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養魚與水環境保護可以並行不悖

2020-12-21 水產養殖網

水庫養魚與水環境保護可以並行不悖

2009-10-20 00:0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方農村報        瀏覽量: 7888 次 我要評論

曹文宣院士指出,水體汙染嚴重使得水庫養殖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



  記者 吳耀華 周見喜

  當前水庫養殖造成水質汙染日益嚴重,有學者聲稱「水庫養魚與水環境保護可以並行不悖」。2009年10月17—18日,在湖南長沙召開的「全國水庫養魚技術問題與交流研討會」上,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研究員胡傳林表示,濫投肥料、飼料是造成目前水庫水質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若是進行生態養殖,通過濾食性魚類控制藻類,鰱鱅魚密度達40-50克/立方米時,可有效控制藍藻水華;或是選擇投放鱖魚和鮊魚模式,可以使水庫水質達到Ⅱ級。

&nbsp&nbsp&nbsp&nbsp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院士曹文宣指出,目前我國53%的水庫水質尚處於中度營養化程度,但富營養化趨勢明顯。水庫養殖品種單一、魚類種群結構不合理、各地區水庫漁業發展不平衡、近幾年水庫爆發性疾病增多、水體汙染等問題嚴重,使得水庫養殖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許多地方的環保部門加大了行政控制,限制甚至不允許水庫發展水產養殖。

&nbsp&nbsp&nbsp&nbsp對此,與會代表普遍持不同意見。上海海洋大學劉其根教授提出,魚類是水庫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水庫生態系統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只要控制養殖密度以及養殖方式,進行水庫生態養魚非但不會造成水體汙染,反而能改善水質。」他舉例說,某地政府禁止當地養戶在湖泊養蟹,結果,水質反而更加惡化,得不償失。

&nbsp&nbsp&nbsp&nbsp胡傳林表示,水庫建設的基本目的是防洪、發電、灌溉。隨著水資源緊缺的問題日益突出,不少水庫已經成為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地,漁業發展必須依水庫的功能定位,因地制宜,採用相應的漁業利用模式。

&nbsp&nbsp&nbsp&nbsp胡研究員認為,供水性的水庫,應以水庫原有物種增殖為主,不應引進外來魚類。而灌溉、發電、防洪型水庫,若已出現中度或高度富營養化,應運用生物操縱理論來控制藻類水華。

&nbsp&nbsp&nbsp&nbsp據其介紹,生物操縱分為經典與非經典兩種方式。前者是指通過放養兇猛性魚類或捕殺等方式控制如鰱鱅等攝食浮遊動物的魚類,以壯大浮遊生物種群來遏制藻類繁殖。深圳茜坑水庫就是利用該原理,通過投放鱖魚和鮊魚,使水庫水質達到Ⅱ級。

