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球隊隊員在訓練中。邢蕊 攝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13日電(邢蕊)像足球一樣射門,像籃球一樣傳遞,像排球一樣封擋,像柔道一樣對抗……手球運動是集多種運動項目特點為一體的室內球類運動,它不乏速度與激情,又同時兼備力量與唯美。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球類運動之一,手球運動起源於19世紀的歐洲,它不僅是歐洲第一大室內運動,更在全球擁有眾多球迷。
然而,與歐洲手球運動的高度普及化和職業化相反,手球在中國的發展遇冷。小眾體育項目生存發展不易,一群在基層工作的教練和球員們依然保持著對手球最誠摯的熱愛,但在理想和現實的博弈中,對前者的選擇可能意味著一定程度上現實的挑戰。
北京手球隊隊員。邢蕊 攝
「手球是個什麼球?」這是北京手球隊隊長解建飛經常要面對的問題。每次打車外出,面對司機師傅的困惑,他都要孜孜不倦的科普一遍他的職業。
手球最初是為了展現女性的陰柔之美。柏林的體育教師海澤爾認為足球和橄欖球可以體現男性的陽剛之氣,所以一定要設計一種能夠表現女子特點的運動和比賽,手球因此而誕生。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手球運動早已不再是女性的專利,男子手球更為激烈的身體對抗,還有傳接球時優美的動作成為解建飛愛上它的重要原因。
「手球的動作觀賞性高,我又喜歡對抗激烈的項目。」人高馬大的解建飛小學畢業之後就進入通州體校,在嘗試了鉛球,鐵餅,跳高,跨欄一系列運動之後,教練建議他:「你去練標槍吧,標槍一個人沒有。」
手球運動往往伴隨著激烈的身體對抗。邢蕊 攝
幾經波折終於找到「專業」的解建飛在標槍領域揮灑了四年汗水,期間他還獲得過北京市的標槍冠軍。因為投槍的動作和手球打門的動作十分相似,2007年手球隊來選才時,解建飛脫穎而出,開始與手球結緣。他將標槍的投擲動作運用到手球上,解建飛的球速在隊伍裡一直是拔尖兒的。
30歲的解建飛已經是有著12年球齡的老隊員了,手球運動激烈的身體衝撞讓他的腿和肩膀都曾受過大傷。除了肉體上的痛苦,選擇成為一名專業運動員也意味著幾乎要和休閒娛樂告別,就連之前交的女朋友,也因為時間不充裕和他分手了。不過解建飛依然表示:「只要隊裡需要,只要還能練,就一定會在隊裡做一份貢獻。
球員傳球。邢蕊 攝
像解建飛這樣的「調劑運動員」在手球項目裡並不少見。根據男子手球國家隊主教練朱昕晨的介紹:「現在手球項目的選材模式依然在延續著跨界,籃球不要的運動員招到排球,排球不要的招到手球。」
在北京手球隊主教練鄭永利看來,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手球運動在青少年之間的推廣力度還不夠大,導致沒有足夠的新人補充上來:「如果能在基層抓一下,上面的選才情況會好很多。」
根據鄭指導的介紹,只有部分中小學會設置手球項目,但一些有天賦的孩子在升學過程中往往會為了去一所更好的學校而放棄手球運動。當學業和手球發生衝突時,大部分家長還是選擇犧牲後者。
北京手球隊的年輕球員王鵬皓也曾在二者之間徘徊。16歲那年,他被北京市手球隊選中,從遼寧來到北京,但是父母並不支持他從事這一項目:「父母當時不同意,他們希望我考大學。」
手球運動員準備投門。邢蕊 攝
王鵬皓是幸運的,他在隊內司職右邊鋒,左手打球成為他的優勢,加上平時刻苦努力的訓練,22歲的王鵬皓已經多次代表國家隊出戰。雖然錯過大學生活讓他倍感遺憾,但是能夠為國爭光,王鵬皓的父母也開始轉變觀念,變成他最堅強的後盾。
手球運動是一項舶來品,20世紀50年代開始從歐洲傳入中國。手球在國內的發展也曾有過一段鼎盛時期,中國隊也在國際性比賽中取得過驕人的戰績,80年代,中國男隊還曾獲得過亞軍會冠軍。
經歷過短暫的輝煌,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中國手球運動開始走下坡路。現任北京手球隊守門員教練的孟輝正是在1994年加入解放軍隊,開始從事手球運動。
孟輝的父親也是一名手球運動員,在父親的薰陶下,他子承父業,走上了賽場。2001年九運會預賽期間,孟輝和父親竟然在賽場上相遇了。
北京手球隊隊員正在訓練。邢蕊 攝
「當時我父親是山東隊的教練,我是八一隊的守門員。他為了幫球隊完成進前八的任務,罰7米球的時候,就親自上場了。」在解放軍隊服役十年以後,孟輝轉會到北京隊。2005年,退役後的孟輝進入首都國際機場工作:「那時候工作也挺輕鬆的,上一天休兩天。」直到2008年,因隊伍需要,經過再三考慮,孟輝選擇和手球再續前緣。
「工作了兩年又殺回來了,對這個項目也是真愛。」在孟輝的職業生涯裡,他的對手從最初的60後變成了00後,直到2013年全運會結束後,孟輝才從球員轉型成為了教練。他長達近20年的職業生涯,其實也是中國手球進入90年代以後發展的縮影。
在近30年的時間裡,國家隊的成績並沒有取得更大的突破。鄭指導告訴記者:「一些優秀的運動員隨著年齡增長選擇了退役,從而導致國內競技水平的下滑。」不溫不火的大賽成績讓手球運動無法走到聚光燈之下,也讓這項運動很難在群眾中推廣和普及。
資料圖:男子手球超級聯賽發布會現場,北京隊球員投門。主辦方供圖
不過在鄭永利和孟輝看來,這項運動還是「在奔著好的方向發展。」 今年6月份,由華體集團承辦的男子手球超級聯賽即將打響。「聯賽將對中國手球運動健康、持續、生態化、產業化發展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成為中國手球運動復興的重要抓手,」中國手球協會主席王濤如是說道。
長期以來,國內專業隊伍可以參加的比賽寥寥無幾,僅有全國冠軍杯和全國錦標賽兩項大賽已經無法滿足手球運動發展的需要。王濤認為:「啟動超級聯賽可以促進帶動各個地方體工隊的訓練水平,參賽的欲望和激情,而且也改善了隊伍平時沒有比賽可打的狀況。」
在朱昕晨看來,手球項目的希望第一在於群眾基礎,第二在於年輕人。要想夯實群眾基礎,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關鍵還是要提高大眾對手球的認知度。對此,鄭永利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要重視青少年層面的推廣,在中小學開展手球運動,在大學開展手球選修課程。另外,也要辦好手球聯賽,將聯賽打造成吸引受眾的平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