳松伶、歐瑞偉、鍾淑慧、曾航生、陳慧儀、張鳳妮、羅樂林、劉江等主演。此劇根據民國著名武俠小說家還珠樓主的超長篇神魔劍俠小說《蜀山劍俠傳》部分內容改編而成。
  • 《蜀山劍俠傳》從清朝開始,為什麼改編的影視劇都不尊重原著?
    在武俠作品中有一部被稱為天下第一奇書的作品,這本書就是《蜀山劍俠傳》,作者還珠樓主李壽民在1932年就開始寫這本書。這部中國神話巨著,「開小說界千古未有之奇觀」,直接影響了後世的金庸等新派武俠小說的光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