&nbsp&nbsp&nbsp&nbsp而非經典生物操控則指控制兇猛魚類及放養攝食浮遊生物的魚類,直接攝食藻類,抑制藻類數量,以防止出現水華。胡研究員說,通過濾食性魚類控制藻實驗發現,在富營養化的水體中,鰱鱅的密度達40-50克/立方米時,可有效控制藍藻水華。每1公斤鰱鱅,可帶走水體3-9克的磷,25-35克的氮。曾有研究表明,要遏制水華,5米深的水體,需要的鰱鱅生物量為8.5克/立方米。若水深10米,所需的鰱鱅生物量更少,僅為4.25克/立方米。照此計算,浙江省千島湖防止水華出現所需的鰱鱅蘊藏量為480萬公斤。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他是密雲水庫移民之一,曾養魚為生,如今靠保水走上致富路
    直到1960年水庫順利落成,農民們又回歸土地,繼續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勤耕作。「庫區裡老家淹掉多少畝地,就給補多少糧票,日子過得不錯。」老萬說。改革開放後,國家陸續出臺了政策鼓勵發展經濟。背靠水庫,村裡的養魚能手不少,一些村民開始在水庫裡用網箱養魚,水庫魚又嫩又香,銷路不錯。上世紀80年代初,五十出頭的萬景林帶著兒子萬明泉加入了網箱養魚的大軍。
  • 廣西青獅潭水庫移民沒了網箱養魚後是如何脫貧致富?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網箱養魚開始成了青獅潭水庫移民脫貧致富的「金鑰匙」。然而,隨著庫區網箱養魚數量無節制地膨脹,青獅潭水庫的水質和庫區生態環境急劇惡化。2013年,為淨化青獅潭水庫的水質和保護庫區生態環境,市委、市政府大力整治庫區生態環境,庫區的養魚網箱被全部拆除。沒有了網箱養魚,在全國開展脫貧攻堅的時代背景下,青獅潭水庫移民如何脫貧致富?
  • 清潔水源保護環境 廣西上林縣依法依規取締網箱養魚
    清潔水源保護環境 廣西上林縣依法依規取締網箱養魚2013-12-18 16:1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為保護好水域資源,近段時間以來,縣委、縣政府成立網箱養魚整治工作小組,重點對白圩、西燕、澄泰、大豐四個鄉鎮的網箱養魚進行專項清理整頓。  自11月9日縣委召開動員會後,工作小組認真調查走訪,按照「一戶一策」方式,對網箱魚養殖戶作思想動員,並建檔存檔,為縣委、縣政府開展清理整治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 從「以水養魚」到「以魚養水」 ——記山東蒙陰雲蒙湖漁業有限公司...
    杭州千島湖水庫和臨沂的雲蒙湖一樣,千島湖也曾經因為網箱養魚嚴重汙染了水體,但後來千島湖的水質一舉達到國家地表水一級標準,千島湖的有機魚也成了知名的品牌,而這一切都源於多年來千島湖「以魚養水」的生態養殖模式。  什麼叫生態養魚?當時公為強並不懂,他甚至都沒有聽說過,實地考察後,他才知道就是通過對大水體投放淨水魚類鰱魚、鱅魚,以魚養水,以水養魚,淨化水庫的水質。
  • 網箱養魚放在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地?
    最近,網友「小武義」在武川論壇上發了一個帖子:源口水庫右岸至八百村的水面,有大面積的人工養魚網箱,而源口水庫是武義縣城及各大鄉鎮的飲用水源。在它上遊,八百村、小同村及麻陽村都禁止養豬、養雞,為什麼庫區會有養魚網,而且規模很大,願全民一起關注此事。  該帖子發出之後,立即引起了武義網民的高度關注。截至8月22日晚上9點,閱讀量達到了13238次,回帖評論達到328條。
  • 水庫養魚的方法 - 百度經驗
    水庫在放養經濟魚類之前,必須在水庫所有的進、出水口建好攔魚設施,並加強日常管理和保養維修,以防發生逃魚事故。水庫攔魚設施,主要有網攔魚設施,電攔魚設施和竹、木柵攔魚設施三種。網攔魚設施它具有攔魚效果好,設備簡單,成本低廉,安裝管理方便等優點而被廣泛使用。
  • 讓居民喝上放心水、乾淨水、安全水——松柏山水庫保護實錄
    據了解,松柏山水庫總庫容4760萬立方米,壩址以上主河道27公裡,集水面積139平方公裡,水域面積2.17平方公裡,水庫多年平均來水量7000萬立方米。  作為貴安新區直管區境內唯一的中型水利工程,以松柏山水庫為核心打造的松柏山生態溼地公園,即將成為貴安新區生態文化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涼山紅旗水庫生態養魚項目首次捕撈:賣魚分紅 將來還要搞「一條龍」
    近日,金陽縣桃坪鄉洛解村紅旗水庫,生態養魚項目首次捕撈。近日,涼山州金陽縣桃坪鄉洛解村紅旗水庫,生態養魚項目首次捕撈。「項目啟動半年,今年預計利潤20萬元。」桃坪鄉黨委書記阿力爾傑說,洛解村全村2758人,都是股東,每人都將參與分紅。洛解村位於金陽縣東南部,距縣城18公裡,4年前退出貧困村序列。但由於缺少特色產業支撐,洛解村已脫貧戶存在返貧風險。
  • 百縣千村行|紅旗水庫生態養魚項目首次捕撈 賣魚分紅 將來還要搞...
    近日,金陽縣桃坪鄉洛解村紅旗水庫,生態養魚項目首次捕撈。近日,涼山州金陽縣桃坪鄉洛解村紅旗水庫,生態養魚項目首次捕撈。「項目啟動半年,今年預計利潤20萬元。」桃坪鄉黨委書記阿力爾傑說,洛解村全村2758人,都是股東,每人都將參與分紅。洛解村位於金陽縣東南部,距縣城18公裡,4年前退出貧困村序列。但由於缺少特色產業支撐,洛解村已脫貧戶存在返貧風險。「紅旗水庫養魚的目的,就是為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戶增收,鞏固脫貧成效。」
  • 林下種茶 水庫養魚 湖濱賞景——靈川縣青獅潭庫區生態經濟見聞
