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為何要槍殺曾任同濟大學校長的周均時?

2020-12-16 林海青蛙

重慶解放前夕,曾有大批的仁人志士被國民黨反動派槍殺,這其中也包括一個名為周均時的民主人士,此人曾於1940年7月至1942年2月出任國立同濟大學校長,其最大的歷史貢獻,就是率領國立同濟大學從雲南昆明遷往四川南溪李莊辦學,其被捕之時擔任國立吳淞商船專科學校校長,該校演變為現在的大連海事大學和上海海事大學,那麼,蔣介石為何要槍殺一個大學校長呢?

周均時

周均時是四川遂寧人,出生於一個商人之家, 1903年隨經商的父親到了重慶,併入「正蒙公塾」讀書,1906年父親出任聚興誠銀行上海分行經理,周均時隨父親前往上海,入讀「中國公學」英語科乙班,並於1909年考入「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船政科,而船政科是為國家培養航運人才並發展遠洋航海貿易的。

1911年8月,船政科在上海吳淞擴建為「郵傳部高等商船學堂」,由唐文治兼任監督,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高等航海學府由此誕生,校方曾派他駕駛中國自造的「保民輪」從上海駛往青島,開創了由中國自己培養的學生充當船長的先例。

1913年春,周均時進入上海招商局工作,當年夏天參加了四川省官費留學生考試,並於1914年初赴德國柏林工業大學主修數學、力學和彈道學,同時期到德國留學的中國學人,幾乎都是選學工程學科或自然科學學科,希望以「實業救國」的理想報效祖國。

周均時在德國留學

學業有成的周均時於1920年秋回到上海,當年冬天返回四川與董鴻書結婚,其一心想在四川創辦廠礦企業或軍工企業,而他的這一設想,得到了四川政界和軍界大佬的支持,並派他於1922年夏前往德國考察,期間四川政局發生變化,導致建廠計劃流產,周均時在德國滯留期間又考入柏林大學深造。

著名物理學家勞厄和愛因斯坦當時都在柏林大學任教,周均時有幸聆聽了兩位物理大師的授課,並記錄了詳細的筆記,周均時還師從勞厄教授從事物理研究,勞厄曾獲得191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而愛因斯坦是192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周均時兩次留德時都與朱家驊產生了交集,周均時年長朱家驊兩歲,家境也比朱家驊富裕,由於朱家驊童年時父母雙亡,他是由胞兄朱家麟撫養長大的,正是因為當年周均時對朱家驊的資助,當朱家驊在飛黃騰達之後,對周均時常懷感恩之情並多次對他提攜。

周均時夫婦

周均時於1924年從德國回到上海後子承父業,開辦了「中歐貿易公司」,展銷德、奧等國的產品,以拓展中國與歐洲的貿易往來,但其實業救國的理想很快就被殘酷的現實擊得粉碎。

1927年6月,位於上海的「暨南學校」升格為國立暨南大學,周均時被校長鄭洪年聘為教授,主要講授高等物理和高等數學等課程,因其知識面廣且授課深入淺出,很受學生們的歡迎,1928年5月周均時又被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張乃燕聘為數學系教授。

中央大學數學系主任是何魯教授,他與周均時是四川同鄉,曾留學於法國裡昂大學, 周均時儘管比何魯年長三歲,但對何魯卻極為尊重,他們二人早年都曾在上海求學,儘管一個留學德國,一個留學法國,但他們之間卻共事非常融洽。

「九.一八事變」之後,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周均時應四川省主席劉湘之邀,攜家眷回到重慶,出任「四川工業實驗所」所長兼武器修理所技術指導,這實際上是四川的一個小型兵工廠,周均時以在德國所學的兵工專業技術為家鄉服務。

1932年4月,時任安徽大學校長何魯被劉湘聘為重慶大學理學院院長,何魯為了報答四川的養育之恩,毅然放棄安徽大學校長回川服務桑梓,何魯到任之後極力遊說劉湘,因此周均時被劉湘聘為重慶大學物理系主任。

重慶大學是四川省主席劉湘於1929年10月創辦的並任校長,劉湘雖然為一介武夫,但他卻是唯才是舉,為重慶大學延聘了一批著名學者和教授,尤其是在全國範圍內物色川籍學者或教授,力邀他們回四川服務桑梓,甚至還將校長一職讓給了著名教育家胡庶華擔任,讓懂教育的胡庶華辦教育。

