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往昔
俗語「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是啥意思?說透了人情世故
今天我們接著來說俗語,之前說過的俗語有很多,包括男女出生的時辰以及房子大門的朝向,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關於親情的俗語,這類的俗語有很多,如果挨個說的話,可能幾天幾夜也說不完,我們只挑選其中一些典型的俗語。
我們都知道,親戚也是有遠近之分的,有些人是因為有血緣關係而成為親戚,但有些人就可能是因為和一個和你有血緣關係的人結婚,進而和你成為親戚。
所以,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個俗語,那就是親戚有「三親,三不親」,剛看到這個你是不是有點懵,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哪三個是親,哪三個又是不親的呢?這些一定要搞清楚的,這也算是我們的常識之一。
先來看三親吧,它指的是舅舅、姑媽和姨媽,三不親指的是姨父、舅媽和姑爺,這樣寫出來以後,你是不是就能發現,三親是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他們都是自己父母的兄弟姐妹,關係自然就近一點。
而後邊的人和自己並沒有血緣關係,他們和你算是只有一張紙的關係的,那就是他手裡的那個結婚證,要是沒有這個的話,那你和他也只能算是路人。
所以,在農村,就有這樣一種說法,女方要是在男方家受了委屈的話,那一定是小舅子幫忙出氣的,小舅子就是自己的親人,就是幫娘家出面處理這些事情的人。
你可能會說,小舅子對於女方婆家來說是外人,怎麼好意思參合人家的家事呢?要是娘家的姑爺來參合呢?你覺得這兩個人誰更合適一些,那當然是小舅子了,小舅子可能母親的親兄弟,這個關係是很親密的,自然有資格參與這些事情。
既然如此,也就有了另外一個俗語,那就是「姨父不是親」,有了上邊的例子,這句話就不難理解了,姨父和你的關係僅僅是由姨媽來維持了,他倆一旦離婚,你兩可能就沒有任何交集了,更不會說是親戚了。
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後半句,後半句相對來說比較難理解,「牛屎不是糞」,在農村生活過的都知道,豬糞是可以當做化肥使用的,而且肥效還不錯,但是牛屎的肥效不是很好,所以就不能當做肥料,再來看這句話就不難理解了,牛是吃草的,所以肥效自然不是很好。
我們再來說今天的第三個俗語,這是一句很現實的俗語,結過婚或者離過婚的人應該感觸更深一些,他說的是「原配夫妻腳挨腳,半路夫妻各顧各」。
確實很現實,原配夫妻往往性格什麼都很接近,而且,兩個人一般共過難,所以,就更能珍惜彼此,更能包容對方的一些小缺點,而半路夫妻一般都是感覺合適,就湊合在一起過日子。
當然也不能排除兩人是真愛,可大部分都是在一起搭伴過日子的,所以,他們在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就很難一起熬下去,他們很可能會再次離婚,畢竟這也不是第一次離婚了,他們也就不會在乎了。
說到這,我就想奉勸大家一句,好好珍惜你們的另一半,你要知道,你們相遇已經很不容易了,相愛更是不容易,而你們能結婚成為夫妻更是難上加難,所以,遇到困難、遇到矛盾的話,不要選擇躲避,只要你們兩個人一起面對,一定是可以渡過難關的。
今天,我們的俗語就說到這了,希望看完第三個俗語你能有所感悟,能夠珍惜身邊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