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春以來,我們這兒的氣溫也是一天比一天高了,而最近一段時間的持續的高溫,也是讓人感覺到了一絲夏天的味道。氣溫升高之後,萬物也是變得活躍起來,而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這時候的魚兒們不但活躍,而且進食慾望也是極為強烈的,因此在這個時間段外出釣魚,往往都能有著很不錯的收穫。趁著周末休假,便帶上了釣具出門釣魚,不過每次出門釣魚的時候我都不喜歡攜帶太多的漁具,輕裝出行往往會更舒服一些。這次去的地方是我們這邊的一個小型水庫,帶了兩根長杆,餌料用的是蚯蚓,到達水庫選好了一個釣點就開始準備了。
在水庫這樣的自然流域垂釣,打窩誘魚可以說是必須的了,畢竟自然水域中魚兒的密度是比較小的,果斷的用自製的窩料打窩之後,調好漂就開始等待魚兒上窩了。可能有釣友會說,在這樣的季節用蚯蚓釣魚,那是在招小雜魚上窩,這個問題的確存在,因此我的鉛調得比較鈍一些,並且其中一根魚竿上掛的是從菜地裡面找的那種青色蚯蚓。沒想到才等了半個多小時浮漂就有了動靜,天氣暖和的時候魚兒上窩的速度果然快多了,等到時節到了果斷的提竿刺魚,一條漂亮的魚兒就被我釣了上來。
上岸之後我才發現這條魚還會叫,全身金黃背上有根長長的並且帶毒的魚鰭,這不就是黃顙魚麼,不過我們這兒都叫它「咯吆」,因為它會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釣到這樣一條魚也是讓我深感意外,因為「咯吆」一般都是晚上出來覓食,白天出來覓食的時間其實很少的,而在取鉤的時候也要小心,因為它背上的魚鰭是帶毒的,如果被刺傷的話會讓人感到異常的疼痛。我一般都是用左手捏住它的兩側,這樣便可以比較牢固的將它固定好,然後右手再接住取鉤器來將魚鉤取出,不過「咯吆」在進食的時候是比較兇猛的,往往都是一口悶,還好我提竿提得早,魚鉤還沒被它吞得下去,我也是很快的就將魚鉤順利的取了下來。
因為「咯吆」背上有長長的魚鰭,如果直接放進魚護的話是很容易掛,所以我便將它先養在了小桶裡面,跟著換了一根新的蚯蚓又接著釣魚了。從早上釣到中午,正準備找個地方去吃飯,下午接著釣魚的,結果接到電話說有急事必須趕回家,只好將漁具快速的收了起來然後回家了。因為來得匆忙走得也快,一上午也就釣了七八條「咯吆」,帶回家熬湯也是足夠了。「咯吆」這種魚肉質鮮美,營養也高,帶回家熬湯喝可以是說很不錯的選擇,這天能釣到這麼幾條「咯吆」,我也是心滿意足了,不知道各位釣友,你們那都是怎麼稱呼這種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