    以前只能外出打工,現在的生活讓她覺得滿足,對年底將獲得的「生態養魚」分紅也充滿期待。於翠萍的生活狀態是8000多名青獅潭水庫庫區移民生活的縮影。青獅潭水庫總面積28.5平方公裡,是桂林地區最大的水利工程。當年興建時,2215戶1.03萬名移民中,有52%就地安置於庫區。如今庫區移民分布在公平鄉、九屋鎮、蘭田瑤族鄉的6個村委,其中以公平鄉為主。
  • 漢中市河長辦督查石門水庫湖長制工作
    漢中市河長辦檢查組現場了解石門局推行湖長制工作開展情況檢查過程中,檢查組深入石門水庫庫區、水庫大壩實地檢查了湖長制公示牌的設立、巡查制度的落實以及石門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情況,詳細了解了漢中市石門水庫管理局推行湖長制工作貫徹落實情況
  • 廣西桂林動青獅潭水庫:放養生態魚苗培育富民產業
    國慶前夕,靈川縣公平鄉新江村委大坪圩村村民龍進興站在公平鄉松湖度假區內的青獅潭水庫碼頭邊,看著10多名工人將一箱箱魚苗放入水庫,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2013年以來,為淨化青獅潭水庫的水質,保護好青獅潭水庫的生態環境,庫區原來的網箱全部被拆除,周邊網箱養魚的村民失去了經濟收入的來源。
  • 陝西商洛市二龍山水庫管理處:清清丹水送北京
    中國水利網站9月3日訊(特約記者 趙曉晨)陝西省商洛市二龍山水庫管理處重視周邊水土涵養,加強庫區環境整治,維護飲用水水源地安全,確保一江清水送北京。  二龍山水庫作為丹江流域重要蓄水工程,既擔負著商洛市的城區供水,又是南水北調的重點水源地。
  • 武義源口水庫浮著26個網箱 網友懷疑有人違規養魚
    根據樓主「小武義」在帖子裡的描述,源口水庫右岸至八百村的水面上,存在大面積的人工養魚網箱。  「小武義」說,源口水庫是武義縣城及各大鄉鎮的飲用水源,上遊都已禁止養豬、養雞,為什麼會允許有人在庫區裡放置養魚網箱,而且規模還不小。  據了解,源口水庫是武義縣的一級飲用水源,正常庫容近2200萬立方米,全縣有70%的飲用水都來自這裡。
  • 養魚戶用臨期牛奶餵魚,這個水庫竟成旅遊景點!魚肉更嫩更好吃,比餵...
    養魚戶用臨期牛奶餵魚,這個水庫竟成旅遊景點!魚肉更嫩更好吃,比餵豆漿效果還好?在四川樂山犍為縣,養魚戶楊盛全每天都要去超市收集快要過期的各式奶製品,養魚戶稱要將這些奶製品餵魚,而且一天要餵將近100多瓶牛奶。從犍為縣城出發,大約二十七八公裡的車程,就到了馬廟鄉蓮花村4組。這裡有一個蓄水面積80多畝的馬家溝水庫。用牛奶餵魚的稀奇事就發生在這裡——
  • 天台強化巡查 守護裡石門水庫
    天台裡石門水庫位於始豐溪幹流裡石門村上遊1公裡處,是一座以灌溉、防洪為主,結合發電、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是天台人民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冬季降水量較少,天台縣裡石門水庫水位相對較低,飲水問題成了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 密雲生態立區:從「要我保水」到「我要保水」
    雖然無法種水稻了,但有了水渠,還可以種麥子。在當時,提供農業灌溉,也是密雲水庫承擔的主要功能之一。經過連續幾年的土地平整,尖巖村一共開闢出了400畝地。老鄭提到,土地可以種兩茬,種麥子的同時還可以間種玉米,第二茬還能接著種大豆,一年一畝地收1500斤左右糧食不成問題。
  • 網箱養魚失控 綠藻泛濫讓青獅潭水質惡化
    連日來,記者跟隨「青獅潭水庫水質環境綜合治理指揮部」的工作小組在庫區裡走訪調查,目擊了青獅潭水庫被重度汙染的情況,也了解到庫區內網箱養魚失控的基本狀況。  水面浮著厚厚的綠藻,摸上去滑膩膩的,聞上去像「六六粉」的臭味,當地人洗手也不用水庫的水。  1月16日下午,記者在新江村委會門前沿著乾涸的庫底走出幾百米來到水邊。
  • 福建泉州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
    據福建泉州市生態環境局消息,近期,《泉州市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要點》(以下簡稱《規劃要點》)已通過生態環境部太湖東海局和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的審查。據介紹,早前泉州市生態環境局已先行委託福建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開展《泉州市「十四五」重點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分析及重點任務研究》。在經過多次資料收集、調查研究、現場踏勘和走訪座談,2020年8月底基本完成《泉州市「十四五」重點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分析及重點任務研究》,形成各控制單元的「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問題清單,並在此基礎上提煉生成該《規劃要點》。
  • 新手如何做到養魚先養水?方法簡單通俗易懂,你也可以快樂養魚
    只要是開始養魚的小夥伴都聽過一句話,那就是養魚先養水,這告訴我們魚能否養好水質很關鍵對於有經驗的老玩家來說,可能根據自己的經驗通過觀察就能看出水質的問題,但是很多新手對於如何判斷水質卻無法掌握, 看上去還算清澈的水是不是就是好水?