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8月23日訊近日,武義本地論壇出現了一則名為「源口水庫飲用水令人擔憂」的熱帖,點擊率超過1.3萬次。根據樓主「小武義」在帖子裡的描述,源口水庫右岸至八百村的水面上,存在大面積的人工養魚網箱。
「小武義」說,源口水庫是武義縣城及各大鄉鎮的飲用水源,上遊都已禁止養豬、養雞,為什麼會允許有人在庫區裡放置養魚網箱,而且規模還不小。
據了解,源口水庫是武義縣的一級飲用水源,正常庫容近2200萬立方米,全縣有70%的飲用水都來自這裡。如果水庫的水質出現問題,武義縣大部分市民的飲用水都會受影響。
現場核實:
接到老闆的通知,工人開始拆網箱了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了位於武義縣白姆鄉的源口水庫,水面上確實浮著幾隻網箱。不遠處,6名工人正開著船作業,岸邊還堆著不少漁網。
「是老闆叫我們來拆網箱的,昨天拆掉5個了,這幾天要繼續拆,最後只能留四個。」一位姓徐的工作人員說。
「這些網箱裡有魚麼?」記者問。
「沒有,我們想抓幾條都抓不到。」
金德星是浙江源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在水庫裡放網箱的就是他。從2011年1月1日開始,他承包了源口水庫水域水面內的清水魚養殖經營權,當時和水庫管理處籤過《源口水庫水面清水漁業養殖承包合同書》。
當時,金德星一次性投放了近10萬尾魚苗,並在水庫裡設置了6隻小網箱,在水庫的兩個進水口各設置了10隻大網箱。「裝這些網箱要十幾萬塊錢,現在說拆就拆掉了。」
老闆委屈:
網箱並不用於養殖,反而還能攔截上遊垃圾
金德星說,武義縣水務局、環保局最近都來找過他,說的就是拆網箱的事。「只讓我留下四隻網箱,用來存放從水庫裡捕獲的魚。」
對於這個要求,金德星有些委屈。他告訴記者,其實這些網箱並不是用於水產養殖的,而只是作為「貯藏箱」,存放在水庫裡捕來的魚。
「大網箱下面裝了八字籠,大一點的魚鑽到籠裡出不去了,工人就定期將這些魚轉移到網箱裡,準備供應給附近的度假村。」金德星說,這個八字籠除了捕魚,還兼有攔截上遊垃圾的功能。
「在我放網箱的進水口兩邊都有居民居住,生活垃圾會流進水庫。」金德星認為,自己的網箱恰好可以攔住這些垃圾。「我請教過浙江海洋大學的專家,這個方案對水庫水質提升是有好處的。」
「我的魚是通過了有機產品認證的,水庫的水質不好,就通不過這類抽檢了。」金德星說,如果他真的網箱養殖,把水質搞壞了,無異於砸自己的招牌。
部門說法:
網箱按理允許存在,現在拆除是因網民呼聲大
一級飲用水源的水庫裡到底能不能放置網箱?而這些網箱放入水庫之後,水質有沒有變差?就這兩個問題,記者昨天諮詢了當地有關部門。
「承包合同裡明確規定,不允許網箱養殖,只能清水養魚。」武義縣水務局副局長李天榮說,按照規定承包者不能向水庫投放任何飼料、藥品、肥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
李天榮介紹,網箱養殖是投放餌料,並把魚苗固定在網箱內養殖,但源口水庫裡的網箱是用來暫時存放捕撈的魚,並不投放任何餌料的。「所以說,只是捕撈工具,不是養殖工具,被承包之前水庫裡也有一兩隻這樣的網箱。」
「按理說這些網箱是允許存在的。」李天榮解釋,但鑑於網友的要求和猜測,水務部門要求「魚老闆」拆掉網箱,以後也不允許繼續設置。
另外,記者昨天在武義縣城市自來水公司拿到了一份《武義縣環保監測站水庫水源水檢測報表》。從報表上的30項指標來看,今年每個月的監測結果都合格。自來水公司總經理葉文勝說,水庫的水質總體變化不大,而且略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