周均時、胡庶華與外國友人

周均時為物理系學生開設了高等物理學等課程,曾給學生詳細講述了火箭原理,預言太空飛行是可以實現的,並經常勉勵學生努力學好科學知識,要融會貫通並有所創新,還將他的教學講義整理成《高等物理學》和《彈道學》出版,深受全國大學生的歡迎。

周均時曾接受劉湘的委託,於1934年赴德國採購軍工生產設備,周均時以赴歐洲考察為名前往德國,與德國軍火供應商洽談採購了一批軍工器材,為劉湘壯大川軍實力而立下了功勞,也為後來劉湘率領川軍出川抗戰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1940年7月,國立同濟大學校長趙士卿被調任國立編譯館館長,校長職務虛位以待,教育部長朱家驊遴選周均時出任國立同濟大學校長,同濟校長曆來選任與德國有一定淵源的學者擔任,周均時由重慶輾轉奔赴昆明,此時昆明物價飛漲,日本軍機不斷空襲,決定將國立同濟大學遷入四川辦學,最終選址四川省南溪縣李莊鎮,而李莊則以「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所需,地方供給」的博大胸懷接納了國立同濟大學。

李莊歡迎同濟大學入住

李莊古鎮比鄰長江,不但背山面水,而且地勢平坦,又距宜賓不遠,是一個理想的辦學之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和體質人類研究所以及中國營造學社、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等單位,也都先後遷至李莊,李莊由此成為繼重慶、昆明、成都之後又一個抗戰文化重鎮。

國立同濟大學能夠在李莊安營紮寨,並度過艱苦而輝煌的六年時光,周均時是居功至偉的,他為搬遷傾注了極大的心血,開學之後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學上,擔任了高等數學等課程的教學,其講課思路清晰、表情生動且語言精煉,學生們都喜歡聽他授課。

同濟大學學生在李莊上課(李約瑟攝)

同濟大學是中國唯一以德語教學的高等學府,自1907年成立之日起,就肩負著溝通中國與德國科技文化交流的重大使命,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同濟大學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當時中國的國防工業、軍工設備及軍火採購,很大一部分都是依賴於國立同濟大學與德國的歷史淵源完成的。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香港很快淪陷,滯留於香港的陳寅恪生死不明,導致西南聯大發生學潮,並把矛頭指向了「孔氏家族」,周均時在德國留學期間曾與陳寅恪交情甚篤,遂以激憤之情帶領國立同濟大學學生遊行,聲討孔祥熙及家人的惡行並通電全國。

李莊時期的同濟大學工學院

周均時的正義之舉給自己帶來了麻煩,也為他後來被槍殺埋下了伏筆,蔣介石認為周均時是故意給國民政府製造難堪,盛怒之下責令教育部長陳立夫將周均時撤職,調到重慶大學任工學院院長。

1944年秋,周均時與稅西恆在重慶創辦了蜀都中學,周均時任董事長,稅西恆任校長,這所學校很快成為重慶愛國民主運動的堡壘,也是中共地下黨的一個重要據點,一大批青年學生由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在上海恢復吳淞商船學校,並將校名定為「國立吳淞商船專科學校」,再次出任教育部長的朱家驊委派周均時擔任校長,並負責籌備復校事宜,該校於1946年年10月14日正式開學,設駕駛、輪機兩科。

吳淞商船學校舊址

1948年1月1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香港成立,主張推翻國民黨的獨裁統治,以實現中國的獨立、民主與和平,派遣郭春濤秘密潛入上海做策反工作,原本就對蔣介石統治不滿的周均時,在郭春濤的遊說之下加入了「民革」,並經常參加川籍進步人士的社會政治活動,確定「保川拒蔣,迎接解放」方針,並策動四川省地方部隊起義。

1949年8月20日,時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二處處長徐遠舉在掌握大量事實的情況下,經請示西南軍政長官張群批准將周均時逮捕,由於周均時身份特殊,特務們也不敢造次,最終還是將其押解重慶白公館關押。

周均時與妻子、女兒合影

1949年11月20日下午,朱家驊與楊公達專門拜訪了保密局長毛人鳳,要求保釋周均時出獄,毛人鳳以禮相待朱家驊,但卻不敢擅自做主,當晚即向蔣介石請示,是否要釋放周均時?蔣介石指示說:「不行,早就該把他殺掉的。」

1949年11月27日夜,周均時被押出牢房,在被押往刑場的途中,周均時毫不畏懼且泰然自若,臨行前仰天大笑,劊子手們將周均時槍殺於歌樂山松林坡,僅僅三天之後重慶就解放了。

