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苗經常出現在魚缸水面正常嗎,多大的魚苗不會被水泵吸附?

2020-12-19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前幾個月,養魚老道寫過一篇關於栽種竹節草繁殖孔雀魚的文章,對於這個事情,有些魚友存在一定的疑問,一個是說,為什麼大魚不吃小魚,再一個就是為什麼小魚苗不會被水泵給吸附呢?

其中有一位魚友評論道,我家六瓦的水泵都能吸住吸死三四釐米的蘭壽苗,你這個孔雀魚苗還不是都得吸進去?

還有一些魚友問到了,孔雀魚苗都在水面遊動是不是缺氧了或者患病了呢?

體質決定一切,其他的問題都是多餘的,無力遊動和到水面攝食,它能是一個狀態嗎?

我們要討論孔雀魚苗到水面遊動或者能否被水泵吸附這兩個問題,最為關鍵的就是小魚苗的體質

一般的孔雀魚苗是不應該經常聚集在魚缸水面的,除非是它們和魚主人建立了信任關係,看到主人的到來急於等著攝食,但是即使如此,當我們離開魚缸一段距離遠觀的時候,它們也應該是立刻四處遊動的。

這裡面會牽扯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魚缸裡沒有大魚,小魚苗是單獨飼養的,如果是和大魚混養在一起,小魚苗當然會害怕了,因此就會找地方躲藏,如果栽種有竹節草之類的,小魚苗就會經常待在水面的竹節草叢裡。

如果是單獨飼養的小魚苗,必定是隨意四處遊動的,這就要看它們的體質問題了。

因為有些小魚苗會是天生的殘疾,這樣的魚苗想要下到水底會很吃力,它們也比較喜歡待在魚缸水面,這個我們通過它的遊姿是很容易發現的,肯定是遊姿不端正。

還有一點那就是飼養密度過大,小魚苗患病或者缺氧了,最怕的,就是一群小魚苗聚集在某個魚缸角落裡,好像在那裡開會,這個問題就比較大了,死魚的概率會很高的。

為什麼我的魚缸裡,剛出生的小魚苗不會被水泵給吸走?

其實這個問題真的不能算是個什麼問題的,我們仔細想想就明白了。

第一點就是,我的大魚全部都是自然繁殖,沒有任何的新水刺激,它們不可能早產或者體質衰弱,這一點很重要。

因此它們產出來的小魚苗,生下就會直接起水遊動,很快就鑽到竹節草叢裡了,有了水草的阻擋和依託,它們怎麼可能被水泵給吸附呢?本身我的水泵功率也不是很大,水流也很小。

第二點就是,因為大小魚混養在一起,小魚苗急需尋找庇護所

這也是因為竹節草比較茂密的原因,如此茂密的竹節草,成年的孔雀魚在裡面鑽來鑽去很費勁,因此它們除了攝食以外,大部分的情況,都是在水體的中下部位活動,而小魚苗被逼迫的只能待在水面。

再者就是,水位高度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水位越低、飼養密度越大,小魚苗被水泵抽取到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因此還需要我定期的把小魚苗不斷隔離,否則的話,越來越多的小魚苗不斷長大,再出生的小魚苗就比較危險了。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在裸缸裡飼養,它們又會是個什麼結局呢?那就可想而知了。

只要被大魚追的到處跑,就有可能在慌亂中被水泵給吸附了。

當然了,如此多的孔雀魚苗飼養在一起,偶爾有一兩條體質差的犧牲掉,那麼在所難免,這個問題在採取這種方法飼養之前,就應該想到這個問題,不過我看到我的鴻運當頭孔雀魚,出生的一些殘疾魚苗,也都頑強的活了下來,這又說明是什麼問題呢?

