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醫學院為何內遷武漢而同濟大學卻在上海,其中緣由令人感動

2020-12-16 小晏談教育

在中國的醫學院校中,素有「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中同濟」的說法,這幾大醫學院代表著我國醫學領域的頂尖水平,他們各居一方,作為當地的醫學領域的權威,也為當地的醫療健康培養了大量人才。

而在這幾所醫學院校中,有一所院校是經歷了多地輾轉才來到了現在建校的地方,相信有一些人也知道這段歷史,它就是著名的同濟醫科大學,也就是現在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同濟醫學院原是同濟大學醫學院,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及附屬中美醫院遷武漢。這是應中南軍政委員會的要求,並經華東軍政委員會研究後做出的新中國的首個關於高校及醫療衛生單位成建制跨區調整部署,因而得到教育部、衛生部和華東、中南兩地軍政負責人的高度重視。國際、國內頗具名氣的同濟大學醫學院和已有50年建院歷史的附屬中美醫院(1951年恢復同濟醫院名)從上海遷駐漢口荒廢的昔日華商跑馬場另建新院,從醞釀到完成動遷歷時5年。

而這一搬遷的想法也是基於當時中南地區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來考慮的,1949年全國解放,作為中南地區最高行政機構的軍政委員會首先考慮的是儘快恢復當地的經濟建設和保障人民的生活與健康。中南地區包括湘、鄂、粵、桂、豫、贛6省,中南六省人口共計一億四千萬,是全國人口最多的行政大區。但與之相對應的是醫藥衛生條件非常落後,遠不能適應本區經濟發展和億萬民眾的需求,尤其作為中心城市的武漢,不僅規模型的醫院極少,而且醫學人才十分缺乏。於是,中南軍政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向中央政務院要求,將醫藥衛生發達地區上海的一所醫學院校包括附屬醫院內遷武漢。

這一要求很快得到中央的支持,責成華東軍政委員會討論。當時,上海已有或準備組建的醫學高等院校共有四所,包括上海第一醫學院(始建於1927年,原為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是中國創辦的第一所國立大學醫學院)、上海第二醫學院(由聖約翰大學醫學院、震旦大學醫學院、同德醫學院和廣慈醫院整合)、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1951年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和同濟大學醫學院。華東軍政委員會研究各醫學院情況後認為,將同濟大學醫學院及附屬中美醫院遷漢建校最為合適,不僅是國家不同地區建設的需要,同時也是同濟大學醫學院及附屬醫院今後發展的需要。這一建議馬上得到了中央批准,1950年2月,中央政務院正式作出將同濟大學醫學院及附屬中美醫院遷駐武漢的決定。

同濟大學醫學院歷史非常悠久,由德籍醫生寶隆1907年創建於上海,1926年收歸國有,其附屬中美醫院建於1900年(始建時名同濟醫院)。歷經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同濟醫學院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國內著名的醫學院校,在歐洲、尤其德語國家也有較大影響。

學院教學體系完整、學科齊全、學風嚴謹,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就建構了從德文科——醫預科(基礎)——醫正科(臨床)直至博士培養的教學體系。學生學習科目已達24門,1917年培養出第一位博士畢業生,即獲得德國政府認可並頒發畢業證。經歷了一戰、二戰及國內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同濟的醫療、教學從未中斷。1937年日寇進攻上海地區,將校舍炸毀,學院被迫撤離上海西遷。從1937年到1945年經歷了6次遷校、輾轉8省區,堅持招生辦學,每年都有學生畢業,8年間共畢業醫學生320人,返回上海時仍有學生300多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外科學家吳孟超院士和被稱為「中國生命科學奠基人」吳旻院士就是這一期間入校的學生,因此在戰亂之下依然為中國的醫學事業培養了眾多重量級人才。

上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學院已有八大學館(解剖學、生化學、藥理學、病理學、細菌學、生理學、公共衛生學、寄生蟲學),內、外、婦、兒18個專門學科,兩所實力雄厚教學醫院——中美醫院、上海市中心醫院(由同濟與上海市共建)。附屬中美醫院歷史悠久,實力強大,從建院起就保持著與歐洲同步發展的臨床技術水平,是全上海屈指可數的醫院,尤以外科最為擅長。醫學院及附屬醫院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和技術隊伍,當時,600餘人的教職員工隊伍中,助教108人,講師13人,副教授10人,正教授30人,這種師資配置在當時放眼全國也難找出第二家。

