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孔雀魚苗何時倒缸合適,使用什麼工具能夠撈取上來?

2020-12-21 騰訊網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看過養魚老道視頻的朋友,都在為養魚老道的這些孔雀魚擔心,說是一個個這麼大的肚子,你也不讓它們繁殖,真是太可惜了,實際上怎麼可能呢?

已經有五六十條孔雀魚苗了

說是不讓繁殖,但是我也好久沒有看到孔雀魚生小魚了,所以還是比較好奇的,其實現在我的魚缸裡至少也有五、六十條孔雀魚苗了吧,品種也很雜,有藍色妖姬的、雙劍孔雀的、天空藍的以及還有一位全紅母親正在待產,估計最多三天以內肯定也就生產了,極有可能今天就生了,我是上午撈取出來的,只不過今天陰天我一直開的魚缸燈,燈光又較亮,它可能需要適應一段時間罷了。

很多魚友問到了孔雀魚苗的撈取和倒缸以及投餵問題,養魚老道這麼說吧,不會撈取魚苗的魚友不能說是就會飼養觀賞魚。

哈哈,我發現很多魚友撈魚的水平就不及格,包括了老鄒大叔,你若是讓他撈個魚,他就立刻愁眉苦臉了。當然了養魚老道也是因為以前賣魚的原因鍛鍊出來的,所以說至少撈魚的水平還是極高的,那麼,我就給大家講講如何正確的撈取這些觀賞魚的小魚苗。

繁殖缸、育兒室、種魚休息室,過濾器都沒停

我們可以把所有的觀賞魚苗都以剛出生的孔雀魚苗作為參照物,也就是說只要是它們能夠長到剛出生的孔雀魚苗的大小,基本上都可以使用正常的魚網給它們撈出來,至於有些小魚苗太小,可能會牽扯到起水就死的問題,但是這個就要看我們的行動速度了。

我現在採用的是一魚一缸,分批繁殖的方法,也就是說只是使用一個魚缸進行繁殖,每次只挑選一條種魚,其他的只能排隊等候,因為魚缸裡一直在混養,除了新水刺激以外,一般的雌魚不會在原缸生產了。

一條雌魚產完小魚後,立刻進入到另一個魚缸休息,然後小魚苗集中到單獨的育兒室,再尋找另外一條雌魚到這個繁殖缸待產,繁殖缸裡只是放置了一塊杜鵑根,而且繁殖缸、育兒室、種魚休息室的過濾一直在開啟著,換而言之也就說,不能對抗過濾器水流的孔雀魚苗將會被淘汰。

不過據我觀察,幾乎很少有小魚苗能夠被過濾器抽取,原因就是魚缸的水體空間大。

孔雀魚苗如何撈取的問題?

很多魚友感覺自己使用魚網的網眼很大,在撈取小魚苗時,它們直接就會從網眼中漏走了,其實是我們撈取的方法不對。

小魚苗只有在我們快速撈取和魚網裡存有水滴的時候,才會從魚網中漏走,這是個細節啊,大家要注意。

所以我們在捕捉小魚苗時,先把它們有效控制在魚網的中部,儘量不要它們靠近網底,然後輕輕地把魚網提到魚缸的水面,在離開水面的時候也是輕輕提起魚網,至少要使得魚網最下方的水滴偏離小魚苗所在的位置,這個時候小魚苗是會側躺在魚網上的,所以就可以成功撈取到了,就是這麼簡單的方法,使用的就是魚店裡最為普通的撈取小熱帶魚的小圓網。

這裡要注意一定在撈取過程中不要動作過快,如果過快小魚苗就會從網眼處溜走了,提出水面一定注意水滴的問題,如果有水滴正好在小魚苗下方,它們也會順著水滴溜走,其他觀賞魚的小魚苗都是一樣的撈取方法。

什麼時候撈取小魚苗合適?

