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中國南宋時期,就已經出現「便當」一詞,本來的意思是「便利的東西」,後來傳到日本,經歷了種種被用來表示「弁當」,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盒飯」。細說起來,便當的種類有很多:戲劇便當,郊遊便當,遊船便當,賞花便當......現在,最常見的應該就是工作便當了。
說到便當,就一定要說說日本昭和年代的便當。一個對於日本有極大影響的時代,作為便當的盛行地,盒子裡的東西可以是滿滿的年代感啊。
便當盒子大多數是鋁飯盒。也有一些木質飯盒。但是總覺得鋁飯盒更符合昭和年代的氣息。那個年代的鋁飯盒是真的很流行。橢圓形,長方形,基本就是這麼幾種形狀。據說當時也會拿新聞包裝飯盒,也是很有年代感的一件事情了。現在,哪怕是出於健康的角度考慮,應該也不會用新聞紙包裝,鋁飯盒則長時間使用也不會對人體有多大好處。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一顆梅子,一碗米飯。很類似於我們會一塊腐乳,一個饅頭的感覺。幾乎沒有味道的乾糧,配上鹹味的東西,可以迅速填飽肚子,又不會花費太多。現在的便當,這麼樸素的應該很難見到了。醃漬過的梅子,鹹中帶酸,一口吃下去,味蕾會承受不住那種鹹酸過度的苦,所以要一小口一小口的咬,一小口梅肉可以配上一大口米飯,等到一顆梅子吃完,這碗米飯也差不多消滅乾淨了。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小沙丁魚乾,一條小魚,一碗米飯,可以的話再配一些醃菜或者檸檬。和梅幹一樣簡簡單單。屬於昭和前期的經典便當了。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動漫裡經常出現的三色便當,看起來比前兩種便當色彩要鮮豔許多。所謂的三色,黃色是雞蛋,綠色是葉子蔬菜或者是豌豆,棕色是肉末(雞肉末比較多)。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三色便當引申出來還有五色便當等等,顏色越來越鮮豔,營養越來越均衡。
玉子燒,小章魚香腸,醃蘿蔔,梅幹,色彩繽紛又增添了幾分可愛的章魚香腸便當,對小孩子來說,會比較有胃口。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有趣的便當,不如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