周均時浮雕像

重慶解放以後,周均時的遺體被人民政府收斂,在徵求家屬的意見之後,被安葬在重慶南山涼風埡,這裡山勢雄偉且濃蔭蔽日,九十年代被重慶市政府開闢為「涼風埡森林公園」,2018年1月29日同濟大學舉行了周均時烈士浮雕揭幕儀式,以緬懷和銘記同濟大學校史上的第十二任校長。

相關焦點

  • 民國軍學泰鬥,曾任蔣介石參謀長,1949年為何被蔣介石下令暗殺?
    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個人是中華民國的軍學泰鬥,劉伯承元帥曾稱讚他和蔣百裡先生是舊中國時期的大軍事家,可惜確實是因為走錯了隊伍導致了自己的成就並不是很大,但是他的確無愧是個愛國的優秀將領。
  • 「國立同濟大學延安校友會」鉤沉
    他曾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教員、實驗劇團主任、延安留守兵團藝術學校副校長、西北聯防軍政治部部隊藝術工作團團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文化部電影劇本創作研究所所長。 徐紀綱的信息相對較少,只知道他在同濟大學就讀期間,曾參加「一二·九」運動,到延安後也曾在自然科學院工作。
  • 這個攸縣人當過五所大學的校長 還寫了湖南大學的校歌
    原標題:湖大校長胡庶華的傳奇人生 文丨丁才安 胡庶華(1886—1968) ,湖南攸縣城關西街人。是清末秀才、民初博土、大學校長、冶金專家。 教育專家 五所大學的校長 胡庶華1922年回國後,歷任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教授、事務主任,並在楚怡和明德學校兼課。1924年任武昌大學教授兼總務長、代理校長。 1929年6月,由教育部長蔣夢麟推薦,任同濟大學校長。1935年8月至1938年7月,任重慶大學校長。1939年任西北聯合大學校長。
  • 蔣介石擔任大學校長,全校師生不服氣,三碗飯平息食堂潮
    我們知道蔣介石除了在黃埔軍校擔任校長外,還做過國立中央大學的校長。其實對於蔣介石當校長這件事來說,很多的師生就很不服氣,覺得以蔣介石的學歷還當大學的校長,是覺得有點誤人子弟。大學的校長需要能夠了解學術,能夠獻身於研究,能夠保持獨立,這些蔣介石肯定是無法做到的,在當時就有教授說要辭職。在蔣介石擔任中央大學校長期間就發生過這樣一起大規模的中大學潮,起因就是從蔣介石最常巡視的食堂開始的。
  • 臺北大學校長何志欽病逝,曾任臺財政部門負責人
    臺北大學校長何志欽病逝,曾任臺財政部門負責人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綜合報導 2016-11-09 15:45 來源:
  • 同濟大學與井岡山大學籤訂「十四五」期間對口支援工作協議,第十一...
    12月8日,第十一屆「同濟學術周」在井岡山大學開幕。井岡山大學黨委書記胡春曉、校長曾建平,我校黨委副書記徐建平,兩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及井岡山大學師生代表出席開幕式。雙方籤署了《同濟大學對口支援井岡山大學「十四五」期間工作協議》《同濟大學與井岡山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協議》。
  • 曾任多所大學校長的他,任這個直轄市市委常委
    曾任多所大學校長的他,任這個直轄市市委常委 2020-12-12 1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北大清華的校長,胡適、梅貽琦為何跟著蔣介石去臺灣?
    當然林徽因、陳寅恪、梁思成等選擇了留下,而當時北大校長胡適、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則選擇了跟隨蔣介石到了臺灣。他們到底是處於什麼考慮去臺灣了呢? 清華校長梅貽琦選擇離開又是如何?出任校長31年一直都在為清華謀發展,為何會選擇去臺灣呢?其實他到臺灣還是為了清華。
  • 蔣介石大學食堂吃三碗八寶飯平息學潮
    中央大學1937 年由南京遷到四川省。二千七百名學生不顧艱險,繼續求學  歷史悠久的南京大學,前身是1902年建校的國立中央大學,校園裡流傳著一個著名的段子:1943年,蔣介石兼任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校長,請學校裡三位教授吃飯。
  • 趁假期「生米煮成熟飯」 臺知名大學移除蔣介石銅像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1月25日報導,位於臺中的臺灣中興大學舊校門的蔣介石銅像命運多舛,先是去年「2·28」期間遭不明人士潑漆,隨後被校方用帆布包圍如同封印,隨著最近「去蔣」浪潮,一周前被校方撤下,最近換上已故中興大學校長湯惠蓀銅像
  • 「臺灣中興大學」撤下舊校門蔣介石銅像,曾被潑漆和「封印」
    「臺灣中興大學」撤下舊校門蔣介石銅像,曾被潑漆和「封印」 舊銅像資料圖據香港中評社1月25日報導,位於臺中的「臺灣中興大學」舊校門的蔣介石銅像命運多舛
  • 同濟醫學院為何內遷武漢而同濟大學卻在上海,其中緣由令人感動
