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叫它「烏頭魚」,肉多刺少很受歡迎,各位釣魚人,你們那有嗎

2020-12-04 野釣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我們國家遼闊的土地上,也是孕育著無數的生命。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水裡的魚兒才是我們所關注的重點,但由於地域環境的不同,有些魚種也只在局部地域分布。小編這邊地處南方,水資源相對豐富,因此水產資源也還過得去,而在我們這邊有一種魚,我們當地人都叫它「烏頭魚」。

這種魚的肉多刺少,並且它們在水中的力量很大,因此深受我們釣魚人喜愛。不過小編很喜歡釣魚,卻很少時候吃魚,在幾年前吃過一次養殖塘中的烏頭魚,卻感覺它的魚肉吃起來又老又腥,也不知道是烹飪方法不得當,還是魚本身的問題。不過近來又常聽說烏頭魚要吃野生的,這樣的魚味道鮮美並且售價也高,所以小編也是有了再度嘗試一下的想法。

小編這次選了一個野塘作為釣點,其實這根野塘之前是別人養魚的,但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就荒廢了,並且已經荒廢四五年了,然後大家才開始在這邊來釣魚,而小編這次來這邊,主要還是想著能不能釣到一些鯽魚,因為用鯽魚熬的魚湯很是鮮美呀。

最近天氣比較冷了,也不怕有小雜魚來鬧窩,所以小編也是選用了比較腥的釣餌,這樣能有著更為有力的誘魚效果。誰知小編釣獲的第一條魚並不是鯽魚,而是一條2斤左右的烏頭魚,這難道就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嗎?

其實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還是很喜歡垂釣烏頭魚的,因為烏頭魚的力量大,拉力足,垂釣手感是很不錯的。兩斤左右的烏頭比四五斤的草魚鯉魚還猛,釣起來那叫一個過癮。小編這次雖然是過來釣鯽魚,好在準備得也比較充分,所以才成功地將這魚釣獲上岸。

不過小編對這烏頭魚已經沒有什麼好感,雖然在這野塘中釣獲的烏頭魚也並太感興趣,但又想起釣友們說的野生烏頭魚更為鮮美,恰好這次也成功地釣獲了幾條,於是乎便將它們帶回家準備再度嘗試一下,想試試看這野生的烏頭魚相比於飼養的烏頭魚,究竟會不會更加地美味。