養魚老道早就說過,孔雀魚苗是有早產兒的,一般的早產孔雀魚苗肚子底下會帶有一個大大的卵黃囊,這個時候我們儘量不要去撈取它們,而正常的孔雀魚苗出生後很快就會起水遊動,只要是能夠保證正常的遊姿,在水面平行遊動個一兩個小時之後,雌魚也就生產完畢了,這些小魚苗基本上都可以直接撈取,不會有任何的問題,我的這些小魚苗都是這麼撈取的,已經兩三天了,也都活的很好。

當然了,如果能夠讓它們在繁殖缸待上個一兩天,身體強健一些,再行撈取那會更好。

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給小魚苗倒缸的水溫和水質不要與繁殖缸有任何的差池,偶爾有一兩條不耐受的死去,那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因為我沒有準備其他的魚缸進行繁殖,所以繁殖缸、育兒室、雌魚休息室都是80釐米的魚缸,水質相同、水溫一致,因為水體較大,大魚也不吃小魚苗,只是為了保險起見,我都是一次放入一條雌魚繁殖,事實上放入兩條也是可以的,應該沒問題。

沒有孵化豐年蝦的情況下,如何投喂?

養魚老道雖然把豐年蝦孵化器拿了回來,但是一直沒有時間孵化,所以說我的孔雀魚苗就是直接投餵的魚飼料,就是我所使用的對蝦飼料,實際上這個東西和小型的熱帶魚糧沒有什麼大的差異,餵食的時候,使用手指使勁捏碎,捏成粉末狀就可以了。

如果是投餵較大顆粒的魚飼料,比如說大顆粒鸚鵡魚飼料、錦鯉飼料等,我們可以找個小藥瓶的瓶蓋,直接把魚飼料壓碎再去投喂,或者可以使用蛋黃投喂,這個已經說了很多次了,我就不再重複了,總而言之一定要少喂,就是每次的量要少,不要去汙染水質,一天可以投餵七八次。

對於孔雀魚苗的投餵時間,一般的都是說出生兩天後再去投喂,因為孔雀魚可以吸收肚子中的卵黃囊,我一般都是只要不是早產兒,肚子看不到明顯卵黃囊的,在它們起水之後即可投喂,只不過剛開始投餵的量更少,在兩天後開始加量,其他的觀賞魚苗都是一個道理,正常起水平行在水面上遊動了,我就開始投餵了。

當然了,對於所有的小魚苗來說,還是直接投餵洄水、孵化的豐年蝦和小魚蟲為好,其次才是蛋黃類的食物,略微大一點的也可以選擇剪碎的紅蟲湯之類的食物,這個就要看我們的過濾系統和水質了,最後才會選擇到魚飼料。