殘疾不等於體質差,它們自己也會很好的躲避大魚的追擊以及水泵的水流。

體弱的本來就該淘汰,這是必須的,繼續飼養就是整缸的隱患

這讓我突然間想起了我在七彩魚房參觀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情。

七彩小魚苗在大魚身上大約能夠待個五六天,然後就會被迫分缸了,分缸之後魚房老闆投餵孵化的豐年蝦,有時候也會過量的,這樣魚缸裡就會存有雜質,最多也就是再過三五天的時間,魚房老闆就使用一個很粗的水管給它們抽底換水了。

而大部分的體質強健的七彩苗,大小最多也就是一釐米左右吧,具體我也記不清了,它們完全可以順利的躲過水管強大的吸力,只有極其個別的才會被水管抽取到,而這樣的魚苗就直接被淘汰掉了,即使不淘汰,它們早晚也會患病。

像是上述魚友所說的,自己使用六瓦的水泵,金魚苗都能被抽取到,我的金魚苗起水遊動大約十來天,和孔雀魚苗一樣的大小,我也照樣開啟了16瓦的水泵,並沒看到它們被抽取過,原因會與魚缸的水流和水體的大小以及金魚的體質、飼養密度等,都有一定的關係。

這是需要我們多方面看待的,不能以一個水泵的所謂功率大小,就去說明小魚苗能不能被抽取的問題,包括了我的這個黑殼蝦的小蝦缸,我也是安裝了一個小外掛,目前已經飼養它們五天左右,水質也達到了最好的狀態,小蝦米還沒有一釐米長,我也從來沒有看到它們被小外掛抽取過。

包括了我以前繁殖的藍曼龍、鬥魚苗、燕魚苗等,至於多大小,能使用多大的水泵,魚缸的水體和密度又是多大,完全要靠自己的經驗和實踐,既然能被抽取到,那就關掉就是了,或者更換水泵,這不是很簡單的問題嗎?

我連燕魚、金菠蘿產卵的時候,水泵還是開著的呢,那得看魚缸的水體多大,以及它們在距離水泵多遠的地方繁殖,那個地方的水流又會有多大,哪有僅憑一個因素就可以判定一個問題的答案呢?