學院的學科帶頭人幾乎全是我國醫學界大師級人物,如婦產科學家金問淇、生物化學家梁之彥、皮膚病學家於光元、骨科學家屠開元、耳鼻喉科學家李寶實、人體寄生蟲學家姚永政、人體解剖學家李賦京、病理學家楊述祖、微生物免疫學家謝毓晉、頜面外科學家張滌生、內科學家過晉源、外科學家裘法祖、兒科學家宋名通等。解放後,他們均被聘為國家一、二級教授,如此多高質量的教授在全國所有醫學院校中位居前列。從上海遷一所如此高水平的醫學院及醫院至武漢,足見中央及華東、中南兩個大區對華中地區人民健康事業的重視。而有了這樣一所重量級醫學高校高校加盟華中地區,使得華中地區的醫學發展非常迅速,也為華中地區的人民醫療健康保障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今天先講述這麼多其中的歷史緣由,下一期還會講解百年同濟醫內遷過程中的一些歷史往事,也向同濟醫學院為華中地區的醫學發展做出這麼大的貢獻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相關焦點

  • 華科同濟醫學院和上海同濟大學何關係?本是同根生,卻千裡相隔!
    在本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人們時常聽到一個詞彙「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有些人會問同濟醫學院怎麼在武漢,為什麼不在上海同濟大學,這是怎麼回事?那麼華科同濟醫學院和同濟大學又是什麼關係?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同濟醫學院搬遷至武漢前的這些重大決策影響深遠,值得後人銘記
    具體決議分為10條,分別如下:①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包括附屬中美醫院服從國家建設和人民的需要,全體師生員工將分批分期遷移武漢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併,建立足以中南行政大區醫療衛生事業的中南醫事中心。校名問題,武大醫學院代表建議,因同濟歷史悠久,技術力量雄厚,保留同濟校名,最終由建校委員會組成後討論決定。
  • 同濟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哪所更強?曾因同濟醫學院反目成仇!
    同濟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儘管一所在上海,一所在武漢,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但實際上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很多人誤以為同濟醫學院是同濟大學醫學院,其實不是這樣的。同濟醫學院是華中科技大學的醫學院,跟同濟大學醫學院是兩回事兒。但是,兩者之間還是有關聯的。
  • 同濟大學「丟失」醫學院,成就華中科技大學,也成就自己!
    同濟醫學院與北京協和醫學院、湘雅醫學院齊名,並稱「北協和,南湘雅,中同濟」。很多人把同濟醫學院與同濟大學聯繫在一起,甚至有些人以為是同濟大學醫學院。其實同濟醫學院和同濟大學醫學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屬於兩個不同的學校!
  •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打造「同濟東方中德醫學院」
    人民網上海12月26日電 26日上午,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以下簡稱「東方醫院」)百年院慶的慶祝大會上,「同濟東方中德醫學院」(以下簡稱「中德醫學院」)的掛牌籌建,掀起了當日活動的高潮。這是繼去年10月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與同濟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取得的又一新成果。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出席活動並見證揭牌。
  •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迎來建院100周年,同濟東方中德醫學院、國家...
    26日上午,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建院100周年慶祝大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上,浦東新區與同濟大學共建、附屬東方醫院承建的同濟東方中德醫學院和依託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建設的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揭牌。
  • ...共建同濟品牌—淞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辦同濟大學醫學院附屬...
    【動態】傳承大橋精神 共建同濟品牌—淞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辦同濟大學醫學院附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年度… 2020-12-12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掛牌籌建同濟東方中德醫學院
    (健康時報記者 尹薇)12月26日上午,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百年院慶的慶祝大會上,「同濟東方中德醫學院」的掛牌籌建。同時,由同濟大學及東方醫院在浦東新區政府的支持下攜手共建的「幹細胞轉化資源庫」也在大會上揭牌成立。
  • 同濟大學社會關注度有多低?同濟校友:已經低調到被央視所遺忘!
    其實同濟大學的櫻花也很美在國內提到櫻花大學,那麼首先想到的就是武漢大學,似乎只有上海人民才知道四平路人民公園的櫻花大道,同濟大學和武漢大學雖然校園中都有美麗的櫻花,然而在國內的知名度卻相差甚遠,從某網絡平臺的粉絲數量對比就可以看出差距,作為有著德系背景的同濟大學
