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甘蔗的農民朋友都知道,甘蔗的生長周期較長,一般從年頭種植到下半年的10、11月份才開始採收。這樣一來,剩下幾個月就成為了甘蔗種植的空窗期,這段時間的土地要怎麼合理利用呢?這一直是困擾甘蔗種植戶的一個難題。在在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禎旺鄉上垟村,這裡的甘蔗種植戶不僅完美地解決了這個難題,還一舉讓甘蔗渣變廢為寶,經驗值得大家借鑑和推廣。在當地,農民們積極發展「甘蔗園+紅糖工坊」生態項目,紅糖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是,每到甘蔗收穫時節,收割下來的甘蔗經過切碎碾壓熬製成紅糖後,剩下的大量甘蔗渣如何處理成了一大難題:將其曬乾焚燒會汙染環境,爛在地裡又會導致莊稼爛根。
為了合理利用土地,解決甘蔗渣的利用問題,農民們嘗試了許多方法,但效果不佳。專業的事情還必須要由專業的人來做,浙江省農業特派員經過一番調查研究,為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禎旺鄉上垟村的農民開了一個妙方,那就是在甘蔗種植的空窗期,在土地上種植大球蓋菇。大球蓋菇的生長周期是每年的10月份、11月份到第二年的1、2月份,這樣就很巧妙地和甘蔗形成了無縫對接。兩種作物更替輪作,將給村民們帶來兩份收益。不僅如此,紅糖生產之後產生的甘蔗渣還可以合理利用來作為大球蓋菇的原料。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禎旺鄉上垟村的農民們把甘蔗渣一層層地鋪在田地之上,代替了傳統的秸稈,成為原料,既解決了農民們處理甘蔗渣的煩惱,又讓大球蓋菇零成本得到了原料,實在是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