再者很多魚友問到了脫殼豐年蝦,我是從來不會去購買的,主要問題是據說這個東西是經過化工處理,還有就是蝦殼也未必就是處理的那麼乾淨,可能會對於某些小魚苗會造成消化問題,當然了有些魚友也可能使用的很好,這個就看我們自己的選擇了,我倒是感覺投餵蛋黃和壓碎的魚飼料也是一樣的,要不就直接孵化豐年蝦卵得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剛出生的孔雀魚苗,和半個月大的蝶尾苗養在一起,會被吃掉嗎?
    結果過了一天我就發現,還有藍色妖姬在不斷生產,魚缸裡又多出來60多條孔雀魚苗,都是剛出生的,為了防止它們被大魚吞食,也只能和金魚苗混養了。60多條孔雀魚苗,45條蝶尾苗,水體多大合適?對於這些剛出生的孔雀魚苗來說,是可以稍微加點碾碎的顆粒飼料的,碾成粉末狀投喂,一天三次。投餵個三五天之後,它們攝食小魚蟲就不會再有任何的問題了,其實這個魚缸裡本來有青苔的,對於它們的成長是絕對會有好處的,如果有青苔在,幾乎不用投餵魚食了。
  • 使用蛋黃、魚飼料投餵魚苗,水質渾濁怎麼辦,幾個小妙招搞定
    這是一個非常令我們頭疼的問題,孔雀魚苗、迷你鸚鵡魚的魚苗,我們還可以投餵壓碎的魚飼料,金魚苗、鬥魚苗等,如果數量過多的話,又該如何是好?它們也吃不下魚蟲啊。即使我們投餵蛋黃水,很多魚友又會感覺到水質難以處理,有什麼比較好的解決方法呢?
  • 草履蟲如何培養,它就是我們所說的洄水嗎,使用多大漁網撈取?
    事實上它們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草履蟲,換句話解釋的話,就是比剛出生的豐年蝦還要小的魚蟲罷了,因為在顯微鏡的觀察下,它們很像一隻草鞋,所以被稱之為草履蟲,至於如何被魚友們稱之為洄水,我倒給忘了,哈哈。還有就是我們可以直接獲得大量的洄水,那就是我們可以去撈取魚蟲,一般的大魚蟲可以使用80目的魚網,小魚蟲可以使用100目或者更小的魚網,豐年蝦一般使用的是200目的魚網,而撈取洄水使用的是500目的魚網。
  • 觀賞魚苗不是患病就是養死了,原因在哪,為什麼我要給魚苗分缸?
    而且這批孔雀魚苗出生的質量還是相當不錯的,它們出生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問題,幾乎是下身就開始到處遊動了,那麼為什麼在過了短短幾天之後,有一些看起來很是瘦弱,然後就開始趴缸了呢?其實問題很簡單,兩個字:餓的。
  • 繁殖的紅箭魚苗為什麼會出現大量死亡現象,不都是一樣的養法嗎?
    首先是小魚苗根本沒有合適的食物,我們比如說藍曼龍之類的小魚苗,一窩就是千八百條,如果我們不能夠提供它們合適的食物,它們的死亡概率可是極高的,基本上在起水遊動的兩三天之內全部死亡,所以最好是使用洄水或者綠水來飼養藍曼龍的小魚苗,但是綠水的掌控難度還是很高的。
  • 孔雀魚苗經常出現在魚缸水面正常嗎,多大的魚苗不會被水泵吸附?
    為什麼我的魚缸裡,剛出生的小魚苗不會被水泵給吸走?其實這個問題真的不能算是個什麼問題的,我們仔細想想就明白了。第一點就是,我的大魚全部都是自然繁殖,沒有任何的新水刺激,它們不可能早產或者體質衰弱,這一點很重要。
  • 為什麼孔雀魚苗容易針尾,而其他卵胎生觀賞魚的魚苗卻很少見?
    其實如果我們處理不當,任何的魚苗都會發生針尾的問題一、剛出生的七彩魚苗,很容易在搖尾期就因為針尾死去1、包括了七彩、燕魚等很多卵生觀賞魚的魚苗,其道理都是一樣的,如果是小魚苗已經順利出殼進入了搖尾期,只要是魚缸的水質稍有不慎,魚苗就會直接大量死去
  • 剛出生的七星魚魚苗一品漁牧合作社
    七星魚在觀賞 魚中有一席之地,全國有很多的玩家在找這種魚鰭高,顏色豔麗,多種顏色的七星魚,但現在在我國的七星魚作為觀賞魚還不是很成熟,主要是它的基因不穩定,身上的條紋色很容易變變色,主要是氣溫、水溫、光照所致,所以我們要保持七星魚魚身上的顏色基因穩定就要從剛出生的七星魚魚苗做起,要經過二至三代的繁殖才行
