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塘鯴,即使是不愛釣魚的朋友,也對它們很熟悉——這種魚以「自甘墮落」而著名,常常在汙穢橫流的下水道、臭水溝裡出現。
因此,埃及塘鯴是名副其實的「垃圾魚」,即使廣東的河道水溝裡,成群塘鯴魚出沒,但卻無人去捕撈食用......
然而,近日長江君了解到,在廣東,這種「垃圾魚」竟然還有人在大規模養殖?
埃及塘鯴養殖在廣東地區重新興起
看起來澄碧色甚至有些「粘稠」的水塘裡,密密麻麻的黑影趴在水面,看起來頗為嚇人......
這是廣州的一處魚塘,水塘養的是埃及塘鯴魚——近兩年,這種塘鯴魚養殖,又開始在廣東地區慢慢增加。
曾幾何時,埃及塘鯴魚也風光過——那時候它還叫八須鯰魚,以肉質豐腴肥美且價格低廉著稱,是當時少見的物美價廉的魚鮮,深受廣大吃貨們的歡迎。
然而,隨著塘鯴魚食腐、喜髒的習性科普,以及部分黑心養殖模式的曝光,這種「八須鯰魚」的名聲跌到谷底,隨後在市場上幾乎無人問津......
——為何這種已經幾乎被市場淘汰的「垃圾魚」,現在又開始有人恢復養殖了?
養殖成本飆升,黑魚、草魚養殖不掙錢,塘鯴魚更好養
對於養殖戶來說,近兩年塘費(承包魚塘的費用)、飼料、其他投入等等的成本越來越高,然而養殖魚的出塘價卻變化不大,利潤空間也是越來越小。
在養殖成本節節攀升的背景下,無論草食性的鰱鱅、草魚養殖,還是肉食性的黑魚、鱸魚等養殖,都越來越「掙不到錢」了......
「現在養生魚(黑魚)草魚真的掙不到錢了,價格波動還大,搞不好就賠錢,養塘鯴就好多了,成本低很多。」
廣州一位養殖戶(周老闆)無奈說,塘鯴抗病性強、生長快,畝產量是黑魚、草魚的數倍以上,且飼料成本低,抵禦風險能力很強。
——塘鯴魚塘密度可以是黑魚養殖的數倍,卻不需要開增氧設備,因為其生命力極強。
市場利潤下降,養殖成本攀升,因此,「好養」的塘鯴魚養殖重新興起,就不難理解了。
有人養,還得有人買
養殖戶在困境下做出的選擇,很容易了解,但作為已經臭名昭著的「垃圾魚」,塘鯴魚還有人買嗎?
其實,塘鯴魚並非天生的「垃圾魚」,其營養價值、食用口感都是由其生長環境決定的。
野生環境下,在髒汙(主要是工業汙染)下水道、臭水溝裡長出的塘鯴魚,吃多了肯定是有害健康的。
——符合規範的餌料投餵和良好的養殖水質下長出的塘鯴魚,有人認為肉質並不比斑點叉尾鮰、巴沙魚差。
事實上,在養殖環境下,雖然密密麻麻的塘鯴魚看起來有些「嚇人」,但只要嚴格控制水質環境和食料標準,塘鯴魚的食用價值其實尚可。
在考慮到其低廉的價格,塘鯴魚在市場上依然有不錯的競爭力.......
其實,埃及塘鯴魚養殖重新興起的根本原因,是市場消費降級。
簡單說,無論是養殖戶,還是消費者,重新「接納」塘鯴魚,根本原因還是「沒錢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塘鯴魚的「重新崛起」,也只是如今整個消費降級大背景下的一個縮影。
從這個角度講,或許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重新給予塘鯴魚一份「信任」.......
當然,養殖戶也應該嚴格遵守養殖規範,不要走老路,對得起消費者的信任!
網友們,你們在魚市上還會買這種「八須鯰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