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紅歌】快看!紅軍長徵《過湘江》2.0版火熱出爐!慷慨激昂...

2020-12-13 騰訊網

【全州紅歌】快看!紅軍長徵《過湘江》2.0版火熱出爐!慷慨激昂,猶如滔滔之湘江!

風蕭蕭兮湘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八十多年前

長徵轉移途中的中央紅軍

為突破湘江封鎖線

付出了折損過半的慘烈代價

湘水為之染紅

全州作為湘江戰役的主戰場

沒有史詩級音樂傳頌這段悲壯歷史

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是以紅歌《過湘江》在8月一推出

即傳遍家鄉,反響極佳

正好彌補了這種遺憾

如今,《過湘江》2.0版又閃亮登場

此乃兩位音樂達友無心之佳作

妙手偶得之

卻深得個中三味

慷慨激昂,猶如滔滔之湘江

兩個版本雖有前後之分

卻盡得雙劍合璧之妙

春花秋月,各有其趣

青菜蘿蔔,任人所喜

在此,謹謝所有關心和支持過的朋友

下面,

請點擊欣賞歌曲

讓我們的血液盡情地沸騰吧!

《過湘江》MV

《過湘江》音頻

相關焦點

  • 重溫長徵路 傳承革命精神--宜州法院組織幹警前往全州紅軍長徵湘江...
    重溫長徵路 傳承革命精神--宜州法院組織幹警前往全州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2020-07-05 0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揭秘歷史真相:長徵時中央紅軍第一軍團第一師從哪個渡口過湘江?
    不過,我一直對紅一師從此過湘江的說法所有懷疑。中央紅軍長徵突破湘江第一渡:鳳凰鎮大坪渡口(湘江東岸)全州縣梘塘鎮屏山渡是紅一軍團過湘江的兩大主要渡口之一,這一點不容懷疑。筆者曾到當地採訪,年老者也說起過當年有不少紅軍從此過河的事。
  • 紅軍三次過全州,究竟走過全州哪些鄉鎮?
    看了一些全州人寫紅軍過全州的書稿,說起紅軍過全州時在鄉鎮留下的足跡,大多說是兩河、石塘、安和、蕉江瑤族鄉、鳳凰、才灣、梘塘、紹水、鹹水和全州鎮10個鄉鎮。筆者以為,這種說法不甚準確。全州現有18個鄉鎮,除上述所說的10鄉鎮外,還有如下8個鄉鎮:廟頭鎮、黃沙河鎮、文橋鎮、大西江鎮、龍水鎮、永歲鎮、白寶鄉、東山瑤族鄉。
  • 桂林全州,著名戰役《湘江之戰》主戰場之一,紅軍損失近6萬將士
    數千年來,繞城而過的湘江,猶如為全州注入了靈魂。在這裡,革命火種不斷,烈士風骨猶存。全州是廣西桂林市管轄下的一個縣,這裡歷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蹟眾多,而作為紅軍長徵路上著名戰役《湘江之戰》主戰場之一的全縣,今天的全州,也成為了見證長徵歷史進程的重要地點。蜿蜒的湘江,年復一年地衝刷著岸邊的渡口,這條江流猶如一處醒目的豐碑,記錄著中國革命歷史上一場重要的戰役。
  • 習總書記的牽掛 八桂兒女的守護——寫在紀念紅軍長徵湘江戰役85...
    原標題:習總書記的牽掛 八桂兒女的守護 85年前,紅軍長徵經過廣西灌陽、全州、興安等地,經歷了最為慘烈、最為悲壯的湘江戰役,數萬將士視死如歸,保全了中央紅軍;數萬將士向死而生,奠定了偉大長徵的勝利基石。 一草一木一英魂,一山一石一豐碑。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湘江戰役,始終牽掛在湘江戰役中犧牲的革命先烈。
  • 紅軍長徵過湘江
