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萬聖節,和聖誕節、感恩節一個樣是西方的傳統節日。為了慶祝萬聖節,孩子們會裝扮成各種各樣鬼怪的樣子走上街頭,逐家逐戶地敲門,口中還會念念有詞,「快給糖果,否則就搗蛋!」
萬聖節這一天,不僅僅是孩子們可以搗蛋,大人也可以盡其所能的作怪,而不會招致異樣的眼光。這點兒有點兒像他們的愚人節。
大約在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基督教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他們認為這一天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嚴酷的冬天開始的一天。西方人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
也就是說萬聖節就是西方人的「鬼節」,而活著的人則懼怕鬼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再尋找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嚇走,之後逐漸演變成現在一個比較喜慶的節日。
我們中國的所謂的「鬼節」是中元節,我們中國人過中元節與西方不同。我們對於中元節充滿敬畏之心,這天多數人都選擇白天去墓地去祭祖,以表達對逝者以及祖先的敬畏。萬聖節是西方鬼節,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外國文化在資本追逐利潤的作用下,中國人過西洋節逐漸開始流行起來,並迅速被年輕人接受,並大盛行於本世紀初。
其實,中國過洋節不過是商家的促銷噱頭罷了。各個洋節的頭等主題是娛樂、消費,是賺錢。至於這是什麼節,有怎樣的文化內涵並沒有人在意。
而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人們越來越重視我們的傳統文化的回歸,開始抵制過洋節。近日,一段培訓機構的家長接孩子,質問培訓機構帶孩子的視頻上傳到網絡,引發網友熱議,「中國人該不該過洋節?」
視頻中家長怒氣衝衝質問培訓機構的老師,「你們打個我愛祖國的橫幅,我們都點會點讚!你們把聖誕節、聖誕樹弄上面,帶孩子過萬聖節,正能量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
那麼我們該不該過洋節呢?個人覺得我們應該重視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保持平常心和自信心。年輕人過洋節不過就是找個由頭放鬆一下,逛逛街、購購物、吃吃喝喝都是可以的。但是,培訓機構作為文化傳播者,帶領孩子過洋節是不妥當的。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