  • 這可能是中國最低調華麗的985|華科|武大|同濟大學|武漢|武漢大學|...
    讀了華中科技大學,有的時候甚至會遭遇如上尷尬對話 / 知乎如果二三月份你關注了武漢疫情的新聞,可能會聽到下面這些奇怪的排列組合:華中醫科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大學,武漢同濟大學中法新城院區等等
  • 【同濟•新聞】追求卓越,不負新時代——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惠...
    【同濟•新聞】追求卓越,不負新時代——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惠蔚同志獲得「2020同濟大學卓越女性抗… 2020-12-24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濟大學醫學院35名師生獲得表彰!
    同濟大學醫學院35名師生獲得表彰!熱烈祝賀9月11日,由上海市衛健委和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主辦的2020年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表彰大會在我校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召開,醫學院及附屬醫院系統35名師生在會上受到表彰。
  • 同濟大學各省錄取分數,衝擊一流985大學,畢業生直接落戶上海
    如果是高等教育的三強城市,上海必定會名列其中,北京位列獨一檔,上海南京可以說是不分上下,但是如果從就業前景和社會發展來看,上海無疑要強於南京的,上海的大學中,最強的應該是上海交大和復旦兩所大學之中的一所,以前的話復旦無疑更強一籌,但是近幾年上海交大發展迅猛,從實力來說兩校都位列華東五校之一
  • 同濟大學,上海最另類的本地985大學,本地招生僅265人,不到6%!
    上海的985大學共有4所,分別是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其中,同濟大學的地位最為尷尬。1996年,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併入同濟,2000年,同濟和上海鐵道大學合併組成新的同濟大學,並復辦醫學院。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高溫蒸汽滅菌器項目中標公告
    湖北省招標股份有限公司受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的委託,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高溫蒸汽滅菌器項目」項目(項目編號:HBT-15190129-192269)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HBT
  • 華中科技大學和同濟大學,誰更厲害?
    武漢是一座新一線城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不僅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還一直走在發展的前列。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讓武漢誕生了許多許多令人嚮往的學府。其中一些知名的985高校的諮詢度非常高,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答一下,華中科技大學很厲害嗎?華科和同濟是一個檔次嗎?
  • 同濟大學醫學院呼吸病研究所成立,將聚焦七大領域呼吸疾病的臨床...
    同濟大學醫學院呼吸病研究所成立,將聚焦七大領域呼吸疾病的臨床診治與科研攻關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20-11-17  瀏覽:
  • 上海市肺科醫院牽頭成立同濟大學醫學院呼吸病研究所
    日前,由上海市肺科醫院牽頭,集中同濟大學多家附屬醫院,成立了同濟大學醫學院呼吸病研究所。        市肺科醫院黨委副書記、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學科帶頭人徐金富教授擔任所長。他說,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呼吸科等相關科室的醫生更成為了抗疫的中堅力量。其實,不論是重大的呼吸道傳染病,還是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都對人民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 四大醫學院大比拼:同濟、華西、協和、湘雅哪個醫學院更強?
    四大醫學院大比拼:同濟、華西、協和、湘雅哪個醫學院更強?在我國醫學院校風這麼幾個層次,和985院校合併的985的一個層次,獨立醫學院校211一個層次,還有各省市的雙非醫學院校一個層次,在這裡的四個醫學院中,同濟、華西、湘雅屬於併入985院校的醫學院,協和則是獨立的醫學院校,同濟,華西,協和,湘雅這四所醫學院校實際上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雖然都是國內前十名,但還是有高低之分。
  • 同濟大學-中國駐紐西蘭使館@海外學子,濃濃的愛和溫暖都送給你!
    現任同濟大學醫學院院長,同濟大學腦與脊髓臨床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大學醫學中心(UNMC)學術協理副校長,研究生院副院長。1992 年赴美, 在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醫學中心等任訪問學者、博士後、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及教授 (2008)等職, 期間獲得終身教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