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了幾條會叫的魚,我們叫它「咯吆」,肉質很鮮美,你們那叫什麼

2020-12-19 野釣

自開春以來,我們這兒的氣溫也是一天比一天高了,而最近一段時間的持續的高溫,也是讓人感覺到了一絲夏天的味道。氣溫升高之後,萬物也是變得活躍起來,而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這時候的魚兒們不但活躍,而且進食慾望也是極為強烈的,因此在這個時間段外出釣魚,往往都能有著很不錯的收穫。趁著周末休假,便帶上了釣具出門釣魚,不過每次出門釣魚的時候我都不喜歡攜帶太多的漁具,輕裝出行往往會更舒服一些。這次去的地方是我們這邊的一個小型水庫,帶了兩根長杆,餌料用的是蚯蚓,到達水庫選好了一個釣點就開始準備了。

在水庫這樣的自然流域垂釣,打窩誘魚可以說是必須的了,畢竟自然水域中魚兒的密度是比較小的,果斷的用自製的窩料打窩之後,調好漂就開始等待魚兒上窩了。可能有釣友會說,在這樣的季節用蚯蚓釣魚,那是在招小雜魚上窩,這個問題的確存在,因此我的鉛調得比較鈍一些,並且其中一根魚竿上掛的是從菜地裡面找的那種青色蚯蚓。沒想到才等了半個多小時浮漂就有了動靜,天氣暖和的時候魚兒上窩的速度果然快多了,等到時節到了果斷的提竿刺魚,一條漂亮的魚兒就被我釣了上來。

上岸之後我才發現這條魚還會叫,全身金黃背上有根長長的並且帶毒的魚鰭,這不就是黃顙魚麼,不過我們這兒都叫它「咯吆」,因為它會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釣到這樣一條魚也是讓我深感意外,因為「咯吆」一般都是晚上出來覓食,白天出來覓食的時間其實很少的,而在取鉤的時候也要小心,因為它背上的魚鰭是帶毒的,如果被刺傷的話會讓人感到異常的疼痛。我一般都是用左手捏住它的兩側,這樣便可以比較牢固的將它固定好,然後右手再接住取鉤器來將魚鉤取出,不過「咯吆」在進食的時候是比較兇猛的,往往都是一口悶,還好我提竿提得早,魚鉤還沒被它吞得下去,我也是很快的就將魚鉤順利的取了下來。

因為「咯吆」背上有長長的魚鰭,如果直接放進魚護的話是很容易掛,所以我便將它先養在了小桶裡面,跟著換了一根新的蚯蚓又接著釣魚了。從早上釣到中午,正準備找個地方去吃飯,下午接著釣魚的,結果接到電話說有急事必須趕回家,只好將漁具快速的收了起來然後回家了。因為來得匆忙走得也快,一上午也就釣了七八條「咯吆」,帶回家熬湯也是足夠了。「咯吆」這種魚肉質鮮美,營養也高,帶回家熬湯喝可以是說很不錯的選擇,這天能釣到這麼幾條「咯吆」,我也是心滿意足了,不知道各位釣友,你們那都是怎麼稱呼這種魚的。