    簡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紀念湘江戰役85周年創作歌曲集》共收錄三大主題15首精品佳作,包含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創作歌曲5首、紀念湘江戰役主題創作歌曲5首、以桂北民謠為素材新創作歌曲5首。
  • 中央紅軍長徵先遣軍團過桂北為什麼出奇地順利
    紅六軍團過廣西所損失的人員,總共不過三百人。民間相傳:「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在「猛如老虎惡如狼!」的桂軍面前,紅六軍團居然平安地從全州東山瑤鄉清水關進入廣西,又從全州鳳凰鎮和平村渡過湘江也絲毫不受損失,不能不說是一大奇蹟。
  • 長徵歷史上的湘江戰役:全州腳山鋪阻擊站
    (一)腳山鋪的地理位置全州縣至興安縣間有四個渡口,自北而南分別為屏山渡、大坪渡、鳳凰嘴、界首;腳山鋪,北距全州約16公裡,東距屏山渡渡口約5公裡,南距紅一軍團部過湘江的大坪渡口只有14公裡,距鳳凰嘴渡口17公裡,西南距界首渡口26公裡;紅一軍團退守腳山鋪,靠南約5公裡的屏山渡渡口,在11月30日落入湘軍之手
  • 紅軍長徵過桂北為什麼容易被敵集體繳械(歷史揭秘)
    聶榮臻元帥的紅一軍團進入越城嶺的全州桐油村鷂子江關口黃克誠將軍打了一輩子仗,只有在廣西看到了「我一個整排集體被敵人繳械的場面。」然而,這樣的事在廣西全州、灌陽一帶是不少見的。為什麼紅軍在廣西會出現被敵人集體繳械這樣的事呢?
  • 紅軍長徵過廣西的深遠影響
    原標題:紅軍長徵過廣西的深遠影響   ■開欄語   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史詩,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不朽豐碑。   紅軍長徵過廣西,經歷了長徵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湘江戰役,贏得了戰略上的勝利,暴露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路線的嚴重危害,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發生的第一次偉大轉折提供了契機。
  • 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設施落成儀式及紀念活動引起強烈反響
    「湘江戰役紀念設施落成,是對數萬紅軍烈士英靈的最好慰藉,是對紅色精神的最好傳承」,梁志偉說:「作為紅軍後代,我一定會秉承先烈遺志,愛黨愛國,奮勇擔當,有所作為。」全州縣城關完小五年級學生蔣蔓琪告訴記者:「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紅軍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加倍珍惜,努力學習,長大後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作出自己的貢獻。」
  • 湘江戰役中紅軍損失慘重和成功渡過湘江的原因
    佔領道縣後,紅軍要去硬闖桂軍境內的湘江,毛澤東又建議:紅軍沿瀟水西岸北上,攻板橋鋪、漁濤灣、華江浦、雙牌、富家橋,再向西攻零陵,過湘江向北取冷水灘,橫過湘桂公路,進軍寶慶,尋機與敵決戰,跳出蔣介石的包圍圈。最後,毛澤東還建議:趁北面之敵未趕到,紅軍放棄在全州以南渡湘江,轉從文市北上攻佔全州,向北從黃沙河過湘江,經廟頭,攻白牙市(今湖南東安)後北上直取寶慶。
  • (踏訪長徵路)第二站:湘江,萬裡長路最慘烈之血戰(組圖)
    本報記者高利鋒發自廣西興安、全州、灌陽  核心提示  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中央紅軍在40多天中接連突破敵人三道封鎖線從江西突圍出來後,在廣西的灌陽、興安、全州三縣之間的湘江地域,遭到國民黨軍隊三面重兵包圍封鎖。
