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衛視《詹姆士的廚房》「進山」了
詹姆士大廚這次離開錄製棚
開啟探尋原生態美食旅程
目的地——樂耕甜農旅基地
它位於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團結村
這裡有個老人——黃大發
一生只做一件事
愚公做的一件事是「移山」
而黃大發做的事是「引水」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時任村支書的黃大髮帶領村民用36年時間,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靠著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實現了村民的夢想,結束了團結村「滴水貴如油」的歷史。
黃大發也被譽為「當代愚公」,當地群眾以他的名字給這條渠命名為「大發渠」。
今天詹姆士就去拜訪黃大發老先生
聽聽他的傳奇故事
84歲的黃大發精神矍鑠,平易近人。每年大約有5萬人來團結村聽他講課,黃大發總是不厭其煩地給大家講述當年帶領村民修渠的艱辛經歷。
黃大發因為修渠的壯舉,入選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如今,團結村在各級政府以及中天金融集團的精準扶貧幫扶下,一棟棟裝修精緻的農房錯落分布,農特產品正在走出大山,金融活水,灌溉鄉村夢想。
團結村
團結村民宿
團結村農特產品——「樂耕甜」
詹姆士大廚也深受「大發精神」鼓舞
準備用天渠水灌溉出來的天然健康食材
以當地的口味給黃大發老先生做幾道菜
表達我們對他36年堅持精神的最高致敬
但是問題來了,黃大發老先生的口味偏辣、偏鹹、還是偏淡?這個問題難住了大廚,還好有神秘嘉賓助陣,一切準備就緒,開火吧。
在團結村的院壩裡,黃大發與詹姆士一同共進晚餐,祝願老先生身體棒棒的!
美食本沒有地域界線之分,堅持好的食材才能烹飪好的料理,這也是一種美食精神,跟著詹姆士大廚學烹飪,好的味道一起分享給最珍貴的人吧。
貴州衛視《詹姆士的廚房》
今晚21:30走進團結村
用地道食材 做特色料理
向堅守致敬
撰稿:趙泳松 | 視頻:詹姆士的廚房、李俊志 |圖片:鄒景峰
主編:熊懿| 編校:趙泳松| 審發: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