相關焦點

  • 黃河釣到身披「黃金甲」的魚,我們叫它戈雅,你們家鄉叫什麼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2019052201期釣之娛問答社區,我們會對釣友們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做出最專業的解答,以此希望能給釣友們更多的幫助,在實戰中獲得更多的魚獲,當然如果大家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問題哦!
  • 我們叫它「烏頭魚」,肉多刺少很受歡迎,各位釣魚人,你們那有嗎
    小編這邊地處南方,水資源相對豐富,因此水產資源也還過得去,而在我們這邊有一種魚,我們當地人都叫它「烏頭魚」。這種魚的肉多刺少,並且它們在水中的力量很大,因此深受我們釣魚人喜愛。不過小編很喜歡釣魚,卻很少時候吃魚,在幾年前吃過一次養殖塘中的烏頭魚,卻感覺它的魚肉吃起來又老又腥,也不知道是烹飪方法不得當,還是魚本身的問題。
  • 這種魚你們那叫什麼?肉質鮮嫩,燉湯喝最美味,野生的都抓不到了
    這種魚你們那叫什麼?肉質鮮嫩,燉湯喝最美味,野生的都抓不到了昨天和朋友幾個去釣魚,但是沒釣到一條魚,心情失落落的就走了。野釣還是有點難度的,畢竟不是專業的,雖然沒釣到,但是也不能空手而歸,所以就到菜市場買了一些魚回家。看到菜市場買的一種魚馬上就買了一些,因為這種魚味道鮮美,肉質鮮嫩,最喜歡吃的一種淡水魚了。這種魚我們這裡叫做「汪蛟」,個頭不大,身體是黃色的,頭部還長有鼻須。
  • 海釣第一次釣到這種魚,名字五花八門還會唱歌,你們管叫它什麼
    海釣第一次釣到這種魚,名字五花八門還會唱歌,你們管叫它什麼?關注釣之娛,天天有新料!這次海釣正好遇上一個好天氣,我們在一條大河的入海口處選做釣位,海竿手竿都準備妥當,開始了第一次海釣之旅,本來想著能釣一些大魚,但是一天下來只釣到一些小海魚,當然有些我都不認識,最讓我感到驚奇的是一種會唱歌的魚,它能發出一種奇怪的聲音,如果晚上一個人的話挺起來還是比較慎得慌。
  • 這種魚很神秘,我們叫它「沙雞」,但想釣它卻很難
    釣友當時捧腹大笑,在連說了三遍它的名字後,我還是完全不知道它叫什麼,這時候釣友無奈地拿出手機打出了「沙雞」這兩個字,在搞清楚它的名字後,我通過上網查詢了解了它的學名叫——沙塘鱧。不管是「沙雞」也好沙塘鱧也罷,我們要想去釣它,那麼我們首先要了解它的習性,它喜歡在什麼水域,它喜歡吃什麼等等,這些了解都是垂釣它需要知道的一些知識。
  • 有人說它是蝦虎魚,也有人說它是筍殼魚,但我們叫它「老頭魚」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不管是淡水資源還是陸地資源都比較豐富,並且在眾多的水域中孕育了無數的生物。而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在水中生活的魚兒才是我們最關心的,而在不同的地域也孕育了不同的魚種。在小編這邊有一種小魚,這種魚的個頭體型都不大,但它們的肉質鮮美因此很受歡迎,如今在市場上的價格也是非常的高,我們這邊人都叫它「老頭魚」。這種魚兒的分布範圍還是不錯的,在國內的一些地方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不過也因為地域的不同,這種魚兒的數量也有所不同,甚至在一些地方已經很難見到它們了。
  • 它很像麥穗魚,我們叫它「老太婆魚」,刺少肉多很鮮美,你釣過嗎
    對於我們多數釣魚人而言,為了能取得一個較為理想的漁獲成績,我們常常會付出很多,除了一些經驗技巧上的積累提升外,那便是長時間地垂釣磨礪了。在眾多的淡水魚種中,一些體型較大的魚種往往更受歡迎,這些大體型的魚種們除了魚肉較多外,最重要的是遛魚的手感最讓人痴迷。
  • 這種魚你們叫什麼名字?廣東人叫它「藍刀」
    這種魚,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各地叫法也不一樣。廣東人叫它「藍刀」,是北方朋友說的「白條」中的一種,是南方水域裡的一種水上層活動覓食的小魚,在兩廣叫「藍刀」,在兩湖卻叫「刁子魚」,是一種野魚。人們不會刻意地繁殖飼養它們,但幾乎在任何與河流相通的水域裡都有它們的影子!
  • 我們這兒叫它「斑豬魚」,風平浪靜的時候最好釣,我這漁獲不錯吧
    小編這兒地處淡水跟海水的交界處,各種魚兒的資源也是相當的豐富,平時都是淡水魚跟海魚換著釣,出門釣魚還是看心情跟天氣。適合釣淡水魚的時候就釣淡水,適合釣海魚的時候就去海邊釣。今天我們這兒風平浪靜的,應該是一個適合海釣天氣,於是小編簡單的準備了一些漁具便出發了。