我早就說過了,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永遠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我們自己的飼養方法罷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孔雀魚苗長白毛、被水泵吸附或者爛尾巴,都會與一個原因有關
    看起來好像是三、五個魚缸一直閒在那裡,事實是一個魚缸一旦放入一個品種的孔雀雌魚繁殖,另一個品種再進入,它們就有可能交叉感染,所以事實上很麻煩。養魚老道的孔雀魚苗魚缸裡到處都是褐藻,也已經20多天了,至今還沒有換過一次水呢,也不會往魚缸裡去添加任何的東西,特別是硝化細菌,再說一遍,如果我們是新手,敬請大家不要隨意往魚缸裡添加硝化細菌,切記切記吧。
  • 剛出生的孔雀魚苗,和半個月大的蝶尾苗養在一起,會被吃掉嗎?
    60多條孔雀魚苗,45條蝶尾苗,水體多大合適?很多的新魚友總在一直叫嚷著,自己飼養的孔雀魚苗為什麼會出現針尾或者死亡的問題?對於這些剛出生的孔雀魚苗來說,是可以稍微加點碾碎的顆粒飼料的,碾成粉末狀投喂,一天三次。投餵個三五天之後,它們攝食小魚蟲就不會再有任何的問題了,其實這個魚缸裡本來有青苔的,對於它們的成長是絕對會有好處的,如果有青苔在,幾乎不用投餵魚食了。
  • 孔雀魚苗長到多大能和大魚合缸,不必著急飼養魚苗的容器有很多!
    其實能夠提出在這個問題的魚友,一般的情況是因為家裡的魚缸不夠用,所以急於把小魚苗和大魚合缸。養魚老道以前也遇到這樣的情況,大多數時候就是看小魚苗是否能夠大過成魚的嘴巴,就這一條基本完事了,現在的孔雀魚質量不是很好,尤其是自己繁殖的小魚苗,其中會出現一些殘疾。
  • 剛出生的孔雀魚苗何時倒缸合適,使用什麼工具能夠撈取上來?
    已經有五六十條孔雀魚苗了 說是不讓繁殖,但是我也好久沒有看到孔雀魚生小魚了,所以還是比較好奇的,其實現在我的魚缸裡至少也有五、六十條孔雀魚苗了吧
  • 觀賞魚苗不是患病就是養死了,原因在哪,為什麼我要給魚苗分缸?
    明明質量很好的孔雀魚苗,為什麼出現了部分趴缸現象?早在幾天前,我就發現有部分的孔雀魚苗開始出現了趴缸的跡象,按理說這個事情根本就不應該發生,首先是水質和水溫沒有問題,飼養密度其實當時並不算大,只是最近幾天由於金魚苗的成長,顯得略微擁擠一點罷了。
  • 為什麼孔雀魚苗容易針尾,而其他卵胎生觀賞魚的魚苗卻很少見?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一位魚友提出的問題確實很獨到,問養魚老道為什麼孔雀魚的魚苗就很容易出現針尾的問題,而其他卵胎生觀賞魚的魚苗,比如紅箭、瑪麗、皮球、牡丹、月光等等,它們生出來的小魚苗出現針尾的可能性就比較少呢?
  • 使用蛋黃、魚飼料投餵魚苗,水質渾濁怎麼辦,幾個小妙招搞定
    因為這些小魚苗剛出生,它不是孔雀魚苗,我們可以直接倒缸,這些魚苗太小了,根本不抗折騰,因此水體較大一定是擺在第一位的,但是還不能太大,太大了也不行,很多魚苗可能吃不到食物,這個就需要我們自己去掌握了,物極必反的。
  • 盛夏季節孔雀魚苗想要長得快,我們只需要一個小水缸!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我們自家繁殖的孔雀魚苗,如何才能讓它們更加快速的生長?這是很多魚友近來詢問的話題,事實上很簡單,孔雀魚苗的生長在這個季節裡,既不是水質也不是水溫的問題,而主要取決於一個寬大的水體和食物的供給。
  • 魚缸過大飼養某些觀賞魚苗並不適合,極有可能使它們患病!
    提起魚缸過大飼養觀賞魚苗就會患病的問題,很多魚友可能首先想到會的是七彩神仙魚,事實上不只是七彩神仙魚,大部分的觀賞魚苗,這裡主要指的是熱帶魚,它們都有很強的神經敏感性,最為主要牽扯到的就是龍魚、虎魚、七彩之類的高檔熱帶觀賞魚的魚苗。魚缸過大這些小魚苗會有什麼反應?
  • 給魚苗換食出現魚兒死亡現象,觀賞魚小魚苗的餵養,我們要注意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呢,與魚缸的水質到底有沒有關係,問題會出在哪裡?不是說迷你鸚鵡魚可以投餵魚飼料嗎?有的魚友可能會問到了,不是說迷你鸚鵡魚的魚苗可以直接投餵魚飼料嗎?這個應該是可以的,為什麼說應該是可以的,因為迷你鸚鵡魚它們的起水時間很長,我仔細的算了一下,至少在七天及以上,小魚苗起水之後的個體已經很大,相當於孔雀魚苗的大小了,既然孔雀魚苗投餵魚飼料沒事,它們也不應該有事,它們開始攝食的個體,比起燕魚苗、鬥魚苗都要大上很多,這個或許也是迷你鸚鵡魚之所以高產、高成活率的原因。
  • 繁殖的紅箭魚苗為什麼會出現大量死亡現象,不都是一樣的養法嗎?