  • 很多觀賞魚的魚苗養不大,未必難在水質上,而是因為一個小問題
    因為繁殖的水體大啊,一窩藍曼龍,上千個魚卵,我們使用一個20釐米的小魚缸來繁殖行不行?行啊,反正剛出生的小魚苗只有針尖大小,水體大小無所謂了。像我目前繁殖的蝶尾魚苗,已經半個月了,即使倒缸也沒有問題了,只是我使用到的魚缸太大了,魚苗撈不出來罷了,換而言之,大部分的小魚苗只要是比起剛出生的孔雀魚苗稍大一些,倒缸換水都不會有大問題,只是需要我們操作仔細,否則可能造成魚苗畸形,這就要我們自己去判斷和掌握了。
  •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這些觀賞魚撈取的時候我們要注意!
    很多魚友感覺撈魚的工作似乎很簡單,其實在某些時候,如果我們撈取不合適,真有可能造成魚死網破的下場,我們先說網破。比如說一些比較厲害的肉食性魚類,像馬克土司和其它水虎魚,甚至於某些慈鯛科魚類,它們中有一些就屬於天性比較兇殘的品種。
  • 盛夏季節孔雀魚苗想要長得快,我們只需要一個小水缸!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我們自家繁殖的孔雀魚苗,如何才能讓它們更加快速的生長?這是很多魚友近來詢問的話題,事實上很簡單,孔雀魚苗的生長在這個季節裡,既不是水質也不是水溫的問題,而主要取決於一個寬大的水體和食物的供給。
  • 孔雀魚苗長白毛、被水泵吸附或者爛尾巴,都會與一個原因有關
    看起來好像是三、五個魚缸一直閒在那裡,事實是一個魚缸一旦放入一個品種的孔雀雌魚繁殖,另一個品種再進入,它們就有可能交叉感染,所以事實上很麻煩。養魚老道的孔雀魚苗魚缸裡到處都是褐藻,也已經20多天了,至今還沒有換過一次水呢,也不會往魚缸裡去添加任何的東西,特別是硝化細菌,再說一遍,如果我們是新手,敬請大家不要隨意往魚缸裡添加硝化細菌,切記切記吧。
  • 剛出生的金魚苗如何投餵,可以餵小魚蟲嗎,閒來無事拿魚蟲餵魚
    小蝶尾魚苗竟然還都健在,而且長大了一些今天繼續關注我的小蝶尾魚苗,為了它們能夠比較安穩的多活幾天,整個困水缸我也不能困水了,暫時先停著吧,等它們長大點再說,好在還閒出來兩三個小魚缸,將就著困水吧,總是感覺不如這個一米五的舊魚缸來的便利。
  • 小孔雀魚苗為什麼容易發生針尾的問題,如何防止?
    最近,許多魚友提出了小孔雀魚苗針尾的問題。有的魚友直接把責任推到了魚兒的基因問題上,對於這一點養魚老道可不敢苟同。還是那句老話,大部分魚兒的疾病都是我們人為因素造成的,我們可不要去推卸責任啊。小孔雀魚針尾,最關鍵的仍然是小魚的體質問題,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和營養,我們談什麼都是多餘。魚苗起水以後,儘量的以活食餵養,首先的選擇就是孵化豐年蝦或者撈取魚蟲,如果做不到這兩樣。
  • 為什麼孔雀雌魚我們隔離之後不生小魚,放回原缸就會立刻生產?
    等到我們實在是沒有耐心和它們玩下去了,把它們放回原缸後,一夜之間肚子沒了,小魚苗全部出生,不是都被其他魚給吃掉了,就是所剩無幾。最為惱火的莫過於,小魚苗我們想撈也撈不出來,或者是正在準備撈取的過程中,眼睜睜著看著大魚在那裡吃,那可是一口一個啊,這種情況其實太正常了,相信很多魚友都有遇到過。
  • 孔雀魚苗長到多大能和大魚合缸,不必著急飼養魚苗的容器有很多!
    有的魚友說半個月或者一個月,但是這其中牽扯到了我們投餵的是什麼飼料,以及小魚苗的生長速度,有的魚友一直投餵的是豐年蝦,有的魚友投餵的是魚飼料,這個根本就沒有辦法去考量。另外的一些魚友說,分出雌雄之後就可以把小魚苗和大魚合缸了,這個倒是有點道理,因為只要是能夠分出公母,基本上小魚苗就已經很大了,這個時候大魚是吃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