  • 此魚個雖不大肉質卻十分鮮美,廣東人叫它「石九公」
    以前有見過這種魚,但不知道叫什麼名稱?也不知道能不能吃?曾經被誤當成是石斑!
  • 我們叫它呆子魚,江裡才有的稀罕物,看起來很像黑魚,你們那有嗎
    我們這兒有一種魚黑黑的魚,從外觀上來看跟黑魚很像,不少人第一次見到它的時候,常常都會將它誤以為是黑魚。不過當你仔細觀察一番之後,便能發現它跟黑魚的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我們這兒都叫它「呆子魚」,因為它給人一種呆呆的感覺吧。
  • 你那裡釣不到的特色魚,當地人叫它「棒棒魚」
    你那裡釣不到的特色魚,當地人叫它「棒棒魚」 原標題:你那裡釣不到的特色魚,當地人叫它「棒棒魚」
  • 我們叫它水蜂子魚,外表金黃肉質鮮美,300一斤難買到,你見過嗎
    在小編這邊,鯽魚鯉魚草魚等常見魚種可以說是尋常可見,尤其是鯽魚,隨便找一條未乾涸過的小河便能釣上不少。但在小編心中,這些魚都不是我最為喜愛的,因為在小編老家獨特的環境中,還存在著一種較為獨特的魚種,而這種魚和我們常見的黃顙魚也是極為地相似。
  • 我們叫它「偷嘴魚」,釣魚時最煩它,曬乾後50元1斤,你釣過嗎
    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在外出垂釣時,往往都會以垂釣大魚為主,但在面對不同的地域環境跟魚情時,或許不少釣魚人的選擇也會有所不同。我們國家淡水資源豐富,其中鯽魚鯉魚草魚等淡水魚種最為常見,也是我們釣魚人最為喜愛的目標魚種。但除了這類體型相對較大的魚種外,還有一種體型較為嬌小的魚種。
  • 我們叫它「癩蛤蟆魚」,曾經隨處可見,如今卻貴得離譜,你見過嗎
    在我們釣魚界,釣魚資源應該是多數釣魚人所關心的問題吧,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跟環境的改變,一些原本很常見的魚種,如今卻變得較為稀少,同時售價也是非常的高。在小編老家,有一種叫「癩蛤蟆魚」的小魚,有的地方則叫它「虎頭鯊」。它是一種對水質有一定要求的魚種,它的肉呈晶體狀,味道十分的鮮美。
  • 山溪裡這魚,因為它們只生活在溪流中,肉質鮮美卻叫不上名字
    在山裡待過的人都知道溪流的魅力,對於喜歡釣魚的人來說,那就有更多的樂趣。溪魚的品種非常多,大家能分得清?然後,溪流中的魚也分三六九等,比較常見的就是馬口。因為這些魚只生活在清澈的溪水中,所以他們不但味道鮮美,而且價格也不菲。釣了這麼多年的魚,對於溪水裡的魚我也分不太清。
  • 有一種魚叫筍殼魚,平時很難釣到,這條卻有兩斤多,這是筍殼魚嗎
    我們國家的江河流域豐富,因此也孕育了豐富的魚類資源,除了常見的鯽魚鯉魚外,在一些特殊的地區,還孕育了一些獨特的魚種。在小編這邊有一種淡水魚,對水質環境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它們的數量是比較少的,我們這兒叫它筍殼魚。
  • 一種用來煲湯十分鮮美的海魚,上海人叫虎頭魚,廣州人叫石九公
    喜歡海釣的人都知道,海邊有一種橘紅色的魚,個頭不過二三兩,用來煲湯十分鮮美。上海人叫它虎頭魚,廣東人叫石九公。直到把湯燉得雪白了,魚的鮮味燉到豆腐裡就可以了。燉熟後再放點香油,那味道就更美了。虎頭魚簡介第一次見到虎頭魚,我真的還叫不上它的名。這十釐米左右長的魚,何以喚作虎頭魚呢?
  • 經常釣到這種魚,卻不知道叫什麼,看著像羅非魚,但我知道它不是
    不知道各位釣魚人,你們是否相信緣分這一說法,小編最近就遇到這樣一件事,讓小編我也是開始有些相信緣分了。小編最近總是釣到同樣的一種魚,全身黑乎乎的又有點彩色的鱗片,不過我卻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它「四眼魚」。
  • 鹹淡水交界處釣到一種叫「唱歌婆」的魚,不敢用手去碰
    這種魚在鹹淡水交界處最多,不大而且骨硬。要釣上它不用選餌料,反正一大群隨便你釣。無論清蒸、油煎、也成,肉質鮮美,小小的活魚也要三四十塊錢一斤,我喜歡用來煮湯。所釣的這種魚不像淡水魚那樣嬌氣,吃食非常兇猛,可以說是窮兇極惡,魚餌只要不大過它的嘴巴,它都能一口吃下去。所以不用在浮線上綁浮標,反而要加上一塊鉛,以增加魚鉤的重量,以免被海浪打來打去。魚鉤的投放點還是很講究的,一般要在礁石的石縫間,且水不是很淺,如果石縫可以延伸到很大那是最好的,能藏魚(這得有一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