  • 四個「第一」彰顯紅軍長徵在永州的歷史地位
    (三)中央紅軍渡過瀟水後獲得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必要條件 中央紅軍渡過瀟水後的局勢是:1.國民黨憑藉湘江險阻,企圖把紅軍殲滅於湘江以東地區,但由於各路敵軍貌合神離,調動並不迅速,也未按指定時間到達集結地,紅軍指戰員可短暫休整;2.紅軍如果被敵軍包圍在湘江東岸,就會陷入進有湘江攔路,退有瀟水相阻的境地;3.要向廣西進軍,則必須奪取湘桂交界處的永安關、高木關、雷口關
  • 一九三四年紅軍長徵過桂北經過湘江的渡口是怎樣的悲壯?
    今日的界首渡口完成炸橋任務後,王耀南看了看湘江東岸,打算看上最後一眼,然後下達撤退命令,可這麼一瞧,讓他暗自吃了一驚,只聽湘江東岸忽然傳來了一陣陣密集的槍聲,漸漸地,便出現了一支部隊,王耀南拿起望遠鏡向對岸仔細一瞧,喲,是紅軍自己的部隊,大約有一個支隊,正向湘江跑來。
  • 從紅軍長徵過廣西到「兩廣事變」
    (見何長工:《難忘的歲月》,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2頁)  有此秘密協議,1934年10月18日,紅一方面軍從江西雩都出發,開始長徵。陳濟棠命令他的少將以上軍官:「敵不向我襲擊不準出擊,敵不向我射擊不準開槍。」讓開一條通道,使紅軍經過他的防區信豐、大庾順利進入湖南汝城;紅軍也沿湘粵邊境西去,不進入廣東。
  • 廣西開放教育--桂林紅色培訓:湘江戰役全州覺山鋪阻擊舊址
    1934年11月25日,紅軍總部發布分四部突破湘江防線的命令。紅軍便設防於魯板橋、覺(腳)山鋪之間,阻擊湘軍西進,掩護紅軍主力渡江,湘江戰役打響。覺(腳)山鋪是敵人-湘江的咽喉要地。覺(腳)山阻擊戰以五團政委易蕩平等2000餘名紅軍烈士的熱血和生命為代價,掩護中央紅軍渡過湘江。該戰是湘江戰役中最大、最悲壯的阻擊戰。
  • 湘江戰役紀念館裡唯一的全州籍老紅軍
    近兩年來,因為參加桂北全州縣的一些紀念場館的建設,筆者多次到興安縣湘江戰役紀念館走訪。展覽窗口裡,在桂北中央紅軍經過的縣,全州籍紅軍最多,達77位。還有興安縣2人,資源縣1人。其實,桂北一帶參加紅軍的可能遠不只此數,筆者採訪時發現,好多全州當年參加紅軍的人士都沒有統計,有些村子一個村子就有十多位,如才灣村。
  • 紅軍長徵過八桂 留下故事千古傳
    勝利不忘鐵匠恩中央紅軍長徵過桂北,在這裡進行了長達19天的浴血奮戰,留下了數千名傷病員和失散人員。當地群眾冒著「通匪、窩匪、濟匪」被殺頭的危險,主動保護他們,使他們免遭敵人毒手。這些被保護下來的紅軍戰士,有的重返了紅軍隊伍,有的回到了原籍,有的則在縣內安家落戶。資源中峰的龍溪村鐵匠粟傳亮掩護紅軍傷員的事跡最為感人。
  • 全州——廣西北大門
    全州——廣西北大門文/綠蔭我的家鄉在桂林市的全州縣,位於湘江之濱,與湖南交界,素有廣西北大門之稱,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驚心動魄的紅軍長徵湘江之戰就是在此展開的,也稱之為全州戰役。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紅軍在湘江上遊廣西桂林境內的興安縣、全州縣、灌陽縣,與國民黨軍苦戰五晝夜,糧盡彈絕,最終從全州、興安之間的鳳凰大坪、界首強渡湘江,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殺出了一條血路,絕處逢生,取得了長徵生死存亡最為關鍵性的勝利,把中國革命的火種和希望帶向前方,帶向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