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人們時常聽到一個詞彙「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有些人會問同濟醫學院怎麼在武漢,為什麼不在上海同濟大學,這是怎麼回事?那麼華科同濟醫學院和同濟大學又是什麼關係?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說到上海的知名學府同濟大學,現在人們對其更為熟悉的是它的建築學、土木工程等,而對於醫學卻不太熟悉。殊不知,用「雖起於醫學,現在卻強於工科」這句話來形容現在的同濟大學最合適不過了。關於這一切的由來,還得從1950年說起。
現在的華科同濟醫學院和同濟大學擁有共同的前身上海德文醫學堂,歷經40餘年艱難發展,同濟大學發展成為近現代中國第一批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學府,以理、工、醫、文、法五大學院著稱,尤其以醫學見長。此時,全國高等院系大調整來了,同濟大學在此過程中貢獻出了大量優秀學科專業。
從1949年到1952年,3年時間裡,同濟大學歷經多次大規模院系調整。其中文、法學院全部,理學院數理化三系調入復旦大學,後又隨復旦大學支援華東政法學院(東政)、上海財政經濟學院(上財)等校的建設。植物學系、理學院動物學系併入華東師範大學;理學院化學系一部參與組建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工學院造船系、機械系、電機系等調入原交通大學(西交、上交);工學院水利系參與組建華東水利學院(河海),還有一些其他小規模的調整,不再列舉。
在學校大規模院系調整中,最值得關注的是:1950年為支援中南地區醫療衛生事業,同濟大學醫學院和附屬同濟醫院全部遷往武漢,並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併,改名中南同濟醫學院,後又更名為武漢同濟醫院。自此,學校紮根武漢,歷經30年艱苦奮鬥,於1985年更名為同濟醫科大學。2000年5月26日,同濟醫科大學與華中理工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併,共同組建華中科技大學。
其實同濟大學不止一次地尋求同濟醫學院遷回上海或重新與同濟大學合併,畢竟同濟大學的根是醫學,但由於種種因素的限制,多次嘗試均未能成功。或許,同濟醫學院再也回不去了。
現在的同濟大學以建築、土木、交通運輸學科為長,畢竟當時遷入了華東地區幾乎所有建築學以及相關專業,足矣肩比清華。在2000年,同濟大學合併原上海鐵道大學,在原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的基礎上重建醫學,成立了「同濟大學醫學院」。
醫學的建設,常常需要幾十年的艱苦奮鬥,以及長時間的積澱,希望以醫學為起源的同濟大學可以重振當年醫學風採。也希望身處武漢的同濟醫學院發展得越來越好。如想了解更多大學、學科或報考信息可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