各位釣友,你們那邊有烏頭魚這種魚嗎,你們是否喜歡這種在水中力量很大的魚兒呢,你們釣獲過最大的烏頭魚有多大呢。

相關焦點

  • 它很像麥穗魚,我們叫它「老太婆魚」,刺少肉多很鮮美,你釣過嗎
    對於我們多數釣魚人而言,為了能取得一個較為理想的漁獲成績,我們常常會付出很多,除了一些經驗技巧上的積累提升外,那便是長時間地垂釣磨礪了。在眾多的淡水魚種中,一些體型較大的魚種往往更受歡迎,這些大體型的魚種們除了魚肉較多外,最重要的是遛魚的手感最讓人痴迷。
  • 福永烏頭魚--肉多刺少,全身只有一條脊骨,美味無比
    深圳的烏頭魚主要產於西部合瀾海域鹹淡水交匯處,尤以福永烏頭魚最為著名。烏頭魚又稱「新魚」,不食草類,專以小蝦、小蟹、小魚為食,往往生活在蟹洞、海朗頭和蠔塘中,最適宜於與其它水產品混合養殖。烏頭魚體形較小且呈圓形,最重不超過半斤,全身只有一條脊骨,肉多骨少,便於食用,而且肉味鮮美。
  • 這種魚很像黃顙魚,常常以假亂真,各位釣魚人,你們認識這種魚嗎
    提到黃顙魚,可能多數釣魚人都比較熟悉,黃顙魚分布範圍廣、適應能力強、肉質細膩營養豐富,因此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在外出釣魚時,能釣獲一些黃顙魚便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了。但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小編最近發現了一種魚,這種魚從外觀上來看,跟我們經常垂釣的黃顙魚極為相似,如果把它們跟黃顙魚混在一起,我想那些對魚兒不太熟悉的人,是很難分辨出來的吧。大家先來看一看這種魚的照片,是不是第一眼看上去就跟黃顙魚似的?這種魚除了在身形上跟黃顙魚極為相似外,連身體構造也極為相近,這種魚其實原產於美國,學名叫「雲斑鮰」。
  • 這種金黃色的鯽魚,我們這兒叫它「黃金鯽」,你們那有嗎
    可能有些城市是靠著江河的,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想釣魚的時候就會很方便,小編所在的這個城市便是靠著江河的,想釣魚了直接到江邊找個位置就行了。因為保護得比較好,所以釣魚資源還算不錯,來這邊釣魚的人也多,在岸邊你總是能見到不同年齡層的釣魚人,雖然我們年齡不同,但是我們都有著相同的愛好,那便是釣魚。
  • 我們叫它「偷嘴魚」,釣魚時最煩它,曬乾後50元1斤,你釣過嗎
    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在外出垂釣時,往往都會以垂釣大魚為主,但在面對不同的地域環境跟魚情時,或許不少釣魚人的選擇也會有所不同。我們國家淡水資源豐富,其中鯽魚鯉魚草魚等淡水魚種最為常見,也是我們釣魚人最為喜愛的目標魚種。但除了這類體型相對較大的魚種外,還有一種體型較為嬌小的魚種。
  • 生活在鹹淡水交界處,力道十足的「烏頭魚」該如何垂釣?
    它就是烏頭魚。烏頭在沿海地區是常見的魚,有明顯的洄遊現象,又非常的貪吃,屬上層水面魚,愛群體遊動,以吸食為主,喜食青苔、菸泥、細小微生物等;一年四季可釣。我見過的大烏頭過十公斤。力道十足,十分過癮,釣魚人不可不感受!
  • 肉多刺少,可和三文魚媲美,國內被視為「垃圾魚」,遭廣東人嫌棄
    導讀:肉多刺少,可和三文魚媲美,國內被視為「垃圾魚」,遭廣東人嫌棄文/農夫也瘋狂日本和我國相鄰,該國因為陸地面積有限,很多的食物都要從國外進口。有一種肉多刺少,肉質鮮美,可以和三文魚媲美,在日本深受歡迎的淡水魚。可是在國內卻被視為「垃圾魚」,尤其是在廣東地區更是遭到嫌棄,很多人都不願意吃它,就連餵貓都不愛吃!非洲鯽魚的科普從這個名字就能看出這種魚的兩個特性,來自非洲,並且長得很像鯽魚。非洲鯽魚也叫越南魚、吳郭魚、福壽魚、金鳳魚等,學名叫羅非魚。
  • 釣了幾條會叫的魚,我們叫它「咯吆」,肉質很鮮美,你們那叫什麼
    自開春以來,我們這兒的氣溫也是一天比一天高了,而最近一段時間的持續的高溫,也是讓人感覺到了一絲夏天的味道。氣溫升高之後,萬物也是變得活躍起來,而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這時候的魚兒們不但活躍,而且進食慾望也是極為強烈的,因此在這個時間段外出釣魚,往往都能有著很不錯的收穫。
  • 烏頭魚有健脾益胃、消食導滯等功能,被視為海鮮食療佳品
    今天小編又來給你們推薦好吃的魚的做法哦~我們要說的是烏頭魚,在來說它的做法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吧,烏頭魚也叫鯔魚,其功效與作用和鯧魚相仿。但鯧魚沒有黃脂油,而鯔魚的黃脂油,氣味甘芬,有補益人體的作用,功效同魚肝油。
  • 有人說它是蝦虎魚,也有人說它是筍殼魚,但我們叫它「老頭魚」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不管是淡水資源還是陸地資源都比較豐富,並且在眾多的水域中孕育了無數的生物。而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在水中生活的魚兒才是我們最關心的,而在不同的地域也孕育了不同的魚種。在小編這邊有一種小魚,這種魚的個頭體型都不大,但它們的肉質鮮美因此很受歡迎,如今在市場上的價格也是非常的高,我們這邊人都叫它「老頭魚」。這種魚兒的分布範圍還是不錯的,在國內的一些地方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不過也因為地域的不同,這種魚兒的數量也有所不同,甚至在一些地方已經很難見到它們了。