    2、比如說正常的孔雀魚苗遊起來必定是身姿端正,可以選擇任意方向遊動的,而殘疾的孔雀魚苗,它們有可能體色發黑、身體瘦弱,頭大身子小,尾巴類似針尾,就是不舒展,然後遊姿就會發生傾斜,遊動的方向感也不強,看起來就像是在水裡一竄一竄的,這樣的都是天生殘疾。
  • 告訴我們飼養水位是否合適的,不是別人,是魚缸裡飼養的那群魚
    而一些比例比較失調的魚缸,比如說我經常提到的圓柱形魚缸,長、寬很窄,高度較高的魚缸,不但是我們清理起來非常的麻煩,大部分都會牽扯到一個觀賞魚不能夠正常遊動,或者在魚缸底部大量缺氧的現象。小魚苗當然不適合較深水位,雖然可能我們並未發現問題包括了養魚老道前些日子繁殖的蝶尾魚苗還有近期繁殖的孔雀魚苗,它們都是生活在水深接近40釐米的魚缸裡,這是因為我們自家繁殖點玩玩,無所謂什麼品相和畸形,雖然說這些現象並未出現,但是大量繁殖時,還是會有畸形的情況。
  • 魚場裡的魚苗一天餵八遍也沒事,我們的一天餵三遍就拜拜了?
    今天老鄒大叔終於明白了給七彩魚苗大量投餵是一定會出問題的,因為在昨天又發現了一缸七彩魚苗出現一條死亡的現象,這一次他是真害怕了,下定決心以後再也不去大劑量投餵了,我們先來說說他的投餵方法,看看各位魚友有沒有相似的做法。
  • [供方]錦鯉魚 魚苗批發,鯉魚魚苗批發,錦鯉魚 魚苗批發多少錢
    定購錦鯉品種:紅白錦鯉魚苗水花、大正錦鯉魚苗水花、昭和錦鯉魚苗水花、白寫錦鯉魚苗水花、秋翠錦鯉魚苗水花、黃金錦鯉魚苗水花、茶鯉錦鯉魚苗水花、五色錦鯉、孔雀白金烏金等錦鯉魚苗水花品種定購金魚品種:鶴頂紅魚苗水花、獅子頭魚苗水花、水泡魚苗水花、珍珠魚苗水花、鎏金魚苗水花、龍睛魚苗水花、虎頭魚苗水花、蘭壽魚苗水花等品種訂購草金魚品種:紅草、花草(蘭草、)紅百草
  • 為什麼同一窩觀賞魚苗會出現個體差異很大現象,哪裡出了問題?
    在我們繁殖觀賞魚苗的過程中,無一例外的都會出現這種現象,那就是同一窩的觀賞魚苗,在個體生長上出現很大很大的差異,就像養魚老道現在繁殖的第一窩迷你鸚鵡魚的魚苗,個體小的比個體大的相差將近一倍,個體小的沒有被吃到或者被咬死就不錯了。
  • 孔雀魚苗的針尾問題會有哪些因素造成,真的是遺傳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飼養過孔雀魚的魚友或許會發現一個現象,假如說我們購買的孔雀魚數量比較多的時候,有的孔雀魚入缸之後,就會迅速的一頭扎到缸底,然後一動也不敢動,尾巴也是全部耷拉下來,如果這種情況在一兩天之內得不到好轉,那麼這隻孔雀魚能夠活下來的概率就不大
  • 很多觀賞魚的魚苗養不大,未必難在水質上,而是因為一個小問題
    但是還有一些喜歡繁殖觀賞魚的魚友,上述這些問題自己都能搞得很明白,未必就是因為我們不會養魚或者不會分辨觀賞魚的雌雄問題,而導致我們繁殖觀賞魚的失敗,那麼,這個問題到底會出現在哪裡呢?但是,假設我們就在這個小魚缸裡飼養一千條魚苗,投餵熟雞蛋黃的話,我敢保證不出一周的時間,就會出現死魚現象,原因就是在水質問題上和飼養密度上我們根本解決不了,除非是依據魚苗的數量及時分缸。
  • 「我的魚苗呀!」
    本報訊 (記者 陳旭照) 有人夜裡往魚塘投毒,200多萬尾觀賞魚苗全部死掉。「誰下如此毒手?跟我有何冤讎?我的魚苗呀!」洛龍區李樓鄉木莊村村民孫宗毅一家面對滿塘死魚,悲憤難平。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孫宗毅家承包的魚塘,4畝多大小的塘面上,漂滿了3釐米多長的死魚,塘的西南角,死魚堆成了堆,與這些小魚一起死掉的,還有一隻只小青蛙和一隻只蝌蚪,腥臭氣瀰漫在魚塘周圍。 孫宗毅說,塘裡的魚苗都是觀賞魚,有大尾錦鯉、大尾蘭草和大尾紅草,是他花2萬多元錢從外地購進的,有200多萬尾。
  • 合肥一魚苗繁育場數十萬尾魚苗「浮頭」後一夜死亡
    魚兒反常浮出水面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昨天下午來到三豐魚苗繁育場「南3」號魚塘,負責人張玉華正默默站在塘邊發呆,兩位工作人員將打撈上來的死魚苗裝進桶裡。從5 月31 日上午到記者探訪時,他們一直在不停打撈漂浮在水面上的死魚。「太可惜了,數不清有多少魚。」一位工作人員說,現在天氣熱,他們必須趕緊將死魚撈出來,拉走處理掉。
  • 七星魚 月鱧魚苗的日常管理方法
    魚苗是我們七星魚整個養殖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每年清明節過後就是魚苗高峰期,七星魚產卵繁殖期一直維持到農曆的六月底,所以我們繁殖野生品種的七星魚一定要學會魚苗的日常管理。魚苗正常吃料的話,魚的肚子像沒有機翼的直升飛機一樣,肚子會鼓起來。魚苗在盤裡面會成群結隊的遊動,用手輕輕的拍下盤邊,正常的魚苗會馬上沉入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