    而在這幾所醫學院校中,有一所院校是經歷了多地輾轉才來到了現在建校的地方,相信有一些人也知道這段歷史,它就是著名的同濟醫科大學,也就是現在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同濟醫學院原是同濟大學醫學院,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及附屬中美醫院遷武漢。
  •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迎來建院100周年,同濟東方中德醫學院、國家...
    26日上午,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建院100周年慶祝大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上,浦東新區與同濟大學共建、附屬東方醫院承建的同濟東方中德醫學院和依託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建設的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揭牌。
  • 蔣介石的最大敵人,戴笠多次暗殺均失敗,卻意外死於王亞樵之手
    然而在蔣介石的政治生涯中,有一個人卻始終讓他頭疼,此人就是國民黨元老汪精衛,按資歷汪精衛比蔣介石還老,而且汪精衛經常以孫中山的繼承人自居,讓蔣介石頗為頭疼,尤其是後來汪精衛做了漢奸,蔣介石更欲除之後快。
  • 1972年龍應臺讀大學時曾為蔣介石念祝壽詞
    龍應臺,1952年生於生於臺灣高雄縣,1970-1974年就讀於臺灣「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現任臺灣「文化部長」。今年1月9日,臺灣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陳信行在他的Facebook主頁上曬出臺灣成功大學校史中一頁的截圖,內容為成功大學校刊第9期的一篇文章,寫於1972年11月1日,記述的是1972年10月31日蔣介石85周歲生日前後,成功大學為蔣介石舉辦暖壽晚會,演出精彩節目,10月31日還在學校體育場舉行了祝壽大會,並由外文系學生龍應臺上臺恭讀祝壽詞。
  •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打造「同濟東方中德醫學院」
    人民網上海12月26日電 26日上午,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以下簡稱「東方醫院」)百年院慶的慶祝大會上,「同濟東方中德醫學院」(以下簡稱「中德醫學院」)的掛牌籌建,掀起了當日活動的高潮。這是繼去年10月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與同濟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取得的又一新成果。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出席活動並見證揭牌。
  • 今日,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掛牌籌建同濟東方中德醫學院
    (健康時報記者 尹薇)12月26日上午,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百年院慶的慶祝大會上,「同濟東方中德醫學院」的掛牌籌建。同時,由同濟大學及東方醫院在浦東新區政府的支持下攜手共建的「幹細胞轉化資源庫」也在大會上揭牌成立。
  • 同濟大學獲校友捐贈一億元
    8月28日,在依託同濟大學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以下簡稱「科學中心」)專家諮詢會暨學術委員會會議及科學中心建設項目線上開工儀式上,由孫益功、王虹斌、蔣忠平等校友發起的旭日基金向母校捐贈人民幣一億元,用於支持科學中心的建設與發展。
  • 為黃埔校長之位蔣介石數次不講理耍無賴,孫中山哭笑不得只能答應
    在蔣介石的一生中他獲得過或者是自封過許多職位,更是曾被稱作是「兼職狂人」,但是在他一生當中,黃埔校長是最令他得意的。不過熟悉那段歷史的朋友一定會發現,在那個階段的蔣介石無論是在國民黨黨中還是國內國際上都並不什麼顯赫人物,為何最後是他成了這所中國歷史上最著名軍校的校長呢?
  • 這可能是中國最低調華麗的985|華科|武大|同濟大學|武漢|武漢大學|...
    知乎上有一個討論:「外省人眼裡,華中科技大學是怎樣的?」不少外省華科學子在下面留言,除非身邊有曾在這所學校就讀的人,否則填報志願之前根本不知道有它的存在。頂著650的高分,你報完華科,還要查找一大堆資料,讓父母確信這確實是個好學校。而每年放假回家,還會遭遇一些尷尬的對話。不僅要瘋狂解釋自己去的不是三本,還要不斷糾正:是在武漢讀一個好大學,不是在讀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