  • 我們叫它呆子魚,江裡才有的稀罕物,看起來很像黑魚,你們那有嗎
    我們這兒有一種魚黑黑的魚,從外觀上來看跟黑魚很像,不少人第一次見到它的時候,常常都會將它誤以為是黑魚。不過當你仔細觀察一番之後,便能發現它跟黑魚的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我們這兒都叫它「呆子魚」,因為它給人一種呆呆的感覺吧。
  • 長相和草魚一樣,但卻渾身雪白,你們認識嗎?
    長相和草魚一樣,但卻渾身雪白,你們認識嗎?近日,珠江沿岸的許多釣魚愛好者,在珠江裡垂釣時,紛紛碰到大量出現的一種怪魚——它們體型很像是草魚,但是卻渾身雪白,看起來漂亮又奇異,比較罕見!而且,這些魚數量眾多,像是忽然出現的一樣……又一種外來入侵物種?
  • 我們這裡的枸棒槌肥了,你們那裡把它又叫什麼呢?
    每到這個季節,我們這裡的枸棒槌就開始肥了,村裡的大姐大媽們都會提著籃子,拿著塑膠袋到有構樹的地方去採摘一種我們這裡叫枸棒槌的一種東西,它長的毛茸茸的,綠色的,細長的,每年春季發芽的時候它就會長出來。不知道你們那裡叫什麼,這個東西是可以吃的,記得小時候特別喜歡吃,小時候和奶奶一起去採摘過,回家拌麵蒸一下,澆上調好的蒜汁,味道好極了。但是這個不能多吃,聽說吃多了會上火的。可能有些地方不知道這個東西,那就一下看下面給你們科普一下吧。這個構樹分雌,雄兩種。
  • 還有煮的時間越長,肉質越鮮嫩的肉,你吃過嗎?
    這道泰式烏頭魚別具異國風情,也叫明爐煮烏頭,烏頭魚肉質肥美,刺少肉厚,而且煮的時間越長,肉質越鮮嫩,也到菜口感豐富,酸梅的酸味夾雜著香料的味道,魚肉鮮嫩入味,讓人回味無窮。烏頭魚又稱「新魚」,也叫鯔魚,食植物性食物,往往生活在蟹洞、海朗頭和蠔塘中,最適宜於與其它水產品混合養殖。烏頭魚體形較小且呈圓形,全身只有一條 脊骨,肉多骨少,便於食用,而且肉味鮮美。烏頭魚肉質肥美、營養極其豐富,成品魚銷路很旺,是當今餐館、酒樓和城鄉平民百姓的席中佳餚,「明爐 鯔魚」更是酒樓一道名菜。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口碑。
  • 我們叫它「七星麻魚」,只有山澗中才有,有人知道學名嗎,求鑑定
    作為一名釣魚人,小編也跟大家一樣,對釣魚資源最為上心,但凡聽聞哪個地方魚口情況不錯時,便總想著能去垂釣一番。不過小編最近回了農村老家,今年暫時也不準備出遠門打工了,想著先在家休整一番,釣釣魚放鬆一下自己。
  • 「商家特色登記」吃貨快過來,肉鮮爽口的福永烏頭魚在等你!
    【有事找不怕罵】深圳有一種特產叫福永烏頭魚,一直都廣受大眾歡迎,尤其深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吃貨們的喜愛!如果你是一名愛好美食的吃貨,沒有品嘗過福永烏頭魚將是一種遺憾。那麼你知道福永烏頭魚為什麼那麼受大眾歡迎?為什麼吃貨們都應該品嘗它?
  • 這「6種魚」適合給孩子吃,肉多刺少味道鮮,能健腦補鈣又長個子
    這「6種魚」適合給孩子吃,肉多刺少味道鮮,能健腦補鈣又長個子!魚是很常見的一種食材,在生活中很受歡迎,因為它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好吃又營養,多吃還不怕胖。但是有不少魚刺很多,吃起來很麻煩,大人吃還沒什麼,小孩子吃的話,就很不放心。
  • 烏頭魚神經鉤釣組,高效釣獲烏頭,我不神經魚神經
    引用:烏頭魚(學名鯔魚),屬鯔形目,鯔科,鯔屬。俗稱:烏鯔,白眼,博頭,鱭魚,烏仔魚,烏頭,尖頭魚;也有人叫烏仔魚,身體圓長,頭部背面呈倒梯形,背部為青色,腹部為白色,兩側面有幾條縱向的褐色帶,主產於我國東南沿海一帶,是洄遊性魚類,喜歡生活於淺海、內灣或河口水域。
  • 這幾種魚適合孩子吃,肉多刺少,且營養美味
    現在家庭生活質量高了,父母對孩子在吃飯上,也是費盡心思,在我們生活中,魚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食材,也是大家都很喜歡的食材,因為它含有很高的高蛋白質,並且低脂肪含量低,美味又營養,多吃也不怕胖。然而,有很多魚雖然美味但是魚刺比較多,吃起來很麻煩。
  • 我們叫它「癩蛤蟆魚」,曾經隨處可見,如今卻貴得離譜,你見過嗎
    在我們釣魚界,釣魚資源應該是多數釣魚人所關心的問題吧,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跟環境的改變,一些原本很常見的魚種,如今卻變得較為稀少,同時售價也是非常的高。在小編老家,有一種叫「癩蛤蟆魚」的小魚,有的地方則叫它「虎頭鯊」。它是一種對水質有一定要求的魚種,它的肉呈晶體狀,味道十分的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